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时代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射雕时代1-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总一点不生气:“我测算过了,十年之内资源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问题就那个老外,他要抓住这事不放大家就全麻烦了。咱们都是中国人,你总不能让我那一千多人没饭吃吧?所以你得帮我想个主意。”
老四海真是佩服这家伙的嘴,他张嘴职工闭嘴老百姓,实际上这狗东西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厂子。其实今天的情景就是老四海计划中的事,他早就设想好了,一切都在掌握中。老四海哈哈笑道:“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你们集体往湖里倒污水,胆子也太大了吧?”
胡总冷冷地说:“你知道一套污水净化装置多少钱吗?咱们国家就没有几个厂子装备,凭什么让我装备呀?这儿有原料,有水源,有大批的劳动力,我不干,别人也得干。咱们都是中国人,想个办法把老外请出去,这个就完啦!”
老四海觉得这家伙的话听着也有些道理,试探着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是个人他就喜欢钱,可人家老外一个月挣8000美元呢,你能打动他吗?”
胡总脸上出现了不屑的表情:“人,无非是财、色、名这三个字。那小子到底喜欢什么呀?”
老四海想起来了,医生说:造纸厂老板以前在非洲倒卖过钻石,他觉得应该好好敲这小子一笔。“理查是半个学者,他不大喜欢钱,但喜欢收藏。。”
“没错,我的朋友也是这么说的。”胡总嘿嘿冷笑几声,那他喜欢收藏这个吗?”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个红色的小锦盒,在老四海眼前慢慢打开了。
老四海顿觉眼前一阵眩目,面前是一片无比灿烂的景象。盒子里是一块已经打磨成多菱型的粉色钻石,虽然屋里的光线并不充足,但钻石依然散发着熠熠的光辉,老四海的心一直提到了喉咙,这个东西是真的吗?于业务需要,老四海对珠宝还是有一定鉴赏力的。他知道粉色的钻石异常稀有,其价格也要比无色钻石高出两倍多。他托着盒子仔细掂量了几下,这颗粉钻的重量至少有七克拉,足有小指肚那么大,而且做工精细,不见丝毫的瑕疵。他斜着眼看了看胡总,胡总坦然地说:“这是我从南非带回来的,叛军钻石,保证是真的。”


第九章 北京的金山上(5)


所谓的叛军钻石出自安哥拉的反政府军,他们占据了钻石矿,靠贩卖走私钻石作为军费来源,对抗政府军。所以安哥拉内战一打就是十几年,谁也无法灭了对方,西方世界也称之为钻石战争。由于西方世界的钻石交易比较规范,名钻都需要历史传承和身份证明,所以叛军钻石只能在黑市上流通,价格也就便宜得多。但中国人不信这一套,是钻石就可以卖钱。所以老四海倒是相信胡总的话,作为收藏品,这颗钻石是绝好的选择。
老四海估计这颗钻石至少能值一百万了,他轻轻放下盒子。“这个事我得去问一问,他应该会喜欢的。”
“北京的朋友帮我打听过了,英国那老东西既然是喜欢收藏,我就给他了!”胡总忽然伸出两个手指头,这事办成了,我给你个人二十万。唉!我本来要把这颗钻石传家的,可为了个厂子的职工,我都豁出去了,给他。”
老四海轻描淡写地说:“当地的投资政策特别优惠吧?”
胡总瞪了他一眼:“我主要是怕我的工人没饭吃。”
老四海说:“行,我帮你胡大善人做做理查的工作。不过呢表面文章一定要做得充分、到位。英国人最要面子了,答应他立刻整改,还要头头出面说。当然了,改不改就是你的事了。”
胡总高兴了,立刻又拿出个纸袋子来:“这是十万块,你先拿着,事成之后我把另外的十万打在你卡上。”老四海把卡号写下来,算是同意了。胡总正要离开,忽然又拍了拍口袋说。“我录音了,嘿嘿!”
