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一教-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教的《晨风吹》哎”说着星星就边唱边比划起来。“晨风吹,阳光照,小朋友起得早,起得早……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长大来把祖国保。”
唱到具体动作的时候,星星还要停下来形象地表演一下动作。
一路上,星星还不断地向李雪莹介绍她看到的他们班上的同学。星星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些同学的名字,还知道他们的妈妈是谁、爸爸是谁。有时候没有小孩子,只有大人,星星就说这是谁的爸爸,这是谁的妈妈。
“这有什么希奇呢,”我有点怀疑地说,“又不是只有星星知道。”
“那不哎,”李雪莹介绍说,“比如李安、杨闯都晓不得这些。”
“可能他们心里知道,只是不习惯于说出来。”但老实说,我对这个问题真的不是很清楚。
李雪莹坚持说:“他们真的是不知道哎。”
“是哎,”我感叹地说,“其实星星还是很聪明!”
“但仅仅是这一点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哎!”李雪莹倒变得犹豫起来。
我就不明白了,李雪莹既然在肯定星星的出众之处,但又不肯承认她聪明,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难道李雪莹就不能大大方方地承认一回星星还是聪明的吗?
有一天,母亲给星星买了一点樱萄。但怕星星知道有樱萄影响她吃饭,所以,母亲就用碗把樱萄偷偷装好,放在位置比较高的壁橱上。
那天下班后回家,刚进厨房,我一下子就看见了樱萄。
“嘿,还有樱萄哎”我凑近放樱萄的小碗。
“哎,哎”母亲连忙给我使眼色,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但已经来不及了,星星已经从我的言行中发现了樱萄的秘密。我想尽力挽回,于是,准备给星星讲道理。
“别人正在吃饭哪,你就拿樱萄来逗别人!”不料星星倒先教训起我来了。星星显得一本正经的样子,还是照常吃饭。但是,星星毕竟是小孩子,有樱萄在一旁吸引,她哪里还有心思认真吃呢。最多不过稳住了有一两分钟,星星就显得有点急躁了;她大口大口往嘴里扒,不慢慢嚼细就急急忙忙吞下去;还没有完全吃干净,她就“叭”地把碗一放,然后就翻下凳子问母亲要樱萄去了。
“看嘛,就是你哎,”母亲不满地说。“让她饭也没有吃好!”
“她做得也算可以的了,”我为星星辩护说,“至少先后次序还是做对了的噻!”
当然,母亲的说法也是事实,但毫无疑问,她这样说是缺乏教育艺术的。实事求是地说,星星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如果认可母亲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刚才星星的较好表现,那么,在星星身上表现出的积极效果就来之复去了要知道,一件正面意义的事情,又是星星主动在进行自我教育,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啊!如果我们因势利导,它的作用可能会胜过普通事件10倍。这样的机会,我们是可遇而不可求,怎么能恣意践踏呢!
现在星星很爱看故事书,而且“讲书”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以前她仅仅是能够讲封面和前面两、三页的内容,现在她基本上能够把一本书讲完了。但是,星星对一本书的新鲜感保持得很短,几乎每天都要换一本新的,这可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诚然,不喜新厌旧不好,但同时,浅尝则止肯定也是不可取的。是不是应该花点时间消化一下,这样可能理解的东西就要深一些。
有一天晚上,星星拿着一本叫《好外公》的图画书自己就讲开了
“爷爷(实际上是外公)叫逗逗走路不要走快了,怕摔了。爷爷在看报纸,逗逗在骑车子耍,桌子上放着枪,气球飞到屋顶去了。(翻一页)爷爷喊逗逗洗手,洗了吃苹果。逗逗说,我不洗哟,(他说)你不是我爷爷。(翻一页)他(逗逗))转过头来看爷爷(说),(我)把你送给毛毛。(翻一页)爷爷在给毛毛讲故事……”
如果还深一点,再深一点呢星星的唱歌能力不就是长时间慢慢积累的结果吗?如果在讲故事的时候也这样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下去,也许星星在讲故事的能力上也会象唱歌那样特别出众呢!
