《野骆驼三部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野骆驼三部曲-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我们靠的是什么呢?在浅海、深海、岛屿、大陆架、海沟以及各种海流交汇的复杂的水声环境下,声纳系统的实际有效距离能有理论有限距离的五分之一就不错了,更何况刚才你说的那个距离已经是我们现在探测系统的理论距离的极限了。”一位年轻军官问道,。
“那是因为我们运气好啊,”老黄微微一笑,指着刚划出的目标区域:“这个地方到我们现在的位置之间有一个水中听诊器。”老黄说的这个听诊器指的就是一个有利声音传播的通道,在这个通道之中海水基本是密度均匀的,与周围海水之间形成反射层,就象一个无形的管道一样。医生使用听诊器能够在环境噪音很大的地方清晰地听到病人的心跳和呼吸声,就是利用了通道传播声音的原理。有了通道,微弱的声音可以传播得很远。据说利用大洋深处稳定的声音通道,可以听见横跨大洋的微弱的声音信号。潜艇噪音再小,如果被贴近了仔细听,也会被分辨出来—;—;即使是一条鱼,贴近了还能听见游泳的声音。
“正是因为这个地区的复杂状况,使我们能够利用自然条件判断一些特殊的情况。”这就是老黄简洁但又不简单的理由。
小伍子看着几个年轻军官,决定抓紧机会教育他们一下:“懂得利用这里的自然状况是老兵身上最宝贵的财富,你们要多多学习。老黄当年刚服役的时候在破旧的033上就把这里摸得很透了。”
老黄点点头:“我们当初就是仗着数量多,反复在这些重点区域协同演练,发现了很多可以利用的条件。” 对这片海域的了解,是中国几代潜艇兵积累的财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根据中国国情特点,秉承中国海军“空潜快”的防御性战略,中国制造了大批033级潜艇。这些潜艇在技术层次上不高,只不过仿制了前苏联R级常规潜艇,基本上还是二战设计水准的老式常规潜艇,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直常规潜艇舰队,总数常年维持在50艘以上。这些潜艇远洋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几十年来算是把靠近中国大陆的这片水域反复摸了无数便,积累了巨大数量的资料,培养了大批的对这片作战环境非常熟悉的老兵。我们海军的新一代高级将领,大半都出生于潜艇部队,可见舰艇部队在海军武力中的重要地位。
政委兼机电长也接口道:“你们要想干好海军,就要好好了解海洋,只会摆弄电脑而不了解海洋是干不了海军,特别是干不了潜艇这一行的。大家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可是如果不仔细研究宝贵的水文资料,拿多少个学位也不能转化为战斗力。”
几个人交换了一下意见,小伍子舔了舔有点发干的嘴唇,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要知道反潜打的是个概率的战斗,出航N次,搜索和埋伏N次,能够有交战机会就是N分之一的机会而已,一时间大家都充满了战斗的渴望。在鱼雷舱一个兴奋的士兵甚至有点不知所措,鱼雷军士长敲了他一下子:“没见过猫是怎样捉老鼠的吗?急什么,仔细检查装备。小心点,这可都是战雷,不是操雷,是真家伙。”要说准备作战,确实鱼雷兵是最值得高兴的了,这一路航行他们是最清闲的,按照大家的说法,就看见鱼雷兵蹲在发射管中间发呆了。
按照老黄的建议,潜艇向不远处另一个更深一些的位置开进,然后接着等待。在这种伏击作战中,等待是常态。不会等待肯定不是狙击手。
按照大家的分析,如果来的这艘潜艇要向中国大陆沿海渗透的话,就会继续接近,穿过“香格里拉号”扼守的7号地区。前面说过,“香格里拉号”估计第一次发现目标的距离在20到25海里,也就是40到50公里左右。日本自从二战以来就掌握领先世界的鱼雷技术,日本潜艇携带的反潜鱼雷的射程达到50公里,“香格里拉号”的线导反潜鱼雷射程不过20公里,可是如果不能发现对手,或者发现以后无法精确定位,鱼雷射程再远也没有什么价值。
