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6小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国大典6小时-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属下名字,可能是当时的人们还不大习惯突出个人。
    在数不清的历史照片中,我们找到了为共和国诞生摄影的记者的名字,她叫侯波。
现今所能见到的开国大典的照片,主要出自她闪动的快门中。
    自1949年起,侯波担任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随行摄影记者达12年之久。在那4000多
个日日夜夜中,她拍摄了成千上万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共和国年轻时代的风貌。
    她感到这些照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前夕,领导人十分忙碌。
    9月21日,新政治协商会议隆重召开,30日晚8时胜利闭幕。侯波一直负责会场的拍
摄工作。当时不难看出,领导们是紧张的,面孔是疲劳的,而仍然精神饱满地与各界人
士讨论和制定着国家的根本大法。
    侯波也一直处在兴奋之中。回忆起自己是个苦孩子,14岁到延安,是“吃延安人民
的小米长大的”,知道老百姓所受的苦,也体会得出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那真是千千
万万个先烈的鲜血换来的。过去“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没人看得起自己。现
在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中国人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就要扬眉吐气地屹
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得欢欣鼓舞的大事,怎不使人兴奋,怎不令人
激动!特别是千年盛典的拍照工作由她承担,在这种可遇不可求的良机面前,侯波振奋
异常。
    庆典的准备工作是紧张的。
    战争尚未结束,北京解放不久,经济条件十分有限,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打扮庄严的
天安门城楼和广场首都人民以高度的热情清除了天安门两侧和长安街等地的垃圾,拔掉
了杂生的荒草,把天安门及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没什么装饰,却也朴素大方,八
盏红红的宫灯给城楼增添了无尽的喜庆气氛。
    背景的确是很不错的。
    10月1日下午3时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宋庆龄和各民主党派的代表
人物走上天安门城楼,整个天安门广场沸腾了。广场上奏起了慷慨激昂的国歌,一面
“血”染的五星红旗在礼炮震天动地的响声中冉冉升向高空。
    毛泽东向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庄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一切,都在侯波的镜头里闪过。
    侯波从照相机的镜屏上看到,天安门广场上数十万双含着莫大幸福的眼睛和数十万
双充满感激的手,朝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欢呼万岁的情景,看到毛主席不断地扬起双手向
大家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心里异常激动,按下了一个个快门,抢拍
了一个个历史性镜头。
    当时天安门城楼的围墙不像后来那样有栏杆,只覆着光秃秃的琉璃瓦。侯波拿着一
个120相机,捕捉着每一个珍贵的瞬间。
    那时能得到一些胶片是很不容易的,必须节约着用,拍一张是一张。因而当时拍的
照片,几乎每一张只有一个底片。
    中央领导多数不喜欢上镜头,侯波的相机对准他们的时候,总是说“给群众多照些”。
    几十年后,侯波还记得拍摄开国大典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游行队伍那张照片时,周
恩来正好站在侯波面前,忙过来拉住侯波的衣角,还不住叮嘱她,别紧张,小心一点。
    总理的关怀,使侯波激动极了,她无比兴奋地按下了快门。
    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有许多人都看见过,但却极少有人知道有这样一个使侯波终生
难忘的情节。
    在侯波的镜头面前,屹然站立着的是一群时代的伟人。他们的伟大,就在于他们来
自于人民,理解人民,惦念着人民。他们的衣着、举止是那么的平凡,但他们的人格、
胸怀和气魄却是无与伦比的伟大。
    开国大典从下午3时一直持续到晚9时多,毛泽东一直在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到
晚间已有些支撑不住,就弯腰伏在围墙上。
    为了取到最好的镜头,侯波站上了围墙,两个同志扶着侯波的腿。当时她只想着把
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这段历史记录下来。
    侯波曾拍摄过一张毛泽东宣布共和国成立时的照片,毛主席的嘴是张着的,周围站
着其他领导人。
    40年后,侯波和徐肖冰办展览时,不少群众一定要在这张巨幅照片下留影,说是可
以感受到当年激动人心的气氛。

