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各个大学后,学生们无法入眠。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回味开国大典那激
动人心的一幕幕情景。
这时,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缕晨曦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5.“毛主席万岁”与“人民万岁”
当毛泽东主席和其他领导人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宋庆龄、林伯渠等,
沿着天安门城楼西侧的百级古砖道相继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播音员立即播出“毛主席来
啦”,“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消息。
顿时,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早已聚积在人民心中的对自己领袖的热爱之情在此时
迸发而出,30万群众尽情欢呼,“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在阅兵式结束后的苍茫暮色中,欢腾的群众打着灯笼火把,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了红
灯的海洋,五彩缤纷的礼花腾空而起,游行队伍开始依次走过天安门,而毛泽东主席也
不顾疲劳,一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始终举起一只手,时而庄严地停在空中,时而有力
地挥动着。
在这欢庆胜利的伟大时刻,领袖和群众见面了,领袖和群众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达到
了最高潮。群众潮水般涌向天安门城楼下,尽情地呼喊:“毛主席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也情不自禁地探身栏杆外,向广场上的群众频频招手,并情不自禁地呼喊起
来。有关资料考证,当时毛泽东一共喊了三句话:“人民万岁!”
“同志们万岁!”
“青年同学们万岁!”
喊得次数最多的是“人民万岁”。当群众听到毛泽东的声音时,激动万分,更加拼
命地呼喊:“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万岁!”
城楼上下领袖和群众的欢呼声一呼一应,形成汹涌澎湃的狂涛,一派伟大、庄严、
团结的气氛。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陈毅将军激动地说:“看了这,总算是此生不虚了。”
人民的欢呼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就逐步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进行了整整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罢工斗争中,北洋军阀残酷镇压,无数工人倒
在血泊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国民党无耻背叛革命,大肆血腥屠杀共产党
人;土地革命战争中,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革
命根据地丧失90%,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共产党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在国民
党区域的党组织几乎全部丧失,并迫使红军不得不进行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
争中,又经受了日本侵略者的血腥屠杀,“大扫荡”、“蚕食”、“三光政策”、施放
毒气和进行细菌战,制造无人区,多少中华儿女惨死在侵略者的屠杀中;抗日战争胜利
后,蒋介石又把战争强加给全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再次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
28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血火中冲杀出来,是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用他
们的血肉之躯铺就了共和国的诞生道路。今天,革命终于胜利了,新中国终于诞生了,
人民终于要当家做主了,追昔抚今,人民怎么能不对自己的领袖倾注无限深情呢?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中国传统中的“万岁”脱口而出。这是需要做一点历史认识
的。
毛泽东的呼喊也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哪个人的胜利,
哪个集团的胜利,而是全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
开了胜利的花朵。同样,开创新中国的未来,让中华民族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也必须依靠人民,依靠人民的创造,依靠人民的才智。因此,面对浩浩荡荡的游行大军,
面对激情万丈的人民群众,毛泽东自然想到了中国的发展,想到了人民的伟力,他可能
是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
毫无疑问,“人民万岁”,轰鸣着时代的最强音,奏响着时代的主旋律。
毛泽东的呼喊是理智的,至少客观上是真理。
群众的呼喊是激情的,表达了当时无以言传的心愿。
十、大典上为何没有见到国徽
开国大典一直到晚上9时30分左右才宣告结束。细心的人们发现,天
安门城楼上没有见到作为一个国家标志、象征的国徽……
国徽,国家的标志,象征着国家。
国徽,中国的造型,举世瞩目。
国徽,是亿万人民最崇敬、最熟悉的审美对象。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国徽。
连一支球队都要精心制作含义深刻、象征鲜明的队徽,一个国家怎么可以没有国徽
呢?
然而,开国大典之时,人们听到了雄壮的国歌,看到了高扬的国旗,却没有见到庄
严的国徽。
是不是组织者们疏忽了?
