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之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命运之星-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能,我才不会雇用你呢,拉腊想。
她沿着门厅转了一圈,仔细地察看。在入口处有一排陈旧的大理石圆柱。拉腊下意识地掀起又脏又破的地毡瞧了瞧,下面是晦暗的大理石地面。她上了中楼,看见芥黄色的墙纸已经剥落,便揭下一片,看见墙纸里面也是同样的大理石,拉腊更加兴奋了。楼梯的扶手是用黑漆涂过的,拉腊回头张望了一下,确信那个服务员没有在盯她,便取出帕尔默饭店房间的钥匙,在油漆上刮了一下,结果发现了她心里希望的东西,那是实心的铜扶手。她来到同样漆成黑色的电梯前,也刮了一下,结果也是铜的。
她回到服务员那里,极力不喜形于色,“我能不能看一下房间?”
他耸耸肩膀,“反正我也不损失什么。”他递给她一把钥匙,“410房间。”
“谢谢。”
拉腊进了电梯,这是架式样老掉了牙又慢得要命的电梯。我要把它换掉。拉腊想。并且在里面装上一幅壁画。
她已经开始在心里装饰这家旅馆了。
410房间惨不忍睹,但拉腊立即就看出了潜力。房间惊人的宽敞,但设施过时,家具俗不可耐。拉腊心越跳越欢。好极了,她思忖。
她下了楼。楼梯很旧,散发出一股霉味。铺在楼梯上的地毯也很破旧,她发现地毯下面是和前厅一样的大理石。
她将钥匙还给了前台服务员。
“你想看的东西都看了吗?”
“是的,”拉腊说,“谢谢你。”
他咧嘴对她说道:“你真的要买这种地方?”
“是的,”她说,“我真的要买下它。”
“怪人。”他说。
电梯门开了,那个年轻的“诱饵”和她的上钩者出来了。她递给服务员那把钥匙和一些钱。“谢谢,迈克。”
“祝你们愉快。”迈克回答道。他又转身问拉腊,“你还会再来吗?”
“哦,会的。”拉腊肯定地说,“我会再来的。”

拉腊的下一站,去了市档案馆。她花10美元索取了自己感兴趣的那块房地产的档案,得到了一叠有关“国会旅馆”的资料。它是戴蒙德兄弟5年前以600万美元的价钱买下的。
戴蒙德兄弟的办公室在州街和湖滨街交界处的一幢旧楼里。当拉腊走进去时,一个东方血统、身穿红色短裙的接待小姐上前招呼她。
“您有什么事吗?”
“我想见戴蒙德先生。”
“哪一位呢?”
“他俩随便哪一个都行。”
“我给您接约翰。”
她拿起电话,“这里有一位女士想见你,约翰。”她听了一会儿,然后看着拉腊问道:“要谈什么事情?”
“我想买他的一家旅馆。”
她对电话里说:“她说她想买你的旅馆……好的。”她放下话筒,“请进吧。”
约翰·戴蒙德是一个身材高大、头发厚密的中年人,有一张凹进去的脸,仿佛从前足球踢得太多踢成了这般模样。他穿一件短袖衬衫,嘴里叼着一支大雪茄。当拉腊步入办公室时,他抬眼看着她。
“我的秘书说您想买我的一处房产。”他端详了她一会,“您的年龄看上去还不够享有选民权吧。”
“哦,我的年龄足够当一名选民了,”拉腊用保证的口气说道,“也足够来买您的房产了。”
“是吗?哪一处的?”
“国×旅馆。”
“国什么?”
“招牌上就这么写的,我估计是‘国会旅馆’吧。”
“唔,有的。”
“您是要出售它吧?”
他摇了摇头。“嘿,我可不知道。那家旅馆是我们来钱的主要财源之一。我现在还拿不准我们是否准备放弃它。”
“您已经放弃了它。”
“嗯?”
“这家旅馆已经面目全非了,它正在分崩离析。”
“是吗?那您买它干什么?”
“我打算买下后重新翻建。当然,交给我的楼必须是腾空的。”
“那倒没有问题。我们的房客都是一个星期左右的短客。”
“旅馆里一共有多少房间?”
“125间。建筑总面积为10万平方英尺。”
这么多房间,拉腊想,不过如果我把这些单间连成套间的话,可以改成60至75套。这办法能行。
该是讨价还价的时候了。
“如果我决定买下这座楼,你想开多少价?”
戴蒙德说:“如果我决定出售这座楼,我要1000万美元,第一期先付600万现金……”
拉腊摇头说:“我出……”
“听着,我不还价。”
拉腊坐在那里,脑子里盘算着翻建工程的成本。每平方英尺的翻建造价差不多要80美元,整个工程需要800万美元,另外还得加上家具、附属装置和设备的投资。
一串串数字在她脑子里上下翻腾着。她很清楚自己能够从银行贷到翻建费,问题在于她需要600万美元的现金,而手上只有300万美元。戴蒙德要价太狠了,可是她想得到这家旅馆,她一生从未这么强烈地渴望过获得一样东西。
“我和您做这笔交易。”她说。
他竖起耳朵。“嗯?”
“我接受您的价钱……”
他笑了,“这就差不多了。”
“第一期现金我先付给您300万美元。”
他摇了摇头,“不行,我一定要拿到600万现金。”
“您会拿到的。”
“嗯?另外300万从哪儿来?”
“从您自己这儿。”
“什么?”
“我给您300万美元的抵押债权。”
“您想借了我的钱,再来买我的房产?”
这正是肖恩·麦卡利斯特在格莱斯湾向她提过的同一个问题。
“您这样来看问题,”拉腊说,“实际上您是把钱借给您自己。在我还清您的债以前,您是这座楼的产权人。无论从哪方面看,您都没有损失。”
他考虑了一番拉腊的话,然后咧嘴笑了,“女士,您给自己买下这家旅馆啦。”

