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巨宼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巨宼逆袭-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帅,重庆、叙州的厂矿投产才两个多月,不过各种产出也还行。”党守素也是胸有成竹地站起来,摸出一张巴掌大的纸片念道,“叙州四个铁矿,月产钢十五万斤,重庆五个铁矿,月产钢十九万斤。巴东还是原来的四个老矿,月产钢二十四万斤。总计月产钢近六十万斤。”

    六十万斤?听起来很多,其实只有区区三百吨!

    明朝的时候矿业开采、冶炼已经十分发达,钢铁产量最高时曾经达到年产十七万吨,明代永乐初年的铁产量已经相当于十八世纪初整个欧洲(包括俄国的欧洲部分)的全部产量。

    明宣德年之后,朝廷控制力逐渐下降,官矿、官冶产量也随之下降,但全国的金属产量却反而增加!原因就是民间矿冶迅速发展,当时的安徽芜湖已逐渐成为民间冶炼中心,专业炼铁钢坊不断扩大,私营钢铁大作坊多不胜数。

    金银矿是官府禁止民间开采的,但这也仅仅只是一条法令规定而已!盗矿之事遍及全国各省,大多数都是银矿。他们有的是在深山偷挖,有的则凭借势力占据官府矿场,有的更建立武装公然和官府对抗。

    在广东顺德,有的豪强勾结世家经营银矿达三十年之久,采银数额可想而知!不过积少成多,占数量最大的,还是民间的零星偷采偷挖。

第116章 夷陵() 
铜的民间开采在明末时期更是兴盛,多分布在云南、陕西、四川、广东等省,连朝廷铸币也要依靠民间所产之铜。

    世家大族、地方势力垄断了铜的开采、贩卖获取巨利,朝廷反而要花钱从这些人手中购买!

    李元利显然也对这点产量不满意,但他没有责怪党守素的意思,毕竟这些钢铁厂矿都才刚刚起步。

    “竹山银矿产量略有增长,月产金银已经达到二十四万两。嘉定铜矿月产两万五千斤,全部运到重、叙两地制作子弹。”

    “军械方面,除上次刘司长带走的以外,现有火药二十万斤,炮筒四百具,炮弹三千发。甲杖方面,按照元帅原来吩咐的只造了胸甲和头盔,但都装备到了各部,现在库存的并不多。”

    “新枪已经出来了三千支,但这个月重、叙各有一台钻床镗床上马,下月起产量就能翻番。新枪用的子弹因为火药作坊停工,新厂房还在修建中,所以现在只有十来万发。”

    “以上就是工务司所有情况。元帅看下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党守素收起纸片,向李元利问道。

    李元利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暂时先这样,等一会我再一起说。”说罢他又看向高信、吴子正和刘永昌三人。

    三人连忙站了起来,高信率先道:“大帅,按照您的吩咐,咱们又将四川全境都扫了一遍,贼匪基本上都已肃清。另外还有些地方豪强的庄堡,因为不听从官府命令,在限期内交出武器、解散庄丁,也被一一剿灭,首恶全部转交当地官府论罪。”

    高信继续说道:“但还有数千庄丁、打手,本是穷苦人出身,虽说有少数为虎作伥,但大多数只是为了活命,这些人要如何处置?”

    李元利惊讶地问道:“这么短的时间,你们又将四川扫了一遍?”

    “嘿嘿大帅,您不知道,咱们年前收编的士兵当中,有不少原来都是山匪,有他们带路,那是一抓一个准!根本不会跑冤枉路。”高信咧嘴笑道:“况且咱们几万兄弟,对付这些山贼流宼,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刘体纯这次进贵州,带走了一、二、三军九万人马,只留下新组建的高信四军和刘永昌五军。这两军六万人分驻各地,农忙时屯田,农闲时练兵,顺带剿贼。

    “那些家丁、打手,循俘虏例,送入新兵营中甄别使用。要是放回去,说不定以后又是祸害。”

    高信说完,刘永昌又道:“大帅,五军和四军的情形差不多,我就不再重复了。”

    李元利点了点头。

    吴子正已经等了半天,这时连忙说道:“大帅,现在没有新兵给咱们训练,枪炮局的厂房也扩建完了,教导旅可是闲得发慌!”

