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之三国霸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召唤之三国霸业- 第6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仗打完了,天气也恢复了正常,仿佛弥补似的,接连下了好几场雨。

    这天清晨,正是雨后初晴之际,兰苍水上升腾起了条条云雾,被朝阳一照,飘飘渺渺的,仿佛传说中的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连绵的远山上,也尽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

    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之中,几乎可以让人完全忘记三天前的那场血战,也忘记自己正身处最严酷的乱世之中,时刻都要为生存而努力挣扎。

    李翊伫立河畔,远眺壮丽的山光水色,面容古井无波,如同老僧入定,心绪却是波澜起伏,难以平静。

    他知道这是大战降临的紧张所致。明明盼望着对手晚些出招,好多做些准备,却又因耐不住等待的煎熬,反而期待对手早点出手,也好尽早决一胜负。

    李翊心中千念百转,一方面是在考虑东吴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也在盘算南蛮战事尽快结束的可能性有多高。当然,他更关心的还是留守诸将到底能不能从容应对。

    心潮翻涌间,气息也开始絮乱起来。

    李翊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镇定。

    从当年穿越到这东汉末年,决意称雄于世,改变历史的一刻开始,自己就应该知道,这条路上布满荆棘。毕竟对手非同小可,无论做出再怎样充分的准备,也难保不被对方找到破绽。

    对手既然是孙权、周瑜、陆逊这样的枭雄,自然不能掉以轻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挑战,也在清理之中。

    道理没错,只是心潮如海,又岂是说平就平的?

    越是强自压抑,反弹的就越是厉害。

    心潮起伏之下,李翊干脆取了霸王枪在手,开始练武。

    这几年,他亲临战阵的次数比原来少了,但武艺却越发精进了。即便不下场,他经常观摩到的那些,也都是最顶尖的对决。

    对李翊来说,他缺的本来也不是普通的武艺套路,而是要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来。他的格斗技艺本来就是以灵活、快速、多变为主,此刻在脑中回想着当世绝顶高手们的风采,身随心走,一招一式稳稳的使出来,内劲游走于经络之间,心境也渐渐平稳下来。

    突然间,脑海间闪过一个念头,李翊心有所感,大喝一声,霸王枪如游龙般刺出,在河畔的一颗大树上一划而过。

    那大树纹丝不动,看起来没什么异常,李翊也不说话,只是盯着大树看。

    片刻后,一阵河风吹过,那大树突然晃动起来,枝叶摩擦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整棵树干从中一分为二,就那么倾覆而倒,竟是被李翊一枪斩成了两端。

    李翊收枪而立,仰天长啸:“海乃百川,有容为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好一个无欲则刚!”啸声未绝,身后便传来一声喝彩,“臣近年来一直在想,要以一句话概括我大唐新政,该如何措辞,却是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听得皇上新词,却有茅塞顿开之感。无欲则刚,故能立千仞而不倒,妙,实在是妙!”

    李翊并不惊讶,头也不回的问道:“孔明,你什么时候也学得这么会说话了?”

    诸葛亮呵呵一笑道:“皇上明鉴,臣此言字字发自肺腑,天日可鉴啊。”

    “好了,你也不要插科打诨了,这种事不适合你。”李翊一摆手,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现在跑来找我,显然不是茂公的事,莫非是中原有了消息?”

    李翊心中明镜一样,诸葛亮的性格算不上古板,但他骨子里就有工作狂的倾向,若是没有重要的事,肯定不会大清早的跑来看自己练武。

    再结合诸葛亮此来,还有故意岔开话题的嫌疑,显然带来的消息不是能让人心情爽朗的那种。

    “皇上英明。”诸葛亮走上几步,站到李翊身侧,低声道,“是文和送来的飞鸽传书!”

    他稍作停顿,让李翊有时间消化思考,然后才继续说道:“就在十日前,我军在江东军中的细作看到周瑜悄悄率领一支精兵离开建康……”

    “也就是说,他已经到了建康?却没出现在长江和荆州前线?”李翊沉吟片刻,反问道。

    “很有可能是这样。”诸葛亮点头道,神情凝重。

    “真被文和料中了啊。”李翊冷笑有声。

    诸葛亮沉声提醒道:“皇上,京师那边……当速做决断啊!”

第1163章 孤注一掷() 
从东吴到蓟城,路程虽远,但沿路的防御却远称不上严密。在抵达灅水(海河)入海口之前,沿途都是大海。虽然唐军海军强大,却不能保证不让东吴兵马越过防线。

    抵达灅水入海口之后,想要前往蓟城,只需通过渔阳郡就可以了。渔阳郡作为李翊的老巢,虽然经营多年,但所谓灯下黑,这里的防务其实十分松懈。

    也就是说,周瑜跟孙坚的接触,是完全有可能的!

