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书商-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这时候李铁林计划出一套丛书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并不知道出版这样一套丛书需要担多大风险,这里不仅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时间问题。李铁林写作并非是一年两年,而且是十年十几年,只因他的工作不如意收入减少他才造成稿件积压,加上他不擅长交际为人处事不圆满才成了这个样子。如果说他早在十几年前就四通八达地活动他就不会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如果他搞一点人际关系他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水平,过去在公费出书情况下他的稿子上不去还情有可原,现在说他的书稿过不了质量关那是小瞧李铁林了,遗憾的是他没有名气只有自费出书,所以他只能争取这口气下决心要勤奋再勤奋努力再努力完成这套丛书的出版计划。这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也需要勇往直前的灵气,更需要量体裁衣的财经,因为没有钱是出不了书的。
为了筹措钱财,李铁林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汁水,他除了正常写稿赚钱外还为别人写报告文学,同时甘愿为一家杂志社担任校对任务。每月收入不多,但基本上可以积蓄一些,同时还外出打工,搬砖抬土等体力活他也做。一路算下来他出一两本书的钱就齐了,然后再把书卖掉,这套丛书就算成功了。但李铁林想得容易做起来艰难,他必须要一步步开始一点点做起,然而这一步迈得是何等艰难。
这时节的李铁林正处在生命旺盛阶段,他的思想异常活跃几乎每天他都有新的思索新的认识新的启蒙,尤其是在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他的灵魂深处也发生了变化,而且是每一次变化时他都有新变化,这变化催促他不断进取将过去的作品重新修改并注入新式思惟,所以他写作时不在意他在什么年月写东西,而在意他写出的东西是什么年月的事。假如他不能把作品溶入新式思维即使书出版了也没有生命力,何况这是一个沸腾的年代急切需要作家写出火热的生活,发现并讴歌那些精神饱满的风云人物,高扬主旋律迎接未来的挑战。
李铁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有时他闲情逸致就私下寻思全国作家多如牛毛写得出名的人也不算少,轮到他自己也排不上号有多少读者还不如早些鸣金收兵。可是当他听说他的作品被人在酒巴传诵时他仍旧兴奋,既然有人赞颂他的作品赞颂他的精巧构思不妨就多写一些,哪怕有一个细节被读者叫好或拍案叫绝他就觉得对得起读者了。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是他不断发奋不断努力的过程,他知道一部作品看起来容易写出来就颇费功夫,有时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的光阴,即使一篇千字文也需要十几天时间来完成,也许这就是一个作家真正的人生修炼。
坦率地说,李铁林的人生是苦难的,但这苦难中也有甜酸苦辣的成份,任何一个从苦难中熬出来的作家都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甜。作为作家的李铁林有他人生的两面性,一面是他作品里的生存状态,一面是他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平时他努力让自己像巴金老人那样说真话写真情为读者献上一颗真挚而朴素的心灵,肩负时代使命将半途而废的文学进行到底。当今文坛包括书刊市场与媒介炒作现象比严重,作家和作品还像过去那样沉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这些李铁林加快了自己的创作步伐,也加紧了出书速度,他打算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出版这套丛书,当然还有他无法言辞的自尊心。
长期以来,李铁林一直认为人生的修养包括艺术修养和生存修养,作家的笔触伸向什么地方这是当代作家普遍迷惑的现象,所以李铁林认为作家的笔触应当伸向人的心理活动伸向人的内心世界,伸向人们关注的话题,从而展示一种高尚的真情实感以此弥补影视带给读者的不足。
作为文学是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的精神结构,这是由于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艺术,是把人的精神拔高到更加理想的深层次,像宗教又不是宗教,像信仰又不是信仰,而是一种谁也无法说清的内心体验。所以人生的大起大落很像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的命运似乎就是故事的结束,也许这种相形见绌的东西就是人生艺术的修养。李铁林知道不论在什么年代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们都会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缺少的,优秀的作品在净化人的心灵和塑造人的品德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历代文学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但说是这样说具体做下去又非常艰难,图书出版市场的变化千姿百态,稍稍疏忽就要赔个老腚朝天。现阶段的图书市场越来越现代化,有的已经成为网络上的主流,可是数不清的作家仍在旧地重游,仍旧写着不着边际的东西。