老四海说:“我拿不了英国人的主意。”
胡总叹息了一声:“日本鬼子是不怎么样,可汉奸更坏,你好好努力吧。”
胡大善人走了,老四海冲着他的背影呵呵冷笑几声。你小子敢骂我是汉奸,今天汉奸要拿你开刀了。
胡总离开后,老四海先是找出了放大镜,仔细地研究了叛军钻石的纹路,断定这玩意是真的。然后他在房间里盘腿坐了一会儿,是啊,老四海要规划一下行动,有时候事情进展得太顺利了往往是危机的前兆。他大约思索了半个小时,所有的环节都想得差不多了,于是便敲开了隔壁的房门。理查昨天喝得太多了,现在刚刚睡醒。这家伙面色焦黄,脑袋上顶着块湿毛巾,样子颇是疲惫。理查见老四海进来,有气无力地说:“咱们今天一定要离开青海湖,不能再喝酒了。”老四海笑着说:“中午环保局的人还要请客呢,他们宣布要对造纸厂进行彻底整改。”理查脸上依然没有光彩说:“那就太好了,不过我还是要汇报上去,至少要让你们的国家总局备案。”老四海点着头说:“应该的,这是你的工作。”忽然老四海转换了话题:“你知道中国人造假货的事吗?”
理查终于有精神了,哈哈笑了起来:“温州人造假最有天才了。我有个女同事买了一双温州鞋,居然里面是纸做的,真是了不起呀!”
老四海不以为然地说:“温州人做假的历史快画句号了,现在河南人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说着他把胡总留下的小盒子拿了出来,放到理查眼前:“你看看,这东西像真的吗?”
理查打开盒子一看,笑得更开心了:“造假为什么不做一般货色呢?居然要造粉钻,真有意思啊。”
老四海也笑了,他抓着钻石向上一抛,又当空抓住了。“这东西是我在一个河南人手里买的,才花了五十块钱,先放在你这儿玩吧。等咱们回了西宁,你再还给我。”忽然他又想起来了什么,严肃地提醒道,“中午吃饭的时候,胡总和环保局的头头要是说什么你就听着,不要太认真了,明白吗?”
理查也清楚不应该得罪地头蛇,一字一顿地说:“你怕狗急跳墙?”
老四海对理查的语言天才颇为赞赏:“对!跳了墙就麻烦了。”
“那咱们该怎么办呢?”理查问。
老四海掰着手指头说:“一,他们说要进行整改,你就说欢迎欢迎,一定支持。二,如果他们说希望你不要向总局反应这个事,你就说好商量好商量,大家都是朋友嘛。明白了吗?”
理查有些不满了:“万一咱们走了,他们要是不整改呢?咱们难道还要回来监察吗?”
老四心道:这家伙真是个死脑筋啊!他苦口婆心地说:“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要整改,你到了北京照样通知环保总局。他们就完啦,不改也得改!现在咱们的问题是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理查终于明白了:“我知道了,这叫做糊弄人!执行模糊政策,对吧?”
