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装备而言,却远远比不上,尤其是重火力方面,中央军基本上至少有一个山炮营的编制,标准火炮18门。另外,九二步兵炮的炮弹只有3。8公斤左右,山炮炮弹的重量一般在5。5公斤左右,别看重量增加了不到2公斤,但是实际的爆炸威力接近于九二步兵炮的一倍。
一下子增加了5000新兵,再加上原来的单兵技战术水平都不高,迫切需要提高战斗力。
宋文星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教导连这下派上了用场,除了留下1个班的种子外,其余全部下放到了各部,担任基层干部。
当然,这批战斗骨干要优先满足主力部队,其次才轮到警备部队。
战斗骨干虽然有了,但是新兵数量太多,加强训练十分的有必要。
首先要加强的就是刺杀。
刺杀虽然是一门技术活,但是战术动作其实比较简单,最关键的就是臂力要强,反应灵活,这需要长期的锻炼。但是战斗很可能说来就来,只能见缝插针的训练一下,多熟练一份,战斗起来就有可能少吃一份亏。
咱们比不上鬼子的素质,人家的新兵至少都经过了1年以上艰苦的新兵训练,有很多士官都经过了多年的训练,刺杀水平如火纯青,因此,到时候很可能只能一命换一命的拼命了。
其次就是投掷手榴弹。
手榴弹的好处就是制造工艺简单,而且大大加强了近战火力,由于都是手工装配,制造工时比复装子弹慢不了多少,但是威力不可同日而语。
手榴弹的投掷训练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方向的准确性。
农村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根本就没有玩具这一概念,因此石头成了孩子们童年最好的玩具,扔石头成一个普遍的游戏项目。有很多有创造性的孩子,甚至用一个布条给石头加力,增大石头的初速度,扔的更准更远。
这种能使用布条投掷手雷的战士,被各营都编在了营长们的警卫排里,直接进行战术指挥,在居高临下伏击敌人的时候,每个人可以媲美一门迫击炮了。
最的就是班组战术了。
进攻的时候,该怎么冲,各单位之间怎么配合,如何用手势传递简单信息,针对于各种常见情况如何选择合适的战术,如何选择进攻点和进攻时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撤退,以及撤退的方式和各单位之间的交替掩护。
战士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文化,也记不住那么多,只有进行经常性的实际演习,把这些东西熟悉到他们的身体里,战时才会不出现重大失误。
但是,再好的训练也不如实战,6个主力团各个部队都选择适当的对手进行实战。
5团和6团轮流去骚扰翼城和阳城的伪军;3团和4团在安昌县和丘山县周围纵横捭阖;1团和2团则长途行军带着山炮连,在汾河以南和运城之间打击各据点伪军,威胁运城的安全。
除了就近练兵的因素外,5团和6团的任务是将来向阳城和翼城发展做准备。阳城和翼城的日伪军在安昌战役后遭到了致命打击,虽然后来得到了补充,但是已经被蟒丛山纵队震慑,这次5团和6团的出征就是进一步压缩日伪军的势力,在晋城周边也产生影响,配合基层政权在敌占区的建设工作,为八路军的干部们工作条件。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虽然痛恨日本人,但是如果觉得你不能给他们带来保护,反而带来了灾难,也是不会积极响应的。但是如果部队的威名传开,连小鬼子都害怕老百姓觉得有了主心骨,行动就会积极起来,会对着日伪军的背后吐口水:“呸,等大部队来了,看你们怎么办?”
日伪军表示办不了,那么好办,凉拌呗!
3团和4团的任务最轻松,但是也最麻烦。
第六十七章 战前风云 一()
丘山县的鬼子打怕了,都在县城里待着,不敢出县城一步,境内的伪军也都服服贴贴的,没法下手;安昌县则驻扎了1个联队的日军,由于前车之鉴,用兵也比较谨慎,一个搞不好还容易被咬一口,毕竟一个整编联队有三、四千鬼子,大队炮加联队炮加起来有12门硬碰硬的话,3团和4团就算有4个加强游击中队的配合,也绝对不是对手。
不过,日军由于连吃败仗,士气低落,另外攻不下摘星山对蟒丛山也构不成威胁,还要经受沿途的骚扰和袭击,不但徒耗兵力,而且很可能会在某个时间吃个大亏。更的是,日军根本摸不清楚蟒丛山纵队到底有多少兵力,多少实力,万一6支主力部队大集结,再搞个安昌县大会战,很可能还是会损兵折将。
因此,即使在他们的北边出现了蟒丛山纵队的身影,也不派兵追击,生怕一出城就遭到包围。
1团和2团除了练兵之外,还带着宋文星和刘贵交代的任务:打通蟒丛山和黄河西岸的通道,扩展部队活动的纵深,顺便帮助八路军干部们建立基层政权。
加强各团的攻坚力量,山炮连暂时分解,总共8门九二步兵炮,其中4门分给了任务最重的1团和2团,其余4门给4个团平分。
3个机炮营,其中2个给了1团和2团,1个给了5团和6团,而3团和4团方向因为预测战斗不会太剧烈,且有4个加强游击中队配合,因此没有特意加强。
摘星山守备营和泉口村守备团以及武陵县的2个加强游击中队则可以跟主力部队协商配合,轮流出去进行实战,增强战斗力。
6个团三面出击,在整个晋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和震动,日军龟缩不出,伪军诚惶诚恐,更多的情况是为数不少的伪军,甚至是日军,保命,乖乖的缴纳保护费。
一般情况下,一个炮楼最低要缴纳2箱子弹和1箱手榴弹,如果里面的伪军有些犹豫,甚至有些脾气,则直接开炮打开缺口,缴获里面的武器装备和弹药。
蟒丛山纵队的战士们此时往往对着蹲在地上的伪军嗤之以鼻的说:“区区的一个二鬼子汉奸,有什么好拽的,在爷爷面前装大尾巴狼,有本事拿起枪打鬼子去。当了汉奸觉得自己腰杆子硬了?鬼子在我们面前都屁滚尿流的!”