这段时间我们又给星星增加了一项新的学习内容:背古诗。但是我们不想让星星死记硬背。那么,对于枯燥和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古诗应该怎样让孩子来学呢?我们想到了故事。所以,每学一首古诗,我们都尽量要围绕古诗的内容编一个故事。比如我们这样给星星讲《静夜诗》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李白的人离开他的爸爸、妈妈到很远的地方去。(星星问:“他到外面去找工作吗?”我们回答:“是。”)但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了,他就有点想家了。有一天晚上睡觉后,睡到半夜他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他睁开眼,看到四周明晃晃地一片,以为是天冷了地上结霜了。(星星感叹:“好冷啰!”)但隔了一会儿,他发现那不是霜,那是从窗户透进来的月光呢!这个时候他也不想再睡了,就从床上起来。他把门打开了走出去噢,好大的一轮月亮照啊!(星星插话:“好圆好大哟。”)他看着看着,眼泪就流出来了,因为他这个时候更加思念他的家乡了。他不知道在家乡,爸爸、妈妈生活得怎么样,他们有没有吃的啊,生没有生病呢?(星星解释说:“象感冒啊、流鼻涕啊、咳嗽啊、还有拉肚子啊”)……”
我们也意识到讲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它开发的是孩子的思维、想象、理解、情感、判断、语言、记忆等综合能力。当然,说是综合,但其中也是有侧重的。假如说这多种能力里面有一种能力在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的话,那么它就应该是想象力。
为了让星星爱书、爱讲故事,我们一直注意给星星买图画书。我初步统计了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给星星买了各种图画书40多种,比如《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房子》、《伊索寓言》、《天才儿童画库》、《熊伯伯的花园》、《一封给蟾蜍的信》(美国童话)、《妈妈生小孩》、《好外公》、《小熊认错》、《熊猫百货商场》等,还有《婴儿画报》、《好孩子》等婴幼儿期刊。
有一天吃晚饭后,我们准备带星星到街上去耍。在政协坝子里,有不少小孩子在玩耍,星星加入进去玩耍了一阵。星星一直在和一个叫何家的小伙伴耍,何家的外婆陈婆婆在旁边照看着,所以,我们很放心。
陈婆婆看到星星和何家一起相处得很友好,所以照看了一会儿她就过大人堆这边来了。
“你们有亲戚在师范那边住吗?”陈婆婆有点疑惑地问我们。
李雪莹说:“星星的外公、外婆住的地方就挨着师范。”
陈婆婆说:“刚才星星和何家在办公室前面的梯子耍,一直在说‘到师范去哎。’”
“星星外婆家旁边不远就是到师范去的百步梯,”李雪莹解释说,“星星可能把这里的石梯当做师范的石梯了。”
陈婆婆恍然大悟:“难怪星星这样说。”
在坝子耍了一会儿,我们就带星星到街上去转。走到石柱大桥头,星星指着大桥上游不远处的一块大草地对我们说:“那天我们去春游的。”
“那你只不知道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呢?”李雪莹问星星。
“六斗塘哎!”星星笑眯眯地说。
李雪莹又问:“你是和谁一起去春游的呢?”
星星说:“和爸爸、妈妈哎,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啰。”说着星星就望着天空。“飞哟,飞哟。”星星挥舞着双手,好象真的看到了风筝在飞一样。
李雪莹问星星:“你去春游,看到了什么呢?”
星星说:“我们看到小草的哎,还看到小鱼在游泳,还有好多好多的花哟。”
李雪莹问:“那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呢?”
星星说:“是红色的。”
接着星星便自个儿唱起老师教的一首儿歌来:“桃花红红,张开小嘴,小树摇摇,招招小手。来吧来吧,快来春游,来吧来吧,快来春游。”
星星拿着一本书,一路上她都不停地翻看,她看到书上的兔子,又情不自禁地背颂起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我们经过一个个体水果摊贩的门前,星星看到簸箕上面摆放的苹果,她又唱起来:“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自己乖乖去洗手,洗了小手吃苹果。”
我觉得,星星的想象力应该是非常出众的当然,这好象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想象力,也许说是“联想力”更准确一点。但不可否认,联想力是想象力的基础,是想象力的初级形态。如果基础很好,那么,想象力的发展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同时,较好的联想力也反映出孩子具有较丰富的感情。要知道,情商高低对一个孩子的性格健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一点,现在的许多家长并不是很注意。
二十四 人比人
    人比人
有一天,李雪莹带星星到街上去耍,在路上碰到杨鹏飞也带着杨闯在逛街,这样,他们就站着摆了一会儿龙门阵。
“我的自考毕业证已经发下来呢!”杨鹏飞不知怎么提到了这件事。
杨鹏飞自考法律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李雪莹知道,他一直想通过这个办法来实现调动转行。
“你现在就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啰,”李雪莹开玩笑地说,“那还不快点去联系?”
“哼,你以为有个文凭别人就当宝来抢你啊,”杨鹏飞怅然地说,“还是要有关系才行!比如你们那位,他调动转行是靠文凭呢,还是靠关系呢?”杨鹏飞瞪着眼睛逼问。
“当然,关系也要”李雪莹点点头说,“但是,没有文凭有时候连机会也没有呢!”
李雪莹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说,我那次考广播站的编辑,规定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如果我没有汉语言大专文凭,连报名的资格也没有呢!但如果说到我考上县广播站的编辑这件事,杨鹏飞并不知情,所以,他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只能是“想当然”,这个我们暂且不论。不过,他对社会风气的评价我还是赞成的。但更重要的,也是更微妙的一点可能是,作为男人,在女同事面前,他必须要把她们的老公压着一点才行。这样,她们对他的心理评价才可能高一点,才愿意和他多说几句话,甚至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也才可能存在这个我也是能够理解的。
其实,我能够理解杨鹏飞的地方还很多,因为在他身上,有很多地方和我是相似的。
杨鹏飞长得还算英俊,人也不是很矮。他本来是乡下人,是通过中考考进石柱师范学校的。不可否认,在升学率还不到20%的竞争中,能够考上一个中专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说明他确实还是有一定的实力。出于爱情以外的原因,在临毕业的时候,杨鹏飞和县城一个居民家庭的女子谈上了恋爱并偷偷领取了结婚证。他能够分到城郊的学校去,主要就是靠的女方的作用。但女方好象也仅仅只有这点能力,这使杨鹏飞大失所望。
“还是没有舅子、老丈在当官!”杨鹏飞感叹地说,“如果衙门里有人,转个行还不容易吗,当个官还不容易吗?你给我封个局长、县长、书记吧,看我当得来不嘛,一样当得尚好,水平绝对不比其他人差!”说着说着,杨鹏飞就有点愤愤不平了。
“但是,这个社会并不是论才选人哪,”李雪莹不屑地说,“你不占人,再有天大的本事,谁用你呢!”
