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蛔阃蛉耍挡蛔懵恰!�
跟侯方域相反,胡茂桢心中乱成了一锅粥,他从头到尾知晓弘光帝的战略计划,现在李成栋从天而降,把整个计划给打乱了,他真不知道李成栋想干什么,难道以为就凭他手中那些人马就能拿下北京,看来李成栋要全军覆灭啊!
济尔哈朗,代善等人被侯方域这几句话勾起了往事的回忆,不错,当年皇太极确实被袁崇焕打的很惨,十万大军被九千人马迫退,虽然后来皇太极使用反间计害死了袁崇焕,但这些满人对袁崇焕仍然比较钦佩。
洪承畴现在的身价比代善等满族王公还高,他见顺治把目光落到自己身上,“侯大人说的不错,今日的局面和当年有点像,但明军却兵力甚少,想必补给也不充足,确实不必放在心上,微臣担心的是明军的整个战略计划,从前段时间的战局来看,明军似乎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拿下山海关后并没有奔袭北京,而是围攻盛京,实在是犯了兵家大忌反其道而行,而明军在定州的主力又停滞不前,不管怎么看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难道是在等待着李成栋这步棋?”
胡茂桢咳嗽一声,“皇上,微臣有不同的见解,不管怎么说,明军现在杀到了北京城外,先消解眼下的危机才是重点。”胡茂桢心中说话,为了大局,也只能将李成栋所部的明军牺牲了,即使他不这么说,相信顺治也好,洪承畴也好,绝对不会让李成栋的人马好过。
顺治点点头,“洪爱卿,朕不准备调动别处的兵马,那样一来搅动全局,对大清甚是不利,朕将京城之中的人马统归爱卿调遣,还望爱卿能将明军歼灭。”顺治觉得洪承畴在这些人中能力比较出众,对付李成栋非他莫属。
北京城中在商量着怎么打,驻扎在石景山下的李成栋等人也在研究着眼下的局势,不约而同的,他们也提到了袁崇焕。
“镇北王当年以九千人马击败鞑子十万之众,是何等的英勇,今日我军人数虽不足九千,但英勇更胜镇北王之师,况且又有火炮百多门,要是不干出点明堂来,怎么对得起镇北王啊!”李成栋说着看看身边的四个将领,“我军粮草够半月之用,火药火器等物很是充足,所以这一仗,我们不论成败,只能打十天,如果十天之内没有进展,我等绝对无生存的希望。”李成栋已经琢磨一天了,到了这个地步,只能把脑袋别在腰上。
党守素首先赞成,“将军说的不错,我军能打到这个地方来,足以骄傲了,不论成败,相信史书上都有这么一笔,今日我们就来个誓师大会,蔺将军素有才学,怎么说就看你的了。”
蔺养成的眼睛通红,他转首看看李成栋,“将军,虽然您是主将,但末将有些话老早就想说了,您那一套确实不怎么样,我军能打到北京城下,靠的不是将军嘴上那一套兵匪一家的话,而是我军训练有素,在皇上的训诫下,我军战斗力不逊于太祖开国之师。屠城,末将不反对,但将军纵兵抢劫这一条,足够将军掉脑袋了。”蔺养成在军学院的时候,主修的就是“思想政治”,这些话憋在他心里都很多天了,为了不影响李成栋的心情,他才没有说,今日党守素提议让他誓师,他不得不纠正李成栋的错误指挥思想。
八千四百人,排列着整齐的若干方阵,李成栋被蔺养成一顿训斥,心中虽然不快但也没觉得怎么样,反正做都做了,想那些也没有用,他倒是想看看蔺养成是怎么说的。
蔺养成站在高处看着下面挺着胸堂的明军士兵,看着他们脸上刚毅的表情,蔺养成马上就被这凝重之气感染了,未说话先流泪,蔺养成知道,这些明军士兵都不傻,都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会是什么样。
“从前,有一个皇帝秘密派遣了一支军队,计划偷袭敌人的后方,经过长途跋涉,艰苦的作战,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然而也暴露了,这次的秘密调兵遣将并不是十分完美,其中,有个士兵说了,这下惨了,我们完全的落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恐怕有全军覆灭的可能。”
蔺养成顿了顿,“可是,这个士兵的话刚说完,旁边的士兵就说了,什么?我们落入了敌人的包围之中?我们可是天降奇兵,一下就打到了敌人的要害,为什么不说敌人的一切都落入了我们的掌握之中呢?”
