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灵瞳商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灵瞳商女-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在这个结果还没有发生之前,怎么运用好自己手里的资源,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样想来,事情就会复杂很多,所以她现在每次写一份报告都要把自己写到崩溃为止,说不定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这个其实是说不好的,琢磨的事情越多,就会越麻烦越头疼,这是一定的。

    但是她突然觉得比起前几天的事情,这种写报告的事情,又不是特别头疼了,其实前几天的事情,才是真的让她有点终生难忘的感觉,就是,前几天,她是负责把不去吃饭的那几户人家的礼,都是一份一份亲自送到了的,只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那边,她是要等到吃饭的时候才会去送。( 800)

    那么在这之前她就把,所有的,其实是,不想多做接触的亲戚们,全都接触了一遍,不管她愿不愿意,这应该是每年一次的例行接触,虽然她真的很不愿意,但是今年有些人特别话唠,不过就是去送了个礼,结果在自己的二叔家里面被强留了两个小时,他们夫妻两个简直可以用车轮战来形容。

    先是她送来的礼物,贬损了一通,然后又是把她的父母了念叨一通,最后话里话外的,就是让她送过年的礼金,然后她就是觉得很奇怪啊,又不是结婚,又不是干嘛,为什么一定要送礼金呢?就算说是什么给孩子的压岁钱,但他跟他们的孩子是同辈,那她干嘛要付给他们压岁钱,这简直不合逻辑嘛。

    再说了,如果要说给压岁钱的问题,那她就不是来付钱的,是来收钱的,应该是作为长辈的他们给她压岁钱才是。

    她现在只要一想起当时的情况,实在是觉得太过分,也太奇葩了。

    虽说物极必反,奇葩到了一定程度,总是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世界上奇葩的人还是有,而且随时都会遇到。

    她按照惯例,其实也是例行公事的去了那里,说句实话,虽然二叔一家并不是特别的欢迎她,但是每次都是一个路数,先是相对比较热情接着就开始看带来的东西,然后就开始挑剔上了,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安宁啊,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啊,你爸妈呢,今年还没有回来啊,不是做二叔的挑理儿,这都几年了,你爸妈也不回来过年连父母都不伺候,这可都是你二叔在帮衬,这不说功劳苦劳的,就花了不少钱,还有年前你爷爷病了,这医药费可都是你二叔出的,你看你,过年就带着这么点点不值钱的东西,你对得起你叔你婶吗?”

    顾安宁听罢一笑,今年倒是学聪明了,好歹也是换了个借口,但在顾安宁看来,实在是有故伎重施的嫌疑。

    既然他们不记得了,那就由她来提醒一下,帮助他们想起来吧!

    “二叔莫不是记性不好,忘记了?上次爷爷看病到时候,确实是二叔您出的钱,但是事后,我马上就相关的医疗收费扣费通知单,把相关的欠款一分不少的给了二叔,那么,二叔又为何一定要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呢,我可是记得该给的,一点都没少。”有的人老糊涂了,但是她还没有老糊涂,有些事情总是会记着一本帐不会永远都拿出来翻一翻,但是偶尔还是需要用一下,要不然就是一本糊涂账了。

    如果说,连这些账算不清楚的话,那她怎么管理这么大的公司?有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揪着某些事情不放,但是每个人心里总是有一本账的。

    自己的话被拆穿了,两个人的脸上难免会有一点点不自然,但是两个人脸上的一点不自然,很快就消失了。

    毕竟他们两夫妻还是比较无耻的,其实这也是一种见识短浅的表现,怎么说呢,他们其实是一直都在至少是在思想认识上和顾安宁不在一个层次,还是停留在一个唯利是图的这样的阶段。

    “安宁啊,你二叔我呢,也没别的意思,这大过年的,你只拎来这么一点点东西,实在也是太小气了,这点点东西能值几个钱,不说别的,你外公家里不是家大业大么,怎么就送出这么点东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拿这些东西打发叫花子呢!”

    “原来在二叔自己的心里,您和二婶就是叫花子啊,那我可是长了见识,下次就按照给叫花子的标准准备每年的年节礼了。”

    顾安宁忽然来了一句,让对面的两个人的脸色就像是调色盘一样。

    红了青,青了白,着实是好看得很。

    怎么说呢,她并不是他们有多难看,实在是他们太过分了,以为她没有父母在身边,手上又有这么大的一笔资产他们当然不知道,顾安宁自己开设公司的事,只是知道顾安宁的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带过来很多很多的财产。

    包括那栋房子,而作为沈家比较看重的女儿,以及女儿的女儿,顾安宁手里的钱绝对不会少,但是每年过年都只知道送这些莫名其妙的没有什么用的东西。

    在他们看来,如果她真的是为他们好的话,如果心里真的有他们的话,就应该送黄金珠宝什么的,不得不说,贪财贪心,而且十分的短视,这是顾安宁能够给出的形容和评价。

    不过她外祖父的,家里很有钱,跟她送礼有什么关系?根本就是八杆子打不着嘛!

