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也备受冲击,其实一些最终还是无法幸免。
可以说,国家的组织构架到现在已经基本散架,民间完全是各自为战。
有强力组织和力量的地方还好,没有的很多直接沦为了无人区。
中国真的和平太久了,而民间的武力在天道大变前,也基本等于无。虽然天道大变后修练成为最热门的活动,可时间终究还是太短。如此情况之下突遭大变,会有现在这局面,真的是一点都不意外。
岱宗的崛起,不只是岱宗本身的野望,也是现实的需要。上源县内要不是有岱宗坐镇,局面绝对比现在糟糕无数倍。
而像岱宗这样的势力,早就在全国遍地开花。
以前,他觉得这样其实也不错——至少对他来说是这样的。
可现在了解了东越吴国的实力之后,庞士元就觉得这样的实力,这样的局面简直糟糕透顶。仅仅是一个东越吴国,它要不是受限于空间坐标,绝对能淹没岱宗,甚至冲击整个东吴省,甚至东部、东南各省市。
如果再把目光放大到东越各国,以及整个仙磑山福地,那实力只要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继续把目光放得更大,想想中国国内遍地已发现和未发现的众多洞天、福地、靖治、水府、神山、海岛等等等等,中国的处境有多么糟糕和危险,简直让人心胆俱丧,夜不能寐。
这一刻,庞士元对“大雁山”计划的态度就有了极大地改变。
原本他的态度只能说是成不欣然,败亦喜——毕竟他觉得岱宗的局面其实已经相当好了,再好又能得到什么呢——可现在他觉得这计划必须得成功,最好还得是尽快成功。
只有“大雁山”计划的成功,岱宗才能祥云市大部分的力量。也才能在接下来可能……很有可能……几乎是必然到来的糟糕未来里,凝聚祥云市的力量去抗衡。
还有,岱宗有教无类的宽度(基础修练知识还得多多普及)、广度(受教之人还要多多益善)、深度(高级人才就得下力气重点培养)显然还不够,还得加大力度。
嗯,再想想……对了,岱宗灵境的开发,也要快速。
在“大雁山”计划没有实现前,岱宗需要一个安全的大后方。
被他完全掌控的岱宗灵境显然是一个做大后方的好地方,这样岱宗上下才能放心地去扩张,去战斗。因为他们相信,哪怕他们战死,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最妥善的保护和培养。
零零总总,庞士元把他在仙磑山的游记全部客观的记录下来,并附上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以及自己对现在、未来的一些预计和应对,都统统传给岱宗总部,让那边真正的才智之士好好去分析、整理、讨论、应对。
如今这世道,能力出众的人到处都是。
毕竟修练和变异,让不少人原本只是稍稍偏长的能力,变得格外的超群,一些甚至变得超凡。
因此,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有人武力强,有人智慧出众;有人适合战斗,有人适合搞发明创造;有人擅长指挥作战,也有人只适合躲在后方搞后勤。只有让这些偏科偏得厉害的人才在合适位置上发挥才能,才不会造成浪费,也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而岱宗现在不说很强大,但各种人才因为当初的有教无类,也确实是相当全面。像智慧型、参谋型人才也是有的,想必他们在得到他的记录后,会想出正确的应对办法。
把问题交给了别人,庞士元就继续想自己的问题。
而他现在所想的,就是他作为最大、最后底牌的“玄黄功德碑”。
最近,他用“玄黄功德碑”用得有些过于频繁了。每遇到大事,似乎都不得不使用它,这让他不得不检讨自己。到底是他的实力不足,根本就没资格横行;还是他实在太麻痹大意,这才一次次面临生命危机,从而不得不用它救命;又或者干脆就是这个世界远比他以为的要危险?
第357章 建筑版武道理论()
这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在一番思虑之后,他认为以上假设应该都成立。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之前跨界使用“玄黄功德碑”,他的功德、气运显然有些消耗过度了,以致整个人都觉得不对劲,总觉得要大难临头。
可奇怪的是,现在这一回来闭关,他居然再没有那种“十八不靠”的大难临头之感,反而心头变得更加地踏实了。就好像之前的那种糟糕感觉,完全就是错觉。
可他敢肯定,之前的糟糕感觉不是错觉。
那么,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改变了这一切。
他稍一回想,就知道原因了,是九州鼎。
“果然是人道气运重宝啊!这效果,杠杠的!”