而蹲在地上的伪军俘虏们往往赔着笑脸说:“是我们糊涂了,是我们糊涂了,主要是怕交了枪以后,命就保不住了?”
这时候,战士们又会眼珠子一番说:“你们的一条汉奸狗命爷爷们不稀罕,爷爷们忙着打鬼子呢,要不是你们跟着鬼子捣乱,鬼子早就被爷爷们打跑了。今后呀,看见爷爷们就赶紧把手里的东西交了,要不然,爷爷们有心想放你们一马,可是子弹、炮弹不长眼,到时候去了阎王那里,可不要说爷爷们不仁义。”
伪军们往往会陪着笑脸说:“是是是,那肯定要怪自己不识抬举,今后要是见了你们,咱肯定是立马交枪的,给鬼子当差也就是混口饭吃,犯不着给他们卖命。”
鉴于整个晋南治安形势的恶化,驻守晋城、长治、安昌等地的日军33师团以及警备混成第4旅团和驻守运城、临汾一线的日军36师团以及警备第九旅团,召开了一次作战会议。
日军的第33师团和36师团是日军的三单位制乙种师团。
日军三单位制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联队,仅有一个大队的规模,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
警备混成第4、9旅团是独立混成旅团编制。
日军的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炮兵小队;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
经过讨论,会议决定,由33师团和36师团分别派出1个步兵联队并配属骑兵大队、工兵大队、辎重大队,另外还从炮兵联队中抽调了1个山炮大队8门四一式山炮,用以加强攻坚火力,分别围剿城顶山地区和蟒丛山地区的反抗势力。
日军炮兵大队本来是12门山炮或者野炮,但是由于武汉会战后,占领区扩大、兵力扩充和战争消耗等因素,乙种师团的每个炮兵联队的36门炮改成了24门,下面的3个炮兵大队也就变成了每个大队8门炮了。
虽然日军想抽调更多的兵力,但是日军的33师团的3个步兵联队1个驻守安昌,1个驻守晋城,只有1个联队的防守兵力。附近配属的警备混成第4旅团在安昌县周围遭受了重创,损失了足足6个中队的兵力,占总兵力的五分之二,还要防守安昌、翼城、阳城等地,毫无机动兵力可言。
36师团的1个联队驻守运城,1个联队驻守临汾,也只有1个联队的机动兵力。虽然警备混成第9旅团的5个大队的实力犹存,但是需要驻守闻喜、侯马、襄汾、河津等地,最多能抽调1个大队的机动兵力。
但是警备混成旅团的大队,战斗力不强,再加上1个大队的兵力实在是不上台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家吃掉了。而这1个大队的机动兵力留在这一带还可以围剿八路军小股游击队的骚扰行动,甚至可以分散成以中队为单位四处行动。
33师团计划进攻武陵县再进攻青石镇,最后攻克泉口村;36师团进攻城顶山的322旅,攻克山口后,再进攻摘星山,最后在蟒丛山内部会师,彻底剿灭这一带的反抗势力。
第六十八章 战前风云 二()
不过,就在各部进行动员,准备物资执行作战计划的时候,日军情报处特高课转述了一份来自丘山县小野治三郎的作战计划,并指出师团部作战计划的不足。
他指出此次战斗具体作战对象分散,虽然两面夹击,但是一部攻击322旅一部攻击蟒丛山,分散了兵力。以城顶山322旅日常的所作所为,如果进攻蟒丛山,他们是不会主动出击,出兵协助的。
另外,单独一路进攻蟒丛山,兵力十分不足,至少要有1个旅团以上的作战兵力,最好兵力超过1个师团。如果1个只有1个联队的作战兵力,虽然配属了一些特种部队,但是尤其是在武陵县方向,因为可能有第四集团军的配合,兵力更显不足。
最好的作战计划就是,两部同时进攻丘山县方向,33师团负责封锁摘星山山口,36师团负责进攻城顶山山口,322旅必然会被拿下。
等拿下了城顶山山口,警备混成第九旅团派遣1个大队的守备大队守住这里驻守,36师团转而封锁摘星山山口,对摘星山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而33师团转而进攻武陵县方向,最好驻守安昌县的那个联队也一起行动,一举攻克武陵县县城。
如果蟒丛山纵队死守武陵县县城,则33师团增强炮兵,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把蟒丛山纵队的实力消耗在武陵县县城。
