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往事-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蒋介石又让人找来蒋先云,看见蒋先云来了,蒋介石把手指了指门外,说了一句“走吧”。就向外走去。单于两人也就跟着蒋介石向二期宿舍走去。

    蒋先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头雾水的悄悄的询问单于“文革,我们这是去那里啊?”

    单于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蒋介石,苦笑着回答道“巫山,校长认为我们做为一期老大哥,应该找几个优秀的为他们做一个榜样。所以就把你和我找去给二期的学员们看看。”

    听单于这一说,蒋先云也是哭笑不得,看看蒋介石似乎没有注意他们两人在后面聊天,便又对单于说道“文革,这肯定是你搞的鬼,你肯定是看校长只叫你一个觉得不自在,这才在校长面前把我也拉下水。”

    看见蒋先云这么快就猜到了,单于开玩笑的说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再说这也是校长看重你嘛。你应该请吃饭啊。”

    这时三人已经快到二期的宿舍了,蒋介石看见背后的两个学生还在聊个没完,只好咳嗽一声,让他们注意点。

    蒋先云本来还想说什么,看见校长如此明显的暗示只好把话咽回肚子,不过还是对单于做了一个回去让你好看的手势。

    三人来到二期宿舍后,二期学员早已经列队等待他们多时了。单于、蒋先云站在蒋介石的背后听着蒋介石给二期学员做报告。不得不说蒋介石没有孙中山的演讲能力,整个讲话不但枯燥而且逻辑上也比较混乱。单于站在蒋身后真是苦不堪言。

    而蒋介石演讲完了后又把单于、蒋先云介绍给二期的学员们。并且赞扬他俩是军校培养出来的优秀的革命军人,号召二期同学向他们俩学习。然后让他们给二期的同学讲话。蒋先云先讲,他的讲话就比蒋介石出色多了,不但逻辑清楚而且也很生动。二期学员们也听的很认真。

    到单于讲话时,单于观察到不少二期学员都不经意的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单于自然理解这些学员们为什么会觉得不耐烦。毕竟新兵训练辛苦,又被迫罚站了一个多小时谁都不会觉得好受。因此单于决定长话短说“古罗马恺撒写过一份非常简略的报告给罗马元老院,只有七个字:‘我来,我见,我征服’而这份报告成为经典。所以我不打算长篇大论,只希望大家好好思考自己为什么加入军校,是为了革命本身还是为了升官发财,如果是第二种,请自己参考学校大门的那副对联。我的讲话完了。”

    单于的话才说完,雷鸣般的掌声就响了起来,比蒋介石、蒋先云获得的掌声都多。蒋介石本来还觉得单于实在太儿戏了,可是看见二期学员如此热烈的掌声,心中又不禁泛起压倒GCD的得意。

    在回去的路上,蒋先云忍不住问单于:“文革,你的讲话那么短,为什么学员们这么热情?”

    单于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蒋介石,发现他也竖起了耳朵,于是略微提高了点音量“就是因为我说短啊。”

    听到这话,二蒋开始还不明白,转念一想,两人都笑了起来。

    正在这时,三人发现廖仲恺朝他们走来,三人正奇怪的时候,廖仲恺走到了他们面前。寒暄了几句后,蒋介石说道“党代表怎么你今天想着到学校来了?不是应该和总理开会商谈北上的事情吗?”

    “中正,我今天来就是告诉你北上的事情已经有结果了,等会我给你详细说明。顺便也把单于带走,总理要他今天到党部报道。”

    说完又转过脸对单于说道“文革,你的随身物品都准备好了吧?你回宿舍拿了东西就到校长办公室来。”

    啊!?单于听见廖仲恺这样说,不由的张大了嘴巴。

    本回完。

    ===========================================================================================================================================

    作者的废话:

    关于我写的外传看来大家都不是很喜欢啊,呵呵。其实我写外传的目的就是看看大家对以后剧情的态度。因为已经的剧情我准备了两个,坦白说我喜欢的就是外传这个。

    正如即使是妓女也是尊严的一样,我一直认为写YY架空的也要有自己的坚持。我个人认为这个坚持就是自己对历史的态度。

    我并不认为一个现代人(就算他是双博士)回到民国时代能改变多大的历史,历史是有必然性的。事实上在蒋介石经历中原大战名义上统一中国前,中国都是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而且我认为从1924年组建黄埔军校到1931年名义统一中国,蒋介石的速度已经够快的了,和YY小说也没什么区别了。而中国真正休养生息只是31年—37年这短短的6年时间。其中还付出了东北沦陷、华北非军事化的代价。

    我不认为随便谁都能有这样的速度,当然大家也可以认为蒋介石放弃东北是愚蠢的行为,毕竟37年两国国力差距并没有明显的缩小(甚至极端的网友认为是拉大了)但是我个人以为31年的中国和倭寇是质的差距;而37年时只是量的差距。