像李铁林这样的人能够在如此萧条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而且是痴心不改这就非常难得了,虽然大名大利他们得不到,即使是小名小利也是不易了,能够靠自己的实力出版几本书更是难得可贵在本地区已是数得上的人了。李铁林觉得现在搞文学的人应该多剖析自己的心态,完全彻底地将笔锋伸向灵魂深处最隐蔽的地方,净化人类的精神世界,否则人们的思想被生活的醋水浸过后,再被铜锈污染谁还肯奉献呢?有艺术修养的人都知道,一部好作品不是由作家一个人来完成的,需要许多人的努力最后才能被读者认定。李铁林不知他这种认识对不对总之他就是这样思索的,他觉得他的努力不能白废,他的努力就是对读者的希望。他认为当今文坛凶恶多险,为了名利朋友可以反目为仇,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强烈的人际关系所冲击,甚至随便一句话就可能损坏一个人损坏一部世界名著。作家们出一本书要付出许多代价,他们得到的好处还不如三流歌星来的实惠,可没有一个人是为钱财而写作。
作家穷极一生能写出第二部红楼梦?如果不能就要遭受非议和损毁,如果作家的人格被损毁还有什么发展吗?因此文化市场也要有标牌也要有标价,更要有作家的不屈精神和拼搏境界,眼下图书市场的竞争也是作家的竞争,文学艺术产生的商业属性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现在李铁林要出版这套丛书其目的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从打他出版第一本书到现在他已经成为文学界领军人物,眼下他准备再出版一套丛书目的不止一个,他是想在作家创作上连上几级台阶。往后怎么写,日子怎么过,都需要他重新思索。眼下的任务是把书稿改好把丛书编好把人做好,不能辜负那些真心帮助他的领导和热心读者,更不能让他们失望。
李铁林知道改好一部作品比写出一部作品还要难,更难的是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所写出的作品生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形势,如果他所写出的作品思想不新精神不先进就会失去进取意义。现在的读者挑剔极大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低他们不管,主要是作品是否好看,不好看的作品谁肯花时间来挑剔呢?世上没有这样的傻瓜,假如一个人经常处于浑水摸鱼游戏状态,是非曲直恩怨不分这个人还有药可救吗?假如一个人总处于剑拔弩张的临界状态,见谁都是敌人活着比死不是更难受吗?
好在李铁林会调节自己的生存状态,会委曲求全地生存,或跑步或打球,甚至连洗漱都跟别人不一样。生活中的李铁林是超脱了现实,他想让生活多沾染一些文学色彩,也让文学更加深入他的生存世界中,以此充实他的思想充实他的精神,力争上游地改好他的每一部作品。然而就在李铁林全力以赴改写他的书稿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几乎打消了他的全部热情和计划,险些丧失信心。
第一百零二章、再接再厉
    是什么原因使李铁林受到如此打击呢?事情是这样的,李铁林有一个叫丛明的朋友在连续出版十几本书后突然因为欠印刷厂印费而被告上法庭,面对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李铁林听到这一消息如五雷轰顶,他放下手里的活立即去了丛明的家了解情况。丛明的家在城南僻静小镇,李铁林骑着自行车历经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丛明的家,李铁林敲门时是丛明妻子开的门,两人仍旧在吵架,见李铁林来了他们吵得更凶。丛明的妻子是一个胖子,也许室内太热她只穿一件背心两只大大的乳房突出着,李铁林盯了一眼不好意思地问她:“你们吵什么?”
女人哭泣着说:“这个家没办法过下去了,我辛辛苦苦做生意赚的几个钱都让他败光了,他出了好几本书印了几十万册光欠印刷厂印费就达三十多万元,还不上人家要告他要把房子押出去。这楼是我买的他凭什么要押我的房子,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吗?”
李铁林一听这还了得印刷厂也不能这样不讲交情啊,他当面问丛明是真的吗?你怎么不早说?李铁林捶胸顿足后悔不喋,平时他常来丛明的家,每一次来丛明都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说他又出版了一本什么书发行到了海外,并且是销量猛增有几百万册赚了多少钱,惊得李铁林高看他一眼。
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假的这样快就露了底现出原形,丛明被印刷厂告上法庭后面对妻离子散的绝境,当李铁林问他为什么会是这样情况时丛明不说话只是唉声叹息。
李铁林知道现如今文坛上的书比人还臭名昭著,别说是丛明的书或是李铁林的书,就是著名作家的书也是不好销的。有的出版社利用媒介广泛宣传炒作或召开作品研讨会进行促销结果也不理想,连研讨会的一半费用也收不回来,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丢脸丢人丢银子。李铁林还了解到有的作家明明是自费出书偏偏撒谎说是公费出书,明明是假书刊号偏偏说是得了多少稿费,把人唬得目瞪口呆围着他转。其实自费出书公费出书都没有关系,没啥可丢人的,市场经济文化消费都是一个层次没啥脸红的,整个世界都是这样形势。谁敢说他的书出版就一定是畅销书?谁敢说他的书由公费出版就有市场有销路?哪一个作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眼下的丛明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李铁林觉得丛明不知天高地厚他到处吹牛皮到处欠债,结果是书写出的质量不好自然是无人问津。当前图书市场和其它商品一样投资大风险也大,如果收不回成本花钱打水漂连响都听不着。丛明的妻子仍旧在数落丈夫,难听的话非常剌耳连李铁林都有些坐不住了,他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如坐针毡。‘啪’的一声响,丛明的妻子开始摔东西了,李铁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不安情绪站起来想离开,丛明见李铁林要走就拉他哀求着:“你别走,你一走她闹得更凶。”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怎能混得这样惨?”李铁林问着,心中油然生出一丝同情。
丛明说:“都怪我贪天之功光顾发行量不顾后果,一步迈进去才知是一个陷阱,书不仅卖不出去还损失大笔印刷费,这下跌得我好惨呐!”
