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官途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官途1- 第5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晓丽最担心杨晓明的就是这一点,在学校当老师,成天只是对着那些学生,人的思想再怎么复杂,也会逐渐被童化,也会单纯得不会有太多坏念头。但进了机关,还挂着个党委的官衔,接触面广了,什么复杂的人都要相处,谁知道在这大染缸里会把人染成什么样?杨晓明能抵档得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吗?李向东不是就抵抗不了诱惑吗?不是就跟枝子搞在一起了吗?她真有点儿后悔,想当初真应该坚决反对,不要让李向东把杨晓明从学校调出来。

    她想,如果,杨晓明还呆在学校,李向东生这种背信弃义的事,他一定会是她杨晓丽忠实的支持者,一

    定会帮她劝服他们的父母把李向东扫地出门。李向东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是市委记又怎么样?你还不是住在我杨晓丽购买的房子里?

    杨晓丽打电话给弟媳,这才知道市县山区生的灾情,才知道,杨晓明被抽调参加了抢险救灾队奔赴山区了。

    有那么一刻,她真想打电话给李向东。

    她打电话给李向东可不是想要跟他说什么?她跟他有什么好说的?她只是希望他看好杨晓明,别让他出事。她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仿佛这个晚要出点什么事。她才不管你李向东死活,只是关心她的亲弟弟杨晓明。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一一四五章 主动请缨

    本来,城区前往山区抢险救灾的人员名单里并没有杨晓明,但他找到城区党委记主动请缨。他说,他是党委里最年轻的,这种突击任务交给他更合适。他说,他参加工作后,一直呆在学校,没有吃过什么苦,这次遇到这么好的机会,很应该让他去锻炼锻炼?杨晓明很清楚,以他和李向东的关系,只要做出三分努力,比别人十分努力还顶事,因此,他不能放弃这样一个表现自己的大好时机。城区党委记见他那么坚决,想李向东也交代过,对杨晓明要一视同仁,因此,便答应了他的请缨。

    从城区抽调的三十多个人与市直几个局抽调的人员划归为第三组。他们这个组共有一百二十人,可想而知,这个组在编组时,老邝就已经考虑到要把他们放在重灾区的镇了。

    第三组组长曾在某镇担任过镇委记,有着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大家还在前往灾区的路,他就已经把第三组再划分为八个小组。八个小组长都由各单位的领导担任,因为杨晓明是城区党委,便由他担任第七小组的小组长,手下十几个人都是清一色城区抽调来的年青

    干部。杨晓明很满意这个安排,由于来自同一个单位,大家会更团结,更听从他的指挥。

    这次城区共派出三辆十二座面包车前往灾区。分好组后,杨晓明便用手机联系,把他的组员们调整集中在同一辆车,他要趁前往灾区的路做一番动员,向大家提出各种要求。

    大凡当过老师的人都喜欢正儿八经,有始有终,总喜欢像以前在学校时对待他们的学生一样,大家去干某一件事时,都要把事情说清楚,把注意事项交代明白,把责任分到每一个。恰恰正是这种工作思维,与机关工作方法很吻合。因此,这些曾在学校当过老师的人有机会调到机关工作后,总能在指挥协调方面胜人一筹。

    不可否认,在担任领导干部中,老师出身的比例也比其他行业的高许多。

    当然,这些人先要能改掉那种孩子气,要意识到,不能再用指挥协调孩子的办法瞎乱来。

    杨晓明有他独到的优势。他担任城

    区党委以后,不仅有机会向周围的人学习,还有机会向市委记李向东请教。老爸老妈几乎每星期的一次聚餐,就是杨晓明向李向东请教的时候。一个市委记把自己的指挥协调能力传授给一个小党委,只要学到一半,也足够他更胜人一筹了。

    他环视车这一群年轻的组员们说:“这次行动,我本来是没份的,第一次报名单时,并没有我的名字。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争取参加这次行动吗?为什么要投入到抢险救灾第一线吗?”

    他自问自答,因为我很清楚,这次行动是考验我的时候,是我立功的时候。我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个机会,我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能让这个机会一纵即逝。

    他说,在平淡的工作中,想要表现自己,是非常难的,漫长的时间会淡化你的努力。而在一种特定的环境里表现自己,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表现自己,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说,现在,只要在这次抢险救灾中,不怕危险,勇猛向前,出色地完成各项抢险救灾工作,

    很容易就会在领导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在考虑培养接班人时,就会想到你,就有可能让你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杨晓明说:“这是我的想法。我想,也是我们在坐各位的想法。你们总不愿碌碌无为?总不希望成天被论资排辈束缚,总希望从那些工作时间比我们长,资格比我们老的人中脱颖而出?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不要能当衰仔没胆败类,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充分体现出年轻人的朝气和勇气,永往向前,争取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立大功!”

    他的话在年轻人的心中激起了共鸣。

    有人说,我们要冲破论资排辈!

