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刹那芳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刹那芳华-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索额图一愣,如何?自然是先把明珠打得一辈子翻不了身,然后收拢势力,扩大权势。对上胤礽满是深意的目光,索额图念头一转,当即反应过来,起身拱手道:“奴才糊涂。”
    他不是愚钝的人,只是与明珠斗了十余年,终于分出胜负,兴奋得意之下,一时忘了分寸,明珠之罪不外有三:贪贿、卖官、朋党。这三件事,索额图也做,且未必比明珠干净,皇上为何单单办了明珠,对他却只字不提?
    “叔公晓得就好,这些人,一个都不许留下,这些日子,孤听闻你往明珠头上又安了好些罪名,差不多就收手罢,留些情面日后好相见。”胤礽说得风轻云淡,索额图却出了一身冷汗:“您的意思是,皇上还要用他?”下令严查的可是皇上的旨意,怎会?
    胤礽摇了摇头:“皇阿玛的心意,孤怎窥测?不过是防着万一罢了。”他想了好几日,再加上今日康熙的几句话,忽然明白,那些明面上的罪名恐怕都不是康熙砸明珠场子的原因,康熙真正忍不得的怕是他善事大阿哥为储,致使国本动摇,太子,国之基石也。而猜测康熙会放明珠出来,则是因他新学的帝王之术。帝王之术,重在制衡,原本朝中索明二相斗得厉害,使各方势力都算平衡,如今明珠倒了,权力出现偏斜,康熙自不乐见。
    而朝内外,能与索额图抗衡的,怕只有明珠。
    想到此,胤礽更是心烦,索额图是他外家,他不得不提点,只是,照如今形势来看,一个一力拥戴太子的大臣强大到皇帝不得不放出另一个犯了错的大臣与他抗衡,这,是好是坏?
    “太子爷?”索额图见胤礽面沉如水,不由轻唤了一声。胤礽看了他一眼,问:“高士奇是你门下的?”
    怎么突然跳话题了?索额图愣了一下,忙答:“正是,此人如今常在乾清宫伺候,颇有些文人清高傲气,现任詹事府少詹事。”
    不大不小四品官,却是挂在詹事府下,詹事府是太子的僚属,胤礽更心烦了点,道:“康熙二十六年,于成龙密奏皇阿玛:‘官已被明珠、余国柱卖完。’皇阿玛问高士奇:‘为何无人参劾?’高士奇答:‘谁人不怕死?’。”
    余国柱是康熙母舅,却是个窝里横的主,成不了事,这话里主要针对的却是明珠。索额图微怔,从未听闻过此事。胤礽见他如此,心底不由摇头,索额图旁的都好,只两件极要命,一是贪权,二是其出身世贵,性格尤其自傲无礼。他继续说道:“孤闻说,这高士奇在你门下前由明珠举荐过一阵,明珠算是他旧主,他却半点不顾念恩情。此人心肠硬,心胸狭隘,轻易不可招惹。他虽说是你门下,如今也是正正经经的四品官,皇阿玛重他,你更要敬他,不可仆从待之。”
    索额图面露不甘,眼中隐有不屑,因皇太子郑重嘱咐,仍是应了下来。
    索额图走后,胤礽放松面部表情,抬起手在两颊揉了揉,龇了龇牙,垣暮在一旁见他如此,不由抿唇而笑,胤礽瞪他一眼:“不准笑。”垣暮忙嘴角下耷,却依旧忍不住想笑,胤礽大怒:“再笑我把你丢到敬事房再净一次身!”
