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
国家。”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随后,毛泽东具体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进一步构思了
这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基本框架。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就是建立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
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
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老路,无论是
国际还是国内的环境,都不允许中国再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就是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
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同时,允许其
他形式的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在农村,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
行“耕者有其田”,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
毛泽东还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
文化。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
和独立的;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
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
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
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毛泽东所
设计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蓝图。毛泽东在作这个演讲时十分兴奋和自豪。他满怀激情
地宣布: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
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
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到1945年中共“七大”的时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有了深化,并将建国问题规划为
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即目前时期,经过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的协议,成立临时
的联合政府;第二个步骤即将来时期,经过自由的无拘束的选举,召开国民大会,成立
正式的联合政府。总之,都是联合政府。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的代表在一起,
在一个民主的共同纲领之下,为现在的抗日和将来的建国而奋斗。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宣言,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
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
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2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又重申
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建立新中国的主张,指出这是人民解放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
基本的政治纲领。
1948年4月27日,毛泽东写信给晋察冀中央局城市工作部部长刘仁,请他邀请在北平
的民主人士张东荪、符定一以及许德珩、吴晗等人,来解放区参加各民主党派、各人民
团体的代表会议,讨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以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讨论关于加强各民主党
派、各人民团体的合作及纲领政策问题。
毛泽东在信中还特别提到,所要召开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代表会议,其名称
拟为政治协商会议,开会地点在哈尔滨,开会时间在今年秋季。会议的决议必须由参加
会议的每一单位自愿同意,不得强制。
4月30日,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粥时从西柏坡村赶到城南庄,参加由毛泽东主
持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当天,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公布了后来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共中央庆祝五
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
城南庄会议认真讨论和研究了召开新政协的问题。
会议认为,在解放战争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度,政治形势和军事形势迅速发展的情况
下,召开没有反动派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商筹新中国建国大计的问题应提到党的
议事日程上来。
周恩来在会上说:“提出召开新政协的口号,从形式上看,是恢复1946年1月政协的
名称,但内容和性质都不同了。‘五一’口号是行动口号,不是宣传口号,这是今天形
势发展的趋势,是全国人民的要求。会议召开的时间大概不会超过明年,等到北面打成
一片后就可以召开。”
脸庞清瘦、略带疲劳神色的刘少奇在会上发言说:“目前,召开新政协的国际国内
形势已经成熟,我们先提政协这个口号,可以起号召作用。要争取90%的人,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取得50%以上的拥护是没有问题的,其他任
何政党都没有我们这个地位。”
城南庄会议还对新政协的阵容、组织形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实际上,组建新政协本身也呼唤一个纲领,以便有所依据。5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
在香港的著名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信中明确提出:“在目前形势下,召集人民代
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
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国内广大民主人士业已有了此种要
求,想二兄必有同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
开一次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讨论并决定上述问题。”
5月2日,中共中央就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问题给中共上海
局发出指示。指示说:我党准备邀请各民主党派及重要人民团体的代表来解放区开会讨
论:(甲)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
(乙)关于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及蒋介石卖国政府的斗争中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
民团体的合作及纲领政策问题。
指示提出:“会议的名称拟称为政治协商会议。”
指示还指出,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我党拟邀李济深、冯玉祥、何香凝、李章达、
柳亚子、谭平山、沈钧儒、章伯钧、彭泽民、史良、邓初民、沙千里、郭沫若、茅盾、
马叙伦、章乃器、张伯、陈嘉庚、简玉阶、施存统、黄炎培、张澜、罗隆基、张东苏、
许德珩、吴晗、曾昭伦、符定一、雷洁琼及其他民主人士来解放区开会。其中有被敌人
监视不能来者,可派遣本人的代表。
5月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致香港分局、上海局及潘汉年电,要求他们用非
正式交换意见的态度,和各真诚反美反蒋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社会知名人士交换意
见,并以各方反映电告。
至此,为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合作以及为加强这一合作制定能为各方
认同的“纲领政策”问题,自然提上了日程。
3.周恩来“失踪了”
撰写建国大纲的任务最早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主持,但当时还不叫“共同纲领”,
