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季汉再起-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他夷王也附合道:“就是!就是!”

    其中一个夷王道:“为了骠骑将军!我愿再招三千壮卒过来!”

    这个说“我愿出两千!”

    那个说“愿出五千!”

    孟获道:“好!本王回去为骠骑将军再招三万大军过来,助骠骑将军一臂之力!”

    祝容笑道:“这还差不多象我的夫君,我夷人既然投奔了大汉!大汉有难就是我夷人有难!”

    刘石笑道:“好!我们汉夷本是一家,我再敬各位一杯!”说完举杯抬起一饮而尽。

    宾主尽欢而饮,至晚才各自回府!

    刘石与孟获等多饮了几盅,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迟迟起床。

    刚洗漱完毕,吃了一点汤水,走到大厅见李儒、荀攸等已在等候。忙道:“有何急事?”

    李儒道:“急事倒是没有,只是冀州赵都督与王刺史等送来书信,道:“冀州经曹军抄掠,几十万百姓需要救济,现已拿出一个方略,请将军审阅!”

    刘石接过一看,皱了皱眉头道:“竟多达三十余万人?还有千余家豪绅?”

    李儒点点头!

    刘石道:“我骠骑府所辖几州现有多少存粮,可否满足?”

    李儒道:“这几年骠骑府所辖几州大力修筑水渠、堰坝,改善良田、坡地,轻赋薄税,督促百姓以工代赈,鼓励种植瓜果以应灾年,官仓倒是储存了一点,只是曹操虽然暂时罢兵息战,不知能维持多久,一旦开战这钱粮又似流水般,不好预计呀!”

    刘石看了一眼李儒笑道:“这几年让文优受累了!”

    又对荀攸道:“公达有何看法?”

    荀攸斟酌一下道:“曹操累经征战,其百姓疲惫不下于我等。我以为,他既退到河水之边,应是要休养几年了!”

    刘石点点头道:“公达所说与我相合,曹操既以河水为界,必是据险以守,然后专心解决政事,提振民生,积累财力,再与我决一死战!”

    李儒道:“话是如此,可不能不防!”

    刘石点点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零一章曹操建国 刘石封王() 
沉默了一会儿,荀攸道:“赵都督所提方略主公认为如何?”

    刘石道:“征召十五岁到三十岁男子入伍,停战期间,二十岁以上军卒,每年可轮流回家一月,协助家人耕种农活,娶妻生子,照顾父母,以尽人子孝道。四十以上男子可退役回家,只需农闲时接受乡中武事训练,以备征召。”

    “嗯!这一条不错,应不是子龙想出来的,这一条可在骠骑将军府内推广。按曹操实力一百万部曲计算,我军保持八十万左右就可以了。不可因征召部曲而荒费农事。”

    李儒道:“信中道:想将幽州几条河水与冀州连结,方便粮草运输,又利于田地灌溉。”

    刘石道:“这是好事!”

    李儒道:“好是好事!只是费用太大!”

    刘石沉思片刻道:“保证军需外,可从公府及骠骑将军府拿出一部份,再从士绅、豪强征募一些,然后采取以工代役、以工代赈,应可解决。这种利在千秋之事一定要鼎力完成。”

    就在刘石为治理辖下州中农事费心时,曹操也没有闲着。

    曹操虽然只占有徐、扬、豫及兖、青大部,但这几州却是大汉精华,人多地丰,仅仅人口一项,足足占据了大汉人口六成以上。虽然没能平定天下,曹操极为不满,面对刘石的强势,却也无可奈何!

