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监闯后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太监闯后宫-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主的命令,李小民不敢不听,一边点头答应,一边暗想:“她的嫂嫂是谁?啊!那岂不是太子妃的娘家舅舅,就是万子达他们家里?”
想到他们一家已经被自己屠了一遍,不由心中苦笑:“恐怕不是捣乱那么简单,那一家的男人,已经都被梳了一遍,恐怕没有剩下的了。”
真平公主这次来,本是听说了万家的事,又见太子妃哭哭啼啼,可怜她不过,想起小民子会捉鬼,因此自告奋勇,来找小民子,让他帮忙解除万家的危难。她已经去讨了皇后的旨意来,自己也趁空换上太子近侍的服饰,带着李小民,出宫向万府而去。
坐在马车里面,李小民低着头,不敢说话不敢动,生怕被真平公主看出什么破绽。真平公主却是满怀好奇地看着他,惊叹世上竟有这么相似的人,除了皮肤白一点,个子矮一点,声音尖细一点,小民子简直和李白就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她忽然想起来一件事,立即抓住李小民的前袖,兴奋地叫道:“小民子,你也姓李,认不认识一个叫李白的人?”
李小民吓了一跳,慌忙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打死也不承认自己认识什么李白。
真平公主仔细追问,直到确定小民子的李氏亲族中,没有叫李白的人,失望地叹了一口气,松开手,忽然又想起来:“我也姓李,同姓不开亲,若是父皇母后不许我嫁那李白,又该如何是好?”
既然被他占了便宜,自己就是他的人了,再也不能嫁旁人。真平公主芳心纷乱,在车中怔怔地出神,为这件事发愁不已。李小民也乐得她不来纠缠自己,低着头,闭目养神,不敢和她说话,免得惹来怀疑。
真平公主左思右想,终于忍不住问道:“小民子,你对同姓男女成婚,有什么看法?”
李小民正在打瞌睡,忽然听这一句,随口答道:“都什么时代了,还抱着这破规矩!只要不是近亲,结婚就结婚,有什么了不起?”
他迷迷糊糊地抬起头,看到问话的是真平公主,不由一呆,慌忙陪笑道:“现在表兄妹这样的近亲都能结婚,何况同姓?实在不行,让其中一个改姓好了,又不费什么事。”
真平公主听得眼前一亮,忽然想起史书上所载的一段历史:“前朝一个刘姓皇帝,曾经想娶自己朝中一个刘姓大臣的女儿为妻,他弟弟刘义规劝他同姓不得开亲,却被另外的侍臣反驳道,那刘姓大臣与他非是同宗,只要祖宗不同,便娶无妨。因此那皇帝大悦,迎刘氏女入宫,并立为皇后。同姓不开亲,也不过是说说罢了。听李白说,他是外地来的,生于极北苦寒之地,好像叫什么苏联地方的,只要他不是我朝皇室宗族,也就没什么了!何况在金陵又很少人认得他,到时真的让他改名换姓,不就成了吗?”
想到这里,真平公主只觉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光明,不由用力拍着李小民的肩膀,欣喜笑道:“说得对,小民子,这次多亏你了!”
小民子干笑着,抬手揉着被她拍痛的肩膀,心里暗道:“她这是什么意思,真的想嫁我吗?我这么说,岂不是自找麻烦?”心下渐转苦恼。
二人各有心事,忽然马车一震,停了下来。
李小民下了车,看看已到万府门前,殷勤地伸手接引真平公主下车,真平公主却不肯被这小太监碰到自己的尊贵玉体,挥手打开了他的手,自己走下车来。
李小民心里发了几句牢骚,跟着她走到万府门前,却见府门紧闭,许多士兵守在门前,不许人进入。
真平公主从怀中掏出一份手令,交给带头的将官。那将官一看手令是太子亲笔写的,来人是太子近侍,慌忙行礼,对这二人不敢怠慢。
真平公主走到万府大门前,正要推门进去,那将官慌忙阻拦道:“且慢!里面甚是古怪,我几个同僚进到里面,就再也没有出来!”