    垣暮立刻垂首做面瘫状。!靓扔叹气,皇太子真是件苦差事,上要哄着康熙,下要稳住大臣,自己还不能耽误学业武功,还没长大的弟弟们也得好生接触,真是半点懒都偷不得。他也就只能欺负欺负小太监了。





☆、第十一章

  胤礽猜得不全中,却也相差无几。过了几日,康熙当朝斥责郭琇、于成龙参劾靳辅之事,不尽不实。明珠本是靳辅一事牵连的,大臣们见风向似乎有变,皆有些犹豫了起来。正当此关头,明珠却暗中命人上书,参自己谋反。举朝哗然。
    谋反是要抄家灭门诛九族的。溪则听见大哥富达礼和二哥庆德在议论这事,不屑的撇了撇嘴。明珠也算是个老狐狸了,要不是他争权争得太厉害,拥戴大阿哥的立场太过分明,威胁到了君权,康熙也不见得这么快就对他下手。
    原本在康熙的暗示和索额图的打压下,明党都一致的保持沉默,不为明珠说话,可若是谋反,从前与明珠走得近的大臣就不得不纷纷上书为其辩驳。这招置之死地而后生使得极好,康熙最终不得不高高拿起轻轻放下,黜了明珠大学士之位,不久又恢复他内大臣之职留用,明珠于是便复又给大阿哥卖命。
    明珠含贿党争一案历时三月落下帷幕,接下去,对石家而言,是百余年来的头等大事。康熙恩赐,石家全族抬旗,自汉军旗抬为满军正白旗,正白旗为上三旗之一,由皇上亲自统帅,号称天子亲军。
    忽然砸到头上的恩遇让全族上下还来不及高兴就满心不安,抬旗可不是普通的荣耀,何况是全族抬旗,大清开国来头一等的荣耀竟给了石家。朝野内外一时物议沸腾,人人都盯着飞黄腾达的石家想瞧瞧这得皇上另眼相待的一家人长什么样。
    隔日,族中挑选了嫡支子弟入宫谢恩。
    皇太后听说石家进宫谢恩了,忙派人去把石家那丫头提溜到跟前。皇太后太无聊了,过去还有五阿哥陪着她玩儿,可五阿哥太端正,也没什么好玩的说给老太婆解闷儿,这两年,连五阿哥都去上学了,皇太后就更无聊了。
    一听溪则入宫,很是高兴,反正,这是她未来孙媳妇,召来唠唠嗑磨磨牙该没事的吧?
    “给皇太后主子请安。”溪则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依旧是用蒙语。皇太后很高兴的拉着她的小手,问:“怎么你上回来过就不再来了?平日无事也多来几趟,我有好东西要给你。”
    溪则满头黑线,皇宫是说来就来的么?原先她还担心不知皇太后召见她有什么事,此刻知晓了,原来是要赏她东西。
    这一日,溪则就捧着皇太后赏赐的许多“好东西”,在皇太后的殷殷嘱咐“以后要常来”中回府了。
    没过几日,宁寿宫便下旨来召溪则入宫给皇太后解闷儿了,算上头一回,这已是溪则第三次入宫,家里人都淡定了些,叮嘱了她注意事项,便派人准备马车送她。
    溪则跟着嬷嬷学了一年的礼仪,此时一整套行云流水的规范行礼做下来叫人看得心情舒畅十分优美,还依礼把自己亲手做的荷包送给皇太后做礼物。
    皇太后接过来放在手心仔细的看,连声夸这荷包针脚密,图样喜庆且不流俗套。溪则见自己的手艺得到夸奖当然是很开心的。这年头的小女孩遇见长辈都要送自己亲手做的小物件以示孝敬还能显示自己十分贤惠。
    皇太后越瞧她越顺眼,命人上了糕点瓜果来给她吃。溪则难却盛情,拈了块如意糕端着手帕接在下面,小口小口的咬。宫里的糕点是秘制的,外头吃不到,甜辛辛的,舒软可口还不粘牙。两颗白白的小牙齿咬在白白的如意糕上,明明十分端庄却让人想到抱着松果在啃的小松鼠,憨态可掬。正当溪则边啃边想着如何逗老太太开心,好早点放她归家,外头的太监扬声通报:“皇太子到。”
    保成来了啊。皇太后笑得更高兴了。
    倒霉蛋儿来了呀,溪则的头垂得更低了。她对皇太子胤礽是很有印象的,从上辈子到现在,在她眼里,太子爷的存在就是为了突出他兄弟们的才智聪慧,就是为了当靶子被人干掉的。唉,来前没看黄历,居然遇上他了,不会沾上什么倒霉运吧?
    溪则在心底不断的长吁短叹。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嗓音:“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万安。”
    好耳熟,好像在哪听过。溪则回想回想。
    皇太后的质朴在此时体现的尤为明显,招招手,让太子快过来,然后端起溪则手边的点心,道:“刚下学?饿了吧,这还有点心,丫头吃剩的,你暂先填填肚子。”
    溪则:“……”您为毛非得强调这是我吃剩的,被倒霉蛋嫌弃怎么好?转过身,乖乖的垂眸屈膝:“见过太子爷,太子爷吉祥。”
    “呵,怎么又是你?”胤礽看清了皇太后跟前的小姑娘,也不计较她那吉祥话说得不甚规矩,只望着她似笑非笑道。溪则小心的抬起头,见着眼前之人,顿时如被雷击,张着粉粉嫩嫩的小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胤礽见她这般,舒眉一笑:“是不是认不出我了?”
