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梅立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梅立雪-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轩训道:“你们怎么才来!”“卑职无能,我们进入树林后发现树木长的过于整齐,疑为迷魂阵法,故不敢深入,一直在此研究破解之法,岂料天佑太子……”
“行了,回去吧。”
众人正要走,清儿却道:“难道就这样放过那些不法之徒?”
关捕头为难道:“这黑灯瞎火的,进入树林恐怕就走不出来了,万一里边还有埋伏……还是等天亮吧再说。”
“天亮后人就跑了。”浩轩转向清儿:“你能带路吗?”
清儿点点头。
关捕头忙说:“请太子殿下、副统领先行回去,以免皇上、王爷担忧。这儿就交给卑职。”
浩轩却不理会,跟着清儿重新进了树林,正轩也只好跟上去。

第三章 意外重逢

走出树林,众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是一个平静的小村落,万家灯火,虫鸣犬吠,欢声阵阵,分外祥和。
有人小声说:“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还有个村子?”
半晌,清儿轻声说:“我们,回去吧。”
关捕头吃惊道:“都到贼窝了怎么能回去?再说了,不是姑娘你坚持要抓他们吗?”
清儿看着他,问:“你听说过逃命村吗?”
“听过,是一群犯了案子的人畏罪潜逃,聚在山里等隐蔽处躲避官府追查。”
清儿却摇摇头:“不完全这样。他们有些是受尽迫害和虐待不得不出逃的下人,有些是不满被欺压被迫反抗的普通百姓,有些,是遭遇屈辱只能离乡背井的穷苦之人。大多数,都是携妻带子举家逃生。与那些为一己私利的暴虐之徒不同,他们只是想过平静的日子,不再受压迫,不再受欺凌。他们吃了多少苦才能熬到今天,你忍心破坏他们辛辛苦苦营建的新家吗?”
“他们最近犯了几件绑架大案,又怎么解释?”
此时突然有人小声喊道:“有人过来了!”果然有十几支火把往这边走来,众人忙抽刀警戒着。
过来的男人都是农夫打扮,大多数手里拿着的或是锄头,或是镰刀,也有几人拿着大刀。白天交过手的汉子也在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他扫视众人一眼,开口道:“能从树林里走出来不愧是六扇门的人!绑架的事都是我做的,只要你们肯放过村里人,我这个粗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关捕头厉声道:“你们这是个逃命村,个个都有大案在身,岂能你一个人都扛了?”
那大汉哈哈大笑几声,道:“我们弟兄这么多年出生入死从来没怕过谁,要是你敢碰他们一下,我拼了命也不会放过你们!”
关捕头正要发怒,浩轩拦住他,道:“这位好汉,讲义气,是英雄。在下朱浩轩,不知阁下怎么称呼?”
“我是这儿的头领,人称大胡子!”
清儿一惊,有些激动的跑上前去,一边喊道:“大胡子!我是清儿!”
大胡子也吃惊不小:“四小姐!”他兴奋的抓住清儿双肩,说:“真是四小姐!长成大姑娘了,呵呵呵!没想到还能见到你!我听说夫人不知去向,四小姐为寻母流落他乡的事后,这些年,一直四处打听你的下落……四小姐,你怎么受伤了?”
清儿忙说:“不碍事,可是大胡子,你怎么能做绑架的事呢?”
“都是我无能!”大胡子苦笑道,“原本我们只是种种地,打打猎,可是,去年收成不好,到这年开春已有许多人揭不开锅了。没管住他们,就闹出这样的事来。本来以为,没人能从这林子走出来抓我们,谁料到他们竟然有四小姐帮忙……我愿意受罚,还请四小姐帮我们说说情,放了其他弟兄,村里,还有他们一家老小啊!”
白天挟持清儿的汉子突然走上前跪倒在众人面前,说:“各位大人,绑架的事是我们几个弟兄瞒着大哥做的,和大哥一点关系都没有,要抓就抓我吧!”
大胡子扶起他,说:“我是大哥,没管住你们就是我的错。再说了,如果大家的日子好过了,你们又怎么会去做这样的事?”