霍华德·凯勒在银行的办公室,是一间门上有他名字的小隔间。当拉腊走进去时,他看上去比上次还要邋遢。
“这么快就回来了?”
“您不是告诉我,等我找到一家饭店就来找您吗?我找到一家了。”
凯勒靠在他的椅背上,“说说看呢。”
“我在达拉韦尔大街上找到了一家旧旅馆,名叫国会旅馆,离密歇根大街只有几街区远。这旅馆破旧得够呛,但我想把它买下来,翻建成芝加哥最好的饭店。”
“告诉我要多少钱。”
拉腊告诉了他。
凯勒坐在那儿思考着,“我们去找鲍勃·万斯谈谈。”
鲍勃·万斯边听边作点笔记。“这比较可行,”他说,“不过……”他看着拉腊,“你以前开过饭店吗,卡梅伦小姐?”
拉腊想起了她在格莱斯湾管理客栈的悠悠的往事:叠被子、擦地板、洗衣服、刷碗盘,极力去迎合各种各样的人,使客栈安然无事。
“我开过一家住满了矿工和伐木工的客栈,开饭店不至于有多大问题。”
霍华德·凯勒说:“我想去看一下这个地方,鲍勃。”

拉腊的热情是不可抗拒的。当他们在国会旅馆破旧的客房中穿行时,霍华德·凯勒注视着她,从她的双眼里看到了这种洋溢着的热情。
“可以把这些单间改建为带桑那浴的漂亮套间,”拉腊兴奋地说,“壁炉放在这边,大钢琴摆在那个屋角。”她开始来回踱着步子。“那些腰缠万贯的旅客来到芝加哥时,他们要住第一流的饭店。但是这些饭店全都千篇一律,冷冰冰的房间毫无个性可言。要是我们向旅客们提供一种我想象中的客房,即便价格贵一些,他们无疑也会选择我们。这儿将出现一个真正宾至如归的饭店。”
“我留下印象了。”霍华德·凯勒说。
拉腊转身急切地问他:“你看银行会借给我贷款吗?”
“让我们瞧吧。”

半小时后,霍华德·凯勒和万斯在会谈。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万斯问。
“我觉得这位女士有服力,我欣赏她对于购物饭店的想法。”
“我也是。唯一的问题是她太年轻了,也缺乏经验。我们要担点风险。”他们又花了半个钟头讨论成本和预期效益。
“我认为我们应该上这个项目。”凯勒最后说,“我们不会损失什么,”他咧嘴笑道,“最坏的打算,大不了你我搬到那家饭店去住。”