    痛定思痛,曹操对朝政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曹操道:“有国有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要想百姓亲附,征收田租税赋,必须令强民不敢隐藏,弱民不用支付多余租税。制定收取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其他人不得多发,由郡国太守国相监督。”

    官员的升迁考核更是重中之重,军队也是其改革的重点。他学习刘石治军之法,直接在军中展开比武大赛,以兵略、武力、胆略为标准,一大批底层士卒得以脱颖而出。

    经过几年休养,加上对冀州掠夺以弥补军需的空缺,几州逐渐繁荣起来,百姓也衣食充足,安宁详和,仿佛战争的硝烟已渐渐远去。

    这时朝中有人议论道:“如今大汉已终,徒存其名,曹丞相平定天下,功盖伊、霍。然逆贼刘石,抗拒天命,依险独抗,愚弄百姓。丞相应顺天承命,威加海内,使刘石屈服。”

    孙权上书给曹操道:“桓帝时有辽东方士殷逵传言: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五十年后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如今刚好五十年,曹公破袁绍,平诸侯,岂不是天下无敌?丞相当有天命!不可违天!”

    曹操看了,对着众人笑道:“仲谋是在将我放在火上烤啊!”

    随后众人上书不绝,曹操只是不允。

    天子接受众臣议见,封曹操为魏王,赐九锡。因原魏国被刘石夺占,另改曹操家乡谯郡为魏国,废彭城国、下邳国,与魏国合一。

    曹操接受封赐将魏国国都建设在原徐州彭城,现改为魏城。原准备在任城修建大汉新都,早已撤销,转而令二子曹丕督建魏国王城。又以魏国之名,封赐了一大班臣子,其臣子人选与大汉朝庭众臣多有重合。

    消息传来长安,众人大怒!

    刘石更是脸色阴沉,咬牙怒斥曹操无耻。

    李儒、贾诩、荀攸、鲁肃、彭脱、典韦、赵云等众人上书朝庭道:“昔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孝昭幼小上官谋反,此等都是穷凶极恶,社稷垂危。非周公、朱虚等能臣不能安定天下。先帝贤德反遭厄运,陛下统领万邦,处世艰难。皆曹操之祸,窃执天权,弄乱天下。

    商国公、骠骑将军、雍州牧石,受灵帝恩宠,先帝赐爵,常思国难,夙夜难眠。臣等众人每念帝恩,常惧有王莽之祸再起,日夜不安。臣等尊石为宗子藩翰,心存国家。每与臣等论及陛下艰维,泪如雨下,饭不能食。其忠义可昭日月,天下英雄争相附从。

    然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不可以镇社稷。今奉命在外,曹操专权,礼命断绝。目今社稷危难,朝庭有萧墙之危。昔河西太守梁统等正值我汉中兴,为保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推窦融为元帅,终建大功。臣等依旧典封石为长安王,拜大司马,统领六军,以长安、右扶风、左冯翊为国,所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事成之后臣等辞职领罪,虽死无恨。”

    李儒私下向刘石道:“汉室衰微,曹贼弄权,欺蒙天下百姓。天子蒙尘,徒为曹贼之外衣。将军当振臂高呼,让忠心汉室良臣贤士,知汉脉未绝,争相来附,逐走曹贼,以建全功,迎天子归洛,重振大汉!”

    刘石对曹操妄自称王极为不满,沉默之后,上书天子道:“臣受命于先帝,总督三州军事、民政,奉命扫除寇贼,匡扶王室。社稷未安,曹贼逆天,妄自称王,有违祖制。

    曹贼此举,令群僚激愤,上臣为长安王,大司马。臣常自三省已身,深受国恩,不宜再添高位,但群僚威逼,迫臣以义。如今国难未平,社稷将顷,臣忧心如焚。若不应权通变,又忧群僚心变,至使功成更为艰难。因此,只能顺应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

    臣当奖励六军,率齐群义,应天顺时,征讨逆贼,以安社稷,报效陛下。谨拜章、并上还所受商国公、骠骑将军印绶。”

    随后在长安设坛祭拜天帝,群臣陪同,宣读祭文,众臣为刘石戴上王冠,以臣礼相见。

    祭祀已毕,众人簇拥刘石至长安城中旧时宫殿,择王殿坐下,再次接受众人的恭贺,随即大封群臣:

    封:李儒为相,荀攸为尚书令,贾诩、崔琰、陈菽、皇甫郦等为尚书,陈琳为文学博士,赵云、彭脱、鲁肃、刘卫为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将军,都督各镇军事、民事。又封刘豹、典韦、高顺、马超、刘风等为四品将军,其他都全所封赐。

    消息传到许都,曹操大怒,责令荀彧准备粮草军需,攻打长安,又调集二十万大军云集在陈留一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百零二章曹彰呈勇 刘石立威() 
曹操动静早传到刘石长安王府之中,刘石立即带兵来到荥阳。

    鲁肃迎上道:“此次曹操来势汹猛,看样子是不拿下荥阳不会罢休。”

    刘石道:“恶来呢?”

    鲁肃道:“典将军正在虎牢关御敌!曹军已连续攻打了十天了,我军损失不小!好在虎牢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刘石冷笑一下道:“荥阳这边怎样?”

    鲁肃道:“荥阳北有河水、东有鸿沟,倒也无虞。”

    刘石见荥阳本身无虞,松了一口气道:“大军安置怎样?”

    鲁肃道:“河内凭河水而守,又与冀州相接,黄忠建议让刘虎将军带三万大军留守,自己带二万大军前来荥阳与典韦将军一起共抗曹操。如今荥阳已聚了十二万大军!”

    刘石沉思一下道:“曹操原在河水一线布有三十万大军,颖川、汝南、庐江一线三十万,荆州二十万、江东十万水军,他是将自己全部家底都拿出来了,我们也不可小觑!”

    鲁肃苦笑一下道:“荆州以四十四万面对近六十万大军,其压力比我洛阳方面大多了。主公放心!荥阳方面攻虽不足,守之还是有余的。”

    刘石笑道:“子敬之才我还是知道的,这几年虽无大战,但每天面临的压力显然不小,曹操无时无刻不是在陈留及荥阳附近留下了一支最精锐的部曲,以卫护许都。这也是我在洛阳方面不求有所建树,而以守住已得好处为主,即使是出击也是骚扰一翻即刻退回。都城塌下岂容他人酣睡?如我等在此做得过份,曹操必找我拚命。我又如何能够在其他地方有所建树呢?”

    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道:“不过你与子龙性情相似,守之有余,攻则略显不足。此战之后,必是大战连连,我们也将不再是固守一地一城了。我们要主动出击,以攻代守。故此,我让庞统前来辅助你,庞军师才高智足,但较为偏激,常用险计,守之略有不足,攻则有余。你们相互配合,必有建树!”

    鲁肃拱拱手道:“谢谢主公体谅!”

    刘石摆摆手道:“你我相交几十年,不须客气,你的品性我是知道的,你放心,我必不会薄待你。走!我们去虎牢关看看!”

    典韦见刘石到来,大惊道:“大王怎会到了此处?这里太过危险了!”

    刘石道:“你们这里打得这样热闹,何况曹操都来了,我怎不来呢?打开城门,排队出去看看曹操,不要让他以为我刘石怕了他了!”

    典韦一脸难色!

    刘石笑道:“是不相信你自己,还是不相信我?”

    鲁肃道:“打开吧!大王自有主见!”

    不一会儿,城门大开,旌旗招展,一队队大军鱼贯而出,曹操大笑道:“刘石小子躲了几天终于肯出来相见!走!我们也去见上一见。”说罢打马而上,三军涌动列阵而行。

    刘石看了一眼,暗叹:“几年不见这曹军又是不同,提高了很多啊!”

    刘石见曹操出来,打马迎了上去,拱拱手道:“曹丞相请了!几年不见,下了不少功夫啊!”

    曹操笑道:“虽然你自封为大司马、长安王,但在我曹某人的眼中,你仍然不过是我大汉的骠骑将军。几年不见,看到我这大军,感觉如何?”

    刘石笑道:“一样!你这大军虽有所提高,但在我眼里,仍是不足啊!如果是用作礼仪之军,还差得不小啊!曹丞相仍须多下点功夫,最主要是先求得军心、民意,不可再行那山贼河匪行径,让民心向背!”

