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24门迫击炮全部抽调出来组成机炮营,而3个机枪营则重新进行编制改变。
每个机枪营由3个机枪连组成,每个机枪连由1个配备3挺重机枪的重机枪排和2个配备6挺轻机枪的机枪排组成,因此,每个机枪营配备9挺重机枪和36挺轻机枪。
在这次临汾战斗的过程中,日军3个联队的重火力自身的重火力全部都丢在了临汾,另外还有2个大队的四一式山炮和2个大队的三八式野炮。
这4个大队的火炮基本上完好,但是在临汾城内的巷战中,1个步炮营和1个山炮营的大炮毁损严重,再加上日军3个联队丢下的18门步兵炮和12门四一式山炮,经过后勤部门的维修和零件互换,初步确认可以修复10门四一式山炮和14门九二步兵炮。
另外,原先还有两个独立步炮连的10门九二步兵炮和8门四一式山炮。
所以,蟒丛山纵队目前总共由24门九二步兵炮,18门四一式山炮,24门三八式野炮,**再加上摘星山的4门,总共由28门野炮,但是摘星山上的野炮是不能动的,因此,目前纵队使用的野炮只有24门。
18门四一式山炮已经被变成标准的山炮营编入了特种旅。
宋文星决定,把24门九二步兵炮变成4个独立步炮连,根据实际需要分散使用,以增加对于日军炮楼和小县城的攻坚力量。
24门三八式野炮则编成一个三八式野炮团,下辖2个野炮营,每个营2个炮兵连,每个连配备标准的6门三八式野炮。
武陵县守备团是标准的3个营编制,抽调1个营,再从教导营里抽调部分骨干,再组成一个守备团,等将来下一批新兵到位,然后在扩编成标准的守备团,用于守备临汾县城,组成临汾守备团。
另外,蟒丛山地区还有2个守备团,1个是摘星山守备团,1个是后勤守备团,四个守备团都要以后都要开始招募新兵,从2个营的缩编团扩编成3个营的标准团。
因此,经过扩编以后,蟒丛山纵队共有6个主力旅,1个特种旅,4个守备团,1个骑兵团,1个野炮团,1个汽车营,4个独立步炮连,可谓是一支强大而又庞大的作战部队。
宋文星把从汾阳抢来的30多台设备和的技术人员跟后勤部原有的修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整合,设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下设4个分厂。
第一分厂设在侯马,此处距离丘山县较近,便于运输练好的钢铁和硫酸等原料。因此主要生产黄色炸药和化工原料,例如硫酸、硝酸、甘油等,另外还生产较容易制作的木柄手榴弹和无柄手雷。月产手榴弹20000枚,无柄手雷50000枚。
木柄手榴弹由于投掷的比较远,主要用于进攻,但是木柄加工不容易;而无柄手雷制作相对简单,威力也不错,主要用于防御和巷战。
第二分厂设在河津,交通方便,炮弹的产量主要是受限于原材料,否则的话,产量不能保证,尤其是复装炮弹,如果没有炮弹壳的话,根本无法复装。因此,需要从国统区和敌占区各处搜集原材料,以保证正常的生产。
该厂主要生产复装子弹和复装炮弹,尝试着自制新炮弹。每月复装子弹50000发,复装迫击炮炮弹1000发,复装炮弹500发,自制各类炮弹共计800发。
第三分厂设在闻喜,主要用于修理战场上损毁的枪炮,手工缺失的零件,另外,主要生产仿毛瑟手枪,并尝试着仿制20式82mm迫击炮。每个月生产自动毛瑟手枪200支,迫击炮10门。
生产的毛瑟手枪主要是想把它当冲锋枪来用,是巷战和短兵相接的利器。而仿制的迫击炮由于钢材质量不过关,防止炸膛,加厚了炮管,因此重量相对较重,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第四分厂设在丘山县的大店镇,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小铁矿和小煤矿,不但能生产钢铁,还能利用炼铁的废气,加工硫酸,为兵工厂的生产的原材料,每个月大约能生产9吨左右的生铁,用于铸造手榴弹的弹壳。
四个厂共有有员工大约2000人左右
本来还打算仿制步枪的,但是无论是轨道钢还是自己炼的钢材,质量都不过关,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枪,打上几十发子弹,膛线就磨平了,性价比太低了。
除了这些兵工厂外,还有各地的民兵制作的黑火药和土枪、地雷等武器,主要是用于阻滞日军的进攻,掩护群众转移。
第一百五十章 宋文星的战术核心()
一秒★小△说§网。。】,无弹窗!
宋文星正在忙着对根据地进行整顿,刘贵忽然走了进来,心情有些低沉的对宋文星说:“队长,这场临汾保卫战,其实我们6个团的兵力和实力并不比日军差,可是如果没有你及时赶到扭转了战局,很可能就会遭到失败的命运,你能帮我找出指挥中的失误吗?”
宋文星微笑着说:“那你觉得此次战役中,你有哪里不妥,有哪里需要改进?”
