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灵瞳商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灵瞳商女-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这个国际公约就是在华夏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外交斡旋之下才最终达成的。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华夏国必须做出表态,当然,首先是来自于外交上的表态,至于军方会不会作出表态,虽然整体形势不好,但这种事情毕竟也只是内政了,不是谁都有资格过问,也不是谁都有资格指手画脚的。

    这是国家内政,对于内政,华夏国一向都是态度比较强硬,绝对不许别的国家或者个人随意干涉。

    其实,在顾安宁看来,若是国家的内政被别的国家随意干涉,那是极为软弱,和极损国格的,那时只有在殖民统治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情况。

    所以啊,想轻易地过问,华夏国究竟会不会出兵这种问题,外国的政治家是绝对做不到了,不过,政治和军事分析家们,应该能够做到。

    其实华夏国出不出兵,即使没有官方的答复,很多人都是心里有数的,华夏国在冷战结束之后在这方面一直都很谨慎,同时也不会肆意出兵去践踏别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国家元首求到华夏来,当然,冷战时期除外。

    因为在冷战的铁幕破除之后,华夏国和周边国家局势都很稳定,时至今日,局势不稳定的区域,都离华夏国十万八千里,怎么求都只会求到和他们接壤西方国家,怎么求都不会求到华夏国的。

    所以华夏国在这方面的态度一向都很明确,而且一直都是遵守国际法和相关的国际公约的,出兵干涉内政这种事情是觉得做不出来的。

    至少华夏国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可是在当事双方都还没有明确是不是要参加谈判,接受国际社会的斡旋和调解的情况下,这种谈判怎么展开?

    简直就是莫名其妙,这是被出了一个大难题之后,一种应对之策吧,不过在外交上的表态一向都是字句斟酌,希望会有一个好结果,至少不要被某些国家绕进去,两面为难就不好了。

    不过派出代表团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不会再有所改变,不管这个谈判,最后谈不谈的起来,这件事情肯定不会在产生什么变数,只希望,到最后不要产生什么外交纠纷就好。

    顾安宁这一次在元首的办公室里面停留的时间特别长,元首先生从这个话题展开,谈论了很多,顾安宁离开时,已经知道了这一次华夏国的外交表态的具体尺度,也知道了这一次例行记者会的具体时间。

    不过现在,她应该做好出远门的准备了。

    前方情况不明,但她们这一次势在必行。

    只能多做一些前期功课了。

    只是剩下的事情,就要看几天之后的事情到底要怎么发展了,总是需要随机应变的,因为这种东西只是很灵活,并不是特别死板的那种。

    不过,毫无疑问,她之后的行程都要随之改变,离开元首府之后,她就开始为几天之后的这一次行动,做准备了。

    在傍晚的时候,她收到了从外交部转送来的文件,对于全局又有了更深刻地了解,晚上的时候也没有休息,而是在考虑,一旦真的形成了这种谈判那么她们应该怎么办?

    其实说实话,这一次完全是迫于国际压力才会如此进入这种局势,原本,可以做个协调者,结果自己都被人拉进来了,这明显不是什么好事,所以现在就是要尽量避免过度干涉,还是要做回旁观者的这样一种状态。

    而且总是么做的相对公正,这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国际局势比较特殊,和别的方面,也不一样。

    所以这次真的是出了一个大题目来考她们了,不过因为顾安宁不知道,自己跟着去能做什么,所以也没有想太多,反正很多事情都不是她想的,也不是她应该想的,很多事情都有指定的人选来解决,跟她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她要做的其实就是领到了职务和差事之后,好好的把领到的职务和差事做完就可以了,做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晚上的时候,她果然在新闻上看到了相关的外交表态。

    果然是字句斟酌,特别的谨慎,是华夏国在外交方面一贯的风格。不过这份表态,也是比较简短,至少她是没有从这种表态当中听到什么别的信息,很多信息都是她提前知道的,所以她也只是确定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已。

    因为最近事情很多,而且这件事情牵涉面比较广,也属于特别重大,所以,还是特别用心的在关注,虽然她特别累,但是也没有要睡觉的打算,因为根据现在的进程,恐怕留给她们的时间已经不会太多。

    至少有些国家,在这种事情上确实是比较积极,只是不知道这种积极,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到最后能够达成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她只希望不要再留一个烂摊子就走人,这会留下,几十年甚至一百年的祸患。

