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通向世界的巨型引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搜:通向世界的巨型引擎-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开募股金额(IPO)最高的公司的创始人,就是那个重写了商业规则,改变我们的文化对自身的理解方式的疯狂的天才。 

的确,要是当初比尔·格罗斯坚持自己的看法,要是当初他遵从自己的本能,很可能根本就不会有Google。布林和佩奇可能会把它卖给雅虎,Excite或微软;或者同AskJeeves合并;又或者干脆像AltaVista一样慢慢沉没在公司合并与收购的黑暗汪洋中。想像一下吧,没有Google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在讲述一个有着斑驳历史的连续创业者如何超越人们对他所有可能的怀疑,并最终证明自己的故事。在这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故事里,布林和佩奇这两个傲慢的小初创公司负责人不过是被人遗忘的无足轻重的脚注而已。诚然,如果这个版本的历史成为现实的话,这本书要谈论的就会是GoTo怎样〃重塑了我们的文化。〃 

可惜历史不能重来,比尔·格罗斯并没有能创造上百亿美元的市场价值,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而且,在过去的日子里,与他如影随形的一系列法律纠纷和新闻界对他怨气冲天的报道都证明,他没有能够成功地让他的每一位投资者都富得流油。但是,比尔·格罗斯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宣布是他发明了造就Google今日成功的商业模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整个因特网经济的心肺功能。最后要说的是,那的确很了不起。 

格罗斯清瘦但是结实,戴着一副眼镜,有点狂躁。他本人对此倒是很豁达。他整个人洋溢着一种阴谋家才会有的好脾气的欢欣气氛,急着想让人感受到他的自信。毕竟,虽然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格罗斯却创立了Overture的前身,并于2003年把这个付费搜索巨人以1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雅虎。虽然不是300亿美元的IPO,但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第21节:并行创业者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并行创业者 

根据格罗斯自己的说法,他从13岁的时候就开始开办公司了。他从来都不缺创意。是的,不光不缺,他总是有太多想法。他的问题是如何达到平衡:他建立公司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他产生新设想的速度。 

格罗斯开始的时候是以线性方式开始创业的,一次只创建一家公司。然后,他发展壮大这家公司,直到他感到厌倦或是被别的想法吸引(或者二者兼具)的时候,就把它卖掉。他通过在《大众机械》杂志封底刊登广告出售太阳能发电装置,用赚到的钱缴了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当他还是巴萨迪那市的加州技术学院的一名本科生的时候,格罗斯就设计出了一款高保真扬声器,并创办了GNP公司来出售自己发明的产品。(GNP代表国民生产总值。这个名字暗示了格罗斯的幽默感和欠发达的谦虚态度)。 

但是,格罗斯的确有吹嘘的资本:GNP公司在Inc。杂志评选出来的1985年发展最快的500家公司的榜上名列第75名。从大学毕业之后,他把扬声器生意卖给了在大学时的合伙人,开办了一家软件公司。这家公司几乎是他后来所做的工作的缩影。这家公司被命名为GNP开发公司。它的产品允许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输入自然语言的命令,然后计算机会把这些命令转换成完成某项任务需要的神秘代码。换句话说,格罗斯的公司编写了一套,从本质上讲,可以让你同计算机用普通的英语〃说话〃,而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编码的程序。格罗斯的程序向希尔维斯通所说的《星球大战》式的用户界面(见第一章)迈出了小小的一步。那可是现在搜索行业每一个人心目中神圣的最高理想。 

格罗斯的程序只针对一种使用软件,Lotus123;它是如今电子表格软件中的翘楚MicrosoftExcel的前辈。它使人有了这样一种强烈的异想天开的渴望:也许有一天你可以用普通的英语同你的计算机谈话,而它会理解你的意图、执行你的指令!格罗斯的办法根本上是一种非常简单利落的发明,十年之后AskJeeves试图在搜索行业做同样的事情,但是失败了。因为Lotus123是一个受控的环境,而且只使用一套结构性的输入命令,格罗斯和他的程序员们完全可以推测出用户可能使用的大部分自然语言。(毕竟,你不会去要求Lotus123为你提供火星探测者拍的照片。) 

GNP开发公司还显示出了格罗斯的另一面:他是一个愿意挑战普遍接受的商业行为准则,以实现自己的商业构想的人。莲花公司(Lotus)发现GNP还真干出名堂来了(根据1998年《商业周刊》的报告,GNP当时的销售额达到了100万美元左右),所以,它起诉了GNP公司。原因是:GNP的包装是对Lotus123包装外观和质地的赤裸裸地抄袭,而且,莲花公司对于GNP借用莲花公司的商业外衣来赚钱非常不满。尽管格罗斯有不对的地方,不过想要跟他记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格罗斯最后居然成功地使莲花公司相信GNP对这个技术巨人来说是很有益处的。莲花公司不仅撤了诉,还以1000万美元买下了GNP。比尔·格罗斯掘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为了防止格罗斯作为革新者的作用被忘记,有必要重申这样一个事实:1985年,格罗斯就已经开始致力于解决一个重要的搜索问题了自然语言用户界面。格罗斯把公司卖给莲花公司后,留了下来,因为莲花给了他一个机会来解决另外一个搜索问题,索引。 