正如老四海预料的那样,二十分钟后有人在外面敲门。理查亲自去开门了,老四海则地把钻石盒子打开了,站在房间中央,正好可以看到粉色钻石反射的光芒。胡总和环保局的头头笑盈盈地出现在门口,二人一进门就向理查道歉,主要是招待不周、酒质太差之类的废话。理查也极为官方地对昨天的宴请表示感谢,并声称今天就要离开。
宾主寒暄了几句,胡总一瞥眼正好看到了桌上的钻石,他的眼睛立刻亮了一下。老四海便借这个机会向他歪了歪嘴,意思是大功告成了。
不一会儿,双方的话题便落到造纸厂的改造上了。环保局的头头代表官方表了态,要工厂限期整改,一定要还青海湖原貌。胡总也立刻代表厂方表示,一定不辜负联合国和地方领导的期望,现在就要向国外订购污水净化设备。理查忽然感慨起来,他的眼睛瞥着桌上的钻石道:“你们中国人什么都能生产出来,为什么污水净化设备全要进口呢,为什么你们自己不生产呢?那项技术也不是特别高端呀!”胡总见他眼望着钻石,心里更加高兴了。他大笑着说:“主要是我们国内没有市场啊,谁会花钱买那玩意呢。几千万呢,成本太高了!当然了,为了领导的面子和联合国的关怀,我们一定要代表民营企业开一个先河,装置投入运行的时候请您来给我们剪彩!”理查赶紧说:“大家都是朋友,好商量。”胡总眉毛都笑开了。此时环保局的领导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小声叮嘱理查说:“既然他们马上就开始整改了,这个事咱们几个人知道就可以啦!不用再麻烦总局的同志了,您说呢。”理查眨巴着眼睛说:“咱们都是朋友,好商量好商量!”按照中国人的惯例,这个事一旦好商量了,基本上就是云开雾散了。之后领导们又提出要吃中午饭,为他们饯行,理查却一心想去西宁,号称昨天的酒劲还没过去呢。胡总和领导见状,只得告辞了。


第九章 北京的金山上(6)


理查携带的东西非常多,需要收拾一阵子。老四海便回了自己房间,邪了,神通广大的胡总居然就坐在他房间里等着呢。老四海心想:你这家伙应该做贼!胡总看到他就冷着脸问道:“这个事算是画句号了?”
老四海说:“英国人说了,这事好商量,你没看见他把钻石收了吗?”
胡总继续冷笑道:“我已经派人去北京了,你是跑不了的。如果这个事出了意外,我不敢把英国人怎么样。但是你在北京工作,你是个打工的,你跑不了。”
老四海讨好般地说:“你放心吧,东西都收了,你又有录音,你还怕什么呀?出了事,我们最少是个受贿呀,英国人可以不认帐,但我的证据,在你手里呀,他不怕我还怕呢。再说了,传出这种事来,即使没证据这英国人的声誉也就完了。”
胡总说:“对,官、私两面你们都是跑不了的。”
胡总放心大胆地走了,老四海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觉得好笑,这家伙真以为自己是理查的秘书呢!你等着吧。半个小时后他跟着理查上了车,出租车是宾馆提供的。老四海担心司机与胡总他们有瓜葛,所以在路上争取一言不发。即使理查有话要说,老四海也顶多哼哈几声,问急了眼,他便以英文作答。
到了西宁机场,老四海买机票时左右观察了好一会儿。最终他确定了周围没人才拿出信用卡买了两张机票,都是北京的。果然他刚刚离开窗口,有人便凑上去,指着老四海的影子向里面询问了什么。老四海找地方抽了支烟,然后在另一个窗口买了一张去新疆的机票。
回到理查身边时,这老头已经快等急了。老四海把一张北京的机票递给他:“到了北京你准备怎么做呢?”理查说:“按程序做,首先要通报环保总局,这件事性质太恶劣了,而且我也不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老四海把钻石盒子要了回来,笑着说:“将来有人问起这个盒子的话,你就说我把它拿走了,东西是假的,人是真的。”理查不明所以地问:“你要离开吗?”老四海说:“我担心被人报复,还是溜之大吉的好。你的证据已经齐全了,也用不着我了。”理查说:“按规定我们应该给你一些酬劳的。”老四海笑着说:“你给我留着吧,将来我去北京时,会找你的。”
理查居然有些恋恋不舍,老四海狠着心把他送到进站口,自己也上了去北京的飞机。理查奇怪地说:“你不是要走吗?”老四海小声道:“我担心有人跟踪。”理查太钦佩他了,一个劲地挑大指。老四海从旋窗里向候机厅内看了几眼,打听购票情况的人已经不在了。老四海趁这个机会向理查告辞,然后下了飞机,登上了另一架去乌鲁木齐的飞机。
他到达新疆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黑市把大哥大卖了,如此一来无论是理查还是胡总,谁也找不到他了。第二件事是把信用卡注销了,他对胡总应允的另外十万块钱没兴趣。两个月后,老四海认识了一个哈萨克斯坦的商人,把钻石卖到独联体去了。也就在同一时间里,内地的报纸上登出了造纸厂向青海湖排放污水的重大新闻。老四海甚至在报纸上看到了胡总的照片。这家伙气急败坏地正血口喷人呢。据说造纸厂老板异常嚣张,他组织手下把国家环保总局检查工作的人给打了。后来又向记者们披露联合国工作人员曾经向他索要贿赂,可又拿不出证据来。那家伙说干事的秘书曾经向他要了块钻石,是给干事的。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从没有雇用过这个人,也就是说干事没有秘书。
老四海看得颇是开心,浩淼的青海湖得救了,联合国的工作尽职了,国家环保总局打掉了几个害群之马,而游客和当地居民再不会吃鱼中毒了。他老四海的口袋里多了一百万,双赢,不,是共赢!唯一倒霉的是胡总,你就认了吧!苦了你一个,幸福千万人,何乐而不为呀!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墙,老四海认为自己这件事做得非常神秘,除了自己之外谁也说不清楚。但多年之后,他竟在贤淑教授骗术的小册子上看到了这一段故事。小册子上的介绍非常详尽,最后的结果是:传奇人物老四海从老板手中骗走了一颗70克拉的钻石,一时成为骗界神话!