当然不是。
1.没征集到满意的国徽图案
1949年6月15日,中国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举行会议,决定草拟国旗、国徽、国歌、
纪年等项方案,做好开国准备。
会议之后,立即在国内各大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天津日报》等刊
登了国徽征集启示。
这是一次神圣的征集。
这是一次昭告千秋的征集。
征集启示不仅简略阐释了国徽的重要意义,还对应征的国徽提出要求:(甲)中国
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
同时,要求应征者必须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征集日期截止至8月20日。
消息很快传遍四面八方,传遍域外。凡是有些艺术修养、有些学识的爱国者无不为
之一振,渴望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一展身手。
仅一个多月,筹备会负责此项工作的第六小组就收到国内及海外华侨应征的国徽稿
件112件,图案900幅。图案千姿百态,林林总总,各有千秋。其中,清华大学营建系的
10余个方案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后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周令钊、
钟灵等先生的方案有一定特色。
此间,朱德总司令也参加了征稿,在8月中旬让秘书也送上了他精心自画的国徽草稿。
朱老总胸怀祖国大地,他制作的国徽草稿强烈地表现了以水脉养育中华民族的特色,而
且兼顾了四面八方。图案的底边为四条黄色曲线,分别代表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
这是横贯中国的主要水系,黄线的上面飘扬着一面红旗,左上方一颗黄星。
然而,不知是说明不当,还是认识误差,许多投稿者将国徽误为国标,或想象作普
通的证章和纪念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致使所有投稿者绘制的所谓国徽图案均不足
以表征国体。
负责此项工作的第六小组成员和专家顾问审阅后,认为绝大部分不能采用。
朱德总司令的图案也不能采用。
这是筹备会所不曾想到的。
第六小组一时忙乱起来。开国大典在即,如果没有合适的国徽似乎说不过去。尤其
对一些颇有名气的艺术家们,不少人即是国徽图案的应征者,自己做了多幅国徽草稿,
同时又是审选国徽草案的专家。这样的结果于情于理都无法接受。
于是,大家围绕900多幅国徽图案草稿进行热烈的讨论,决定请张仃、钟灵俩人综合
现有图案的优长,重新设计了几幅国徽图案,并印制成《国徽图案参考资料》,报请有
关领导和专家审阅,提出修改或设计意见。
到底用什么方式表现新中国,专家学者们绞尽了脑汁。许多人都提出了系统的意见,
还有人形成了专门的论证报告,但大家的意见相去较大,谁都难以说服谁。为此,第六
小组的成员和专家又专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修改意见。
最忙的要数张仃和钟灵了,一有新的意见,他们就要认真研究,尽量在设计稿上体
现出来。具体形成多少样稿,修改了多少遍,他们自己也记不清。
然而,还是没有设计出大家认同、满意的国徽图案来。
距离开国大典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新政协会议马上就要召开。国徽评选委员会考虑
到国徽事关重大,草率不得,马虎不得,而眼下又确实没有比较理想的图案,便建议在
新政协大会上暂不决定国徽。
这个建议得到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的同意。
然后,这个意见报到了毛泽东处。
9月25日,毛泽东在新政协会上表态:“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以慢一点决定,原
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决定。”
这是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事情也只能这样确定了。
2.三类图案又遭否定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新政协大会主席团的决定,仍由马叙伦、沈雁冰和原新政协大
会国旗、国徽、国都、纪年审查委员继续担任制定国徽的任务。
周恩来直接领导这项工作。
国家不可以没有自己的徽章。
建国一周年之际必须使用国徽。
任务显然还不轻松。
为了不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周年国庆时使用国徽,又能够设计出高质量的国徽,周
恩来指示要多吸收一些专家,集思广益,共同设计国徽。
这样,清华大学营建系也成立了国徽设计组。组长由梁启超先生的儿子、营建系主
任梁思成亲自挂帅。
参加国徽设计的主要有建筑学家林徽因、画家李宗津、建筑专家莫宗江、建筑设计
教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以及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罗哲文、高庄、张仃、
张光宇、周令刊、张正宇等人,由钟灵负责联系。
中南海的待月轩,是专家们经常讨论和修改国徽图案的地方。他们常常为一些设计
思想展开热烈讨论,有时还发生争论,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好在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
同的目标,极尽聪明才智图示中国的特征,争论过后,感情依然融洽。
在设计和制作国徽图案的过程中,他们还广泛地吸收了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查