    “马上就有得忙了!事情还有点多。老锁,坐下慢慢说。”李元利招呼站起来的锁彦龙坐下,又端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

    “元帅,水军现在已有将士五千余人,缴获、购买的大小船只近两百艘,新造的船可能还要两个月才能得用。而且也没什么战力,将士们正在抓紧训练。”

    现在大兴军的将领都习惯了李元利这种方式,只要一叫到元帅府议事,大伙就都把自己的事情理得清清楚楚,像工务司那种数据太多的也拿张纸片抄下来,以便于元帅问询。

    虽然到目前为止,李元利还没有在众将面前发过火,但大家私下里都说,元帅威势日重,就连几位司长在开会议事时也不敢马虎应对,更别说其他的将领。

    李元利也没想过水军马上就能派上用场,不说士兵的战力,光是那些小船,也就是拉拉货物还行,还“大小船只两百艘!”,说出来也不怕别人笑话。

    “三峡各处险滩的绞盘是否都已经建造妥当?”他记得吩咐锁彦龙的时候应该还不到四月,现在已经过了将近三个月时间,应该已经建造好才对。

    “早就好了。从奉节到夷陵四十几个险滩,全都打好了绞盘,而且还是左右岸各一。工务司那些工匠手艺不错,全都用上了齿轮,省力得很!咱们上个月还跑了趟巴东,回来就是用的绞盘,轻轻松松就上来了。”

    李元利有点惊讶,“不是说归州、夷陵都驻了清军吗?你们去建绞盘,他们怎么不来管?”

    “元帅,就他们驻那几号人,咱们不去找麻烦他们就要谢天谢地了,哪儿敢出来惹咱们?”锁彦龙撇了撇嘴,不屑地道。

    清军在夷陵和归州两地只驻了一个游击,实际兵力还不到千人,这些情况李元利早就知道,但他没想到的是清兵竟然在大兴军深入归州、夷陵之后还按兵不动!

    这说明夷陵驻防的清兵不但人少,胆子恐怕也不大,这对李元利来说倒是个好消息。夷陵原来虽然有城墙,但经过这些年来的战火,早已破烂不堪,连城门都没有一扇,再加上这些胆小如鼠的绿营兵,到时攻破夷陵岂不是轻而易举?

    李元利想了一会,才对众人说道:“今天请大家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虏廷任命洪承畴为湖广、两广以及云贵五省经略,现已经在长沙开府。以这老贼的本事,再加上他在前明为官多年的人脉和威望,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将这些地方平定下来。到时咱们要想东进湖广,肯定就要难上不少。”

    “因此,咱们必须在洪承畴立足未稳之前征伐湖广!但在出兵之前,得先把家里的事情理顺了!”

    高信、吴子正、刘永昌和锁彦龙一听这话,“呼”地一声全都站了起来叫道:“我等愿随大帅东征!”

    “不急,大家都有事做。不管是随我出兵,还是在家里驻守,都是责任重大,我自有安排!”李元利把手压了压,示意他们都坐下来。

    几人只得悻悻地坐下,只听李元利又向任武说道:“政务司这边,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大军的粮草辎重!”