    有人说,我们决不当衰仔没胆败类种!

    有人说,我们听杨党委的,争取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立大功!

    杨晓明见大家的干劲鼓起来了,便开始交代注意事项,他说,按他的估计,我们这个组

    基本是统一行动的,比如说,统一去抢救某一个村的村民,统一行动去劝说村民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他提醒大家不要擅自行动,要三人一组,互相有个照应,如果某一个人出状况,其余两个人可以相救。他说,三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大,如果遇到一个人不能处理的问题,可以三个人合力解决。这样,他就又把他的组员分成若干个小小组。

    他对大家说,我们要立功,但不要伤亡。他说,如果命都没有了,立功有什么用?当烈士躺在石碑下什么用?

    于是大家便都笑了,都说杨党委真逗。说杨党委,以前我们怎么没现,你原来那么能说?当老师的是不是都很能说?杨晓明听了心里很得意,便对大家说,现在,我们放松放松,别太沉闷了。我们轮流说说玩笑。

    有的问,什么笑话都能说吗?

    有的说,我只会说笑话。

    杨晓明说:“只要好笑,什么笑话都能说。这车又没女

    孩子,越黄越好。”

    大家“哄”一声笑起来。

    有人说,杨党委带头。

    有人说,杨党委先说一个笑话!

    ……

    虽说现在镇镇路通车通,但分赴灾区抢险救灾队走得不是一条路。杨晓明他们这路人马,出了城区便了高公路,过了海边镇,下高公路,再往山区拐。相比而言,这条路并不显得近,只是路途顺畅,车跑得快,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车一进山区,他们便钻进了瀑雨里,就听见雨点密密地拍打车身出的“叭叭”声,车头灯的穿透力立时显得弱了,车不得不慢下来。

    杨晓明还是第一次来山区。他问:“还有多远?”

    司机说:“正常情况下,不用半小时就到

    了。”

    杨晓明问:“路不好走?”

    司机说:“路倒不是不好走,只是雨太大,看不清前面的路。”

    说着,就觉眼前一亮,一串雷轰轰隆隆像从头顶滚过。杨晓明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车里的气氛并没有受外界的影响,还非常热烈。大家刚被一个笑话逗得前仰后翻。杨晓明便不再说什么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话引起大家的不安。

    车前倾着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像是在下山的路。下山的路弯多,车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刹了车向右。终于车像是下山了,跑得平稳了,也跑得快了。杨晓明松了一口气,想这里离那雷电远了许多。

    再跑了一会,车突然停了,司机踩刹车的声音“咯咯”响得很刺耳。

    杨晓明问:“怎么了?”

    司机说:“前面没路

    了。”

    杨晓明说:“怎么会没路了?”

    他贴近车窗张望,果然车头灯照到的地方,却是一条鸿沟,瀑雨的积水从山下来,顺着那鸿沟“哗哗”流去。

    他以为前面是一条河,问:“怎么跑到这地方来了?是不是跑错路了?”

    司机说:“应该不会,这路我经常跑,就算跑错了,跑其他路了,也不会无路可走啊!”

    说着话,就听见后面的车按喇叭,像是询问他们为什么停下来不走了。杨晓明一急,也不顾外面的雨有多大,拉开车门就冲了出去。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一一四六章 去重灾区的重灾区

    倾刻间,杨晓明就被瀑雨淋透了,睁开双眼也困难,于是,抹了一把脸的雨水,像在太阳光下向远处张望那样,用手在头额搭了个凉棚,拦着倾泻的雨水,看着脚下的路,就往车头走去。脚下踩的是水泥路,在漆黑的雨夜里,泛着白色,想那司机应该不会走错路啊!想这前面怎么就突然没路了呢?

    再往前走,透过车头照射的光才现,路到了这里刚好拐弯,刚好在拐弯处出现了地陷,把那路拦腰切断了,因此,便看不到前面的路。

    杨晓明正张望着,第七组组长也浑身湿透地从后面走过来。

    他问:“怎么回事?”

    杨晓明说:“地陷把路截断了。”

    组长便回头对杨晓明那辆车的人喊,叫他们下来几个人。车的人都被杨晓明鼓动得争取在这次抢险救灾工作中立大功,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从车跳了下来。

    组长说:“你们顺着沟找一找,看有没有路?看车能不能从其他地方开过去?”