经过半个小时非常小心的“爬行”,“香格里拉号”换到了一个新的作战位置。又等了半个小时,“香格里拉号”把主动声纳打到最大功率,突然开始了“打水飘”探测。
所谓“打水飘”,就是利用一个区域内的由于海水交汇形成的水声反射层,发射出的探测脉冲在反射层上被弹射以后再对某个区域进行扫描。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两个以上反射层形成多次弹射,使被探测一方即使知道对手在探测,也难以确定对手的正确方位—;—;因为根据反射的原理信号的来源可能是很多个地方。
如果对手并不打算向7号区域渗透而是已经选择离开,那么这一网下去就什么也捞不到。但如果对手进入这个精心选择的伏击区域,那么“香格里拉号”就可以有把握在保存自己的同时又能够消灭对手。
多次巡航,每次都要在黑暗中等待七八天。一个微弱的信号,一次短距离的潜行,一次主动的“打水飘”扫描……终于,两枚电动线导鱼雷游出了发射管,过程看起来简单,却又是那么地漫长。
“捕猎者成为被猎者” ,这就是潜艇对潜艇的不见面的战斗。
……
“对于一个具有完善的工业和科研体系以及雄厚科技基础的国家,依靠潜艇型号和建造年代来评估其作战能力已经毫无意义,技术进步使中国海军潜艇早已脱胎换骨”—;—;2005年发表于日本的军事杂志《SAPIO》的评论。
第五章 狼要成群才够猛
    在浅海区域游荡了几个月以后,运气极好的“香格里拉”第一次发起攻击就取得了战果,一艘2900型潜艇(加装了斯特林发动机AIP系统的“春潮”级水下排水量增加到2900吨,因此这一改进型号被称为2900型)成为“香格里拉”号的战果。
小伍终于得尝所愿。他带着一帮人马去接收最新的041A“元级”潜艇。
圆圆胖胖的“武当山”号躺在船台上,一件件的设备安装起来,同时艇上的第一批官兵也逐渐都集中起来。按照海军的惯例,第一任艇长和主要的骨干要亲自见证自己驾驶的潜艇的诞生。这其实就是训练的一部分,训练的内容就是熟悉自己的亲密伙伴。由于战争的压力,留给大家的时间远不象和平时期那样充裕,好在这些抽调过来的军官和军士全部都是又丰富经验的,象原来“香格里拉”号上的小顾就被提拔为声纳军事长,跟着老上级到新艇来上任。
其实新潜艇比老潜艇容易开,也更容易维护。高科技的产品一方面确实在功能上和本身的构造上越来越复杂,但是相对应的是操作上越来越讲究人性化设计,维护上也讲究维护的方便性,再加上自动化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维护操作也变得容易起来。新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越来越借助计算机提供的数字图纸、数据库、各种监测传感器,而不是简单地依赖老手的经验。要知道,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对于潜艇部队简直太重要了。
小伍带着人,一边熟悉设备,一边在一套模拟系统上反复演练潜艇的操作。新潜艇的操作其实也比老潜艇来得容易得多。艇上安装有潜艇集中操纵控制系统可将船、机、舵的操纵控制融为一体,1人在中央控制台,即可完成对艇的深度、航向、航速和纵倾、补重等的控制,实现了操纵控制的全部自动化。整个潜艇在操作、作战、维护等人员编制只有36人。
今天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装备部门的特种设备工程处要来为“武当山”号的AIP动力系统做第一次主机启动测试。
