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监闯后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太监闯后宫-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狠狠一咬舌尖,剧痛涌来,当时下了决心,狞笑着挽起袖子,露出右腕上一个黑色法符,放在口边,狠狠一口,咬在那法符之上!
鲜血迸流,霎时将法符染得通红。一道红光,霎时将李熊周身上下笼罩其中,李熊的表情,忽然变得狰狞可怖,仰天尖叫一声,长嘶道:“秦贵妃,周皇后,你们不要张狂,我还会回来的!”
红光暴涨,霎时将李熊吞没其中,耀得天地间,一片通明。
众军兵惊呼着,掩面挡住这刺目的红光,一时间,满场血腥厮杀,亦停了下来。
红光渐渐消逝,待得光线恢复如常,秦贵妃凝目向前看去,却见只有一匹孤零零的战马位于众军围绕之中,而马上的李熊,早已如黄雀一般,杳然无踪。
秦贵妃大怒,喝道:“李熊,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休想逃脱!”喝令部下四处查找,哪里又找得到?
远处城头上,李小民跌足长叹。没有想到,李熊身上亦有法符铭刻,让他能在危急时刻,逃得一命。这法符,只怕便是阴山妖人,留给这位富有利用价值的皇长子的。
洪三娘举起钢刀,放声娇呼道:“李熊、钱松妄图叛乱,现在已斩得首级在此!尔等叛军,若不投降,必当场格杀勿论!”
见首领一死一逃,参与叛乱的众军兵也都彻底消失了战意,丢下刀枪,任由涌上来的士兵把自己捆起来,有的亲兵一边被捆,一边还在微微冷笑道:“老子死也没什么,只要王爷能离开,他日回来,老子的仇,他一定会替老子报回来!”
负责看押他的官兵见他嘴硬,先一脚踹了他个嘴啃泥,又随手抓起泥土,塞满他一口,按在地上狠狠痛揍了一顿。吓得其他叛乱的士兵,都跪倒乞降,再不敢乱说乱动,免得惹来强烈的报复。
战场上,乱势渐平。投降的叛军士兵在众军驱赶下,渐渐汇聚在一起,抱头坐地,听候发落。
只有那些禁军将领,拍马满场飞奔,满脸惶急恐惧之色,对围上来的军将们打躬作揖,哀求他们暂时不要锁拿自己,手中拿着一个个的小小木人,奔到金陵城下,却被守城士兵们举起锋利长枪挡住,喝令他不得靠近。
众将急得面色大变,跪在城下,望着城头叩首哀告道:“安南将军,求你大发慈悲,救末将一家性命!妖道东魍子施了法,控制了末将亲人,现在妖道既死,只有你才能救得他们了!”
想到自己这些天来在妖人控制下,吃不好睡不好,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现在已经成了叛逆,说不定便会被满门抄斩,众将跪在城下,痛哭失声,叩头不止。
看他们哭得可怜,李小民终究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抚扇叹息道:“罢了,放他们上来!那些小木人,都要呈上来交给我,千万不可以弄坏了!”
众将闻言,如蒙大赦,个个喜动颜色,连忙跑进城门,上了城去,拜倒在李小民面前,重重叩头,哀告道:“求将军救小人家人性命,小人定当结草衔环,报答将军活命大恩!”
李小民缓步上前,亲手将他们一一扶起,接过他们惶恐呈上来的木人,喝令他们退后,自己拿着木人,走到众将家人面前,拿起一个木人,问道:“这是谁的?”
一个将官慌忙上前拱手,道是自己家人的,并指出一个昏迷不醒的老头,惶声道:“这便是家父,年纪如此大了,还要受这般折磨!”言毕,不由垂泪。
李小民手执木人,口中念念有辞,暗自催动仙力,向木人上行去。
木人之上,钉着七彩钢针,在他仙力驱动之下,彩针轻轻颤动,忽然噗噗一阵乱响,被仙力激得跳了起来,坠落于地。
一缕生魂,飘飘荡荡,自木牌上升起。李小民运起目力,凝神看去,却见此人,正是那老头相貌,满脸迷茫之色,似不知该往何处去,便伸手一指,喝道:“咄!魂灵归位,不可擅离!”