如果蟒丛山纵队不防守,一旦武陵县县城被拿下,周围的各镇驻军肯定守不住。到时候,以大日本皇军的兵力火力优势,可以集中力量一举攻克泉口村,一旦泉口村被拿下,摘星山必然受到触动,蟒丛山纵队必然被迫接受决战,到时候才能一举歼灭这支部队。
虽然是由特高课转递的作战计划,但是小野治三郎一个小小的县城守备少佐,又连遭败绩,损兵折将,根本没有说话的资格,因此这份计划虽然得到了传阅,但是根本没有人理睬。
因为在日本人的眼里,虽然此前多次实力,那都是因为愚蠢的警备部队采取了错误的战术导致的,结果遭到了优势敌人的围攻,从而导致了失败。
而现在不同了,大日本野战部队的一个整编联队,可不是几个大队叠加那么简单,更何况还加强了骑兵大队,工兵大队和辎重大队,这么强大的实力,别说一个从没有听说过名字的杂牌部队,就是中央军的一个师,甚至一个军也顶不住。
在日本人的眼里,中国人的军队,要么在大炮面前被消耗,要么在大炮面前崩溃,要想守住某个地方,就要用人命来换大日本帝国的炮弹。而大日本帝国的炮弹都是东北的中国人生产的,使用的是辽宁的煤矿和铁矿,因为日本国内除了硫磺和火山灰外,没什么矿产。
因此,日本人瞧不起中国人,更瞧不起中国的军队,更何况还是一支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的杂牌部队,至今连国民政府的招牌都没有挂上。
日军刚开完作战会议,八路军的情报部门就得到了情报,立刻十万火急的送到了蟒丛山根据地。八路军的1首长亲自过问:“能守得住吗?需不需要支援?”
宋文星十分感激八路军送来的及时情报,因为这大大增加了蟒丛山纵队部署防御的时间。八路军由于3个整编师化整为零,分散到了整个华北进行敌后武装斗争,近一段时间晋南的军事力量并不强,且新兵居多,装备低劣,战斗力不强。
瘦猴陈中海的情报部门非常了解这个情况,因此,宋文星委婉的表示拒绝,不想再给八路军增添较大的伤亡。然而,八路军的1首长表示:“当初日军在太行山扫荡的时候,人家全军出动大打出手,硬生生拖回了日军2个联队的兵力,使得我们的反扫荡战斗没有较大损失。就算我们晋南的兵力不强,骚扰一下晋东南地区,拖住日军的兵力,哪怕是预备兵力也好!”
几天后,第四集团军也派李振西过来联系,当日军进攻武陵县的时候,第四集团军将向日军侧翼主动进攻,威胁阳城和晋城,牵制日军33师团的进攻。
蟒丛山地区和城顶山地区是中条山北部的屏障,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第四集团军孙蔚如将军果断决定,跟蟒丛山纵队联合,打破日军的围剿行动。
不过,虽然有不少有利条件,但是宋文星和刘贵还是很难决定首先对付哪路日军。东路日军有第四集团军的协助,但是由于安昌县境内还驻扎着日军的1个联队,实际上33师团在这一带的兵力是2个联队。
北路日军虽然只有一个联队,但是首先主攻的城顶山地区,另外摘星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很难攻的进来。蟒丛山跟城顶山之间的小路日军短时间根本无法得知,就算知道,短时间也很难展开兵力。
综合考虑了一下,宋文星决定拍板决定,集中兵力打击33师团的进攻力量。
322旅自从奉命驻守城顶山以来,虽然占据这十分有利的地势,又拿着国军的军饷和补给,按理说即使不是战功赫赫,也应该给日军添了不少麻烦才对。然而,322旅除了伪造了一些功绩外,可以说是从未向日军开过一枪一弹,现在日军来打你,总要出些力气了吧!
蟒丛山纵队虽然跟日军激战多次,打了不少胜仗,也占领了不少地盘,稳住了自己的脚跟,但是武陵县是蟒丛山纵队占领的第一个县城,算是蟒丛山根据地向外延伸的第一个桥头堡,虽然周围地势比较平坦,易攻难守,但是也十分有利于屯兵和出击。
另外,武陵县虽然是个小县城,但是再怎么说也是个县城,物资补给和粮食供应都相对方便的多,跟山区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军队的发展更是有利。
因此,蟒丛山纵队保卫县城的决心很大,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放弃。
第六十九章 打掉他们的骑兵 一()
然而,当日军从晋城、阳城集结部队陆续开拔的时候,蟒丛山纵队的加强游击中队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原因就是日军的骑兵大队。
日军的一个骑兵中队就有130人,一个骑兵大队有3个骑兵中队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