    这个问题我无意展开,因为要展开实在就太大了。当然有网友会以朝鲜战争时中、美的差距来反驳,我尊重这些朋友的意见,但是我想反问一句:31年的中国有那个大国对日本提出;任何针对中国本土的攻击都是对XXX的攻击。貌似没有的。甚至在9。18之后桂系控制的广州国民政府还跑到日本去寻求武力支持。

    至少蒋在37年已经成功的让多数中国人接受了南京国民政府是唯一代表中国的政府,这对中国抗战有决定性的影响。而31年中国有三个半政府,一个是南京国民政府、一个是广州国民政府、一个是中华苏维埃政府,另外半个张学良的华北军政长官兼副总司令行辕。

    说到为什么我想写单于改变了南京大屠杀的局面(居然有网友说俺没有改变历史)而全世界皆曰可杀呢?原因有两个:1。是我对改变历史就能获得鲜花和掌声的反感。谁能肯定改变历史就能得到鲜花和掌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某人去了未来,知道邻居家的小孩子将来长大后毁灭了世界,然后某人回到现在,某人去把还是儿童的世界毁灭者给杀了,挽救了世界。但是一般人会怎么看某人的行为?恐怕除了“禽兽不如”“冷血屠夫”外没有其他的评语了吧?

    第二个原因是我很欣赏一句话“你以为自己掌握了命运,实际上你不过是被命运所玩弄”,甚至我曾经在群里和别人讨论(昨晚),很想设定为日本人在南京没有屠杀成功,便转移到了武汉,变成武汉大屠杀。变相为单于讨回了公道,而单于并不欣慰,相反他觉得自己被玩弄了。他以为自己改变了南京30万人的命运,而命运本身却惩罚了他,不但30万人的牺牲一个不少,还多付出了23000人的利息。呵呵

    当然,我也明白很多事情不能由我的性子来,所以基本上抗战时的剧情还没有想好。

    最后,希望单于改天换地的朋友,我觉得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不管是毛主席还是蒋总统能走到权利的顶峰不是没有道理的,也不是和风细雨的。事实上主席直到延安整风结束才真正确立了自己无可动摇的地位,而蒋总统,国民党内部一直存在着反对派。

    一个是依托当时社会主义风潮和强大的苏联,一个是凭借孙中山先生巨大的影响力,应该说他们两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请问单于作为一个海外华侨,又没有任何思想可以依靠拿什么去改天换地?难道靠陈炯明的“联省自治”吗?

    先不说取主席而代之有多么的不现实(周可是主角的老师!)就是实际政策也不允许我这样写;那么取代蒋?连蒋在国民党内部都有非常多的反对派,何况一个资力浅的吓死人的军校学生?无论国共,太多人当过他的老师了。再说技术、资金、地盘那里来?

    事实上当时权利、学识比单于好的人都太多了,可是有谁建立起了真正可以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抗衡的政党?没有?

    事实上很多架空实际上走的就是阎西山的路子。

    所以这本书没有改天换地的可能性!

    最后总结:以后的剧情是没有定滴,YY是有滴,但是也是适度滴!

    谢谢大家,孤行。2006年3月24日星期五9:40

第三卷 水溢瓶口各自流 第四回 纷说北京事 单于从头越

    廖仲恺与蒋介石回到校长办公室后,蒋介石等卫兵给廖仲恺倒了茶出了门后,对坐在椅子上悠闲品茗的廖仲恺说道“仲恺兄,总理真的要单于跟他北上吗?单于虽说表现优异,但那是指他对政治有敏锐的判断力,能明心见性,看透本质;可是总理难道还需要单于来提醒他吗?而且单于虽说在军校表现优异,但是说实话,他军事技能并不好。如果总理觉得警卫能力需要加强,我校还有许多政治是忠诚,军事技能优秀的学员。能不能给总理说说,把单于留下来啊。”

    蒋介石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自己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单于那敏锐的政治直觉。因此他很希望孙中山能收回成命。

    廖仲恺大概也能估计到蒋介石的心思,笑了笑说道“中正,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先生让单于随自己北上的目的吗?先生是想开阔单于的眼光,为党培养人材啊。单于这个年轻人的确如你所说似乎有对政治有天生的直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和GCD员的关系很好,但是却能保持坚定的信仰。单于唯一欠缺的就是对党的忠贞,毕竟他回国除了因为他爱国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受先生的感召。”

    看到蒋介石在听到自己认为单于缺乏对党的忠贞时准备插话,廖仲恺微微向蒋介石做了一个等等的手势,接着说道“你觉得奇怪是吧?我和你大概是最欣赏单于的人,为什么我会说单于对党缺乏忠贞。的确,我相信单于是不可能接受共产主义的,但是他似乎也没有表示出他信仰三民主义。单于这个年轻人是我遇到的最让我琢磨不透的年轻人,政治部周en来、蒋先云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比我优秀。可是他们我却能一眼看透,那就是他们信仰共产主义,他们希望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为此他们能很好的和我们合作。可是你不觉得单于让人猜不透吗?他看似待人和蔼,对我们也能保持一个晚辈对长辈应有的尊敬,可是他似乎又对所有人保持戒心,我从没有看到他对谁过分热情;他似乎是不想谁太过于了解他。先生那天告诉我,单于可能成为我党最优秀的干部,也可能成为另一个陈炯明;开始我还觉得先生太过武断,可是这些天我仔细想了想,先生说的还是有道理的。”说到这里廖仲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正因为这样,先生才希望借着北上的机会,把单于带在身边,希望自己亲自教导单于,使得能影响单于,使得单于成为真正党的人才;而不会成为第二个陈炯明。”