谁知,更多人跪下了,说:“都是我们的错,连累了村子。我们愿意去坐牢,村子就托付大哥照料了……”
清儿见了心中万分难受,扭头看见正轩浩轩似乎也有所动,于是说:“我知道不应该,但我还是想请你们放过他们。”
正轩却说:“天灾人祸不可预料,你能保证他们以后不再犯了?”
关捕头也附和道:“犯法就得服法,哪有轻易放过的道理?”
“你们是否想过,是什么逼他们走上绝路的?如果朝廷能多为百姓安康着想,又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平事……”
“大胆!你竟敢说朝廷的不是,知不知道欺君大罪要掉脑袋的!”
清儿冷笑道:“边关有鞑靼之危,中原遇旱灾之险,民不聊生,朝廷又做了什么?”
“你疯了,敢在太子面前胡说!”
“如果朝廷不允许百姓说实话,那就难怪国家不能富强!”
关捕头吓得脸都白了。正轩此时却镇定的说:“犯法服法天经地义,否则难平受害人之怨。今日在集市上百姓都看见了,所以,他,”正轩指着白天动手的汉子,“必须受罚,其他人等,可以放了。不过,要保证以后不再做犯法之事。关捕头,明日再着人送一些粮食给他们。”
清儿有些意外的看着正轩,本以为放人的会是浩轩,而浩轩看似冰冷的表情似乎也变得和缓了些。
大胡子抱拳感激道:“我替全村老少多谢各位大恩大德!他们日前得来的不义之财也将如数奉还。日后如有不法之事,我大胡子必将亲手将其送到衙门服法!大丈夫说到做到!”
众人正准备打道回府,大胡子拦住清儿,说:“四小姐,这些年过的还好吧?”
清儿笑笑说:“平平静静,别无他求。”
“本想请四小姐留下来,可是那只会让你受更多苦,唉,我真是没用!”
“别这么说,还有很多人需要你去保护,大家都看着你呢。”
大胡子点点头,说:“四小姐和先生一样,不管走到哪,都能为人指点迷津,受人敬仰,”他转向正轩浩轩,说:“二位少侠,你们都是好人,还请你们多多照顾四小姐,拜托了!”说完抱拳深鞠一躬。
回去的路上,清儿犹豫许久,方走近正轩,轻声说:“刚才,多谢了!”这句话,的确很不容易说出口,因为清儿心里一直以为正轩是玩世不恭之人。
正轩却强装轻松的笑道:“应该是我谢你啊,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这么多百姓过着凄苦的日子,难怪许多人与朝廷作对。对了,你怎么认识大胡子?”
清儿这才解释了她与大胡子的关系。
四年前,在父亲的丧礼上,由于父亲曾经做过几年县令,后辞官成了私塾先生,过去的同僚与门生不计其数,来祭奠父亲的人络绎不绝。清儿本已是悲痛不已,更难忍灵堂的喧闹,也怀疑到底有几个人是真心为父亲的离去而哀伤,于是躲在后山独自悲戚。不料却在那儿遇见了大胡子,面前燃着三炷香,他跪在地上,一边嚎啕大哭一边不停的磕头。清儿从未见过一个大男人如此悲恸,心想他一定与父亲感情深厚,于是上前小心翼翼说道:“你……还好吧?”
他抬起头,满脸泪水,问:“你是谁?”
“我是叫清儿,排行老四,你是在祭奠我爹吗?”
“原来是四小姐。我叫大胡子,先生是我的恩人!”
“那你为何不到灵堂去?”
“四小姐不也跑出来了吗?”