显然,代表了九州皇权和统一的九州鼎的获得,帮助他弥补了之前的亏空,而且还有所加强。
而功德气运的增强,似乎还直接作用到了他的实力上。
庞士元发现,他的武道瓶颈似乎有所松动了。
其实,他修为的停滞已经有些时间了。当他还在古战场的时候,就已经处于升无可升的状态。毕竟,他的实力来得太容易了,功德金光再加一部《武相心经》让他轻轻松松从后天初期直奔后天巅峰。
不但修为到了,连境界也同样到了。
更容易的是,《武相心经》甚至都有直达先天的办法。
只不过庞士元到现在都没有下定决心就按这办法晋级先天。
这不是他不想成就先天,而是他自觉自己的武道基础还太差。
他如今的实力和境界来得实在是侥幸,虽然功德之力不会留下什么功法上的后患,但在武道的理解上,功德之力最多能加快他的领悟,可不会代替他领悟,一切还得他自己来。
而他就觉得,他花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够,他的武道积累依然不足。
在此情况下,如果以《武相心经》的办法直达先天,恐怕他再没有前进的可能了。而且,这先天的实力,在未来的众多先天里,也未必有优势。这对于在武道上一向志存高远的庞士元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他还是希望能领悟自己的先天之道,以之晋级先天。
反正就当时他的情况来说,他一点都不着急。他的战力一向不错,之前几乎处于无往不利的状态,当然不需在意。
可现在,他似乎很需要力量。
那么他要不要就按照《武相心经》的办法去晋级先天呢?
他有些犹豫,可很快就抛弃了犹豫:“还是得自己领悟。”
由于后天之前和后天之后的路,都走得太顺遂了,顺遂得他都没有时间去了解、打磨自己。尤其是古战场那丢失的几个月时间,那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几个月,还是梦境世界的几年。
这就导致,他的武道缺少时间的积累。
其实像今天这样生死攸关的战斗,对他的帮助其实很大,能够极大的减少积累的时间。这次瓶颈的松动,有九州鼎的功劳,其实也有这次生死大战的帮助。只可惜那实在是太危险了,多来几次,他根本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被干掉。
所以,这条路看似很好,其实充满了凶险。
正常人,最好还是走修练这条人人可走的大道。
而对武道修练,庞士元有自己的理解。
他认为,练武,就像是建楼。
楼房的设计初衷和理念是武道的追求和理念。
而把设计初衷画成设计图,那就是把武道追求和理念化为武道意志和武者之道。
而楼房的施工图,那就是武者的修练功法。
至于最后的施工,当然就是武者日常的修练。
在庞士元看来,设计、设计图、施工图、施工,对于建楼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于武道来说,武道追求和理念、武道意志和武者之道、武道功法以及日常修练,同样缺一不可。
武道修练,从基础做起。
武道基础不牢,最终成就就不可能高。
这就和建楼一样,地基不牢,那就不要想着建高楼。建了高楼,最终也要塌掉,害人害己。
不过,武道奠基和楼房地基也有不同。
楼房建设,可以承包,但武道奠基却绝不能假手于人。最多也就是受人指点,但最终的武道奠基,还得每一砖一瓦一石一沙,一木一……都要自己亲手去做。任何的偷工减料,任何的假手于人,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而这后果,基本都是自己承担——很有可能,就是死!
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一个武者,如果连自己的武道基础是用什么材料制造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它是怎么一点点夯实、奠基的,那他又凭什么在完全不熟悉的武道基础上继续加高加大?
难道他就不怕一个不好,造成倾斜、撕裂、下沉等建筑危机?
如果真的出现以上的问题,那接下来要怎么办?
直接停建,意味着武道修练从此到了尽头。
拆了重建,在楼房那是巨大的经济损失,那意味着投资彻底失败;而在武道,那基本就是自断武道前程。
别看小说里总是说什么破而后立,而且一个个主角还都能重新站立起来,甚至站到更高的武道巅峰,可那都是小说扯出来骗人的。你让那些已经拥有不错修为的人破而后立看看,他们不先废了你才怪。因为他们都知道,这“破”,不但会大伤元气,一个不好——不对,应该是有极大的概率——破完了之后,武道根基也就彻底败坏,至于传说中的立,自然也就无所谈及。
所以,破而后立就不要想了。
那就只能去想办法修修补补了,而这也是那些修炼不得法的武者最喜欢做的。
江湖上的人,总喜欢抢秘笈,抢宝物,抢丹药。
为什么会如此?
除了名、利、修为等之外因素,很多都是为了弥补根基,和建造更高的楼。
他们总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只要改修更高深的武道功法,他们在基础上犯下的错误,就能弥补过来,而且能攀登更高的武道高峰。
第358章 两条通天武道路()
岂不知,有些错误,一旦犯下了,就永远也没有机会纠正。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
连天道五十,还有遁去的一呢!