    因为十几年之后很多的事情,其实和十几年之前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外交是一个持续性的事情,在前面一步一步留下的进程,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事情,就好像之后的一些恐怖袭击,其实有很多也是因为当年的烂摊子没有收拾好,结果任由当地的一些宗教和极端势力过度的自由发展,结果事情就不太好收拾了。

    因为,这么多年过去,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已经换届,元首基本上也换了,所有的内阁成员留下的其实并不多,当年作出相关决策的人很有可能已经下野赋闲。

    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吞下这枚苦果的,政府和决策者,基本上都不太可能是当年做出决策的人了。

    但是恐怕很多国民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之后,他们依然还在,也就是说做出决策的人很有可能已经不在权力的巅峰,但是接受这些的人还是当年的那些无辜的人。

    那个时候能怎么办呢?除了哭天抢地,还有指责政府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当年做出这些决策的人,很有可能已经变成了普通公民,这种所谓的指责,就算真的落到他们头上,对他们也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因为他们只代表个人,而不会再代表一个集体,所以这种指责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不痛不痒。

    不可能说,某个执政者在位的时候推行的某一种政策在十几年后,导致了很多不好的事情的发生,那么所有人就把现在这个已经离任普通的公民抓出来一顿打,或者干脆送到监狱里,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只是恐怕会再一次削弱这些人的政治影响力而已。

第一百五十四章 始料未及(2)() 
而且每一个执政者的执政观念都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性格,和他们的政治风格。

    也许有人是个强硬派,也许也有人是个温和派,当强硬派和温和派,在国际的局势当中,相互碰撞的时候,到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恐怕只有时间能够见证。

    顾安宁一夜没睡,早上也是按照她固定的时间表,其实这一天时间表没什么用,因为她整整一晚,大脑都处于活跃状态,根本就没有给身体下达睡眠的指令。

    第二天一整天也是足不出户哪儿都没去,就是单纯的开始研究,已经到她手里的各种资料,也大致掌握一些国家态度和他们的执政者所要达到的某种政治目的,这些是可以通过情报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只不过她研究情报方法和别人不太一样,毕竟她属于那种过来人,对一些很重大的事情还是心里有点数,比起一些人,单纯的依靠,所得到的情报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她还是能够根据之后事情的发展,来加固自己的论断,也提高得出的结论的准确性。

    而对于她来说,分析拿在手里的有限的情报和资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最多的信息,是她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她也一直都在借用追求方法和手段,锻炼自己的情报分析能力,现在的她,应该还不算是合格的特工,即使是,和那些单纯以获取情报作业的特工,甚至是可以说是间谍,还是有很大区别。

    至少现在是这样,至于将来到底会怎么样,她也不知道。

    她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下一秒就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秒,到底会经历什么,经过当年事情之后就更是这样了,在那之前她绝对是个无神论者,从来不信鬼神,不过在那之后,倒是有点信了,因为,自己现在的情况,也确实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

    所以有的时候有些事情的发展也还是要防着点,总是不希望出现什么莫名其妙的变数。

    接下来都只看各方的表态,总是要根据各方的表态,再进行相应的跟进,至少她是不想表现的太过活络,惹人厌烦。

    凡事总是有个度,过度了,总是不好,这在每一个方面都是适用的,过了四天,她们被通知可以出国,原因是首先要达成一个短期的停火协议,这需要很多国家的参与因为有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一个国家,就是某些特别活络的国家,不是所有人都买他们的账。

    说白了,其实,就是需要找个帮手,不过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外交上的斡旋和帮助还是可以的。

    只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一个限制的,所以怎么把握好这个限度是个问题。

    只是现在的麻烦,远不止这些。国家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治主体,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规定,按照相关的规定,出访人员的等级和各项待遇都是直接挂钩,所有的随行人员也都是经过审批,不可以随便加人,还是比较严格的。

    不过因为这一次去的人等级比较多,几乎是个个等级都有,所以排位子也比较麻烦,不过因为坐的是民航的班机,所以一大帮人,三四十个很壮观。

    顾安宁被破例允许乘坐一等舱,用元首先生的话说就是“方便改文件。”

    这种理由也确确实实比较特殊,恐怕也只有元首先生才会想得出来。

    这一趟,又得在飞机上待上好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可不能浪费,当然也不会闲的没事情干,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尤其是当飞机进入一万米的高空之后,就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段。