“我爹并不爱热闹,他们都不了解我爹。”
大胡子却说:“先生在我们心里就是圣人,就算不能了解他也一样尊敬着。只可惜,我不能向那些人一样,堂堂正正的去见先生。”
“为什么?我爹从来不会以身份辨人。”
“我是一个逃犯……”
原来,大胡子曾是一位员外的家仆,因为忍受不了主人的虐待动手杀了主人。那时,父亲正好是附近私塾的先生,因为正直善良而备受尊敬。大胡子找到父亲,问他该怎么办。父亲对那员外的暴行也有所耳闻,于是告诉大胡子,杀人偿命似乎理所当然,然而,如果大胡子能活下去,可以用一生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而为自己赎罪。于是大胡子逃走了,后来受他帮助的人自愿跟随他,他们一起生活在逃命村。
夜已深了,清儿和浩轩走在回王府的路上。两人一直沉默着,气氛似乎有些尴尬。许久,浩轩方说:“去吃点东西吧。”清儿点点头,两人走到街边尚开着的小面摊坐了下来。
“没想到,王爷家的少爷也吃街边的小吃。”
“没想到,想救你却反被你救了。”
两人会心的笑了。
到了王府大门口,浩轩从正门走进去,清儿却只能从花园的后门进去,她所不知的是,浩轩在身后一直目送着她。
与大胡子的意外重逢,令清儿想起与父亲一起时的点点滴滴,虽然疲惫却睡意全无。不自觉又走到书房,打开《文始经》,想令自己平静下来。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竟睡在书房,身上披着浩轩的外衣,心里忽然暖暖的。
一上午都忙碌着,为各房送花,清除杂草,修剪花枝。然而,一闲下来,心中的烦闷却又压抑的令人不自在。于是清儿又走出了王府,走进熟悉的小巷,那是京城有名的茶街。清儿虽然学过茶道,但她从不轻易为人煮茶,她出现在这家名为“茶源”的茶楼另有缘由。父亲曾说过:“琴瑟之音,有如清泉,能洗净埃尘。”每当心情郁结时,清儿便会来此,或抚琴一把,或吹箫一曲,总能令自己顿感清澈。茶楼主人为识音之人,以为茶楼虽清静之所,然偶尔伴有琴音箫声,亦能令饮者舒心畅意,且清儿并不要求酬劳,何乐而不为?清儿所奏之曲,多为母亲所作。当年的父亲母亲,乃才子佳人,可如今,阴阳相隔,人物皆非,怎能不令人哀叹?

第四章 冰释前嫌

清晨,浩轩走进书房,却看见了伏案而眠的清儿。桌上有张便签,上书:圣人制言行,未必尽天下之理;随应随行,不拘于理;道无在道,言亦有理时……字迹越来越潦草,甚至有些地方似乎被泪水浸湿过以至于模糊不清,可知书写之人心情之浮躁不安。看着清儿柔弱的样子,浩轩忽然心生怜悯:如果以前是阁中千金,现在应该很可怜吧?到底经受过怎样的痛苦才会有那样的心情?
轻轻替她披上外衣,浩轩便上朝去了。皇上在大殿上听说了正轩浩轩破绑架大案的详细经过,龙心大悦,大大赞扬了二人,并赐封浩轩为镇安大将军,掌管一半禁军,负责皇城及京畿安全,表明将委以重任,希望浩轩日后能协助太子安邦治国。
下朝后,浩轩便跟随父亲到禁军教练场接手禁军事务。不久,教练场便来了位不速之客-礼部右侍郎张金文。一见面,他便大大恭维了镇安王爷与镇安将军一番,浩轩忍无可忍,打断他道:“张大人亲临教练场,不知有何公干?”
张金文有些尴尬,干笑两声说:“没什么公干,只是正好路过,进来贺喜王爷和将军。”
镇安王爷向来不喜谄媚之人,只好客气道:“有劳张大人了。”
张金文满脸堆笑道:“王爷,下官还有一事,想与您相商。”
“请讲。”
“太子与将军感情深厚,如同胞手足。太子宽厚贤明,将军更是文武全才,智勇双收……”
浩轩立刻站起身,说:“爹,我还有事,先行告退。张大人,失陪!”
当今朝野,权势大致分为三派:以首辅陈怀及其门生吏部尚书赵德为首的吏派,以镇安王爷朱闲为首的武派,及以太傅伊静修为首的儒派。其中,吏派势力最强,陈怀乃两朝大臣,其女陈蓉是后宫宠妃,备受天子重用。虽然陈怀不久前已告老还乡,但赵德却日益受天子信任,朝廷官员依附吏派者有增无减。
浩轩刚呼吸到新鲜空气,却一眼就看见了正轩。
“陪哥哥我大醉一场去!”正轩一副愁断肠的表情。
“怎么,又挨训了?”