“同样的情况,换了不同的人去思考,换了不同的角度去想,有的人看到的是灾难,而有的人看到的却是机会。同样的,我们今天也到了这个地步,北京城,曾经是我们大明的国都,而我们现在离它很近很近,不错,我们的处境确实不妙,孤军深入敌后,和皇上的主力完全失去了联系,即使皇上知道我们现在的处境,也无法支援我们,这确实很糟糕;但是,比我们还糟糕的是鞑子,他们现在更惶恐不安,因为我们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抱定坚定的决心,北京城不是打不下来,即便我们失败了,也要让鞑子付出十倍于我们的代价……。”
“誓死夺取北京,歼灭鞑子,光复国都……!”明军听着蔺养成充满激情的誓师之言,士气陡涨,蔺养成说的不错,他们的处境不妙,鞑子肯定比他们更害怕,这一战未必没有胜利的可能。
李成栋见蔺养成几句话就把士兵的士气提升到空前的地步,心中很是佩服,他马上借这个时机宣布进兵北京,情绪激扬的明军昂首挺胸向北京推进。
洪承畴的策略是御敌于“国门”之外,顺治帝拨给他的一万三千人是八旗精锐中的精锐,洪承畴已经算计好了,就算是这一万多人以命换命,也得把李成栋的人马歼灭。
贺大成把眼泪擦了擦,他这个人其实很怕死,要不当年也不会撺掇李本深投降满清,他想不通为什么会主动要求送死,他慢悠悠的缠着手腕上的护腕,虽慢却非常有力,看着身边一千四百人,他忽然明白了什么,不错,人活着就得活出个样来,死,也得选择一个轰轰烈烈的方式。
李成栋得知清军主动出击后,和几个将领一商量,最好的办法是用少量的兵力缠住出击的清军,当然,这个少量的兵力的下场可以预见,让李成栋没想到的是贺大成居然很坚持的要领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李成栋很了解贺大成,虽然贪生怕死形容贺大成有些过分,但贺大成绝对不是视死如归的人,为此,李成栋还多给了贺大成四百人,他只带领了七千人避开清军的主力去夺北京。
“将军,快来了。”一个千户来到贺大成身边,看见贺大成的样子他愣了愣,“将军,你是条汉子!咱们也没一个孬种,今儿我要是不杀一百个鞑子,我绝对不会死。”
贺大成看着清军已经进入了埋火药的地方,“点着吧!传本将的命令,爆炸响起后,马上出击。”李成栋把二十门大炮和一少半的火药都留给了贺大成,贺大成命人在通往石景山的路上埋了很多简易的地雷,地雷沉闷的响声和火炮的声响,听起来很像丧钟。
正文 第二四八章 破釜沉舟霸王行
洪承畴最怕的是明军避而不战,他在出北京城的时候把明军的情况摸的非常透彻,算准了明军在石景山下,短时间不会脱离他的视线后才出城开战。
让洪承畴没想到的是,明军的主力在李成栋的带领下早就从他的视线中消失了,贺大成每日照常按照八千多人的灶数开伙,清军的探马就是再细心,也不敢来到明军营中查看究竟。
洪承畴素来不轻敌,看着前方隐约排列着明军暂时的营帐,他不禁感谢洋人送给他的这个“千里眼”,这个东西看远处的事物可真清楚啊!