霍华德·凯勒把电话打到了帕尔默饭店拉腊的房间。“银行刚刚批准了给你的贷款。”
拉腊发出一声欢叫,“你说的是真的吗?真是太好啦!哦,谢谢你,谢谢你!”
“我们还有一些细节要谈。”霍华德·凯勒说,“今晚你有空出来吃饭吗?”
“有空。”
“那好。我7点半开车来接你。”
他们在皇家饭店吃了晚饭。拉腊兴奋过度,几乎碰也没碰她面前的菜肴。
“我无法告诉你,我是多么激动。”她说,“它将成为芝加哥最出色的饭店。”
“放松一点,”凯勒警告她,“要走的路还长着呢。”他迟疑了一下,说:“我可以对你直言不讳吗,卡梅伦小姐?”
“叫我拉腊。”
“拉腊,你还是一匹黑马,你还没有比赛的成绩呢。”
“我在格莱斯湾已……”
“这里不是格莱斯湾,打个比方吧,这里是另一种赛场。”
“那银行干吗要帮助我呢?”拉腊问。
“别把我的话理解错了。我们不是慈善机构,一旦你失手,我们的银行就要破产倒闭。但是我对你有一种直觉,我觉得你能够成功,我觉得这项工程能够一鸣惊人。你的目标并不是干完这家饭店就鸣金收兵,对不对?”
“当然不是。”拉腊说。
“我也不这么认为。我要说的是,当我们借出一笔贷款以后,通常我们个人就不再介入这项工程了。但是这一次,只要你来找我,我一定会有求必应。”
霍华德·凯勒已打定了主意要和她拴在一起。从他第一眼看到她起,他就被拉腊深深吸引了,她的热情与决心征服了他。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他热望给她留下印象。也许,凯勒想道,有一天我会告诉她,我曾经差一点儿就名扬天下了……


第八章

里格利体育场里挤满了38960名喊声震天的球迷,他们正在观看世界棒球联赛的决赛。“现在卡伯俱乐部队和扬基俱乐部队正在进行最后一局的比赛,两队的比分是1:0。此时扬基队已有两名队员出局,三名队员上垒,站在一垒位上的是托尼·库比克,二垒位上的是怀替·福特,三垒位上是约吉·受拉。
当扬基队的米基·曼特尔走向击球区时,全场欢声雷动。本季开赛以来,“米克”已创下本赛季30。4%的安打率及全年42次本垒打的赫赫战绩!
杰克·布里克豪斯——里格利体育场的现场直播员,兴奋地解说着。“咦哟——卡伯队好像要换投手。他们换下了穆欧·杜雷波斯基……卡伯队教练鲍勃·谢弗因正在和裁判员交涉……让我们看看谁将出场……是霍华德·凯勒!凯勒正向投手区走去,观众大声助威!世界棒球联赛的压轴戏落到了这位年轻人肩上!他能将大名鼎鼎的米基·曼特尔拉下马吗?让我们拭目以待!现在凯勒已到达投手圈……他抬头看了看各垒同伴……作了一个深呼吸,然后挥臂。现在球投出去了……曼特尔举棒……挥臂,哎呀,他没有击中!好球!”
观众席上沉寂下来。曼特尔向前挪了一步,表情严酷。他屈腕握棒,准备挥臂。霍华德·凯勒环顾了一眼跑垒员,场内万目睽睽,气氛紧张,但他显得沉着冷静,镇定自若。他转身面对接手,等待发球信号,然后挥臂投出第二个球。
“他挥动臂膀,球投出去了!”播音员呼喊着。“这是个凯勒最拿手的曲线球……曼特尔摆臂挥棒,又未击中!两个好球啦!如果年轻的凯勒能把‘米克’打出局,芝加哥卡伯俱乐部队将登上世界棒球联赛的冠军宝座。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矮子和巨人的决战!年轻的凯勒在高水平的联队里才打了一年球,却已蜚声球坛了。可米基·曼特尔是棒球巨星……难道他真会被乳臭未干的凯勒打败吗?究竟鹿死谁手,就看最后一投了。
“凯勒又环顾了一遍跑垒员……他挥起了手臂……球飞出去了!还是个曲线球……就在球飘忽不定地掠过本垒板中央上方时,曼特尔判断失误,让出击球区……三击不中出局!”播音员声嘶力竭地嚷道。“曼特尔大丢其脸!无往而不胜的‘米克’被淘汰出局了,女士们先生们!年轻的霍华德·凯勒淘汰了巨星米基·曼特尔!比赛到此结束——世界棒球联赛的冠军被芝加哥卡伯俱乐部夺得!球迷们欣喜若狂,场内一片沸腾。”
运动场上,霍华德·凯勒的队友向他跑去,将他扛在肩上,穿过……