“小看我!我可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宽厚贤明饱读诗书智勇过人王者风范……”正轩忽然打住,转而用认真的语气接着抱怨:“唉,正因为如此,淑妃和赵德指使张金文之辈上辏书说什么太子已成年理当立妃……”
“那不是好事,免得你天天溜出宫。”
“先别得意,也有你的份!”
浩轩不解。正轩故作心痛的说:“你有所不知,赵尚书有对年方十八的孪生千金哪!”
浩轩这才明白张金文此行目的。淑妃陈蓉只育有一女,为确保地位一直试图拉拢太子,否则一旦皇帝驾崩,她与吏派都会失去靠山。如若赵家姐妹日后能够为后为妃,那天下还不是吏派说了算?
两人商议再次面圣,恳求皇上允许他们再晚几年成婚。岂料皇上却说:“你二人励志报国,朕十分欣慰。可是你们都二十三了,要知道朕当年可是十六岁大婚哪!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圣人还说:‘治天下者必先治其家’,你二人不先成家怎么治国?”
正轩委屈道:“那可以再商议商议,不一定非得是赵家姐妹吧?”
“你们同年同月同日生,赵家姐妹又是孪生,这是何等的奇缘?”
浩轩辩解道:“臣所担心的是,赵尚书如今已是权倾朝野,联姻之后,吏派势力恐将无人可敌,那朝廷可就危险了。”
“放肆!赵德这么多年来对朕忠心耿耿,联姻既可嘉奖他的忠心,又可使他对朝廷更加尽心尽力,感恩戴德,一举两得,有何不妥?再者说,两个女人就能控制你们两个大男人吗?”
两人不敢多言,只得退下。正轩苦笑道:“以后我们就是兄弟加连襟了。”
两人烦闷地走在街上,打算找个地方借酒浇愁去。忽闻琴声阵阵,循声而去,竟然到了茶街。此处不比集市繁华喧闹,出入者皆为大雅之人。琴音如泉,潺潺袅袅,琴者自若,闻者自如。两人站在大街上,一动不动地听着,曲毕,方觉烦闷已沉入心底,再无大醉的欲望,只好慢悠悠的走回王府。
在书房看了会儿书,正轩突然叹道:“连茶楼这样清静之所也用上歌妓了,这样的天下,该如何治理啊?”
浩轩也有同感:“许多酒楼为招揽生意请歌妓舞妓,形同青楼,只是没有青楼这么赤裸罢了,茶楼请歌妓,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那些为了钱出卖肉体出卖灵魂的庸脂俗粉到底有什么可留恋的?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男人为她们几乎倾家荡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些酒肉之徒不去那种地方还能去哪?”
“那些女人能歌善舞,即使贫苦,找个人家作妾或当丫鬟还能留住清白,真是可惜啊!我若是女人,早为那些不知廉耻的妓女羞愧而死了……”
“只可惜你不是女人!”清儿突然闯进来,脸色铁青,“所以你永远都无法理解在这样男尊女卑的天下穷人家的女儿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很多人被自己的亲爹娘卖到妓院去,学不好琴下不好棋就是一顿毒打,想要逃跑抓回来就先饿上几天。谁不想在家吟诗刺绣,做贤妻良母,可她们却是被抛弃的……她们内心万般痛苦,却要处处陪笑,因为只有那样他们才能生存。相比之下,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少爷们比她们更可怜,因为你们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给的而她们,是用自己的尊严换来的,”她试图控制越来越激动的情绪,冷笑道:“都说做三年县令可藏小金山,你们身为太子、王子不为百姓除去欺压他们的贪官,却在这里取笑被欺凌的女人,如果我是男人也会为你们羞愧而死!”
正轩浩轩看着清儿带着失望的表情的离去,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是第一个敢大声训斥他们的人,可他们却丝毫愤怒不起来。小玉此时却悄悄进来,她已在门口站立多时,她带着胆怯的眼神恳求说:“太子殿下,少爷,求你们一定不要怪清儿姐姐,她会这么生气是因为……是因为她的娘亲以前就是歌妓……”
两人的愧疚感越来越深,浩轩察觉正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