    杨晓明指挥着车下来的人分成四个小组,一组人向左,一组人向右顺着那小河似的沟寻过去。还有一个组见前面的沟并不是很宽,助跑几步,跳了过去,最后剩下两个人,和杨晓明是一组的,就留在杨晓明身边。

    组长没想到这一车人那么步调一致,不禁对杨晓明赞道:“你们这组人还挺有组织的。”杨晓明“嘿嘿”地笑,把自己怎么将三人分为一小小组的事告诉了组长。组长连连点头说,很好,不错。他说,其他小组也应该学习你们的这种作法,再分成若干个小小组。

    后来,这种小小组的经验便在整个抢险救灾队中广泛推广开来。当然,那是他们赶到指定镇后,组长用固定电话向老邝副记汇报他们的情况时,老邝一番赞赏后,才要求其他各组也效仿的。

    杨晓明他们被地陷鸿沟堵在路时,组长便不停地

    向外打电话,先是打电话给老邝,又打电话给抢险救灾队总部所设的那个镇,再打电话给他们赶往的指定镇,结果,都没有信号。最后,打电话给市里,想市里总该有信号了?至此,才知道,原来是他的手机没有信号。

    由于电闪雷鸣,树在山顶的手机信号转播塔出现了故障,山区这一带的手机都没有信号。这使已经习惯了手机随时联络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不便,要找人无法找,要彼此了解情况无法了解,要汇报请示无法汇报请示。

    派去探路回来的人都说没有路,说车无法绕过那地陷的鸿沟,于是,组长便当机立断,弃车跑步前进。

    第七组百多人冒着大雨,跑了十多公里,化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指定镇。杨晓明跑得还可以,在学校时早睡早起,坚持跑过一段晨跑,带领着他那个小组跑在全组的最前面。后来才知道,好几个组都遇到这种情况,都是冒雨跑到指定地点的。

    因为手机没有信号,镇委生了什么事,见这些城里

    的干部一个个落汤鸡似地跑进镇政府大院时,心里却感动又自责,想自己的工作没做好,怎么就没想到路面塌方呢?怎么就不派车去探探情况呢?他们便是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逐一跟这些城里的干部握手,不停地说:“你们辛苦了,你们辛苦了。”

    组长身宽体胖,几乎是最后一个到的。他喘着气,弯着腰说:“不,不客气。有什么任务?要我们,干,干什么?”

    镇委记说:“先休息一下,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百多人一下子涌进来,挤在镇政府大楼的厅堂里,坐也没个坐的地方,有人干脆就坐在地。

    镇政府几乎在唱空城计,镇干部们几乎都分赴第一线了,端水递茶的人也没有。

    镇委记和镇长把组长和小组长们领进会议室,向他们通报灾情,最后补充道,由于手机没有信号,这些情况已经是两个小时前的了。两个小时里又生了什么情况还不清楚。镇委记

    说,按现在掌握的情况分析,灾情最严重的是西面,说西面本来地下水较丰富,因此,地陷也相对严重。

    组长说:“听说你们镇有一所小学被土掩埋了。”

    镇委记说:“也没那么严重,只是掩埋了一半。”

    镇长说:“那一带是最严重的,是重灾区。”

    组长问:“附近有多少村?”

    镇委记说:“有十几条自然村,同属一个村委会。”

    组长问:“现在情况怎么样?”

    镇委记说:“那边的通讯路线全部被破坏了,不仅手机没信号,就是固话也打不通,因此,情况不明。”

    他说,我们专门派副记在那边坐镇指挥,镇干部有半数以都在那一带聚集,协助村民转移。

    他说,我们正准备派人把海边镇送过来的帐蓬送过去。

    组长说:“我们再派三个小组过去协助他们,两个小组负责圩镇,三个小组留在镇政府待命。”

    镇委记和镇长对视了一下,说:“我们服从你的安排。”

    组长摇头说:“我这只是建议。到了这里,还是听你们的,你们情况熟。”

    镇委记便说:“先派两个小组过去?我想,那边应该再没生什么新情况,否则,副记会派人来请求增援的。什么事情如果不再生什么情况,人力也应该够了。”

    他说,还是多留点预备力量。

    他说,现在雨还下个不停,很难预计其他地方会不会出现问题。

    组长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把目光转

    向他手下那八个小组长。杨晓丽抢先迈了一步,说,我们小组算一个!他说,我们也是镇制单位,我们与村民打交道应该比其他小组有经验。组长满意地点点头。

    他很喜欢这个年轻人,在路,他就已经想出了一个小小组的好作法,现在这番话,又一下子说出了他们的优势,可见他很善于用脑子思考问题,可见他势在必行这项任务。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这种人,组长觉得放心!

    他说:“好,你算一个。”

    杨晓明带着他的手下坐着送帐蓬的车去重灾区的重灾区时,才现,这里的情况比镇委记想像得要严重得多。想那位副记并不是不想把消息送出去,而是这里的路完全被破坏了。车离那个村委会所在地还有五公里的时候,路就断了。杨晓明他们只得再次步行前往。这一次,每个人都扛着从车卸下来的帐蓬。

    领路的镇干部带着他们绕着弯向前走,脚下不仅没有路,且还是黄泥地。黄泥地被水冲得脚踩在面直打滑,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

    地跌得满地打滚。人从地爬起来,只一会儿,身的黄泥水又被雨水冲洗干净了。

    有人问,这还要走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