    他向身后的薛普示意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重庆以下长江两岸的粮食暂时不动,等大军出了夷陵,直接运往湖广。其他地方的粮食也要抓紧时间运到重庆备用,为了方便运送,可以在地方府县先制成军粮。”

第117章 筹备() 
想了一下,李元利又说道:“另外还得从各府县主官中抽调得力能干者随大军行动,所缺由副职暂时署理。”

    任武却道:“元帅,咱们人手紧缺啊,怕是抽不出多少人来。”

    “那也没办法,四川各府县就只有先劳累你照看着,能抽几个就抽几个出来。等咱们取了湖广、两广,能用的人就多了!”李元利也知道这个情况,但他暂时也没有办法解决,总不能再象以前一样,攻下一城,然后盘踞几日又呼啸而去。

    搞地方安抚、恢复生产光靠大兴军将士肯定不行,但这方面的人才又太少。虽然李元利早就令人贴出告示招贤纳士,但上门应征者却寥寥无几。

    四川这些年被祸祸得厉害,读书人都没有几个,哪来多少有能之士?

    任武无奈,只得点了点头,李元利又将目光转向党守素道:“工务司任务极其繁重。党司长也得辛苦着点。”

    “这是标下份内之事,有什么要做的元帅尽管吩咐!”党守素欠身抱拳说道。

    李元利对党守素的表现很是满意,当初叫他来做这工务司的司长,其实是想夺了他的兵权,毕竟这家伙在后世历史上最终可是降了鞑子。但现在看来,他在这位置上干得还挺不错。

    “首先就是新枪和子弹的事,要尽全力生产,但不许偷工减料、粗制滥造!这东西关系到将士们的性命,你得给我盯紧点,出了问题我可唯你是问。”

    “元帅尽管放心!我都是按照你吩咐的去做,每个工件都有专人检查,包管不会有坏的掺合进来。”

    “那就好。另外,我准备再征两万新兵来驻防各地,他们的武器甲杖你也得赶紧制造出来。还有咱们军中原来的刀枪甲盾,有破损的也该修就修,该换就换,千急不能耽误!”

    大兴军去年进四川,缴获了几千支南明军的火绳枪,被工务司改装成了燧发枪,全部装备了高信的第四军,但到现在为止,其余士兵使用的仍然是原来的武器,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党守素答应下来,李元利却有点不放心,这可不是三件两件,而是整整两万件。他又问道:“多少时间能完成?”

    “钢都是现成的,又有水力锻锤,造起来快得很。不过具体要多少时间,还真不好估计。”

    李元利想了想道:“大军出征,怎么也得等秋收之后,现在还不到七月,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秋收到八月下旬就要开始,最迟到九月上旬之前就要收割完,这一段时间也是最忙的。李元利当然不可能在这个季节把人都抽出来去打仗,攻城拨寨早点晚点都没关系,要是耽误了秋收,收成减少,那才是大事。

    党守素道:“那时间应该够了。不过元帅,这些新兵反正都是在四川驻防,四川现在又没有什么战事,根本用不着一次就给他们装备完,等大军开拔后,再一边造一边给他们装备,最多年前就能够全部打造好。”

    “也好,那就先紧着大军要用的物资准备,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党守素自任工务司司长之后,交待的事情做得都挺不错,李元利也信得过他。

    “这次高信和永昌随我出兵,子正守家。”李元利负手踱了几步,“家里的担子更重,子正你千万不可大意。”

    “现在要防的主要是汉中方向,一防汉中清兵趁机偷袭,二防郝摇旗和其他流宼进川掳掠。刘永昌麾下抽出一师人马留下,再加上两万新兵都归你统领,一定要把家给我看好了!”

    “教导旅留下一千人训练新兵,另一千人随大军出征。”光凭现在四五万人,要想纵横湖广肯定不够,李元利准备打下荆州之后就开始征兵,当然得把训练新兵的教官带上。

    “谨遵元帅令,标下定不负元帅重托!”吴子正行了一礼重重地道。

    “子正一向稳沉持重,我是放心的!只是千万不要马虎大意,用心守好川北各险关便可保巴蜀无忧!”

    “高信、永昌,你二人回去后,赶紧收拢人马训练!特别是刀枪弓骑、战阵攻城配合。现在咱们的火枪不多,打仗可还得靠将士们一刀一枪地拼杀!”