    怎会认不出!这人穿着一袭杏黄色团龙服,脚踩白玉云纹靴,端的是风采卓绝、龙姿凤章,白皙的脸上仿佛没有表情,又仿佛是带着一抹漫不经心的笑,双眼明亮有神,一举一动尽是生来就有的高贵风采。
    溪则抿了抿唇,垂眸低声道:“认得,还没谢过太子爷上回命人带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清朝的规矩,臣子在皇家跟前都得称奴才,溪则怎么也说不出那两个字,每每都是含糊过去,只是这次,心中的惶恐加上见到自己心目中的倒霉太子真人的震惊,一下子就忘记含糊了,倒把那个我字实实在在的吐了出来。
    胤礽当然不会介意这个,他眼中的笑意更浓,转过头对皇太后道:“原来皇祖母这有人陪着,保成这回可是来错了。”
    皇太后正在观察这两个人呢,正得意自己眼光真好,这两人真是万中无一的般配,猛一听胤礽的话,立刻当真的反驳道:“谁说的,你们俩个可以一道儿陪我说说话嘛。”她说着又把装了如意糕的御窑内制的瓷碟往胤礽方向推了推,“丫头喜欢这个,你也用点?”
    溪则万万想不到传说中骄横不讲理、庸懦无才的太子爷竟是如此平和,他伸手拈起一块如意糕,再自然不过的放进嘴里轻轻的细嚼慢咽,然后瞟了眼溪则,笑道:“果然不错。”溪则大囧,脸上窜起淡淡的霞红,还要极力展现出自己端庄的一面——额娘吩咐的,在宫里千万不可堕了瓜尔佳氏的名声。
    胤礽在他祖母的盛情下坐到一旁的软椅上,见溪则还站着,便指着一旁的绣墩道:“别站着,你也坐。”还命人将那碟如意糕端到了溪则边上的黄花梨小矮几上。溪则礼貌地起身谢过,复又坐下,却不再去碰那碟子点心了。胤礽觉得这丫头有趣得紧,面上似乎一片风轻云淡,仪态优雅,可她拢在衣袖底下的小手却是轻微的一抖一抖的,瞧着那微小的幅度,应当是在对手指?
    算起来也有大半年没见了,她似乎长大了许多,个子抽长了些,面上嘟嘟的婴儿肥也消了,像初春柳絮纷飞中新开的一朵娇嫩欲滴的杏花,绿丝低拂,带着生命的朝气,美不胜收。
    胤礽忽然就想起那句“沾衣欲湿杏花雨”,整颗心都潮潮的,如被早春二月的江南烟雾缭绕,迷蒙的瞧不真切,心底酥麻麻的,有些痒又似乎是欢喜。他这是怎么了?胤礽迷惑,回过神来却发觉自己正盯着人家小姑娘不放,想起头次见面被人称作登徒子,忙含蓄的收回目光,看到矮几上的一只荷包,抓起来捏了捏。
    皇太后见了,得意的显摆道:“这是丫头绣的,如何?不错吧?”她已经当溪则是她孙媳妇了。
    “嗯,做得挺好。”胤礽很给面子的夸了一回,见溪则正抿唇做娇羞状,便真心的品评道:“和宫里常见的不大一样,你倒有心思。”
    溪则谦虚了一回,然后就听祖孙俩开始唠嗑了。
    老的说:“听老五说皇帝让你学着看折子了?你阿玛就是心急,你可别着急啊,这前朝的事复杂着呢,别急,慢慢来,急坏了身子可不好。”
    小的说:“孙儿知道,皇祖母也需保重身子,昨儿老五还说皇祖母用药嫌苦,总要留上几勺叫倒掉。”
    皇太后老脸一红,耍赖:“哎哟,那是老五他唬你的,没有的事,下面的全是药渣,药渣。”
    “真的啊?孙儿也是这么想的,偏生老五说的笃定。”
    皇太后开始讪笑不语了。
    皇太子是储君,不像皇太后和溪则,都是闲人,把老太太哄着又高兴了一回,胤礽便告退了。
    溪则见他走了,才在心底微微松了口气。她今日受了极大的惊吓,惊吓全部来自于太子殿下。
    她曾以为太子是一个很渣很没用的,所以才会被他那群如狼似虎的兄弟们拉下马,她曾以为太子是一个嚣张失德没礼貌的,小说里都这么写。可眼见为实,太子完全不是她印象中的太子,从仅有的三次碰面来看,他真的一点都不渣,他慧眼如炬、为人谦和而不失风度,又是康熙亲自调教的,什么聪明果敢定是少不了。
    好不科学。想到她玛法对皇太子的推崇和对大阿哥的不待见,她忽然觉得,其实,小说什么的是对错号了吧,又渲又二又没用的其实是大阿哥吧?