阅和参考了国内外大量资料,最后形成了以三类内容为主体的一批草图。即:张仃等人
设计了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图案;周令钊等人设计了以天安门为主体加国旗五角星的
图案;梁思成等人设计了以民族形式“壁”为主要内容并以绶带连接齿轮和麦穗的图案。
三类图案共二三十个方案,最后全部都送到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审定。
常委会极其认真地进行了讨论研究,反复比较了各种方案,结果认为仍然都不够理
想,不够恰当。这有点始料不及,也使国徽的制作一波三折。最后,常委会多数人觉得
周令钊等人设计的图案有些可取之处,可以以此图案为主加以修正,另制图案。
根据常委会的意见,梁思成、张仃、周令钊等专家在一起进行了反复研究。大家感
到,1950年的国庆日益迫近,为保证完成任务,在国庆时把国徽挂上天安门城楼,还是
要设计两套方案为妥,以保万无一失。于是,专家和学者们分成了两个设计组对各种构
思和设想认真推敲,精心设计。
梁思成、林徽因身体出现了不适,但他们坚持抱病参加设工作。
每个人都怀着兴奋的心情,决心拿出最美好的设计,为祖国争光。
这一次,专家和学者们冷静地把国徽图案设计以来的所有设计方案、各个方面的意
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形成了设计的主体思想,并对图案应包括的基本构件进行了
研究。最后,两个国徽图案设计小组确定了国徽图案必须体现的核心内容。
一个小组的设计内容是:用齿轮、麦穗、五星、绶带作为题材,体现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工农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另一个小组的设计内容是:把天安门作为题材的
一部分设计进去,用以代表“五四”民主运动的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以天安门作
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比较起来,各有千秋。
仔细品味,均含深义。
但两个小组都没有停留在核心设计内容上,他们都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开发,
合理构图,追求更高、更好。
以梁思成为组长的清华大学设计组,坚持从“中国特征”这一要求出发,在图案的
色彩上动了不少脑筋,他们选定了使用红色和金色作为图案色调的基本组合,充分接近
中国民族传统的色彩情素。
红、金两色是中国人观念中最高贵的颜色。红色体现我国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传统,
但凡喜庆,大红灯笼高高挂,或者大红彩幅耀庭前,以红色作为最充分的装点,显示热
烈、火爆、生机与活力。金色体现华贵富丽。在封建时代,老百姓连穿黄色调服装的资
格都没有,只有王公大臣才有条件做一点带黄边的服装,真正的黄袍加身只有“皇帝老
儿”一人。因此,金色亦即金黄色表现了最为高贵的色彩。金红相间,互为衬托,也确
实可以增加图案的瑰丽多彩。
为了使国徽从形式上更庄严、肃穆,清华大学设计组决定把天安门画成正立面图,
把象征我国政权的五星红旗作为天空背景覆盖着祖国大地,端正地放在国徽图案的正中
轴线上,左右对称,用以体现中华民族庄正、坦荡、轩昂的气质。
在造型上,两个设计组在设计过程中还参考了各国国徽图案,并对我国古代的铜镜、
玉壁、玉环等礼仪文物的装饰纹样及工艺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借鉴。
可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美术大融合,这是中华民族美术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的
艺术盛事。
两个组的专家、学者,经过将近半年的辛勤努力,对数十个设计图案反复比较、精
心研究,最后各自完成了一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图案,一幅穷尽了当时艺术大师们智慧
的图案。
送审前,梁思成先生久久端详自己领导设计的图案,心中感慨万千。他觉得,一年
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千万般辛苦化作了结晶,图案可以堪称绝世精品。
3.毛泽东颁发施行国徽命令
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夏天到了。
新生的共和国,气象万千。
夏日的北京城,生机勃发。
6月20日晚,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后一次讨论国徽方案。
周恩来亲自主持了这次讨论。
当时送审的两个方案,即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设计的国徽方案用放大模型并排
挂在一侧的墙上,让政协委员们审定。两枚国徽图案的边沿部分大致相同;中心部分,
中央美术学院方案的天安门是透视图,红墙绿瓦,大圆柱,前面是金水桥、鲜花,上面
是蓝天;清华方案同样有天安门,不过是立面图,而且推得很远,天上是国旗的五星图
案。
两幅图案,两般寓意,两种风格。
有趣的是,参加审定的委员们也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以田汉为首,赞成美术学院
的方案。认为“中国特色”鲜明,民族色彩浓重,表现直观,意境深远。一派以张奚若
为首,赞成清华的方案。认为构图简洁,表征突出,国体特征明确,大气庄重,有时代
特点。
周恩来认真地听取大家意见,并不时向专家们询问一些细节问题,鼓励每个人都把
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便使国徽的定型达到完美的境界。他见李四光同志坐在大沙发上,
凝视着对面墙上的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