这几年来先进的常规潜艇纷纷安装AIP系统,所谓AIP系统是指不需要空气的动力系统。但这些AIP系统大部分并不是不需要空气,多数都是靠携带液氧罐来向动力系统提供氧气。041A安装了真正的AIP系统—;—;小型核动力装置。041A的反应堆与辽宁级类似,不过功率更小,结构更简单,工作温度也更低。在041A的反应堆的一回路(直接连到反应堆内部把核反应热量带出的循环水回路是一回路,通过热交换一回路把外面的水加热成蒸汽,蒸汽再带动汽轮机发电机组,然后被冷却成为水,这个做功回路称为二回路)内根本没有安装循环泵,靠自然循环工作,因此比安装了辅助循环泵的辽宁级的反应堆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便宜,当然功率密度也更低,工作时标准输出功率只有2000千瓦,只比一辆现代主战坦克的柴油机功率大一些而已,当然噪音也只相当于辽宁级低速航行时的噪音。
虽然“武当山”号的小反应堆结构简单,效率一般,功率更是平平,但是可以保证水下排水量2700吨的她在水下以13节的速度无限制巡航,而一般的任何常规的AIP系统只能达到5节左右的航速。当041A的巡航速度低于13节的时候可以为蓄电池充电。041A采用了锂离子电池组,蓄电池可以支持041A达到22节的水下冲刺速度,维持三个小时的最高航速。关闭反应堆以后041A可以靠电池的电力在水下潜伏7天。
在特种工程处的人测试动力系统的时候,小伍这个艇长都只能待在警戒线以外,暂时与宝贝潜艇分开。动力系统的细节对于他也是保密的,核心的舱室和一些操作控制装置只有特种工程处带来的人才能接触—;—;其实小伍只需要了解这个动力沧能够输出多少功率,让他的潜艇达到多高的速度,其它的方面不需要他操心。当然,检测完成后,他们将留下一名技术军士,参加到小伍子的艇员队伍中来,这样所有的人基本都到齐了。核动力系统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这种低功率的小堆,运行起来自动化程度极高,正常情况下根本不需要人干预。
由于有强有力的AIP系统,因此操作上与传统的常规潜艇有一些区别,因此大家都自觉地到模拟训练系统加练。模拟训练系统其实就是一个布满模拟设备和联网的电脑系统的几个小房间。小伍正准备给大家选择一个训练任务,一个水兵过来给了他一张邀请函。原来是艇长班的学长老杨同学,现在暂时是邻居,他的潜艇就在相邻的一个船台上。
老杨由于学习成绩优秀,毕业以后一直开的是基洛,他的潜艇目前正在进行改装升级。巧得很,他的潜艇名字叫“少室山”号。
潜艇部队互相参观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好在这两款潜艇正需要密切配合,上级允许大家互相交流。小伍带着了各种手续,领着自己几个得力手下,专门去拜访学长的潜艇。
进入工作区,看到黑得发亮的“少室山”号躺在船台上,明显比“武当山”号要大上一圈,可以肯定也换了最新的5层材料合成的消声瓦。标准版本的基洛级大家都见过,现在的这艘“少室山”号显然要长一些,不过并没有改变基洛级整体短胖丰满的形象。标准版本的基洛级在水下一般活动两天就需要上浮充电,在作战航行期间上浮的时间接近整个航行时间的20%,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好在基洛级体积大,采用各部分功能相对独立的隔舱制,这种布局改装是比较方便的。海军进口的十多艘基洛这几年都陆续重新上了船台,增加了一个低功率核反应堆舱段,去掉了一套柴油主机,在其位置上安装了一套小型汽轮发电机。整个AIP系统与新造的041A“元级”一样,这样可以降低制造和使用的成本。
一行人在扶梯前与值班军官和前来迎接的老杨互相敬礼,然后从舱口鱼贯而入。大家到处参观,渐渐地,几个参观人员发现 “少室山”号的内部设施与“武当山”号很多设备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在自动化操控和作战系统上非常相似。老杨对此的解释是原来俄制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继承控制水平早已经不被海军看好,这次改装AIP系统顺便全部换国产的统一的装备。细心的小顾发现,两者相比,“少室山”号比纯国产的“武当山”号还要落后一些。比如噪音监控系统,“少室山”号只有两个回路的传感器,只监视主电机和螺旋桨系统,而在“武当山”号上,噪音监控系统通过遍布全艇的总线和传感器,每一个设备的噪音都在监控之下,即使有一个辅助设备的螺丝松动了系统也会发出警告。正是由于更先进的主动降噪系统,使个头小的“武当山”号的噪音指标完全能与号称“海洋黑洞”的“少室山”号相比。