    送礼的是她,而不是她的外祖父,又何必什么事情都扯上不相干的人呢?这样实在是很无聊,而且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何况虽然是点到为止的例行接触,但是该有的礼数和该有的面子,她一点都没有缺,送出的礼物,虽然不如去给外祖父家的贵重,这是肯定的,因为两户人家的说得难听一点,阶层都不一样,怎么可能送出去一模一样的礼物?

    但是说真的,比起很大一部分人家她送出去的这些礼物,其实价值都是很高的,然而有人就是不识货的,她也没有办法。

    先别说二叔赚钱的速度不快,但是花钱还是相当大手大脚的,一个月的工资基本上是半个月,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就花完了。

    她送出去的礼物如果折合成现金足够二叔,这个败家子,花上三到四个月也是一笔很大的钱,可是,就是不识货怎么办?

    有的人不认识,难道你还要很耐心的跟他解释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顾安宁是没有什么耐心跟他们这样说的,但是在被强留的两个小时里,她真的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听和尚念经一样,就像是很多种不同的声音,都在耳朵边炸响。

    反正她是没有听到在说什么,她也不想听到,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听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是被放行了。

    那种感觉,要她自己来说的话,就是觉得有点像乘飞机过安检的时候被扣下了,然后就过了好久才被放行的那种感觉,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够这么啰嗦,讲两个小时都不嫌累。

    顾安宁离开那里,之后就直接回了家,她实在是对这种无法忍受,但是又没有办法做出具体处理的事情,以及,做这些事情的人感到十分的无奈。

    要是她的每个亲戚都有大舅舅这样的素质,也不至于亲戚之间的关系会这么僵,她每次去送礼的好像走进一个陌生人的家里一样,哪怕是仅有的那么一点热情,也是别有所图的,不是发自内心的那种热情。

第九十九章 惆怅 画像() 
这种事挺想来总是比较不是滋味的,好歹都是亲戚,却过的比陌生人都还不如,而且每次都想着怎么去算计别人,而不是去想着怎么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实在是让她比较难以接受的。

    说实话,亲戚之间的关系僵化的问题,也不是从她这里开始的,据说是父母刚结婚的时候就有了,原因就是父母在结婚的时候外祖父送来的一些财物以及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带来的陪嫁。

    当时父母在谈婚论嫁的时候,父亲就向祖父祖母提出过要分家的问题,毕竟这也是很正常的,在传统的意义上虽然说父母一般都是在长子结婚之后,依旧会跟着长子生活,并且由长子夫妇负责奉养,但是父亲和母亲当时已经进入外交部工作,而且都是特别优秀的外交官,如果跟父母住在一起的话,有一些文件的保密性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才会提出分家的事情。

    是住到母亲带来的那个宅子里面,这件事情,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两位叔叔的激烈反对,虽然顾安宁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过她自己想想,这两位叔叔都不是特别能够赚钱的人,但是又是有一点虚荣心,花钱特别厉害,他们应该是想,如果三家分开那花钱,就要独立核算而不是说在老宅里面统一合算。

    到时候如果没有分家的话,没有钱花了,也许还能在自己的大哥大嫂手里挪用一点,毕竟她的父母是性格很好的人,而且在他们看来也是特别的有钱,不会计较这么一点点小钱,如果真的分出去了呢,到时候谁来让他们随心所欲的花钱呢!

    所以,基于以上的这些原因,他们是坚决不同意分家的。

    如果分家了,那就什么事情就要自己打点了,而且也会花掉很多钱,如果任由自己的大哥大嫂分了出去,那就相当是失去了一个移动提款机。

    所以,他们不想分家,美其名曰是兄弟情深,如果分家会让别人看笑话,实际上就是想用所谓的面子问题阻止这件事情。

    后来,他们不再纠结于是否分家,而是提出,要分家可以,那所有人都要住到那栋别墅里,否则就要顾安宁的父母另外花钱给他们买房自住,这简直是笑话,弟弟们搬家要大哥买房子,简直是不可理喻,哪有这种事情?

    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连老太太都跟着起哄,说是大儿子一家分出去了,他们还是跟着大儿子住,言下之意就是要住到那栋别墅里面,不过她刚刚说完这话,就被老爷子毫不留情而且史无前例的甩了一个大嘴巴子。

    这简直是混话,老爷子当年也是当过兵的,很有军人的那种血性,在他看来,三个儿子里面就是大儿子最有出息,书读得好,学历也高,关键是能找到这么贤惠的儿媳妇,两个人也是志同道合,而且还是大学同学互相知根知底,后来觉得女方的家庭条件那么好,有点高攀了,但是看两个人是真的相互喜欢也就同意了。

    而且大儿子是有大出息的人,在这么鱼龙混杂的绞在一处,也是不太好。

    再者说,对于他来说,当年能活着回来已经是很幸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就很好,何必到城里去?他最见不得心情浮躁的人,偏偏自己的老伴和二儿子三儿子,全是这幅德行,实在是家门不幸。