真平公主奇道:“他们不肯出来,进去找他们,不就好了吗?”
将官苦笑道:“若是能找出来就好了!我已经派了几十个兵丁进去,都如泥牛入海一般,没有一个能回来报信的!”
真平公主吃了一惊,向后退了几步,看着那大门,讶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将官摇头苦笑,李小民也低头装糊涂,只让真平公主一个人去寻思对策。
真平公主想了想,想要小民子进去探路,忽然又想起:“他是妹妹认的干弟弟,看妹妹的样子,很是把他放在心上,若是他出了什么事,只怕妹妹不肯甘休!”
她转过头,向将官命令道:“再派几个士兵,进去探路!”
将官吃了一惊,虽然想要拒绝,可是太子近侍,他不敢得罪,只得唤了亲兵来,命令道:“派一个人进去探路!”
亲兵们自己是不敢去的,又不敢违反将令,便揪了近处一个士兵,将他推到门前,用力推开府门,将他推了进去。
真平公主看那士兵哭哭啼啼地走进府门,忽然想起一事,大声叫道:“你在里面看到什么,要快点回来报告,不要呆得太久了!”
将官在她身后摇头苦笑,知道这士兵恐怕要在里面呆上很久,要等他来回报,只怕要等到天黑都未必能出得来。
府门中,浓雾重重,从外面看去,什么也看不清楚。士兵走进去,霎时被浓雾吞没,再看不出半点身形。
真平公主正看着那浓雾发怔,忽然看到万府的大门自己动了起来,轰然关上,严丝合缝,像是从来都没有打开过的一样。
真平公主惊讶惧怕地等在门前,好久之后,仍不见那士兵出来,忍不住叫将官再派了一个士兵进去探路。
再过了一盏茶时分,府门里仍没有动静,真平公主再不敢多说,回头用央求的眼神看着李小民,期待他能想出办法来。
李小民看着她娇怯的目光,想起她在自己身下婉转承欢时,也曾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不由心头一热,微笑道:“公主勿忧,我已经看出这迷雾其中底细,现在已想出对策,当可一举而破!”
真平公主惊喜地叫道:“那太好了,你快点破去这鬼雾吧!”
李小民摇头道:“身在府外,难以破除迷阵。我只有进去府中,才能破除妖法,将陷在里面的人救出来。”
真平公主面露惊色,叫道:“进去以后就会出不来,很危险的!而且里面那么大雾,谁知道里面会不会有鬼怪?”
想到雾中可能藏着好多吃人的鬼怪,真平公主不由娇躯发冷,忍不住向小民子靠近了一步。
李小民摇头微笑道:“只要能让公主高兴,小人受这点危险,又算得了什么!”
真平公主惊讶地看着他,见那俊秀的面庞上,满是坚毅的表情,不由又是感动,又是内疚,想想自己曾经那样对待小民子,现在他却为了自己甘冒奇险,不由面现愧色,对小民子的义举暗暗感激不已。
小民子昂然微笑,大步走到府门前,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用力推开厚重的大门,迈步走了进去。
关门声在背后轰然响起,眼前虽是迷雾重重,李小民却能看清雾中的景色,只见数十名士兵正在迷雾里没头苍蝇般地转来转去,却只能在丈余之地中乱转,丝毫无法脱开阵法的迷惑,走着漫漫无尽的长路。几个身着将领服饰的武将,已经坐倒在地,累得无法再走了。
李小民运起仙气,在心中呼唤,不一会,便见一个身穿破烂衣甲,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小鬼在空中飘来,飞到李小民面前,跪地叩拜,恭声道:“小鬼林利,奉沙将军之命,在此守候,恭候主人大驾!”
李小民皱了皱眉,问:“别的人呢,都哪去了,怎么还不撤开迷魂阵?”