    这个稳定时间段有很长一段时间,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就可以进行开会之类的事情,不过因为乘坐的是民航的班机,虽然规定是这么规定的,但是还是需要避嫌,总不能当众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吧,那真的是,可以监狱了,或者就干脆别出去了。

    也不能通过文字交流,因为太不方便了,三四十个人,各个等级都有,而且坐的都比较分散,总不能每次都到处传纸条吧,这肯定也是行不通的,何况纸条传来传去,总是会有输了到时候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传纸条,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有人去做的,除非这个人脑子坏掉了她一直都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人做事,不是遵循以往的形式习惯,或者正确的做事的方法或者就干脆反其道而行之,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是由何种理由促使他这么做,她首先想到的原因,肯定是这个人肯定是脑子坏掉了。

    而且很多行为都是不允许做的,因为那会破坏保密的相关规则,那么,人员坐的很分散的情况下又有没有办法传纸条,那么要怎么传递相关的信息呢?

    后来,就有了一种设备,叫做信息传输器,是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而专门研制的,从面世以来,一直都只供给各国的有关部门使用,就是这种东西一直都处在官用的状态,从来没有被批准,可以在民用领域进行使用。

    所以保密系数还是很高的,结果在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机器之后,华夏国就组织科学家对这个东西进行了研究,当时当然也是有目标的,目标就是用最快的时间对这个产品进行同类研发,有自己的技术,争取制造出从外壳到芯片以及最核心的技术都是华夏国独立进行研究研发的纯国产。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个东西一直都处在官用的状态,如前所述,从来就没有允许在民用的领域,甚至可以这样说,这就是专门为官方量身打造的一款科技产品,既然如此,那么它就仅仅只在各国的官方机构和部门中进行流通。

    而如果没有国产的,每次都依靠进口的话,不仅会产生高额费用,而且还会因此产生一种风险,因为东西是从国外进口的,从研发到组装,到底经过哪些程序,当中又经历了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至少是不会有一个华夏人知道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在这种机器当中动点手脚简直太容易了,随便放个芯片就能够达到目的,而且不仅仅是外交部门,其他一些官方部门在出访或者有其他的出国的公务的时候也会使用到这种机器,这款机器就可能存储各个部门的各种信息,其中也包括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

    如果这种信息被盗取的话,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毕竟很多国家的情报网都是跨国的,而且可以说是无孔不入的。

    只需要对芯片的数据进行提取,就可以知道所有的信息了,这种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她相信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冒这种风险。

    所有的国家对于情报这方面一向都是很谨慎的,对于国家机密一向也是保守得很严密,怎么可能会有一个机器就泄露出去呢,所以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基本上都是要么对于这个机器进行彻底的研究,就要么就把芯片换掉,不会有第三种情况发生。

    当然这种东西顾安宁的手上也配备了一个,虽然当年并没有使用过这种东西,因为那个时候都直接使用笔记本电脑了,虽然一般的飞机上时不允许使用电脑的,但是政府部门使用的电脑都进行了新的处理,不会对飞机的飞行产生干扰,还是和安全的所以才会放心的把电脑带上飞机。

    幸亏那个东西不是很难操作,否则还真是惨了。

    顾安宁正看着文件呢,自己的机器上就显示有新的信息,打开来一看,是季副部长,顾安宁眼皮跳了跳,这位季副部长最近才因故出差一次,结束之后回京没几天,现在又有新的公务了,果然还是很忙。

    上次顾安宁去中东的时候他也正好在那边,主管各个区域事务的副部长基本上都是一直待在京都的,特殊情况除外。

    那条信息是这样写的:“请整理问答文件。”

    所谓的问答文件就是在谈判,或者经记者会的时候根据他们有可能的提出的问题,首先做一个准备,免得到时候到的时候,回答不出来,下不来台不好了。

    虽然各种记者会的时候考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还是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否则什么准备都没有,连别人有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知道,那什么回答?那这记者会还开不开了?

    进行谈判的时候更是这样了,谈判桌上的气氛咳比记者会的时候紧张多了。

    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对方设下的陷阱里,所以谈判桌上出现僵持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作为国家的外交官代表国家的立场进行谈判,现了僵持或者矛盾和意见高度分歧的情况,这是很尴尬的事情。

    而且和记者会不同,谈判的时候所要准备的资料方向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有针对一些事情的侧重点,以及谈判技巧的运用,所导致的,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题外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