“少室山”号与“武当山”号相比,吨位要大上六百吨,水下排水量达到3300吨,几乎是全世界最大的“常规”潜艇。因为AIP系统功率与“武当山”号一样,因此水下持续巡航速度要低不少,巡航速度只能为8节。出于成本的考虑,电池也仍然使用的是便宜的铅酸电池,20节的水下最高航速只能维持一个小时。
大家在潜艇里熟练地在各舱之间的狭窄通道穿行一阵,与值班的同行聊了些技术问题,然后挤坐在十多平方米的餐厅里喝茶聊天。
一位跟小伍来的年轻军官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水下一对一,你们这艘少林派不是我们武当派谁能赢?”
大家都看着两位艇长,想知道他们如何回答。
小伍微微一笑:“从机动性上看,‘武当山’号更胜一筹,持续巡航速度要快50%,高速机动能力更强,不过两者均是无限制的低功率核动力AIP,水下机动能力没有本质差异。电子设备和作战指挥系统两者基本类似,自动化水平也是‘武当山’号要强一点,不过这个优点并不很突出,因为相应的‘少室山’号上艇员人数也稍微多一些,而且‘少室山’的艇员合作时间长,对于潜艇更熟悉。既然硬件条件没有决定性差异,从人员情况看,服役已经三年的‘少室山’号的战斗力在目前是强于还没有正式服役‘武当山’号。当然,从长远看,两者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
老杨拍了拍小伍的肩膀,道:“很好啊,你也学会谦虚了。不过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不够全面。两艘潜艇之间的谁更强,还要看作战的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我相信这两艘艇上都配备了优秀的水兵,我们是老鸟,你们也不是菜鸟,你们艇上好些人甚至都有猎杀潜艇的记录了,而我们只不过击沉过一艘大级支援补给舰(某国对轻型航母的谦虚叫法)而已,还是通过海军雷达卫星提供的中继制导,我们不过是从鱼雷管里发射了几枚导弹而已。说实在的,当时导弹飞到哪里去了连我都弄不清楚。”
“黄海到台湾海峡的浅海大陆架区域已经被一大群老头潜艇瓜分了,我们是不指望去那里捞肉吃的,”又一阵轻笑声中,老杨拍了拍桌子上的一张地图,手指顺着台湾、琉球、日本以东划了一下:“宽广无垠的西太平洋海域才是我们的舞台。这里风大浪大,台风海啸并不少见,水文复杂,特别突出的是海流速度高、潮汐起伏大,因此潜艇在这个区域作战,机动能力特别重要。当然,如果AIP潜艇设计考虑的是欧洲的波罗地海、地中海等无潮汐和强海流的浅海作战环境,常规AIP提供的4到5节的持续巡航速度完全够用。不过在这大洋之中,在其它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机动能力强的自然占据更大优势。所以我以为在宽阔大洋的对抗环境下,‘武当山’号在潜艇对潜艇的作战中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虽然正规的核潜艇速度上更要强,但是‘武当山’号即使以最大的13节或者22节的冲刺速度航行,动力系统的噪音也只与普通核潜艇低速航行时相当,因此‘武当山’号即使对上主力核攻击潜艇也并不落下风。你们‘武当山’号在机动性上收发自如,内家工夫确实非同一般。”
小伍带来的几个人嘴都合不上了。
“当然我们‘少室山’号也有自己的优点。首先是小伍刚才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