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录像带风波:感官180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性爱录像带风波:感官180度-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直干到晚上八点钟才收工,每天都是这样。收工回来还不马上休息,开会或学习到夜里十点钟,然后才躺下歇息。这样艰苦,知青们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有说有笑有唱有闹,青年点里荡漾着歌声、笑声、笛声和琴声,篮球、乒乓球打得热热闹闹,一派生气勃勃,与那些寂静的庄稼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常引得庄稼院的孩子站在院墙外驻足呆看。
对于知青们的这种精神面貌,柯雷很羡慕。他们远离父母远离了大城市,条件艰苦,风吹雨淋日晒,但他们活的阳光灿烂。而自己生活工作在那个钢筋水泥筑成的厂房里,从肉体到精神都好像带了紧箍咒。
男女知青的集体生活,知青间的友爱亲密,他们之间随意的说笑、打闹、眉来眼去,充盈着青春的灿烂和美好。这一点更让柯雷眼热,和自己车间里男女青工间诸多禁忌的关系比,我们简直就是一些和尚和尼姑。
想到这儿,柯雷有点后悔没有下乡。
图书座谈会开得很热烈。
开过座谈会,知青们就又下地去了。应李副主任的请求,李玉淑收集了知青的日记本,柯雷他们几个人留在青年点里阅读知青日记。
柯雷从没读过写这么好的日记。不只是写的工整,字里行间显露的思想境界,无私无畏的心地,奔放直爽的性格,昂扬的干劲和热情,对知识的渴求和钻研,看得柯雷激动不已。相比之下觉得自己的眼光短浅,心胸狭窄,碌碌无为,渺小了许多。
傍晚,吃完了饭,柯雷和肖芳相约去村头散步,交流起阅读日记的想法,俩人有同样的感受。都觉着自己生活的狭小和乏味。
晚霞在西边天上燃烧,映红了半边天,也把红色撒向大地。站在村头看一望无垠的田野,已半尺高的庄稼抹上了红色的霞光,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回首俯瞰村落,土墙茅草盖的农舍东西排列有序,房上在微风中摇曳着袅袅炊烟,房下庄稼院里鸡鸣狗吠,让人想起陶渊明的诗句:
“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
此时此景,令柯雷和肖芳感慨叹息唏嘘不已。生出像陶渊明那样遁到这穷乡僻壤,远离城市那灰色阴暗令人窒息的樊篱,敞开心怀尽情享受这田园美景的念头来 。
第二天早上,柯雷他们要返回去了,来时送他们的卡车,当天就返回去了。这里离松花江不算远,大约有十二里地。下午两点钟在江边的黑鱼汀船站,有去城里的客船,六人决定乘船返回,可以观松花江两岸的风景。
吃过早饭他们就想走,知青们舍不得,极尽地挽留,李副主任对他们说:“我们已完成了工作,再在这里逗留只会影响你们。”知青执意不肯,几个人只好又滞留了一上午,但没让李玉淑留人再陪他们,而是随他们一起下了地,体验了一下农活——锄草。
午饭后,柯雷他们在知青们依依不舍的送行下,离开了青年点。分手时几个女知青眼圈红了,泪水就在眼圈里衔着,男知青则默默地陪送。看着知青们难舍难分的样子,柯雷、肖芳心中也很怅然。相处虽然只有三天,但情感融洽得让他们在分手时欲罢不忍。走出好远,柯雷频频回首,看知青们还站在分手的地方。看着已渐渐远去的已熟悉了的青年点房舍院落和知青们的脸庞,柯雷的心像被挖去了一块,空落落的难受。
往东北方向走了二里路,是公社所在地的太平庄,他们进供销社逛了逛。又步行了十里路,就来到了松花江边。松花江边是一片开阔的湿地,站在田地与湿地接壤处的高岗上,松花江水像一条玉带闪着粼粼波光由西南向东北蜿蜒而去。两岸舒缓的水草地,像翡翠的地毯镶嵌在那条玉带两边。这入眼的美丽画面,疑似人间仙境。这使几个人的心情从刚才分别的伤感中脱离了出来。这两天下了几场雨,旱象已除,大地湿润绿色盎然一派生机,莅临松花江边看到这般美景,更使人愉悦,大家欢呼雀跃,像些刚被家长放出门少见多怪的孩子。