他的手指,迸发出一缕微光,直射那老头肉身额头之处。那生魂得了这缕微光指引,缓缓向前飘去,直透入老头眉心之处,倏地钻了进去。
再看那昏昏沉沉的老者,骤然惊醒,满脸亦是茫然之色,四顾一番,忽然看到面前禁军大将急切的眼神,一把抓住他,惊道:“儿啊,为父这却是在哪里?”
那禁军大将喜极而泣,父子俩抱头痛哭。
别的将领见李小民救了一人,慌忙再度上前跪拜,求他好人做到底,千万不可把别人给忘了。
李小民拿着木人,一个个地救治过来。忙了半晌,终于将所有被东魍子妖术摄了魂魄的人救醒。众将与亲人抱头痛哭,哀伤不已。
有几个禁军大将,已有亲人丧生于东魍子手中。幸好别的亲人,还未曾遭到毒手,抱头痛哭时更是哀痛,对钱松等人恨之入骨,只恨李熊逃走,否则自己若逮到他,哪管他什么皇子不皇子,一定要让他饱尝自己老拳的滋味!
战场之上,已渐趋平静。除去一部分禁军在钱松忠实家将的带领下趁乱突围溃逃,其他的禁军,大都跪地乞降,被后面赶来的西北两路大军,会同御林军、卫戍军,将他们驱到一处,看管起来。
望着战场上顺从地低头走着的大批降兵,李小民悠悠长叹,知道这一场乱势,终究是平定了。
第七集 第九章 大权在握
大唐皇宫,金銮宝殿。
文武百官在安南将军李小民的带领下,在大殿中跪满了一地,恭恭敬敬地向上叩头行礼,山呼万岁。
在上方,宝座却是空着的。大唐皇帝李渔,经历了多次惊吓,已经奄奄一息,眼看着就快要气绝身亡了。现在,朝政都由周皇后作主,众官行礼的物件,只是周皇后一人而已。
虽然在前面跪着,带领众官行礼的是一个太监,百官却无人敢起轻视之心。由于左右二相俱亡,而秦援亦因急怒攻心,受了风寒,现在正在家中养病,三派都群龙无首,朝中隐然已由最受周皇后宠爱的安南将军李小民为尊。而他在此次平乱之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劳,文武百官,也都心服,无人敢与他争抢位置。
母仪天下,端丽万方的周皇后,威严地坐在宝殿之上,珠帘之后,轻启樱唇,娇声道:“众卿平身!”
李小民率领百官拜了几拜,站起身来,与他们分列两旁,持笏恭立。
他站在百官之前,持笏悄悄向上看去,却见珠帘之后,丽人仪态既威严又性感,想起昨夜平乱之后,她曾在自己身下哭泣呻吟着,却仍是不停地与自己疯狂交欢,以驱散巨大的压力带来的恐惧痛苦,不由心中满是怜惜之情。可是能与尊贵皇后偷情的兴奋,又忍不住从他眼中流露出来,脸上却还是一片恭敬之情,微微低着头,丝毫没有一丝异状现出。
周皇后凝起美目,扫视着下面恭立的文武百官,心中暗叹。在这些人,有多少人是真正对自己忠诚的,一旦乱起,他们还能保证不会倒向另一边吗?
她的目光,落到李小民身上,眼神微微一热,知道只要有他在,便一切都不用担心了!
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拴住他的心,以保住周氏一族的权力地位,以及亲生孩儿的太子封号!即使为了讨他的欢心,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想到自己将要对他做的事,周皇后威严玉颊之上,不由有一丝羞红悄悄泛起。
努力压抑着狂乱的心神,周皇后低咳一声,轻启朱唇,下令将百官之中,几个依附于钱松的官员,当堂拿下!
宫廷侍卫如狼似虎地踏上殿来,将几个哭喊叫屈的大臣们揪去乌纱,按在玉阶之前,听候周皇后发落。
周皇后用冷漠的目光看了那几个官员一眼,喝令将他们打下天牢,来日交由大理寺审理发落!
侍卫们躬身听令,不顾几名大臣哭喊,硬将他们揪下殿去,用锁链锁住,拖了下去。
眼见昨日同僚,今天便沦为阶下之囚,众官虽然与他们大都是政敌,也不禁暗生兔死狐悲之感。
看着下面悚然惊惧的大臣们,周皇后淡然微笑,轻启朱唇道:“各位卿家不必担心,这都是钱松等乱臣贼子误国,与众卿无干。”
众官回过神来,慌忙躬身,只道这些人与钱松纠结,妄图反叛朝廷,现在的下场都是咎由自取,罪不可赦!