    6.礼炮为何鸣28响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
抬头瞻仰五星红旗。
    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28响。
    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
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椎向了高潮。
    开国大典的礼炮队来自一支英雄的部队。
    1949年8月1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把第一面八一军旗授给了他们。
    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21响,就是最高的礼仪。开国大典
为何要鸣28响呢?
    这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
    在政协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质疑:“在国外,最高礼仪是21响,我们为什么
要鸣28响呢?”
    当时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华北军区作训处长唐永剑话题很
快进入开国大典的礼炮鸣放问题,毛泽东问小唐:“你说,放28响有没有道理呢?”
    唐永健是个文采横溢、学识渊博的才子,他一下就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马上说:
“主席,我起草一个关于礼炮28响的说明吧。”
    毛泽东微笑着默允了。
    很快,简明扼要的28响说明报告递上来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横空出世到1949年,
刚刚28年。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赞礼,这不是极有道理吗?
    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后,在上面用铅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开国大典上,礼炮队由108尊山炮组成,分为两组,一组装填,一组发射,轮流作业,
以缩短每响之间的间隔时间。所以,人们习惯上仍称54尊礼炮。
    108尊礼炮一字形摆开,背倚天安门广场,靠在一截古墙边,位置在前门附近。
    两分半钟之内,28响无头空炮全部送入空中。
    鸣礼炮时,站在观礼台上的华北军区文工团团长刘佳与身边的几位代表兴致勃勃地
数着礼炮。40年后他说,不够28响,有时两发之间的距离很远,有漏响的。
    负责组织礼炮工作的特种兵司令员高存信说,决不可能漏响,瞎炮肯定有,但不可
能两发炮弹一起哑巴。
    礼炮队员们十分自豪,因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听到了他们代表新中国发出的呐
喊。
    建国之后,在开国大典上鸣放过的山炮大部分销毁,有两尊被收藏到中国革命博物
馆作为陈列的文物了。

    7.苏联顾问建议:最后一项议程放礼花

    开国大典的议程安排中,开始没有放礼花这个项目。
    在北京的苏联顾问根据苏联的国庆经验,向大会筹委会建议开国大典最后一项仪程
应放礼花。
    施放礼花能使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五彩缤纷,当然很好。但礼花是什么样子,没有
几个人知道。
    不知道也要上马。
    任务下达给华北军区的一位叫张桂文的作战科长。当时,他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
不仅不知道怎样制作礼花,也从来没见过礼花,但他通过苏联顾问找来了苏联十月革命
节阅兵的记录片,知道了放礼花是怎么回事。
    直到40年后,苏联施放的第一层礼花仍是信号弹,张桂文这才明白礼花与作战科的
关系,所以开国大典上的礼花全是苏式信号弹。
    张桂文立即组织了礼花小分队在辅仁大学广场上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开国大典那一天,当夜色低垂,举着五星灯笼的群众游行队伍接近尾声时,天安门
城楼休息厅里临时开通的总机接到了大会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电话,他要求立即接通位
于东华表内侧的一个分指挥部,通知张桂文开始施放礼花。
    张桂文接到命令,马上也抓起桌子上的麦克风,充满激情地连续喊了三遍:“各位
注意,现在施放礼花!”
    然而一点回声也没有,麦克风坏了。
    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都替张桂文捏了一把汗。
    张桂文的脸仅仅白了一下,他还有两套应急方案。
    40年后,住在空军东西门干休所的离休干部张桂文说:“我搞作战的,总是不止一
套方案。因为我们不能把一件事情看死,战斗中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敌人在变,我
们也要变,必须拿出几套作战方案。”
    幸亏这位施放礼花的指挥员是参加过无数战斗的军人,他像打仗一样,为保证礼花
施放成功,拿出了三套方案:第一套是由他利用广场扩音器向施放礼花的6个点呼叫,直
接下达命令;第二套是如果麦克风失灵,就由张桂文在指挥部发放一颗信号弹,表示放
礼花开始;第三套方案是如果张桂文的信号枪出故障,派一个人通知最近的礼花点,其
他各点见到礼花都一齐放。
    此时,当第一套方案失灵后,张桂文二话没说,走出用木板临时搭成的指挥部,从
腰间熟练地抽出事先准备好的信号枪,冲着黑色的夜空打出了一颗绿色信号弹。
    这突如其来的枪声,使周围的人们不禁大吃一惊。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的时候,广场周围的6个发射点同时轰然爆响,五彩缤纷的“礼花”喷向夜空,照亮广场,
染红了古老的天安门,预示着新生的共和国万紫千红的明天。
    张桂文恐怕没有想到,他那颗应急的信号弹,竟成为开国大典之夜的第一朵礼花。