    周瑜带的少量兵马,当然不足以攻克蓟城,孙坚纵有异心,也没本事策动叛乱。但两者若勾结起来,一个虚张声势的进攻,一个配合默契的将军队胡乱指挥调动,那事情就很不妙了。

    诸葛亮不是第一次来提醒李翊了,他认为,应该尽快解除孙坚的职务,并且将其软禁起来,等到警报解除,再行处置。

    有这种想法的不单是诸葛亮,也是刘伯温、郭嘉等幕僚达成的共识。

    李翊明白诸葛亮等人的想法。

    说到底,还是孙坚和同僚们接触太少,显得太过神秘,而且他在大唐的地位也谈不上多重要,无可替代。所以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其他幕僚,都主张以最激烈的手段来对付他。

    唯一有所不同的就是贾诩。老狐狸虽然第一个做出了提示,但他对如何处置孙坚,却没做定论,只是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那副不肯担责任的嘴脸。

    “以莫须有的罪名撤职软禁么?对文台来说,未免有些不公平啊。”李翊不置可否的摇摇头,轻声叹道。

    孙坚跟他也算是老相识了,现在更是成为他的岳父,李翊感觉到非常为难。

    “事急从权!”诸葛亮并无退让之意,加重语气说道,“总比亡羊补牢要强!”

    李翊突然话锋一转道:“不过,孔明,你想过没有,说不定周瑜他们就是想让咱们这么做呢。”

    “这……”诸葛亮微一迟疑,这个可能性的确存在。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孤注一掷的行为是自寻死路。只要各地民兵组织起来,抵抗个三五天,孤军深入的东吴大军就完蛋了。

    不过,若是李翊一纸文书撤换了孙坚,那问题就严重了。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孙坚刚被拿下,东吴大军便已兵至,京师人心势必动荡。到时候,京师的防御还能顺利组织起来吗?会不会内忧外患齐生呢?

    要知道,周瑜可不是好对付的,贸然处置孙坚,说不定反而会带来危险。

    诸葛亮的特点是心思缜密,之前没想到这点,只是因为对留守部队的防御有着充足的信心。可现在听了李翊这么一说,诸葛亮变得沉默起来,不是哑口无言了,而是在思考,推演战局。

    李翊并不催促,只是静静等着,他也希望听听诸葛亮全心思考后的想法。

    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越发明亮的阳光照在清澈的江水上,反射出了七彩光芒,看得李翊一时间都有些失神。

    就在这时,诸葛亮忽然抬起头,说道:“我明白了!”

    “嗯?”李翊抬眼看过去,只见诸葛亮脸上泛着奇特的光彩,应该是江水的反光,但李翊总觉得那是智慧的光芒。

    只听诸葛亮说道:“若臣所料不差,周瑜的计谋应该是这样的……”

    ………………

    同一时间的建康城中,东吴众文武大臣也因为一封飞鸽传书,聚集到了皇宫中。

    “南蛮军竟然败了,而且败得这么惨……李翊啊李翊,你果然不愧是吾生平最大的对手啊!”

    听着孙权的喃喃低语,众人面面相觑。

    如果没猜错的话,陛下这次受的刺激太大,甚至已经超出承受能力了。

    南蛮军北上,在外行人看来,就是孟获等南蛮首领的心血来潮,脑袋发热。可实际上,只有在座的这些人才知道,己方阵营为此花费了多少心思,投入了多少资源!

    只有外行才会认为,合纵连横的达成只需要张仪、苏秦的一条三寸不烂之舌。政治上的友好与破裂,注定要伴随着大量的利益输送,这才是真理。

    毫不夸张的说,若是没有与南蛮军的盟约,东吴大军可以用省下来的物资招募并武装起一支十万人规模的军队出来。就算是以高标准选拔的精锐,也能编练出五万兵来。

    另外,为了这次的行动,陛下甚至卖掉了刘备的蜀汉。不是陛下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对刘备的蜀汉政权不管不顾。实在是他很清楚,就算是跟刘备联手,也难以抵挡强大的大唐军队的攻伐。

    为此,陛下选择了出卖蜀汉和刘备,然后又游说南蛮攻打唐军,为的就是将李翊吸引的尽可能的远离中原,方便己方计策的实施。

    不过,投入了巨量的物资,最后却连牵制唐军都没做到,这样的结果实在太悲惨了。

    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刹那,在场众人又有哪个不是如同被晴天霹雳击中一样,先是五内俱焚,脑子一片空白,继而欲哭无泪的呢?

    以己度人,陛下失态至此,也就不足为奇了。

    “南蛮军既惨败若此,纵使孟获有死战之心,也无回天之力了。最悲观的考虑,李翊也许在中旬左右,就能率骑兵赶回中原……皇上,何去何从,应当早生决断啊!”