    曹操眼中凶光一闪,随即笑道:“光说无用,还是实力重要,今日是否敢单挑!我家黄须儿早闻将军之名,一直想向将军请教,无缘相会,此次机会难得,不知将军是否愿意赐教呢?”

    刘石笑道:“早闻丞相大人三公子之勇名,说其力能博虎,可惜我家明儿不在此地,不然当请益一番。既然丞相说了,作为长辈,总不能拒绝,请放马过来吧!必定点到为止,只是刀枪无眼,一不小心伤到令公子就不妙了,到时不要说石以长欺幼!”

    “刘石休得夸下海口,须得有真本事,本公子来了!”话音刚落,侧边冲出一匹骏马,一位须发略黄的青年,横提着一柄大戟,向刘石迎面而来。

    “好!英雄出少年!果然生得雄壮,只是礼仪方面略有不如啊!看样子,丞相日理万机,我得帮你管教一下才行,不然污了丞相之名就不美了!”刘石笑道。

    黄须儿本名曹彰字子文,是曹操三子,自小力大过人,曾与猛虎对搏,生生地将猛虎打死,自小不喜读书,老师教其诗经时,曹彰与人道:“大丈应当效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大军驰骋沙场,驱逐胡虏,建功立业,那能作博士呢。

    曹操曾问其志向,曹彰道:“只愿披坚甲、握利器,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此时曹彰看到刘石轻瞧他,心中大怒,也不出言,催马来战,典韦急道:“大王身份尊贵岂能与此小儿相斗?而不顾危!”

    黄忠也欲出战,刘石道:“无妨!”说完拍马而上。

    枪戟相交,各自退了一步,曹彰大喜,两眼放光,大叫道:“刘石!果然名不虚传,再来!”说完将马调了一个头再次冲过来。

    刘石心中暗惊,此子果然了得,明儿虽然也不错,比起此儿来,却是差了一点。待我来再试一试。说完也冲了起来,两人各自大喊声一声:“杀!”

    来来往往,两人越打越慢,但每一击都让人触目惊心,曹操此心也担心起来,对许褚道:“听说那刘石所使用的大枪为霸王枪,其枪法亦为项家的霸王枪法,看来其勇真不可小觑!”

    许褚神色凝重道:“三公子此次遇上对手了!这刘石果然勇猛,上次褚同他比斗时,看来他没有使出全力。”

    曹操大惊道:“那彰儿不是有危险了?”

    许褚道:“暂时还没有,但百招过后就难说了!”

    曹操眼中凶光一闪道:“刘石此人竟有吕布之勇,真是不能留下他了!”说完暗自让新选拨大将汝南人,李才准备。

    这李才年不过三十,猎人出身,自小善射,气力不凡,是此次军中比武显露出来的出类拔萃之人,因其箭术超人,被曹操留在身边,组成了一支神手营,数量不多,只有五百人,被曹操委任为神射营校尉,为保证神射营的速度,曹操还从骑卒营中调来五百匹好马配备给他们。可见曹操对他们的依重。

第三百零三章曹操势盛 刘石议策() 
正当刘石与曹彰之战渐渐分出胜负时,曹操乘曹彰与刘石分开之机,大喝道:“杀!对准刘石射!”

    意外突变,惊呆了众人,典韦大喝一声:“大王!不好!小心曹贼弓箭!”

    刘石冷笑一声,枪似风舞,将来箭一一打落。此种行为激怒了兴汉军,更激怒了黄忠。

    只听黄忠大吼一声:“曹贼!你真卑鄙。”说完将坐骑狠狠地一拍,手舞长枪向曹营冲去,待临近时,拨箭在手,手起箭落,“嗖!嗖!嗖!”地三箭齐向曹操飞去。

    曹操正在指挥神箭营对刘石用箭,那里注意到黄忠的动作。

    曹操长子曹昂一见,惊得魂飞魄散,大叫一声:“父王!小心!”急忙将骑狠狠一打,向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