林利陪笑道:“主人容禀。沙将军和别的同伴已经把万府中值钱的东西运光,离开了这里,回宫中去修炼灵力,只留小鬼在此看守,等待主人下一步命令。”
李小民拍拍头,这才想起,自己只命令设下迷魂阵,却没有下令在搬光财物之后再解开迷魂阵,让万家的女眷和前来拜访万府时不慎陷入迷魂阵中的外人可以离开。
说起来倒还是自己不小心,李小民挥手笑道:“好了好了,不怪你,把迷魂阵收了吧!对了,我看你长相伶俐,不如就跟着我,做个传令兵,以后有什么事,也好派你去通知沙将军他们。”
林利面露喜色,伏地叩拜,领下了这个任命。
想起自己经常要做一些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为防这小鬼窥探自己隐私,李小民命令他以后在自己身边听令,不可离得太远,也不可太近,基本上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便可以了。
这一百步,便是李小民对鬼奴传心术的最大距离。超过了一百步,以李小民现在的能力,再无法召唤鬼卫来听令于自己。
林利再拜接令,起来站在府中大道上,挥舞着一双赤裸鬼臂,口中念念有词,便见迷雾渐渐变淡,最后消于无形。
陷身于迷阵中的将士们眼前千奇百怪的幻景陡然消失,明亮的万府中的道路、建筑出现在眼前。众人茫然四顾,不知身在何地。
“无量天尊!”一声长吟从上空传来,众将士举头看去,却见一个俊美少年,身穿太监服饰,高高地站在一座楼阁的顶端,手捏法诀,面色凝重,沉声道:“众位将军,不必惊慌,贫道已破除迷阵,众将军可以暂时退出府中,让外面的各位军爷进来救治府中诸人。”
众将士呆呆地看着他,但见这小太监高高地站在楼顶,衣袂在风中飘飘扬扬,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不由又惊又喜,慌忙扶起累倒在地上的将军和同伴,互相搀扶着走出了万府。
府外的士兵们看到他们出来,都不由惊喜地大声欢呼,上前接住众人,将他们扶下去治疗休养。
一直守在府外的带头将官带着部下冲进府中,按照李小民的命令,到各房去救治万府中人。
真平公主也跟着众人走进府门,看着李小民站在高处,飘然若仙,阳光射在他白皙的脸上,肌肤晶莹如玉,不由又惊又佩,心中暗道:“真好的皮肤,不光比李白要好,就是我,只怕也及不上他!”
低下头,真平公主不由含羞想道:“他这么有本领,又生得如此俊秀,只可惜是个太监,否则的话,不知要迷死多少女孩!”
想到这里,真平公主不由心下暗自叹息,心中充满了对小民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哭嚎之声,却是被困的女眷们发现了被杀的男子和家奴们。那些女眷和奴婢都已困得久了,精神不振,又突然看到亲人被人,有许多人硬生生地哭昏了过去。
李小民心下大感无趣,想起自己是造成惨案的罪魁祸首,虽然这是为了自保,而万氏父子和那些恶奴也是罪有应得,可是一旦看到这些女子痛哭的模样,还是浑身不自在,便找了个藉口,躲了出去。
坐在马车里面,李小民呆呆地发怔。忽然听到脚步声响起,真平公主走上车来,拍着他的肩膀,两眼闪闪发光地看着他,微笑道:“小民子,你今天干得实在是太好了!据我看,比龟山派的那些法师也不差!”
所谓龟山派,就是上次来皇宫中驱鬼捉妖的法师所在的门派,门派之主数百年来一直是南唐的护国法师,李小民也对那个门派有些好奇,趁机问道:“公主,龟山派的法师们怎么没有来驱鬼,反倒叫我来?”
真平公主摇头叹息道:“谁知道是怎么回事,龟山派的护国法师失踪三年了,他的师弟们也一个个地不知道去了哪里。上次来皇宫的,是他的弟子和徒孙们,结果也是死伤惨重,现在更是把道观大门一关,里面的人都不知跑到了哪里。兴许是觉得上次的事丢了脸,不好意思在金陵呆下去了?”
李小民心下奇怪,传承了数百年的道家门派,如何这般轻易便消失了?
他还未及多想,真平公主便已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小民子,你这么有本事,在宫里真是委屈你了!你现在立了这样的大功,这样吧,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出来,我都会赏给你!”