☆、第十二章

  胤礽离开宁寿宫便往乾清宫去了。他原是在书房看康熙送来的部分各府县的折子的,看到中途,康熙传话来,让他到宁寿宫去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这两天念着他。康熙十分注重孝道,常亲带太子到宁寿宫坐坐,胤礽也觉得好些日子没给皇太后请安了,于是干脆撂下那些磨人的奏折,立即往宁寿宫去。没曾想竟又遇上了那丫头,诶,她叫什么来着?胤礽忽的想起,他现在还不知道她叫什么。
    胤礽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宁寿宫富丽堂皇的云龙雀替浑金正门,朱壁宫墙一枝娇姿丽色的杏花探出头来,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惠风和畅,胤礽回转头来,嘴角隐隐的嵌起一抹笑意,果真是,春深杏花乱。
    一入乾清宫,康熙便直盯着胤礽脸上瞧,胤礽脊背生凉,道:“儿子去过宁寿宫了,皇祖母脸色倒好,只是爱剩药,下回可吩咐太医将药量斟酌添一点,把药煎得浓些,,皇祖母要再剩也无妨。”
    康熙轻咳一声,招呼他坐下,道:“可,朕会命人传话给太医。朕刚听梁九功说,瓜尔佳氏也在宁寿宫?”
    “瓜尔佳氏?”胤礽一愣,随即道:“倒是有一姑娘陪着皇祖母说话呢。”原来她是瓜尔佳氏啊。
    “就是她,朕新抬旗的那户人家的小丫头。”康熙搓搓手,瞅瞅胤礽,又咳了一声,问:“你瞧,她如何?”
    胤礽有些奇怪,怎么他皇阿玛今儿对一小姑娘那么上心起来?转念一想,瓜尔佳氏新近抬旗,皇阿玛对其族人多些关注也是情理之中,便认认真真的回道:“是个好姑娘。”
    康熙笑眯眯的,等着胤礽再说下去,谁想他说了五个字就住口了,康熙双眉一横:“就这样?”
    胤礽点点头。
    康熙眯起眼,气息变得十分诡异,探过身,压低声,仿佛在口述一件不能说与他人听的秘事,问:“你心厌之?”
    胤礽忙摆手,笑道:“没,她很好。”想到那丫头满脸正经端娴,衣袖底下的两只小手却一抖一抖的对手指,又诚恳的加了句:“天性纯善,质朴可爱,又不失世家风姿,温婉端良,性情真朴。”康熙顿时眉开眼笑,欣然击掌道:“那就好。”虽说婚姻结两姓之好,凭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他的太子,总得给他聘一个他自己瞧得上的。
    胤礽听得满头雾水,总觉得自己似乎错过了什么。那头康熙已经收起媒婆脸,往龙椅上一仰,慢悠悠的饮了口茶,伸手从一堆折子里扒出一道,递给梁九功,让他呈给皇太子:“礼部劾奏,李光地在途迁延,以三品卿员未及叩谒太皇太后,应交吏部议处降五级调用。”他望向胤礽,停顿片刻,问:“你怎看此事?”
    胤礽大致掠了一遍,心中一声咯噔,李光地是他的老师,不说经纶,单看人品,胤礽察觉他是个颇能做人的,虽为太子老师,却与东宫牵扯不大,甚善为官之术,又甚得康熙信任。去年十月,胤礽以尚汉家风仪,崇师重道为由向康熙进言,免了张英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