有一天老景忽然觉得老四海来北京了。他觉得太好笑了,这明明是情人之间的心理反应,怎么出现在他和老四海之间呢?
老景曾经一年破过十四起谋杀案,至于一般的强奸、抢劫根本不算数了,他所以连续几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99年的时候,一纸调令将模范警察老景调到了伟大首都北京,关系、户口、妻子、孩子,全调过来了。一时间他的事迹成了省里的大新闻,干警们纷纷表示要向老景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北京人。为此他是几天都没睡好,不是兴奋的,是惭愧的。他琢磨着,什么样的罪犯都没逃出我的手心去,偏偏跑了个老四海,两次都让他大摇大摆地走了,自己对不起这浑身的荣誉啊。下次吧,下次一定要把这小子绳之以法!
老景刚到北京那阵子,颇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意思。北京城太大了,市区的面积就相当于一个小国家了。北京的人太多了,走到哪儿都是树林子一样密集的头颅,看得人眼晕头疼,习惯性地要放屁。不久老景发现了北京人与外地人最大的不同点,这北京人的胆子是太大了,他们不怕警察,碰上点儿事是真敢跟你吵架呀,而且动不动就嚷嚷着要行政诉讼。有个同事曾经告诉他:“在外面千万别惹事,惹了事他们就是不告你,也有本事给你弄出一身恶臭来。”
老景为这事亲自向局长大人请教过,局长郑重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对待嫌疑人的态度,千万别跟你们乡下似的,动不动就——哈哈——啊。”老景询问原因,局长眨巴着眼睛道:“弄不好你就把我小舅子骂那什么了,完了事你还不知道呢。”老景微微一笑,没往心里去。
有一次,他真是开眼了。
那天老景穿着便衣在农贸市场上溜达,碰上一对儿吵架的,一方是卖西瓜的,另一方是买西瓜的。买西瓜的向卖主索要发票,卖西瓜的说:“你自己去市场办公室开去,一共是120斤。”
买西瓜的急了:“明明是110斤,怎么成了120斤了?”
卖西瓜的说:“废话,发票不是钱吗?得上4。7%的税。”
买西瓜的说:“西瓜价钱里包括税钱了。”
卖西瓜的说:“有几个买西瓜开发票的?根本就没算税。要不这么着吧,8毛一斤,给你算9毛5,多出来的是你的。”
买西瓜的说:“我是给公家食堂买西瓜,这不是让我占公家便宜吗?”
卖西瓜的原地转了个圈儿,点着买西瓜的鼻子道:“你脑子进水啦?你有病啊?公家的便宜是不占白不占,公家不吃亏我就得吃亏,你凭什么让我吃亏呀?公家不是我们家的。”
这时周围看热闹的人纷纷指责买西瓜的,这个道:“你这人是病得不轻,给公家买东西还较什么真啊?公家不吃西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