洪承畴不想给明军任何机会,他深知八旗铁骑冲锋陷阵天下罕有敌手,因此满清骑兵首先冲杀而出,而洪承畴则分兵五千去截明军的退路。
就在清军的骑兵冲出本阵五百米远的时候,地雷等爆炸物频频响起,人的惨叫声和马匹的嘶鸣声竟然盖过了沉闷的爆炸声。
贺大成看着战场,每时每刻他都在提醒自己谨慎,现在还没到两军对垒的时候,一旦短兵相接,他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明军借助火器的优势将清军的骑兵阻击住了,但明军毕竟只有一千多人,和八旗的万余骑兵根本不具备可比性,无数的清军前仆后继铺天盖地的向明军的阵地冲杀过来。
贺大成看着逐渐逼近的清军,正要下令的他突然听见了军中想起的战鼓声,擂鼓之人是个三十挂零的大汉,此时的他赤裸着上身,抡着鼓锤振奋着明军的军心。
战鼓擂响,贺大成一声令下,明军争先恐后冲向敌人,和清军展开了短兵相接。贺大成催马向前,此时,火器已经毫无用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才是真格的。
战场之上没有什么废话可说,不是你要了我的命,就是我要你的命。一个清军将领手中挥舞着长矛,甚是神勇,疾风般冲入明军之中,矛挑马踏,七八个明军转眼间血染沙场。
贺大成发现对面清将的厉害,眼睛通红的他发疯一样冲杀过去,同时口中大喝连连,像是狼嚎一样,那个清将被他这么一吼,稍微迟愣了一下,贺大成手举大刀由上而下直劈过去,清将连哼都没哼就被劈落马下。
贺大成一刀劈死一个清军将领,使明军士气大涨,都玩了命似的杀向清军。可是明军毕竟只有一千多人,死一个少一个,纵然人人悍不畏死,在实力上根本就不是清军的对手,在经过开始的势均力敌后,明军就陷入了清军的包围之中,被歼灭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洪承畴害怕明军有什么后招,所以跟贺大成的人马僵持了一段时间,等他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等他来到明军的营帐中一看都是空的的时候,他傻眼了;当明军的营帐时不时的爆炸的时候,他慌了。
贺大成闭上眼睛的时候,正好看见被清军突入的营帐开始爆炸。他激战了一个时辰,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敌人,贺大成的左胳膊已经被砍掉了,身上的刀口不下五十余处,当鲜血流淌到他嘴边的时候,他伸出舌头舔了舔,“我……我的血……也是热的……!”
在贺大成和清军激战的时候,李成栋等人率兵出现在北京城外。这支仿佛从天而降的明军着实让北京内外震动。
“将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能否有所建树,这第一阵至关重要,如果能一举拿下外城,不但可以振奋军心,我们也有了立足之地啊!”党守素看着已经戒备起来的北京城,脸色凝重的跟李成栋说。
李成栋咬着牙看着戒备森严的北京城,“传本将的命令,架炮,攻城。”李成栋一声令下,一百门火炮被推到城门前,点炮射击。
炮弹精准的轰击着古老的城墙和坚实的城门,明军没有像皇太极学习,去攻打广渠门,而是架炮轰击永定门,因为李成栋等人知道广渠门那边有崇祯时期架设的进口火炮,从广渠门进攻,短时间内难以奏效。
密集的炮弹压制的城内的清军抬不起头来,整整一百门火炮齐发的威力不容小觑,清军虽然也有还击,但于明军的攻势相比,相差甚远。
王之纲见火炮压制着城内清军,他一手持刀,一手拿着盾牌,“弟兄们,冲啊!以身报国的时候到了……!”没等李成栋答应,王之纲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身后跟随了五百多人扛着简易的云梯开始近身攻城。
李成栋回头看看党守素,“党将军,本将拨你三千人马,防备着后面。”李成栋知道贺大成那一千多人只能拖住清军很短的时间,他不得不防备着后面,要是陷入清军的内外夹击,明军必溃。
蔺养成看着冲锋陷阵的王之纲,摇头不语,王之纲此举对提升己军士气给清军制造压力很有帮助,但眼下最得力的方法是用火炮轰开城门,占据北京外城,他见李成栋要跟自己说什么,先开口了,“将军去吧!破开城门的任务我包了。”为了减少笨法攻城带来的损失,蔺养成亲自来到炮兵阵前指挥射击。
李成栋冒着箭雨,跟普通的明军一样冲锋在前,明军上下身受鼓舞。但正如蔺养成所预计的,此法损失太大,明军不是被城上的箭射死,就是刚跳到城头被清军砍死,想要占领一小块地方,门都没有。
当顺治皇帝听说明军突然攻城后,第一个念头是洪承畴败了,随即他就否定了这个不合常理的想法,略微一想就知道是明军避开了洪承畴,或者是明军兵分了两路。
和顺治帝的心情略有差异的是满清的小官吏,降清的汉奸和普通的老百姓,因为老百姓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还以为明军的主力真的打到了北京城下,人人都做好了逃难的准备。当然各人的心态都不一样,心怀明室的人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剃了头梳了辫子的则又惊又怕,有的人甚至已经准备了两套衣服,好便宜行事等等,可谓百态具现。
顺治帝听着仿佛放鞭炮的炮声,看看下面乱做一团的朝臣,他不禁想到,要是多尔衮还活着,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会怎么办呢!