“霍华德,你究竟在做什么?”
“在做家庭作业哪,妈妈。”才15岁的凯勒心虚地关掉了电视机。庆幸的是,他刚刚看完了棒球赛。
棒球就是霍华德的感情,是他的生命。他很清楚有朝一日自己非去著名职业队打球不可。他6岁的时候,就和年长一倍的孩子赛棍球。12岁时,开始为美国军团联队当投手。15岁这年,有人把他推荐给四出物色队员的芝加哥卡伯俱乐部教练。“我从未见过像他这样棒的小伙子,”推荐他的人说,“他的曲球,旋转球和慢球简直神极了!”
那位教练不信,很勉强地说了声“好吧,我去看看这小伙子。”他去看了霍华德·凯勒效力的美国军团联队的另一场比赛,态度骤转180度。他在赛后找到这个小伙子。“你这辈子打算干什么,老弟?”
“打棒球。”霍华德十分干脆。
“听了真叫人高兴。我想让你跟我们的罗基联队签一份合同,怎么样啊?”
霍华德迫不及待地将喜讯告诉了父母。
凯勒夫妇是一对循规蹈矩的基督教徒,每个礼拜天都去做弥撒,并且坚持要儿子也参加。
老霍华德是一名打字机推销员,大部分时间在外忙业务。当他在家时,他总是尽可能多陪陪儿子。霍华德与父母亲的关系都很亲密,他的母亲每逢儿子参加比赛时,必定亲临赛场为儿子加油。霍华德6岁时就有了棒球手套和球衣。他同时也是一名球迷,就连他出世以前的那些赛事,他也能倒背如流。他能说出每一位优胜投手的各项成绩:好球是多少,出局是多少,救球是多少,封死球是多少。他还能随时分毫不差地回答出每个球队主力投手的姓名,每次和同学打赌总是赢钱。
“1949年进入决赛的两支队的投手是谁?”
“这容易,”霍华德说,“道奇尔队有纽科姆·罗和布兰卡,扬基队有雷诺兹、拉希、伯恩和洛帕特。”
“就算你对。”一位队友不服气地说,“梅杰联队历史上参赛场数最多的队员是谁?”问话的人手里还拿了本吉尼斯大全手册。
霍华德应对如流,“是卢格里克,参赛2130场。”
“谁的封死球记录最高?”
“沃尔特·约翰逊——一共113个。”
“谁在自己的棒球生涯中获得最高的本垒打记录?”
“巴伯·鲁思——714次。”
这位年轻的新秀声誉鹊起,职业队的教练纷纷前来打听这个在芝加哥卡伯俱乐部罗基联队打球的神童,无一不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到17岁那年,圣路易斯市卡丁赖斯俱乐部、巴尔的摩市奥利奥里斯俱乐部和纽约市扬基俱乐部的教练都邀请他加盟。
霍华德的父亲为他感到骄傲。“他像我,”他不无吹嘘地说,“我很年轻的时候就打棒球了。”
在他高中毕业的那年夏天,霍华德在美国军团联队一位赞助人开的银行里打工,当初级职员。他和一个名叫贝蒂·昆兰的漂亮女生感情甚笃,两个人准备大学一毕业就结婚。霍华德一见到她就谈棒球,由于她钟情于他,总是耐着性子听他说。霍华德对自己喜爱的棒球明星的轶事百听不厌,每次听到新鲜趣闻后,总要赶去告诉贝蒂。
“凯西·施滕格尔说,他的制胜之道,就是设法把五个恨他的人和五个态度未决的人隔离开来。”
“有人向约吉·贝拉打听时间,他却反问人家,‘你是说现在的时间吗?’”
“有位棒球手被投来的球击中了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