李小民站在百官之首,侧头淡淡地看了一个依附于自己的吏部侍郎一眼,那侍郎容甫心领神会,持笏出列,躬身奏道:“启禀皇后娘娘,周相爷已然被乱贼钱松所害,朝廷中无人主持政事,将来若有紧急公务,只怕不妥。还望娘娘指出一位大臣来,由他署理公务才是。”
周皇后美目闪动,看着下面躬身上奏的侍郎容甫,淡然道:“既然如此,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容甫本是一个毫无实权的京官,为人倒还精乖,只是没有什么靠山,因此一直都不能飞黄腾达。前些日子,都是靠了李小民的推荐,才坐上了因间谍罪被诛杀的谈宋明的位置,对他感恩戴德,已是一心要抱住他这根大树往上爬,当即朗声道:“禀皇后娘娘,安南将军李大人,英勇机智,文武双全,这次平定乱贼,全靠李大人之力!有大功于国,若不加赏,只怕天下人因而寒心。依微臣愚见,若要管理大唐政事,非李大人为主不可!”
在殿下,众官闻声错愕。太监当政,这可是大唐未曾有过的,若是让一个小太监当上了相国,不管是左相右相,都会让外国人嘲笑大唐无人了!
还未有人上奏反对,便见十数名官员出列躬身,持笏齐声奏道:“容大人所言极是!李大人才学出众,政事通达,以李大人主持政事,微臣等心服口服!”
这些人,便是依附于李小民的那一派官员,大都靠着李小民的保荐,得以得升官职,因此都对李小民感恩戴德,现在见他得势,自然要出班保奏,在他鞍前马后效力,将来可望成为他的亲信,那便更是前途一片光明了。
接下来,又有十几员武将出班保奏,拍着胸膛保举,只说现在秦老将军既已生病休息,金陵城内外的军队须得交由安南将军统领,才能保证钱松的余孽一党不会趁乱危及社稷。也只有安南将军才能让众军心服口服,若换了别人来带兵,自己第一个不答应!
在战后反正的禁军将领们也都出班跪下,哭诉自己被钱松挟持了亲人,不得不附逆造反,罪孽深重。幸得安南将军不记旧恶,不但上奏皇后赦了他们附逆之罪,反而以德报怨,救了他们的亲人,这等恩德,实乃天高地厚。众将愿以死保奏,只愿安南将军这等仁义之人掌管政事,必是大唐百姓之福!而自己若还有机会从军,便是做个步卒,也心甘情愿在安南将军马前效力。若有人敢对安南将军不利,自己便是不要了这条性命,也要与那人拼个死活!
文武百官自二相亡故,现在已是失了主心骨,见众将如此说,更是茫然无措。眼见得御林军、卫戍军的将领都唯李小民马首是瞻,而禁军在整编之后的军权也已被他掌握,那些禁军将领现在更是把李小民当救命恩人一般看待,诚心敬服。在这一片混乱的局势中,李小民已经是掌控了金陵城的安危,若有谁对他不利,只怕不用他动手,便会有乱兵出没,趁着一片混乱,杀掉个把朝廷命官也算不得什么,只要栽在钱松余党身上就可以了。
文武百官既混到这个份上,也都不是傻瓜,便是原想要出班争上一争,不要太监当政的,也都把脖子一缩,闷声不响,免得被人箭射了出头鸟。
况且百官之中,大多是周氏门生。现在见周皇后优待李小民,也不愿与李小民为敌。除了周泰一脉的官员之外,还有些钱松一党的官员,侥幸没有被抓去坐牢,也都在暗暗盘算,是不是该改换门庭,投靠李小民,以保住身家性命。只要这官能做下去,便是投到李小民门下做个门生,也远远胜过满门抄斩的下场。
其中聪明的,慌忙出班,躬身持笏上奏,只道安南将军勇武刚烈,政事亦练达至极,提出的见解常令众官叹为观止。若能在李大人的带领下为国出力,皆是众官平生之愿!