刘贵摇摇头说:“正因为我不知道,所以我才来找你,你知道我是上过军校的,也研究过很多攻守案例,可是就是搞不清楚那里不妥,但是实际的战况却是失败的,就是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
宋文星笑了一下,淡淡的说:“说出来你不要不高兴,你整个战役指挥的基本思路都是错的,所以,无论你细节上做的怎么完美,都无法弥补你在战略上的失误。”
听到宋文星如此全盘性的批评,刘贵反而欣喜万分的说:“赶紧跟我说说,到底是那里出了问题。”
宋文星来到了一份临汾城的地图前,微笑着说:“你看看你,整个就是一个乌龟打法,保卫临汾城,难道就是要守住临汾城?虽然从实力上来讲,双方各有优劣,但是如果从攻守的角度上来讲,日军的进攻力量远远的要强于我们。”
刘贵疑惑的说:“为什么?”
宋文星摇了摇头说:“因为日军的火炮远远比我们多,弹药也远远的比我们充足,如果任由日军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临汾城无论多少填进多少军队,都是白搭,拿人命跟炮弹去消耗,无论那支军队都消耗不起。
不管是日军还是我们,就算兵员充足,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老兵永远都是不足的。日本人可以通过长期的教育,培训合格的士官,但是我们只能从战争中锻炼,从战争中学习,通过鲜血来培养我们的基层骨干。”
刘贵点点头,但是又摇了摇头。
宋文星笑了一下,淡淡的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因为教科书上的案例都是教授怎么防御的,但是纯粹的防御永远都是防不住的。我们的部队为什么有6支主力部队,而不是通常的33编制,除了因为要安排同生共死的兄弟外,就是让自己在指挥上有更多选择。”
刘贵惊奇的问:“选择?什么选择?选择什么?”
宋文星摇了摇头说:“当然是攻守方面的选择了,难道这么多支主力部队就是一支支填进去让日本人轰死、炸死?
还有为什么我把部队的武器配置的这么高档,诸如机炮营之类的部队比日军的武器配备都要好,为的就是要有能主动进攻的资格,为的就是要有主动进攻的实力。
国民政府明明有武器和装备,但是出于种种需要,把武器基本上都平均分配了,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拳头,也没有足够强悍的拳头部队,导致跟日军作战,攻,攻不上去;守,守不住工事。”
刘贵有些明白了,但是还是忍不住的问:“那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宋文星立刻认真而严肃的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只留2到3个团防守临汾县城,而另外3个团则隐蔽集结,就算无法隐蔽,也要在临汾城外游走,寻找日军的薄弱环节,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那么什么是敌人的薄弱环节呢?肯定是日军的炮兵部队嘛!通常我们都会认为敌人的炮兵阵地防守严密,不易直接进攻,但是你不想想,我们也有相当数量的炮兵,日军肯定不敢把炮兵和前进阵地放在一起,更不敢把指挥部跟炮兵阵地放在一起。
因为一旦我们的炮兵对日军进行反击,就会给日军造成额外的损失,所以,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中,炮兵阵地一定是双方都比较脆弱的地方。”
刘贵有些明白的点点头,但是没有说话。
宋文星说:“当然,敌人的薄弱环节不一定就是炮兵阵地,比如后勤辎重,不过这都是一般意义上的薄弱环节,真正意义上的薄弱环节是通过种种兵力上的引诱和调动,形成了局部上的优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薄弱环节。”
刘贵目光闪出了神采,急忙问:“能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吗?”
宋文星郑重而又认真的指着地图说:“如果是我的话,我准备这么打。当3团和4团返回临汾城的时候,就不必防守县城外围,直接把日军放进城来善于防守的2团以及东城的5团跟日军纠缠,拖住日军。
然后集中3、4、6个团的主力,1团作为预备队,围攻日军的222联队。日军的36师团遭受过我们的打击,对我们有极强的畏惧心理,因此,很可能会抵挡不住我们的进攻。
如果222联队败退,这个时候让攻击力最强的1团再出击,很可能就会造成敌人的崩溃,那么这场仗就好打了。
如果日军的238联队没有增援城内的239联队,而是增援222联队,那么,1团就直奔日军的炮兵阵地,端了敌人的炮兵。日军没有了炮兵,火力必然大大削弱,士气也会受到震动,接下来的战斗也就好打了。”
刘贵有些疑惑的说:“可是如果城内只有2个团,无论如何都挡不住日军的进攻,是不是有点冒险?”
宋文星微笑着说:“战争本身就是冒险,永远没有安全和绝对这回事,如果我们的兵力既能阻挡日军的进攻,还能有足够的兵力来围歼日军,那么日军会傻乎乎的跑过来送死吗?