兴奋地奔下高岗,穿越江边湿地向船站走去。脚下的草地,身边的水洼,塔头墩子星罗棋布;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盘旋,在水草里寻觅,唧唧喳喳地歌唱;散落的牛羊这一处那一处地尽情撒欢吃草;江边有几个钓鱼人,长长的鱼竿伸向水面,钓鱼人端坐竿后静观动静。松花江盛产“三花”:鲫花、鳊花、鳌花。六人好奇地伫立他们身后观看了半天,只见一会儿,这个突然起竿拽起一条活蹦乱跳的鳊花,那个又钓起一条鳞光闪闪的鳌花,令六人好生羡慕。
黑鱼汀船站比想象中要大。岸边有座规模不小的粮库,围墙里有十几座圆圆的粮囤。院里一根高杆上的高音喇叭里,正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北京各文艺团体会演节目。北京琴书《传家宝》,这会儿唱得柯雷喜滋滋的,触发了他下次厂文艺宣传队再排练演出,也想弄段鼓书唱唱的想法。
船还有半个小时才到。等船寂寞,柯雷拾起一些薄石子儿,往江面上打水漂玩,引起了其他人的兴趣,都弯腰找寻石片儿往江里打起来。李副主任还像孩子似的说:“咱们比一比看谁扔的远吧!”大家叫喊着热烈响应。结果是柯雷第一,李副主任第二,肖芳末尾。
东方红一号船来了。几个人没进船舱,站在甲板上观望江岸风景。
船顺流下行,很快,快到城边的正阳河了,迎面从下游市区江段上来一艘粉漆的很漂亮的游船。甲板上船舷边站满了外宾。柯雷兴奋地向他们招手致意,肖芳、李副主任等人也跟着举手。对面船上的外国人纷纷举起照相机冲这边拍照,然后又鼓掌,两船互相鸣笛,交错驶离。
进入市区段,两岸是另一种风光,不像刚才充满野趣。左边是江北太阳岛,像一条洋游船样的太阳岛餐厅矗立在绿树掩映的太阳岛西南湾头。滩边水下散落着游人,有的水中嬉戏,有的在沙滩上晒阳光。右边是一条怡人的风景线,欧式风格的江上铁路俱乐部,坐落在半水半岸之上;飞檐挑脊闪着琉璃瓦异彩的友谊宫;雄浑挺立的防洪纪念塔;飞机型的青年宫黄色建筑;还有旁边飞架南北的铁路大桥把江岸装点的分外妖娆。
东方红一号穿过铁路大桥下巨大的桥洞,鸣着笛声驶靠进了港口。
当脚踏上陆地时,柯雷的心情顿时又黯然起来。明天又不得不去的车间,像一块铅堵上了心头。
柯雷回来的头一天早上,汪蒴和蓝正的大字报就贴出来了。许文波也签上了名,汪蒴签名在前,蓝正在中间。大字报抄写在大白纸上,粘连在一起用钢丝悬挂在车间北墙的半空中。蓝正的行书笔势苍劲大小错落,字面很漂亮。大字报很长,三张白纸粘连成一联,连挂十二联,占了北墙半空一大片,很有气势。
大字报的标题是:给邱明哲的一封公开信。还有一个副题:我们不得不说的话。历数了邱明哲专横霸道,压制民主,压制青年思想活跃和进步的种种行为,对蓝正上外语培训班出尔反尔,和对汪蒴抓住一点无限上纲不及其余,及缺乏善意拒绝谈心沟通的事列。指出邱明哲是把党和人民给予的职务和权力,当做了个人权力,在三车间营造自己的家天下,搞封建专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拉一帮打一帮,使我们青年工作生活在压抑之中,像生活在玻璃房子里,不透风不透气,外界看着好看,内里的人却窒息痛苦。这正是邱明哲伪善之处。说到他的伪善,举出了他压制青年个性对青年实行两种标准,对顺其者一种宽容的标准,对逆其者实行一种专横的标准,冠冕堂皇地进行严酷打击。其典型就是对高小兵、薛印岩搞对象的不同对待。薛印岩和高小兵同是六九年入厂的徒工,同样和七二年入厂的女徒工暗中恋爱。薛印岩和宋玉花先于高小兵于司丹红暗恋,但薛印岩和宋玉花受到大会点名批评和警告处分,终被拆散,而高小兵和司丹红却受到了默许不问不究的待遇。
大字报最后要求邱明哲还三车间以民主,放弃对青年的专制和个性的压抑,还给青年一个像毛主席说的那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大字报的轰然贴出,震惊了整个车间。青年们争先观看纷纷议论。老工人却闪在一边,很少有人大大方方地站在那驻足阅看。经过那里,要是没人尤其是邱明哲不在车间里时,才放慢脚步磨磨蹭蹭地扫上几眼。他们的眼神和情态及私下和关系不错的人之间的议论,显露的都是惶惑,觉着这是出事儿了,天下从此不太平了。看吧!下边不知会怎么样哪!