李小民心里嘀咕:“把你自己赏给我做奴隶吧,别的我也不多要了。”
这样的话,当然不能在嘴上说出来,他只是干笑道:“公主说哪里话来,小人做的都是应该做的事,公主只要高兴,便是小人天大的福份,哪还敢要什么赏赐?”
真平公主见他这样谦虚,心里更是高兴,笑道:“不如这样,以后你要是看上哪个漂亮宫女,我去禀告母后,让她做主为你们成婚,让你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如何?”
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眸,听着她真挚的语声,李小民干笑着,含羞低下了头。
真平公主见他害羞,更觉有趣,开始盘问他喜欢哪种类型的女孩。马车慢慢前行,真平公主一路说些闲话逗弄着他,一直回到宫中,才放他回去休息。
那支巡逻队当街被杀,以及万府发生的血案,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而“鬼打墙”缠绕了万府两天,让所有人都猜出,这事只怕与鬼魅做怪有关。这件事慢慢传开之后,金陵满城惊怖,夜间都很少有人敢于上街,生怕遇到什么无头恶鬼之类的怪东西。
除此之外,一直护卫着金陵的龟山道派的法师们出奇地失踪了,没有一个人留在道观之中。这让金陵更是人心惶惶,不知道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事。
第三集 第三章 欢宴
深夜之中,一个黑影从金陵城的城墙上坠下来,举手一抖,收起绳子,向城外的黑暗之处走去。
在城外一片密林中,他接过一个青竹帮众手中的马缰,翻身上马,向远方宾士。
这匹马,也是一匹骏马,在黑暗中的城外大道上大步奔行,直向正东而去。
宾士了许久,骏马在一座农庄前停了下来。
庄上的了望哨塔处,有人在警觉地大声询问口令,那人朗声回答,声音清脆,却是少年的声音。
庄门缓缓打开,那少年驰入庄中,大门不多时,又再度关上。
在庄内呆了两个时辰,那少年才拍马从庄中出来,循来路驰向城池。
夜风拂在他的脸上,少年的脸上,满是坚毅的表情。
刚才他已经把自己辛苦抢来的财物送了一些到农庄中,交给了驻守在这里的杜光,作为军费,并交代他要多弄些肉类给士兵们吃,一定要把他们养得壮壮的。
同时,他还让杜光把庄中数百名私兵都从被窝中揪了出来,逼着他们紧急集合,并交代杜光多做这样的夜间紧急集合,让他们适应突发状况,在有敌军夜袭时,便可迅速应对,不致有损失。
对于私兵的训练,李小民已经写出了详细的计画书,命令杜光一定要每天带着士兵们跑上几十里,把每个人的耐力都练到十足,而士兵修炼的武艺,由李小民按照天书所载的粗浅功夫,亲笔写出的简易刀法、拳法作为教材,由杜光和一批武师先练好,再转授士兵们。
为了让私兵们都忠于自己,李小民下令设置教导员,让他们每天都去找士兵们谈心,告诉他们,是李大人让他们吃饱穿暖,每天都有肉吃,一定要忠于李大人,将来才有飞黄腾达的机会。
李小民相信,按照这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假以时日,自己的私兵,必然会成为南唐乃至整个天下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成为自己争霸天下的精锐力量!
因为和萧淑妃的事,李小民不好意思再去找青绫,因此时常去找长平公主,求她教自己写毛笔字。长平公主也喜欢他俊美可爱的模样,对他这样有上进心而暗自欢喜,常常手把手地教他写字。
白天,李小民便在长平公主那里学写字,时常能碰到真平公主来找她玩耍。在众多姊妹之中,这两个姊妹倒是感情甚好,完全看不出有为自己的兄弟争夺皇位的意思。
为了避免被真平公主看破自己的伪装,李小民在宫里一直挤着嗓子,学着其他的小太监的声音说话。到了夜里,却又以李白的身份,经常与真平公主在宫外私会,那时他便以仙法将自己拔高几公分,并把皮肤变得微黑,声音也粗旷豪放许多,让白天刚见过他的真平公主也没办法认出他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