周皇后举目扫视,但见大殿之上,倒有一小半官员武将在替李小民说话,其他的官员也都闭口不言,竟无一人胆敢出声反对,不由芳心窃喜,微笑道:“众卿暂且回班,本后知道了。”
她抬起美目,凝视着殿上谦恭而立的安南将军,朱唇微启,娇声唤着情夫的名字道:“李小民听封!”
李小民规规矩矩地上前跪下,听着管事太监拿出圣旨,大声念诵道:“安南将军李小民,公忠体国,文武全才,率军一力平定乱局,有大功于国,现册封为安南侯,领一等侯爵,食邑三千户!以安南侯暂署为中书令,主持政务。而左右二相之职,以后不再设立。朝中众官若有政事,可先送至中书令处,由中书令上奏定夺。另以安南侯兼任军机处副枢密使,御林军、禁军及九城兵马司下属军马,俱由其统属。各军将领,须得听其号令,不得有误。钦此!”
下面的官员,都闻旨变色。如此一来,便是将军政大权,尽付与李小民。若是枢密使秦援病一直不能好,只怕全国的兵马,都要归李小民调遣了!
李小民一派的官员,俱是喜动颜色,拜倒称颂:“皇后娘娘英明,臣等敬服!”
有心投靠李小民的官员,也跟着拜倒,心里暗自庆幸,看周皇后的举动,诏书早就拟好了,幸好自己见机得早,刚才附议希望李小民当政,以后便可公然投靠于他了!
李小民在那美貌佳人面前,拜倒谢恩,一举一动,做得一丝不苟,让众官暗自赞叹他少年得志,却不轻狂,在礼数上丝毫未曾有半分做得不足。
周皇后温言勉励了百官几句,道是除了下狱之人,其他官员将军既往不咎。而那几个下狱之人空下的职位该由谁填补,由安南侯召集众官商议妥当,便拟个奏摺上来,交由周皇后处置。
政务处理得差不多了,便有太监上前朗声道:“退朝!”
李小民率领文武百官,拜倒恭送周皇后离去。
别人都在低头叩拜,李小民却悄悄抬起头来,远远望着佳人窈窕的背影,心中荡漾,轻咬嘴唇,暗暗地微笑起来。
朝议既散,李小民与众朝臣一同下得殿得,当即便见文武大臣前来道贺,络绎不绝。
李小民拱手微笑,与众大臣笑语半晌,好不容易才送得他们离开,自己却又一转身,重新走进了金銮殿中。
大殿中,仅剩的几个太监宫女见他来了,慌忙拜倒行礼。李小民一摆手,淡然道:“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关好所有的门,去宫内帐房处领赏!”
他虽然还是一个清秀少年模样,但既身份不同,所说话语,便自一股淡淡的威严隐含其中。众太监宫女不敢违背,慌忙拜倒称谢,唯唯退了出去,小心地将殿门关好锁上。
站在空空荡荡的金銮殿中央,李小民微微一笑,朗声道:“臣恭请皇后娘娘上朝!”
大殿后,忽然传来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小民子,人都走光了,还上什么朝!”
玉阶上,珠帘后,那扇屏风后面再度走出一个盛妆佳人,眉似春山,眼横秋水,盈波荡漾,其中满是春意,嘴角含笑,不是周皇后又是谁?
看到佳人嫋嫋娜娜走下殿来,李小民唇边含笑,躬身持笏笑道:“臣恭迎皇后娘娘!”
周皇后盈盈走到他面前,夺过他手中笏板,在他头上轻轻打了一下,娇嗔道:“好大胆子!既见了本后,为何不跪下行礼?”
李小民眉毛微微一挑,含笑道:“哦?这倒是本官失礼了!”
他的双手,缓缓伸出,竟对着尊贵皇后的酥胸,用力抓了下去!
周皇后一声娇呼,高耸双峰,已经在他魔手掌握之中,不由玉靥娇红,扭动着娇躯,想要挣脱,却又舍不得那般美妙的感觉,只能娇嗔地瞪着他,两眼水汪汪的,看上去妩媚动人至极。
李小民放肆地抚弄皇后双峰,直弄得她娇喘息息,将玉体靠到他的身上,李小民才低低地笑着,伸手按在她的肩上,缓缓地,将她按了下去!
周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