青年们心底里却洋溢着一种莫名的说不出的兴奋,这种兴奋来自于下意识中撬开封堵透出气儿来的直感。至于这件事有何意义?往下会如何发展?没有人能分析和推断。大家都在猜测邱明哲会如何反应,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大字报是邱明哲预料之外的。他没有丝毫思想准备,大字报的每个字都像只只利箭刺向自己的心窝。大字报内容有述有析,像层层剥他的衣服,然后把他展览在全车间职工面前。他早上上班一眼看到大字报和围看的一堆工人,心里咯噔一下子。走近一看果然是写自己的,他脑袋轰一下差点儿没晕倒。他慌乱地离开,快步向办公室走去,又觉得这样不妥,你不看似乎没有领导者的风度。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要看,看他们说什么?他又踅回来,站在那堆人的身后看,那堆人发现他来了,一个一个都撤身躲开了,大字报前只剩了他自己。他看着大字报上的内容和犀利的话语,他气恼愤恨,他想大叫摔东西,他想就近喊过周忠权,让他马上把大字报扯下来。但一想那样会损害自己作为领导人的形象,太低能。要稳住,要表现出不以为然。跟我斗?看看咱谁能斗过谁?他坚持站在那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把大字报看完,像裸着身子经历一场乱针扎刺,一针一针地挨。仿佛全车间工人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审视他的裸体,看那利针刺他的肉。针刺上一阵疼后不再拔出去了,让他不敢再动弹,怕针尖在肉里再刺痛。身上忽一阵儿燥热,忽一阵儿冷。有一阵儿觉着自己要倒下去了,但他咬牙挺住了。他要把大字报内容都看下来,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嘛!不然如何反击?所以不能装模作样地看,得真看。他终于看完了,然后稳住步伐,穿过在炉前锤旁忙碌或等待开炉干活的工人,走向他自己的办公室。
柯雷早上踏进车间,看到已经没有人再围看的大字报,惊得心脏咚咚乱跳。他吃惊汪蒴、蓝正和许文波有如此胆量。亏着我出去参加活动没在车间,要是在车间,汪蒴肯定要我参加签名的。说老实话,自己还真是不敢签这个名。汪蒴、蓝正和邱明哲都有过节,许文波毫无干系却签上了名,敢于仗义执言,令人佩服。汪蒴他们的大字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说出了三车间青年人的心声。
锻冶车间的人已经没有人围看大字报了。时而有站在那看的,都是其他车间和部门的。消息传的很快,只一天的工夫,全厂几乎没有不知道锻冶车间三名青工给邱明哲贴大字报的了。大多数人都好奇,因为大字报近几年里在厂里很少见了。很多人都想来看看大字报都说了什么。这也是汪蒴、蓝正希望的,让全厂人都知道,大字报才分量重起作用。所以,大字报贴上后,他们三人已做了两种准备:一种是要看住大字报保留两天,不准任何人撕毁,要是邱明哲让人撕,他们要拼命保住,宁可和撕大字报的人动手。另一种准备就是迎接和承受邱明哲可能采取的任何打击报复。舍得一身寡,敢把皇帝拉下马,豁出去了。三个人签名时想到这些时,颇有“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味儿。
邱明哲最初想做出一种宰相肚里能撑船,毫不在意这种把戏的姿态。看到外车间的人开始来观看,影响越来越大,他醒悟到自己有点儿失策。如此扩大知晓面,对自己不利。于是,他让周忠权在当天夜班后的下半夜,趁车间没人把大字报摘了下来。没让周忠权销毁,拿给他留做研究和以为证据。