    看着廖仲恺在自己面前煞有其事的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要单于随自己北上,蒋介石不由在心里暗笑道:“看来文革只和我一人交心过,你那里知道文革之所以对人保持距离是不想让人知道其实他怕死啊。文革这样的人永远只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且他还是年轻人,只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他最好的选择,并且对他推食解衣,这样的人不难把握。”

    不得不说蒋介石对单于的看法更准确,但是蒋介石、廖仲恺都没有猜到单于真正与人保持距离的原因。

    实际上单于之所以和所有人保持距离,首先他作为21世纪的人,本身就和这个时代的人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远离感,那单于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是混入大革命时代英雄堆里的小市民’,其次是因为单于自己不敢和谁过于亲近,因为他自己身上的秘密太多了,单于知道如果自己和谁太过亲密,他难保有一天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这个人,而这一切是不能告诉任何人的,甚至自己将来的妻子。他毕竟还年轻,在之前二十四年的生命里他并没有学会(也没有可能)如何在保守重大的秘密的情况下亲密的和别人相处而不泄露这个秘密。他只能用和人的距离来保守这个秘密;最后才是蒋介石猜测的那样,虽然单于自己说自己是混入英雄堆里的小市民,但是长久和这些英雄相处的单于很自然的就会有自己也是英雄的幻觉,为了欺骗自己也为了欺骗别人,他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原来不是英雄,因此他小心的和别人相处,不敢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自己。

    看见廖仲恺说完后,蒋介石虽然满肚子的不以为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点头赞同,不过经过廖仲恺的解释,蒋介石也知道要单于回来是不可能的了。于是蒋介石也不在纠缠在这个问题上了,于是他把话题转向孙中山此次北上:“仲恺兄,你认为总理此次北上会有结果吗?他冯焕章不过也是个有奶便是娘的家伙,现在真正说话算数的可是张作霖那个土匪啊。”

    “中正,这些我和展堂、兆铭都向先生说过了,无奈先生认为这是一次和平解决中国问题的机会,执意北上啊。不过我想张作霖应该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先生怎么样吧。再说冯焕章不也在北京吗?他可是一力支持先生的。”廖仲恺话语中既略带无奈,但是也有希望,看的出来廖仲恺甚至孙中山的希望就是冯玉祥。(冯玉祥之焕章)

    蒋介石看来对冯玉祥不屑一顾,轻蔑的说道“冯焕章不过是看到自己一手捧出来的段祺瑞居然和奉系打的火热,一脚把他这个功臣兼恩人踢开,自己势力又没有张作霖大,这才想到用先生来抗衡奉系,说到底不过是拉虎皮做大旗而已。我敢打赌,要是张马贼给冯焕章几一批军火,几十万现大洋,他马上就会去抱奉系的大腿。”

    听蒋介石这样说,廖仲恺有点尴尬,毕竟当时在会议上他极力推崇冯玉祥,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蒋介石的话很有道理。谁叫冯玉祥是有名的倒戈将军呢。

    廖仲恺尴尬的说道“中正,不至于吧,冯涣章不会如此吧?我看他还是有爱国之心的。”

    蒋介石听廖仲恺这样说差点没笑出声来,这年头谁不说自己爱国?即便是真心爱国,难道他们的主张都是对的吗?或者说是爱国就可以肆无忌惮了吗?很多军阀杀完抢完后还会说“为了国家,你们就忍耐一下吧。”

    当然蒋介石聪明的没有把这些情绪表露出来,只是淡淡的说道“希望如仲恺兄所料。”

    廖仲恺见蒋介石如此态度,也不禁感到自己之前为冯玉祥说的那些话可能真是错了。想到这里廖仲恺就想立刻回到党部向孙中山重新进言一番,可是这单于都这会儿了怎么还不来?廖仲恺焦急的抱怨着。

    而这个时候单于刚和宿舍的同学告别完毕,李之龙、蒋先云和单于正在前往校长办公室的路上,李之龙二人致意要送送单于。

    “文革,你这一走我们三人再想聚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李之龙伤感的说道。

    “呵呵,在田说那里话来?我只是到总理身边待一段时间而已,我想从北方回来后,我们就可以聚首了。”说到这里,单于在心里补了一句“可惜孙中山是永远回不来了。”

    “文革说的有道理,在田你何必做小儿女之态呢?革命志士四海为家,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嘛。再说,单于终有回来的一天嘛。”蒋先云不想让李之龙惹起单于的愁绪,故作开朗的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