丛明向李铁林诉说原委,痛心疾首地低下了脑袋。李铁林明白了,丛明多印了几万册书,欠印刷厂钱还不上,于是他劝导着:“你也不调查一下市场的销量有多大,就投资印刷你的胆量也太大了,没有销量你印那么多干什么?”
李铁林埋怨丛明,同时也为他出些主意:“你不是当过老师吗?你写出的书很适合学生阅读随便找几个校长求他们帮助销几本书还有希望,否则欠人家印费总是不安心的。你看怎样?”
丛明声泪俱下:“这些事我不是没有想过我也办过,我曾经见过几位校长可他们都不愿理睬我,因为我还欠他们钱未还,所以我没有脸皮再求他们。即使我这脸皮不要了也是有口难开呀,那些校长一个比一个贪婪我这点书款是打点不了他们的,何况这些书都是自费出的……”
李铁林一时也没有主意他心里十分难受,现在的人都怎么了为什么不读书了,如果李铁林或他的文友们出的书写的不好质量不高读者不买还算说得过去,为什么有些著名作家写的书也没有人读呢?难道说读者真的不需要读书了吗?他们都在做什么?难道除了电视光盘影碟和网络外真的不需要读书了吗?对此李铁林有些不理解也很难过,他觉得这是作家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如果一个作家写出的书不能出版不是更大的悲哀吗?李铁林不敢在丛明家坐下去了,他担心丛明会求他帮忙销书他手里也有一些书要销售,许多作家朋友们也有求李铁林帮助销书,李铁林都婉转地拒绝了。李铁林与丛明不同,丛明当过老师也当过领导在社会上有些地位,而李铁林是个小人物无职无权活着已够艰难了,何况他也在写书出书销书,如果他把关系让给别人他自己怎么办?出过书的作家们非常理解李铁林纷纷劝他实在销不出去就积压,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想到自己的书销不出去,或一本也销不出去,也像丛明一样,欠债累累怎么办?李铁林如梦初醒惊得出了一身冷汗,这时节他才认识到他出版一套丛书纯粹是在做梦,也许是神经真出了毛病。
想到此李铁林在丛明家坐不下去了,急忙告辞,他不敢再面对这对夫妻了,他要赶紧离开这种环境。阳光依然暖暖地照耀大地上的一切,李铁林在路上匆匆走着。丛明的遭遇让他心痛也让他不安,现如今有工作的作家都出不起书,他这个没有工作的作家还敢出书吗?那些著名作家都没有读者,他这样的无名作家还有读者吗?想想丛明看看自己李铁林觉得很相似,不同的是他没有贪天之功没有加大印数,也许这才是他的成功之处。看来书不能印多,要以小代价换最大利润这才是正确的选择,李铁林就是这样漫不经心在街头行走。
不知不觉来到一家书城,看见门前有一条横幅,上面写出挥泪大甩卖字样。李铁林知道这是刚刚开业不到半年的大书城,当初敲锣打鼓庆贺开业,短短几个月就破了产,萧条冷落,无人问津,如此商机不能不让人深思。
李铁林在书城门前踟蹰着,他心里一直在想谁来帮助他们?如果读书人的生活境地都是如此,他这套丛书出不出又有什么意义?李铁林忽然发觉自己的理想和现实有极大的距离,既然读者不需要书了他就应该放弃出丛书的计划,如果他想赚钱他可以做其它生意,踏踏实实赚钱没有必要遭受如此洋罪,何况他有经商经验,赚几个闲钱还愁吗?
其实这样的想法在李铁林心中有过许多次了,每一次他都战胜了自己,这一次他有些失落。也许人在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很难的,常常是瞻前顾后左右摇摆那凄惨而酸心的场面是十分悲壮的,每每这时李铁林都要咬紧牙关认真思索,哪怕想了几天几夜他也要想明白,避免重蹈覆辙的痛苦。
李铁林知道自己是半斤八两,知道前功尽弃是什么样,他已经在失败的路上走了这样久,已经成为失败的成功者了。可是眼见成功在即,却出意外情况,他的心里或多或少还是很痛。并且有一种无法说清的感受,这种感受让他思想感情有些承受不起,甚至感到还有一种无法挽回的遗憾。
虽然是丛明欠债,但李铁林的心里是不甘心的,命运对他们来说已经够不幸的了,不论文化人怎样挣扎到头来也摆脱不了贫困的纠缠。李铁林是不甘心的,如果作家们的命运都如此,连自己喜欢的事都做不了,这样的作家是否活得太窝囊了。
想到此,李铁林心中一股激情油然而生,他拔腿离开书城,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他知道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有好多事都在等着他去做他岂能怠慢?何况他也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不能让丛明的经历在他身上重演,也不能让丛明的事影响自己的出书计划,更不能让这种事影响自己的情绪。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