20世纪80年代,还不存在一个需要索引的网络,但是那时已经有了个人电脑硬盘。尽管个人电脑的硬盘容量只有20或40兆比特,大部分的硬盘已经乱成一团了,用户经常找不到文件,文件结构也杂乱无章。个人电脑也需要一个搜索引擎,所以格罗斯发明了麦哲伦软件。 

麦哲伦是资源管理器的前身,是一种用来〃迅速查找你硬盘上的每个文件〃的方式,格罗斯解释说。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绝对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麦哲伦把文件结构平铺开来,把所有文件按照DOS地址目录放在一起显示。它很快就赢得了数千名拥护者。然而,后来莲花公司的重点从电子表格程序转移到了LotusNotes应用程序组件上,麦哲伦也不像开始的时候那么成功了。 

麦哲伦风华不再,格罗斯也对在大公司工作厌倦了。同时,他意识到自己年幼的儿子正在长大。所以,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了一家新的公司知识探索(KnowledgeAdventure)。这家公司的重点是开发帮助孩子学习的软件。格罗斯又在解决搜索中的问题了。这次是,人们是怎样学习的(对于这一点你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开发出一个可以帮助人们提问题的机器)。 

这家公司飞速发展,很快成为全球第三大学习软件出版商。但是,格罗斯并不适合经营大公司,因为格罗斯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想法和取之不竭的精力,而大公司不能为他提供发泄它们的出口。事实上,很多他的同事说,就算他不主动离开,也会被董事会踢出去。不过,格林斯是主动离开的。1996年,知识探索公司被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Cendant公司。 

比尔·格罗斯的公司已经进入了大公司的行列,而他的财富也增长了10倍。但是他对于创造、建设,然后卖掉公司的循环感到泄气。通过知识探索他遇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并和他成为朋友。斯皮尔伯格管理拍摄现场的方式令他着迷。1997年,格罗斯告诉Inc。杂志:〃他整天在拍摄现场走来走去,用他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升他身边的一切。我总是想,你不可能只拿好的,不拿坏的。认为自己一整天的工作都是完美的是个非常无耻的想法。可是,他却做到了这一点。〃 

受到斯皮尔伯格的鼓励,格罗斯确定他理想的工作是创办一个可以让他同时创办几家不同公司的公司,也就是有点企业孵化器意味的创意工厂。因特网刚刚起飞,格罗斯有太多的想法,却没有时间去将它们付诸实践。但是,他相信,所有这些主意都是可行的。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时间总是不够用)和人的问题(永远没有足够的优秀人才)。他需要一家可以压缩时间、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的公司,一家可以迅速构想、定型和开办企业的公司。因此,1996年,IdeaLab诞生了。 
 



 

 


第22节:创意工厂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创意工厂 

如果你同格罗斯一起在IdeaLab的办公室里呆上一个下午,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要不是创立了这家公司的话,他可能早就走向自我毁灭了。IdeaLab就是他的庇护所,为他的创造能量一波又一波的爆发提供平台,让他可以呼吸。 

IdeaLab开始是(现在也仍然是)一个企业孵化器。不过,因为它诞生于因特网繁荣时期刚开始的时候,它很快就不仅仅是这样一家公司了。在不长的一段时期内,IdeaLad曾经不仅仅是因特网行业的中心,更是最先进的经营理论的中心。格罗斯的理论是,企业最大的价值在于人才,而从雇用员工到找寻办公场所这样一个费时费力的创立公司的过程,使得资本不能高效率地实现这一价值。在IdeaLab,出色的人才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空间、资源和支持来把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而且,如果一个创意没有成功,没有关系,整个团队会接下来做另一个。不慌也不忙。 

〃在我早期的事业中,我总是注意恰当地组合工作团队。〃格罗斯解释说,〃我想,如果不用每次有一个创业想法就组建一个新的团队,那该多好啊?〃 

格罗斯着手组建一个可以迅速孵化出企业的团队。IdeaLab也开始迅速地将他源源不断的创意(当然是一理论形式出现的)变成企业原型。然后,他们会大力推动那些可以在市场上成功并进一步成为上市公司的项目。IdeaLab会为每家公司提供最高额度为25万美元的本钱,介绍它接触其他的风险资本公司,然后持有少数股权。当时格罗斯对下面的推理津津乐道:只要有一个创意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它就可以永远为IdeaLab提供资金。 

原先的时候,看起来格罗斯肯定会有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创意,然后就会再有新的成功。仅仅列出一部分IdeaLab曾经创立的公司,你就会发现,那简直是一个1998年前后因特网行业的'该做的事'清单。其中包括:FreePC(免费为客户提供个人电脑,让后端的因特网服务来买单),CitySeach(当地服务列表及信息),Ticket。(网上票务),以及eToys(网上销售玩具)等等。格罗斯甚至创立了人工搜索引擎服务answers。,听起来很耳熟吧?这就是1998年前后的GoogleAnswers服务。 