    最后老爷子是一锤定音,老大一家分出去,去了城里,顺带着在之后把老二和老三家也分了出去,就是老两口单过。

    但是不久之后,事实上结婚后不久,两个人就重新恢复了工作,当时是在国内外不定,后来,顾安宁出生在了京都,由父母身边的秘书负责照顾,四岁的时候离开京都,回到了现在所居住的城市,由容姨照顾至今。

    之于父母,随着职位的上升,两人被派到不同的国家,一家三口简直就是相隔千里,而且最为一国最高驻外官员,怎么可能会随意的有假期,怎么会是说回来就回来的呢,上次回来也是因为有公事的缘故,否则任期不满,在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说回来就回来?

    正因此,她对于父母也是十分理解,毕竟还是公事重要。

    其实她觉得自己在处理家族内部关系的时候,还是有所欠缺,显得有点缺乏经验,束手束脚,总有一天,不管是在哪一边的亲戚她要做一个彻底的清理,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自己在整个家族里还是欠缺一点公信力,现在还没有到机会,等到将来,什么极品亲戚都别想在她身边晃悠,至于真心对她好的那些,当然是要帮助他们脱离火坑了,这是一定的。

    不过大过年的,她也实在是没心思在找这些人,说什么了,前段时间她已经收到了父母分别从海外两个国家寄回的包裹,里面的东西很多,有衣服,零食,糕点等等,都是给她的,不过话说回来,她最看重的还是父母的来信。

    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一种情感的寄托,顾安宁将这些东西小心的收好,转身进了自己房间旁边那个用来盛放乐器地方,那个地方其实是乐器靠墙,然后空出了很大的一块地方,作为她的画室,所有的画笔都整齐的放在一边,白色的画布,撑在那里,上面是一幅还没有完成的人物肖像画,上面的角色,就是她的父母。

    顾安宁在想象着他们一起穿着职业装出现的样子,按照自己对于父母的了解,选择两人最常出现的职业造型,然后画上背景,不过她现在是在画着父母的五官整幅画的五官还是属于一个比较难以掌握的分寸,所以她画的极为小心,尤其是父亲的鼻子和母亲的眼睛,作为女儿,她觉得这是父母脸上最有代表性的器官,母亲的眼睛是很明亮的大眼睛,微微有点丹凤眼,但不是那种吊得很厉害的三角眼,母亲是很端庄的,既不妖娆,也不像王熙凤那样的泼辣专权,所以眼睛是恰到好处的展现了母亲的柔美,至于父亲的鼻子,也是恰到好处,不是高的很过分的西方鼻,也不是鹰钩鼻,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而不是那种横眉冷竖的冷酷的样子,所以父亲当初五十多岁了,还是美男子一个,要不是他不愿意续娶,那顾安宁很快就会有继母的,父亲可是个帅哥,而且学识渊博,据说当时在大学的时候就是令人羡慕的一对,虽然大学里禁止谈恋爱,但是小小的苗头还是有的,当时就有人说他们是才子佳人,很般配的一对,但是也有人对他们这一对不太看好,很简单,才子佳人美女帅哥的反作用就是到处都有追求者,如果不是足够坚定的维持爱情,说不定l两个人老早就分手了。

    不过,他们对于感情还是极为专一的,大学毕业之后,两个人双双被外交部录取,因为其实当时是不太有人,尤其是女生愿意去做外交官的,当时母亲有一位闺蜜,也是成绩相当的好,可她就是不想去考外交部,而是在后来做了律师,现在已经是省内首屈一指的金牌女律师了,所以当时,母亲是那一年学校里唯一一个顺利被外交部录取的女生。

    因为两个人都被录取了,所以先是外交部去工作,后来又公派去两个人又出去留学深造,而巧就巧在,在那一年,父亲母亲和那位日后成为了律师的好友又重聚在了一所大学里,只不过,严佳宜当时已经决定把律师作为自己以后的行业,那次她是自己考了相关的出国考试去大学深造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两人在留学回来之后,就结了婚,不过说起来,下次是不是应该画一幅父母大学时候的样子呢,那倒是要好好推理一下父母当年的样子了,因为那个时候的照片都是一式两份,由父亲母亲分开收藏,大学时候的照片,在家里是找不到了,也就是说,顾安宁手上没有相关的样本,画起来倒是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顾安宁仔细想了下,反正该送的礼已经基本上送完了,接下来的几天她就处在一个空闲的状态,倒是可以多画几幅画这样也很好。

    她想了好久甚至在之前用铅笔在白纸上不停的话画母亲眼睛的轮廓,李秋相似度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铅笔的轮廓画得差不多之后,她还用画颜料画的小毛笔不停的在另外一块画布上花,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父母的形象其实不只是在照片上,在她的心里其实就有最好最清晰的形象,她现在在做的就是如何把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