而叫“革命纲领”,全称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
李维汉接受任务后,马上全力以赴,组织精干力量攻关,很快于194s年10月27日写
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上必须记上一笔的草稿。
草稿一完成,李维汉立即上报给周恩来。
周恩来腾不出时间修改,大致看了一遍,便通过中央办公厅分送刘少奇、朱德、陆
定一、极乔木、齐燕铭等人。
这份草稿的内容,包括简短的序言和总则、政治、军事、土地改革、经济财政、文
化教育、社会政策、少数民族、华侨、外交等部分,草稿的着重点放在“人民民主革命”
方面。
李维汉为这个草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他在给周恩来的报告中仍然谦虚地说:
“稿子是勉强凑来的。”
客观地看,草稿条文确实显得比较粗糙,但了不起的是,它把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应
实行的最基本的纲领,政策规划出来了。
草稿规定,纲领的基本原则,即新政协各成员共同奋斗的准则,是新民主主义即革
命的三民主义;人民为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出自人民大众,属于人民大众。
草稿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权的构成,不采邓资产阶级民主的三权鼎立制,
而采邓人民民主的民主集中制;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选出的各级人民政府。
草稿还规定,在经济上,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
有。国有经济为全部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应定为全部国民经济建设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工业,争取若干年内使中国由
农业国地位上升到工业国地位。
此外,草稿规定,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各民族一律平等,建立
民族自治区等。
这些规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立国思想,也大都为后来
的各个共同纲领稿本所采纳。
应毛泽东的邀请,沈钧儒等第一批民主人士从香港到达哈尔滨后,高岗、李富春代
表中共中央与在哈的民主人士于1948年11月25日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
问题》的协议。
该协议第二项第五款规定:
新政协应讨论和决定两项重要问题:一为共同纲领问题,一为如何建立中华人民民
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问题。共同纲领由筹备会起草,中共中央已在起草一个草案。
以上协议中所提到的“中共中央已在起草一个草案”,指的就是李维汉主持起草的
《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
在这个纲领的基础上,经过筹备会各方面人士的共同修改,形成了第二稿。
第二稿的结构与第一稿有很大区别,它分为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任务、建立人民民
主共和国的基本纲领、战时具体纲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主要经验及其要完成的推翻三大敌人和国民
党反动统治的历史任务,号召全国人民继续支持人民解放战争直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胜
利。
第二部分规定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以及它的国家构成、政权构成、
经济构成、文化教育、外交政策等。
第三部分就全力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巩固人民解放区、建立临时中央政府三个方面,
作出了34条规定。
第二稿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是:对成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程序作
了新的规定。
原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设想是,先召开新政协,然后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
联合政府。
民主人士在哈尔滨讨论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召开新政协诸问题协议草案时,对成立
中央政府一项,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有人主张:“新政协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中央政府。”
中共中央觉得这个意见甚好,马上表示赞同。根据这个情况,《中国人民民主革命
纲领草稿》第二稿在起草中进行了吸收。
这一稿明确规定:由新政协直接选举临时中央政府。
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明确宣布:
1949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
在这里,毛泽东十分明确地把“临时”二字删除了。
第二稿明显地带有宣言性质,是宣言与纲领相结合的一个文件。
同第一稿相比,它更着重于战时任务的规定。
1949年2月27日,周恩来对第二稿作了文字修改,把它同《关于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
问题的协议》《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各单位民主
人士候选名单》《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组织大纲草案》一起编印成册,取名为《新
的政治协商会议有关文件》,发给有关方面有关人士阅读讨论。
1949年6月18日,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就起草共同纲领
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过去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说明。
周恩来介绍说:“起草共同纲领,任务繁重。去年哈尔滨的各党派代表曾委托中共
方面拟定了一个草案,中共方面也曾两度起草。但是,去年工作重心在动员一切力量参
加和支援解放战争。而现在的重点却在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以及肃清反动残余,这是
长期的工作。因此,中共方面的第二稿也已不适用,必须根据新的形势的需要重新起草。”
会议确定,参加新政协筹备会的各单位、各代表及第三小组各成员亦可提出自己的
书面意见。
至7月上旬,各分组均拟就了具体条文。
筹备新政协期间,周恩来非常繁忙,既要与诸多的民主人士打交道,又要处理党内
诸多事务。
然而,如果没有时间保证,不能静下心来,就会干扰和影响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工
作。
为了保证按时拿出《共同纲领》的草案,周恩来不得不请示毛泽东,暂时放下手头
的许多事务,集中一段时间完成这项工作。
于是,一段时间里,人们很难见到周恩来的踪迹了。
原来,他把自己“关”在勤政殿里,在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地亲自动手写作《共同
纲领》条文。
中南海里,杨柳依依,碧波粼粼,景色秀美,周恩来已无心欣赏。
经过一个星期废寝忘食的“鏖战”,他完成了起草工作。
走出勤政殿后,周恩来活动了一下发酸的筋骨,深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心里感到十
分高兴。
然而,他没有休息,也没有时间休息,又急忙召开会议,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周恩来先后主持召开了七次会议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对纲领草案又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到8月份,正式形成为《共同纲领(草案)》。
这份草案取名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
名字标出了新的内涵。去掉“革命”二字,意义非常。
中国的领导者如果能始终记住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把建国大纲中的“革命”两个字
去掉,也许会使后来一系列“大革命”降温不少。
应当说,民主人士接受“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194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在起草纲领草案的同时,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也就纲领的
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围绕要不要以“新民主主义”作为建国指导原则问题,出现了多种意见。
除大多数人赞成“新民主主义”外,还有人主张用“革命的三民主义”,有人主张
用“人民民主主义”,也有人主张用不加“新”字的“民主主义”。还有个别人拟定了
与中共讨价还价的“纲领”。
思想非常活跃,意见差异很大。
为了推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