因此,也总有一些幸运者能幸运地弥补根基的错误,从而能继续加高楼层。只是这数量,相比那些失败的,实在是不值一提。
而且,如此勉强的弥补和加高,真的就不存在问题吗?
这就真的要见仁见智了!
至于期间浪费的时间、精力、资源等,那就不用多说了。
庞士元的武道基础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当初他在岱宗(梦境世界)备受重视,自然是受到了最好的武道基础培养。到了现实里,知道武道基础重要的他当然按照最佳的方式给培养自己。
可惜,后来梦境世界的他一直在外闯荡,之后的修练也就少了长辈们的指点。
虽然他在现实世界建立岱山武馆,及至现在的岱宗,并加入武道,从而拥有了众多的武道秘笈和武林同道可以参考、讨论,可这终究不如岱宗长辈们数百年的宗门积累。
尤其是他在古战场一步登天,可也因为古战场而少了大量实践武道,并总结自身武道理念的时间。以致到如今,他就需要时间去弥补。
在他看来,武道理念的重要性,甚至比成就先天更重要。
武道理念就是武者的道,就是建造楼房之前的设计理念,他直接决定武道和楼房的最高高度。
千万不要说,设计理念不重要。
谁能想象一栋大楼没有设计图就直接开建?
想要建造摩天大厦,那就得有设计图。而且,还得有施工图、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等。没有这些一系列的建筑要素,摩天大厦的最终结果,不是倒塌就是早早报废。
而武道的修练,同样如此。
只有契合武者本身意志,又能有广大未来的武道理念,才能让武者的武者之道走得更宽更远。
只是,想要把理想化的理念转化为有迹可循的设计图,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需要不断地打磨,让自己的武道更纯粹,或更包容。
而这,就是庞士元所理解的两条武道通天之路——纯粹武道和包容武道。
纯粹武道,可以极于物,也可以极于心。
这物,可以是刀、剑、枪、拳、脚等实质性的存在;而这心,可以是情、爱、恨、欲、自我、为国、为民、为家、平等、博爱、佛道儒理论等无形但却实在存在的纯粹情感、欲望和理念等。
而包容武道,则包罗万象,也可以说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相较于纯粹武道的一心一意,勇往直前,包容武道的包罗万象难度高得多,那真需要大智慧、大格局和大气运。
毕竟,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不客气的说,没有极高的天赋和悟性,那是想都不要想,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说不定一个不好还把自己原本走得好好的武道路给走歪了。
可以说,包容武道就是一条只有绝世天才才能走通的路。
因为这条路,已经不只是修练武道那么简单,它其实就是在开辟武道的新支脉。而凡能走通这条路者,都是一代宗师——大宗师,为世人所赞颂、敬畏,为后人所传颂、敬仰。
任何修练之道,诞生之初都不能包罗万象,很多时候都是淳朴而单一。
之后随着一代代的传承和创新,修炼之道才逐渐丰富、完善,从而形成一大修练体系。
武道诞生之初,自然也是如此。
而接下来,无数的普通修炼者加上一个个的天纵之才投身其中,以其平凡之资夯实基础,以其绝世之姿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并师法天地自然,创造出全新的武道支脉,这才让如今的武道变得百花齐放,包罗万象。
而这,就是包容武道的意义所在。
包罗万象、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从来不是目的,那只是包容武道在达到最终目的之前的手段而已,它真正的目的是创造,是开辟一条新的武道,创造更高的武道巅峰。
在这条开辟、创造新武道的道路上,任何天资、才情、悟性、气运稍差之人,都有极大可能在半途折戟沉沙,最终无缘巅峰。可即便是折戟沉沙,他们的努力和尝试也不是没有作用。因为这努力和尝试本身,就是对武道的一大贡献。后来者,必以此为鉴,以此为本,从而继续攀登高峰。
更何况,折戟沉沙并不表示就无有成就。
能走上包容武道的武者,基本都是天才,尽管因为各种原因而功败垂成,但他们也在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中,得到的启示和提升,也足够他们傲笑当世,纵横一时。
可惜,这样的人不管在任何时代,都少之又少。
毕竟照本宣科,萧随曹规,亦步亦趋,才是世间常态,而且也更容易触摸到完全可见的武道巅峰。纯粹武道其实就是如此,只要坚定意志,勇往直前,再加上相当的天资和气运,就有很大的希望成为武道强者。
可惜的是,这样的武道强者对武道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甚至可以说,纯粹武道其实一直在承受包容武道的余荫。因为他们的道,几乎都是包容武道开辟出来的。
庞士元对自己的道其实有些茫然。
他肯定做不到包容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