第二天,汪蒴和蓝正一看大字报被摘走了,立刻去办公室找邱明哲,问是不是你让人把大字报摘了?邱明哲并不隐瞒,承认说是。汪蒴问为什么给摘了?邱明哲说:“已经贴了一天了,可以了!不能总这么贴下去,影响是不好的。”蓝正说:“什么影响不好?我们说的都是事实,贴大字报也是允许的,你没有权力给取消。你应该交还给我们。”邱明哲说:“你们这不是写给我的一封公开信吗?既然是写给我的,又公开过了,现在我收留起来也是合乎情理的呀!”嘿!老奸巨猾的家伙!汪蒴和蓝正心里都不得不佩服邱明哲的头脑精明。汪蒴接着说:“那好!我们提出的问题你应该回答我们。希望咱们都摆在桌面上。别在暗中鼓捣,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咱们之间可以公开辩论,也好让群众听个明白和明辨是非,相信谁是谁非终会搞清的。”邱明哲说:“这我现在不能回答你,容我考虑。我有许多工作要忙,不能光对你们这件事儿。”汪蒴和蓝正说:“那好!我们等着你!”
邱明哲是缓兵之计,他还没有想好对策。但从大字报的事已扩散到全厂的形势看,他想到他应该依靠厂领导。昨天晚上厂革委会副主任贾士清找邱明哲去他的办公室询问了情况。邱明哲全盘否认了大字报提到的事实,说蓝正一向不服领导,对没给他涨工资耿耿于怀,这次是借机对我进行攻击。汪蒴自打来车间就傲气十足,没把我和党支部放在眼里,和团支部的委员高小兵不对付有矛盾,牵怒于我,在团员青年中煽动不服党支部的领导。一顿编排,说得贾士清火冒三丈:这俩个年轻人也忑狂妄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不然在车间和工厂影响太坏了!要制服他们,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那个许文波看来是被他俩拉下水的,要做分化瓦解工作。你拿出一个办法来,必要时我也可以出面,我倒要看看他们有何能耐?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还是长了三头六臂?
贾副主任的一番话,让邱明哲似乎吃了颗定心丸,有贾副主任这样的厂领导支持我还顾虑啥?但他还没考虑好采取什么方式?如何着手解决汪蓝二人?
当天下班后,邱明哲让三班班长把许文波留下来,在他的办公室里,邱明哲对许文波笑脸相对,按着肩膀让他坐,还给沏了一杯自己喜欢喝的龙井茶。脸上堆着温馨的笑,嘴上温和地以关怀的口吻跟许文波说:
“你年纪这么小,有许多事还没有经验,不能受他俩的蛊惑,跟着他俩瞎跑,赶快猛醒,和他俩划清界限,不然这样走下去,对你今后是不利的有害的 。”
“邱书记,你不要这样说,其实这里面正像你以为的,没我什么事儿,但为什么我要参与和他俩站在一起呢?因为我作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我看得很清楚,你的确缺少民主,我们年轻人感到压抑,你为什么不能给我们一个宽松活泼一点儿的环境呢?”
许文波的话让邱明哲惊鄂的没话回应了。本来是想瓦解说服他,以为一顿安抚和威胁暗示就能让他俯首贴耳,没想到他竟然振振有词,如此有自己的主见。看谈不出什么结果,便无奈地说:
“好吧!你这样固执,再好好想想,想好了咱们再谈。”
和许文波的谈话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让邱明哲心中有些没了底。他思前想后觉着得抓住和依靠贾副主任,他想到一个主意,这个主意若实现,就会把自己作为汪蒴、蓝正的对立面,提升和扩大为以贾副主任为代表的厂领导的对立面。
邱明哲以求救的姿态,装出一副可怜相又跟贾士清汇报了一次,说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