    8.首创“实况转播”名词

    10月1日早晨,新华广播电台发出预告,决定全部转播当天下午3点钟举行的开国大
典实况。
    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覆盖960万平方公里的转播。
    这也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的第一次实况转播。
    要把开国大典现场的真实音响通过无线电波送到全国各地,首先应该给这次转播起
个名字,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廖承志委托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负责人梅益和温济泽
考虑一下,他们俩商量后决定把这次大规模的转播叫“实况转播”。为此,梅益和温济
泽为汉语又创造了一个词。这个业务名词是为开国大典创造的,它形象又生动地反映了
这个新节目的含义,至今沿用下来。
    开国大典的音响工作,由傅英豪负责,使用的机器功率为250瓦,仅是后来机器的1
/4。这套设备以后被当破烂卖掉了。
    临时转播机房设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拐角处,发射机房位于天安门城楼前金水河的
一侧,是临时搭的木板小屋,由通讯兵部的前身军委三局协助施工完成。
    就是这些破破烂烂的设备,成功地保证了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
    开国大典的现场播音员男士齐越,女士丁一岚。
    开国大典过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收到了潮水一般的听众来信。没有机会亲临开国
大典现场的人们纷纷来信,抱怨现场播音员讲得太少了。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当时播音
稿是如何写成和决定的。
    负责实况转播的编辑记者是三位小伙子,准备工作很简单,他们以为转播实况不就
是把现场的所有音响全播出去吗?所以,他们事先没准备什么播音稿,而且,天安门广
场实况转播规定一条纪律,播音员要严格照稿子念,不能擅自更改。这样,稿件不多,
播音员又不能即兴讲,自然讲的就少了。
    尽管转播现场做了不少努力,播音员还是好多时候没词儿。飞机声、坦克声、马蹄
声、军乐声,甚至刷刷的脚步声,都给人雄浑壮阔的联想。但是,人们毕竟不满足,毕
竟希望把现场介绍得越多越细越好。因为关于开国大典,人们什么都想知道。
    这是中国第一次实况转播中的遗憾,但这也是最朴素、最真实、最好的开端。

尾声 世界瞩目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祖国生日。
    1949年10月1日,普天同庆。
    大江上下,黄河内外,沉醉在一片欢乐之中。
    南京,这座六朝古都,随着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立刻沉浸在一片狂
欢中。“拥护人民领袖毛泽东!”“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欢呼声此伏彼起,响彻
空际。
    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几百万市民在国歌和礼炮声中肃立;一面又一面的
国旗,在上海街头飘扬,显示出上海人民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武汉,百万市民冒雨狂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国歌声,“在毛泽东旗
帜下前进”的口号声,还有锣鼓声、军乐声、欢笑声响遍全市。
    长沙,毛泽东故乡的省会,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学习和进行建党、开展工人运动的光
荣城市。对毛泽东有着特殊的感情,对新中国的诞生万分振奋。《新湖南报》及《民主
报》均连夜出版号外,市民争相踊跃购阅。
    从东北的哈尔滨,到古都西安,从革命圣地延安,到南疆之城福州……每一个城市、
每一条街巷,每一位中国的老百姓,都在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呼、而欢笑、而欢庆。
    山同庆,水同庆,人同庆。
    当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新中国宣告诞生的消息随着报纸和电波传到海外后,香港
和世界各地的华侨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在法国巴黎,华侨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的消息后,马上制
作了一面面国旗插在自己的家门口。10月1日晚,旅法华侨各团体代表聚集在一起召开联
席会议,欢庆新中国的诞生,并一致通过了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贺电。
    在美国旧金山,华侨工作互助协会四百多人在唐人街集会,热烈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在日本东京,团结和联络着3万旅日华侨的旅日华侨协会,统一集会,庆祝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宣布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在朝鲜,有4万多华侨分别在各地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
大会。
    在香港,2000多名中国工人在金陵饭店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盛大集会,
发言者一致号召香港的中国工人应该团结起来,支持人民的新中国。10月2日,华商报社、
大公报社、文汇报社等10个单位的港九新闻工作者共700多人又在金陵酒家聚餐,举杯祝
贺新中国的诞生。
    在荷兰巴达维亚、在缅甸仰光、在泰国曼谷……世界,一同把目光投向了北京,投
向了新生的人民中国。
    叹往昔,列强凌辱相加,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就此关闭通向世界的大门。看
今朝,举国欢庆解放,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
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最早向新中国诞生表示祝贺的,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老大哥”苏联政府和人民。
10月2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宣布断绝同国民党广州政府的外交关系,正式承认中华人
民共和国,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发出照会说:北京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周恩来先生:苏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