    “大帅,咱们可没停止过训练,就是配了火枪的,每天也少不了刺刀拼杀!”高信大声道。

    刘永昌却道:“大帅,其它都没有问题,只是大军拼杀,少不了弓弩,咱们箭矢怕是不够。”

    “没箭矢造就是了,那玩意又不难。”大兴军中原来就有专门制弓造箭的工匠,只是现在弓箭用得少,才停下来没造而已。

    箭矢制造确实不难,箭头可以浇铸,材料用生铁就行。至于箭杆,一般是选用圆直的的柳木、桦木枝条,只需稍加削刮,将其阴干。

    木箭杆干燥后会变弯,再在木板上刻一道槽,将箭杆嵌在槽里一点点地拉过去,箭杆就会变直,就连有些头尾重量不均匀的也能得到矫正。最后再安装箭头和尾羽,一支箭就算成了。

    李元利看向党守素道:“党司长,你看这事?”

    “元帅,那些木匠正愁没活干,做枪托用不了那么多人!”党守素笑道,“多了不敢说,一个月十来万支箭没问题。”

    高信撇了撇嘴:“两个月才二十万支箭,一仗就打没了。”

    李元利道:“荆州城里我估计有不少,到时咱们去哪儿取。再说咱们还有火枪,又不是光靠弓箭。”

    说罢他对锁彦龙道:“老锁,你们水军马上就得动起来,先把粮草辎重运到巴东屯起来。等大军取了荆州,到时再招兵买马,水军就有用武之地了。”

    “好嘞!元帅,明天我就开始运送粮草。”

    事情都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几人告辞而去,虽然已是子夜时分,李元利却还不能休息。

    他还得写两封信,让刘体纯将孙可望解决后,派遣一部东进,趁清军现在无力西进,赶紧抢占辰、沅、靖州等地,直逼常德、宝庆,到时两部遥相呼应,最终围攻长沙!

第118章 兄弟阋墙() 
还有刘玄初也得叫回来,在贵州安龙的永历帝朱由榔要怎么处理,李元利也得征求下他的意见,这事情可不好书信来往,免得日后给人留下把柄。

    向松来信说酉阳石砫的土民踊跃加入大兴军,现在已经招了近一万土兵,也要叫他陆续带到重庆来军训整编。

    天已经快亮了,李元利才忙完了这些事情,他走出书房,仰头看着夜空中那闪烁的繁星,心里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若干年后,自己是不是也会被人比作那颗最亮的启明星?

    离太平门不远的白象池,因南明军从云南带进重庆的战象在此饮水洗澡而得名,如今这一带,已经成了大兴军老营的驻地。

    不过老营也不再象以前那样所有老弱妇孺全都住在一块,有家有室的都自己搭建了茅草屋,大兴军每月发给粮米,但想要有钱花,还得自己去找事做。

    蒋秀娘一家就住在这后面,因为蒋怀是医护营的先生,所以分到了两间破烂的瓦房,请人修理了一下后,就成了一个温暖的家。

    终于又有了自己的窝,一家三口都非常满意,但今晚蒋秀娘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道什么原因,她脑子里面乱得很。

    师公竟然到她家里来提亲了,并且父亲已经应承下来。这是先前母亲蓝氏来找她的时候亲口说的!

    李来亨这个冒失的家伙,以前从来不拿正眼看人的!自己进医护营都两年了,见面也不止一两回,也不见他和自己说过一句话,装作不认识的样子!

    其实她很想和他说话,但她怕别人看见笑话,又怕他不理睬自己,不过还好的是,他对医护营其他小娘都是这样爱理不理的。

    秀娘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李来亨时的情形。

    那年她才十二岁,鞑子要打湘潭,听说以前鞑子破城之后都是杀人无算,爹爹便关了小医馆,带了她们母女到乡下躲避。

    官兵没有抵挡得住鞑子,湘潭最终被鞑子占了去,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