投资界热爱格罗斯的创意,而且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他们也青睐他的那些公司。前康柏董事长本·罗森(BenRosen)也是IdeaLab的投资者之一。他曾经告诉Inc。杂志:〃很少有企业家可以创办许多家成功的公司,更难想像一个人能够拥有两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比尔将来却有可能建立十几家大获成功的公司。我想,在5年内,比尔·格罗斯就会用技术界每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样出名,即使今天的他,除了在某个特定的小圈子之外,还是寂寂无名的。〃 

当然,5年后,Google才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在1998~1999年间,IdeaLab创办的多家公司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态势先后上市。以股票来计算,格罗斯和他的投资者们都变成了巨富。IdeaLab以及它创建的各类公司都被广泛当成模仿的榜样(比如,IdeaLab开办了第一家网上宠物店,第一家烹饪网站)。在很短的时间内,IdeaLab从数量惊人的一大批受人瞩目的基金和投资者那里,吸收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本,创办了十几家公司,而且在筹划自己的估计总值达到100亿美元的IPO。像大多数初期的因特网公司领导人一样,格罗斯有一点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了,而热闹的聚会也突然地以不愉快的方式结束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看起来我们一个月就能把一个创意变成公司。〃多少受到惩戒的格罗斯告诉我,〃只要上升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公司就可以繁荣下去。〃但是上升趋势停止了,资本市场也不再给概念公司投资了。2001年底,IdeaLab的投资者们仅得到了一份落花流水的业务报告。他们最后起诉格罗斯,要求他将IdeaLab以及它的所有物折现。这样,至少他们还能收回部分投资。因为他们在IdeaLab的废墟里看到了一颗至少可以部分补偿他们的损失的闪闪发光的宝石,一家在。公司横尸遍野的情况下仍旧像野草一样生机勃勃的公司,Overture。 
 



 

 


第23节:网络上的新模式
作者:'美'约翰·巴特利

GoTo。:网络上的新模式 

如果说Google表演了一记漂亮的灌篮,那么Overture则在利落地打出一记三杀之后,因为跑垒手没有能够回到本垒而痛失得分良机。Overture创办于1997年下半年,当时叫做GoTo。。它至今还是格罗斯创办的公司里在财政方面最成功的一家。出售它的时候,不是卖了1000万美元,甚至也不是1亿美元,而是大大超过10亿美元。考虑到这个成就的水平和规模,你大概会认为格罗斯会以一种狂喜的态度来讨论他创造的奇迹。恰恰相反,他讲述这段历史时,带着一丝懊悔和淡淡的伤痛,从他犹豫不决的态度中能够明显能看这种情绪。不然的话,他应该如往常一样兴高采烈。Overture确实大获成功,但是它本来可以成为Google的,或者,至少它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过。 

格罗斯犀利地洞察到搜索正面临绝境,而那些门户网站却对此毫不介意。Google后来证明搜索是有价值的,但是在GoTo创办之时,Google还是默默无名的研究生项目,而传统的智慧认为搜索已经过气了。GoTo初登场的时候,市场充斥着建立门户网站的疯狂热情。搜索已经〃足够好了〃。路易斯·莫尼尔在2003年回忆他的智慧产物AltaVista日渐衰亡的那段日子时,告诉我这些情况,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轻蔑。 

搜索差不多变成一个问题了:经营者们知道,当一个人搜索网络的时候,如果他发现了能够同他的意图相吻合的结果,他就很可能会离开门户网站。所以,改进搜索结果绝对不是门户网站感兴趣的事。像AltaVista、雅虎、Excite和网景这样,曾经因搜索服务而建立起他们的用户群和访问流量的网站,现在也改变了策略,行为方式开始变得和那些嫉妒他们拥有如此众多的用户的媒体一样。(事实上,帝姆·库格,当时雅虎的首席执行官,甚至在一次分析会上自夸他的与搜索相关的访问正在减少)。 

为了进一步巩固他们对访问流量的控制权,门户网站将它们过热的股票货币连本带利押作赌注,进行一场并购豪赌。它们购买一切可能帮助它们将访问者留在自己网站上能力的东西:电子邮件服务、影视服务还有主页制作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末,整个因特网行业都加入战团。例如,雅虎在1998~2000年期间,就斥资100亿美元,购进了Geocities,Broadcast。,Four11,ViaWeb以及其他几家公司。 

在门户网站们巩固自己对因特网访问流量的控制权的同时,来自独立的电子商务公司对访问流量的需求也狂飙不已。获取流量的代价也变得非常昂贵,主要的门户网站开价数百万美元出售他们网站上的地盘。而因特网公司也大肆挥霍来自风险投资人和股票市场的现金,排起长队等着在大门户网站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