“你们都知道列子射箭的典故吧?擅长射箭的列子向朋友卖弄自己的箭术,他在自己的手肘上放了一杯水,再将箭连续的射出,不但动作快,而且射的准,可谓干净俐洛,最厉害的是肘上的水没有洒出来,可是一旁的一个人却对列子嗤之以鼻,说列子的箭术还不够好,他领着列子来到了一处高山上,双脚踩在摇摇欲坠的岩石上,岩石下面就是万丈深渊,那个人让列子在岩石上射箭,而列子呢?早就吓的趴在了石头上,动也不敢动,出了一身的汗。”
侯方域说着看看注视着他的满朝文武,包括顺治皇帝,“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兴于左,而目不瞬,此时还没到泰山崩于前的地步,为人臣子者岂可如此,皇上,微臣不才,愿效命阵前。”
顺治非常高兴侯方域能在这个时候稳住局面,心中对这个“姐夫”有些好感,“爱卿所言甚是,久病显孝子,国难出忠臣,尔等皆不及侯爱卿。”
胡茂桢面带微笑看着侯方域,心中却甚是鄙夷。不错,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候,才看的出一个人的品行和功力,可惜侯方域说这话的地方不对劲。想到李成栋竟然摆脱了洪承畴杀到了北京城下,胡茂桢心中有些犹豫,要不要帮李成栋一把呢?
顺治没有答应侯方域出战的要求,他让人把御林军和御前侍卫都召集起来,顺治知道这个时候只要坚持一下,危机就过去了,一旦洪承畴返回,内外一夹击,明军无路可逃。
“皇上……皇上……永定门破了,明军杀进来了!”就在顺治安排的时候,一身鲜血的清军将领跑进金銮殿,“末将已经命人退守内城,请皇上定夺。”
在蔺养成的卓越指挥下,明军的炮兵终于将永定门轰开,明军如潮水一般冲杀进去,清军眼看守不住,只得退守内城。
李成栋看着掉了半边耳朵,胳膊中箭的王之纲,无语的拍了拍王之纲的肩膀,“来人,马上把火炮弄到城里来,并且把城门修补好,其他城门都弄成死口的。”李成栋现在就是破釜沉舟,他不准备给自己留下退路,目标只有一个,拿下北京。
明军此时能战之兵不足六千,但还是得分兵把守外城的七个城门,蔺养成很快的投入到细想政治工作中,他希望利用人们对明室的怀念,能招募一些人来充实手中少的可怜的兵力。
当洪承畴领兵回来的时候,发现整个北京外城已经换了主人,他只能从北面的安定门入城,与贺大成一战虽然取胜,但也损失了三千多人,算来算去,还是吃了大亏。
正文 第二四九章 弘光帝就坡下驴
(新书异血已经上传,希望大家看的高兴!^_^内有连接。)
“老爷,回来啦!”秦氏看见丈夫回府,赶紧过来替丈夫接过帽子,“听说明军打到了北京城外,街上乱着呢……!”
胡茂桢眼睛一瞪,“你个妇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