杨鹏飞经常对李雪莹大谈理想,但李雪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她不大爱听这些大话空话。
“你现在是啷个在教星星的哎?”杨鹏飞也很知趣,他换了一个话题。
“还不就是唱歌啊、跳舞啊这些”李雪莹对我们的做法还是有所保留。
“我们杨闯已经会唱20多首歌曲了,”杨鹏飞又迫不及待地炫耀起来,“他已经能够讲10多个完整的故事了,还能够正确地使用‘你’、‘我’、‘他’这样的人称代词,数数也能够数到20了我希望杨闯的智力能够平均比城里的孩子高一岁,比农村的孩子高两岁……”
其实,在我的潜意识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理想、志向的,不同的只是有的人惯于张扬,有的人喜欢掩饰。但我个人认为,在理想、志向这些问题上还是谦虚一点比较好,因为家教蓝图毕竟只是一种主观想象,而要使主观想象成为客观现实还需要经过许多的艰难困苦,其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画画,可能只有一种想法、一些意念甚至一点灵感,但能不能在纸上把它准确地表现出来还是一个未知数;即使最后画成了,但和我们的“心中之画”相比可能已经大相径庭了。
“我觉得杨鹏飞有点狂妄。”听了李雪莹的讲述,我还是有点按捺不住了。“我们姑且不说杨鹏飞的家教水平怎样,‘比农村的孩子高两岁’,这几乎是不可能是事情!我相信,如果是在小学高年级、中学、大学阶段比,杨闯也许能够达到,但现在杨闯才3岁,你要比农村孩子的智力高2岁,这怎么个高法呢?换句话说,杨闯1岁的智力就必须和农村3岁的智力相当,这实际上不就是等于说:杨闯是神童,其他所有的孩子都是弱智但是,我只是想说,不要侮辱上帝!”
但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你莫在那里不满,”李雪莹不以为然地说,“从杨鹏飞说的情况看,杨闯确实比星星要强噻!”
“但是杨闯要比星星大哎,”我提醒李雪莹说,“现在星星才2岁半,那么,当她3岁的时候,智力又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半年的时间,智力又能进步多少呢?”李雪莹大为怀疑。
“两、三岁的孩子不比大人,”我解释说,“半年的智力进步对大人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但对小孩子来说却是巨大的!”
“你凭哪点呢,”李雪莹一副不信任样,“你在进行家教,别人一样在进行家教,而且比你做得更好!”
看来,对于李雪莹来说,不管是大人孩子,都还是别人的好啊,但这真的是“凭哪点”呢?
“凭哪点我们马上就可以做实验噻”我突然来了灵感,“星星,你过来哎。”
我拿出一支笔在本子上画了四个碗,一双筷子。
“星星,图上有多少个碗呢?”我问星星。
“有四个。”星星脱口而出。
“有几双筷子哎?”
“有两个。”
“如果说成双,有多少双筷子哎?”
“有一双。”
“如果给每个碗都配一双筷子,还差多少双筷子哎?”
“还差三双。”
“你觉得星星的智力怎么样,”我挑衅地问李雪莹,“这样发展下去有没有希望超过杨闯呢?”
“你平时教过她,她啷个不知道哎?”李雪莹嘟囔地说。
好了,如果李雪莹真的以为这次试验还多少说明了一点问题的话,那么,我仅仅凭诚实之心就可以说:“我赢了!”因为我刚才的实验完全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我哪里平时教过星星呢,如果我教过,星星还会说是“两个”而不知道是一双吗?其实,我也是没有把握的,真的怕星星给我出丑。还好,星星很争气。
杨鹏飞在家教上到底有什么绝招我不清楚,但杨鹏飞的“差距论”是有点吹嘘嫌疑的;他把自己不顺的人生境遇也拿进家教里面来,怎么不会产生感情上的夸张呢?说大话就象天天吃肉,而让事实说话则象长期吃斋后的一顿美餐。那么是天天吃肉好呢,还是隔一段时间吃一回美餐好呢?我想还是天天吃肉要好点,因为吃斋后的一顿美餐容易造成暴饮暴食,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但不可否认,得意地吹嘘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我自觉没有这方面的修养,所以,我不能天天吃肉,只能偶尔吃一回“美餐”。其实,我对别人天天吃肉也没有什么可羡慕的,只是经常有一个人在你身边嘀咕:“你看嘛,别人又在吃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