另外,如果我们真的有那么多兵力,那么把更多的兵力用于围歼日军,日军崩溃的会更快,因此,最好的战术选择还是集中兵力主动进攻,无论是攻守,都可以通过兵力的调动,集中力量消灭一部分敌人,然后逐渐取得战争的主动。
其实,真正的大规模作战,是需要有一个阳谋来做支撑,就是说作战计划一旦展开,敌人就会慢慢向着失败的深渊滑去,无可挽回,然后要以阴谋作为辅助,使敌人更快的滑向深渊。
切忌作战计划以阴谋来做支撑,如果敌人一旦不中你的阴谋,那么整个作战计划就会陷入被动。说实话,你诱敌深入,打算在城内围歼日军的作战计划就是阴谋,这是兵家大忌。”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国军抢攻运城 一()
刘贵陷入了沉思。
宋文星又说:“攻防战术说来简单,但是应用起来可不会如此的简单,首先,战术的选择和应用,最的就是时间,谁先能在战前通过各种办法,提前动手,实现自己的战术意图,那么在战争中就会赢得主动。
比如说:如果3团和4团的动作过慢,不能的配合其余各团,对222联队发动有效的进攻,那么时间就会站在日军这边,当然,如果2团和5团的表现足够好,还是能争取到时间的,这需要对自己的部队战斗力和特点有一个清晰而直观的认识。
除了时间外,要对自己部队和敌人的战斗力、兵力、火力、士兵素质都要有一个细致而清醒的认识,要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不能拘泥于单纯的攻或者守,战术的构想一定不能脱离于现场的环境。”
刘贵叹了口气说:“我以为能通过这一战向你证明我的能力,但是现在看来还需要努力啊!你是不是在国外上过军校啊!”
宋文星笑呵呵的说:“别瞎猜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过是多看了两本书而已。咱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你负责练兵打仗,我负责战略规划,筹备物资。”
就在宋文星和刘贵讨论战略战术,检讨临汾保卫战的得失的时候,忽然通讯员过来报告说:“第四集团军发来了消息,说**抛开了他们,从黄河南岸调了2个军,4个师的兵力,准备攻打运城。
不过,日军好像提前得到了消息,在我们打临汾保卫战的时候,就向运城空运了1个联队的日军。”
宋文星笑着说:“我看,不是日本人能掐会算,也不是**情报泄露,而是他们是冲着我们来的,想对我们发起突然攻击,只是没有想到临汾的战斗开始的突然,结束的又太快了,他们还来不及动作就结束了。”
刘贵好奇的问:“有哪些迹象说明是冲着我们来的?”
宋文星淡淡的说:“是从战略考量上来看的。因为一旦运城被我们拿下,以我们宽阔的战略纵深,再加上没有了后顾之忧,日军就很难一下子消灭我们了,而会跟我们形成持久拉锯消耗,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说实话,日军打到了今天,消耗的军费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不能实现稳定华北,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那么日本人就只能透支自己的经济潜力了。”
刘贵点了点头,然后又笑了一下说:“2个联队的日军,怕是**这次要啃硬骨头了,不知道能不能拿的下。”
宋文星也笑着说:“谁知道呢,我其实是希望他们能拿的下,但是恐怕够呛,因为运城有飞机场,只要飞机场不失,日军就能随时得到增援,不过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刘贵好奇的问:“什么选择?”
宋文星微笑着说:“那就是在运城跟日军消耗日军不断的依靠空运来运送补给物资和人员,然后用优势兵力来消耗他们,比**被动的打什么会战要划算的多,不过,就怕**没有哪个心。
在**当中,那个高级将领不把手底下的人员物资当成自己的私产,去跟日本人消耗,那不就是要倾家荡产?估计就算是老蒋也不愿意,他得保留实力,否则他这个委员长就做不长了。”
宋文星和刘贵在讨论运城的时候,**也对运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围三阙一,传统的攻城策略,虽然都知道没什么好跑的,周围都是中国人的地盘,但是可以让日军从心理上不至于死战到底。
能攻下运城,**从西安运来了仅剩的几门150mm口径的榴弹炮和所剩不多的炮弹,调来了精锐的山炮营,全部是一水的德国山炮,另外,2个军的**将士也是经过了厮杀的,有些战斗力的部队,可谓是准备充分。
攻城一开始,**首先用150mm榴弹炮轰开了城门,然后又轰开了几处城墙,**士兵们呐喊着冲了上去,对着轰开的城墙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然而,当**士兵冒着猛烈的弹雨冲上去的时候,发现运城内的街道上都布满了日军的火力点,房屋被打通,街道被筑成沙袋工事,甚至零星的还有炮兵直瞄工事。
缺乏有效通讯手段的**,只好在缺口炮火支援,摧毁日军的工事,但是进攻的部队和第二梯队却拥挤在了城墙附近,城墙上还有不少日军士兵不断的往下投掷手雷,再加上九二步兵炮的精确射击,攻入城内却伤亡惨重的**只得退了出来。
这时候,日军利用准备好的木头和石块堵住了缺口,第一次进攻宣告失败。
随机,**炮兵轰击,发动了第二次进攻。
不过,这个时候,日军的飞机频繁的开始轰炸运城周围的**,尤其是炮兵阵地,更是日军照顾的重点。
当初在临汾的时候,蟒丛山纵队也遭到过日军飞机的轰炸,但是由于城内建筑物林立,阻挡了单片的纷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