    第一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是鲁肃,在沉重如山岳般的抉择面前,年轻人表现出了惊人的镇静。

    众人齐齐看向孙权。

    现在留给孙权的只有两个选择,放弃奇袭蓟城,也放弃这场大战,全面收缩兵力,以长江天险抵挡唐军的攻击。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战事拖入持久战。

    李翊虽然灭亡了蜀汉,又打败了南蛮军,但伤亡也不小,南征军团和开战之初相比,规模已不足一半。开战这么久,耗费的粮草也相当大,在全取益州和南蛮之地后,未必还有力量继续攻打东吴。

    虽然曹军现在的领地不如大唐大,但交州已经是囊中之物,南蛮军倾巢而出之后,掸国一带也成了嘴边的肉。这些地盘方圆数千里,人口超过五百万,只要稳住阵脚,从容经营几年下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若是不退,那就只能继续实施既定的那项策略,那可是条具备相当大的风险的策略!

    有南蛮军的牵制,这条计策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良策。而在南蛮军溃灭的现在,继续这么干的话,就是走上了一条至为险峻的羊肠小道。

    胜,则全胜!败,则万劫不复!

    就在昨夜,陛下还召开军议,商讨此策的具体细节。陆逊的一封急信,彻底改变了形势。

    鲁肃的发言虽然没有明显的倾向,但听话听音,这位军师显然是更倾向于求稳的,只是担心刺激到皇上,才表达得比较隐晦。

    现在,就看陛下如何决断了。

    “半个月,半个月!”孙权面色铁青,反复念叨了好几遍,声音也是越来越响亮,最后他用吼叫般的声音,大声咆哮道,“朕意已决!就赌这半个月,胜者王侯败者为寇!”

    事实上,此刻局势已经是势成骑虎了,周瑜已经率领精锐水军出发,此刻正在茫茫大海上。就算是孙权想要退兵,也难以联系上周瑜了。

    ………………

    东吴将会做出什么决定,李翊并不知道,也没空关注这样的问题,此刻他最关心的,是徐茂公出使的成败。

    徐茂公当日请命平定南蛮残军,做的不是以武力解决的打算,而是要孤身入敌营,以口才和胆魄来解决问题。

    打从心里讲,李翊不想让徐茂公去,太危险了。南蛮人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又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突然发疯?对付这样的敌人,李翊当然不愿意付出失去自己的首席军师的代价。

    不过徐茂公很坚持,而且做出的分析也很精辟在理,犹豫再三,李翊还是答应了徐茂公。

    徐茂公这一去,已是两天过半,三天的期限眼看就要到了,但南蛮军方面却迟迟没有动静。

    李翊开始担心,一时间也是顾不上关注中原局势和东吴的阴谋了。

    正焦急间,帐外脚步声急响,典韦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大叫道:“皇上,事成了,茂公将军成功了,鸠僚部的兵马已经到了乌戈洞!”

    “哦?”李翊大喜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到了帐门前,“好,如此甚好!传令下去,全军开拔,目标乌戈洞!”

    “喏!”

    ………………

    乌戈洞,孟获看了弟弟孟优一眼,见得后者点头,示意准备就绪,这才一提马缰,与军师朵思大王一起迎了出去,大笑道:“两位酋长果然勇冠三军,竟然突破了岳云那贼的阻截,真是天不绝我南蛮啊!祝氏部落人在何处?莫非……”

    孟获一脸的惊喜,但话语里却是隐伏杀机。

    宁兴、侬选都是心中微凛,知道一个对答不好,今天就是血溅当场的局面。

    宁兴呵呵一笑,朗声道:“蛮王说笑了,那岳云乃是大唐大将军岳飞之子,勇武过人,麾下精骑更是百战之师,哪里是轻易突破得了的?只是他顾忌将士伤亡,一时拿不下我等,故而干脆装个大方,让咱们进洞来吃粮罢了。”

第1164章 不死心的孟获() 
鸠僚部是一个南蛮的部落联盟,由六大部落组成,分别是祝氏部落、宁氏部落、侬氏部落、黄氏部落、韦氏部落和周氏部落组成。这宁兴和侬选分别是宁氏部落和侬氏部落的首领。

    这次前来会盟,其实鸠僚部也并没有全部出动,只是来了祝氏、宁氏和侬氏三个部落,其余的黄氏、韦氏和周氏三个部落并没有出兵。

    南蛮八番九十三甸,又称九十三洞,孟获最初不过是三洞之主而已,宁兴这些人也同样是一洞之主。

    宁兴等人单独拿出来,实力比以前的孟获要差,但合起来,却比孟获要强上不少,从地位上来说,这些人都是平起平坐的。

    之前孟获借着朵思大王的支持,成了南蛮王,宁兴等人慑服于他的威势,都以下属自居。

    眼下南蛮联军大军已经烟消云散,他们就没太把孟获这个蛮王看在眼里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摆明车马,大家一切照旧,省得为争权冲突了。

    “我就料得如此!”孟获冷笑道,“李翊那老小子现在想必正得意洋洋呢,觉得对付咱们这些残兵败将,不值得付出太多代价,他的心思恐怕全都放在东吴孙权身上了。这样正好,那孙权老谋深算,又岂是个好相与的?他们自去争夺,正方便我等重振旗鼓!”

    宁兴和侬选对了个眼色,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讶。以他们想来,此刻的孟获应该是垂头丧气才对,至不济也该是心中只有愤恨,像个输红眼的赌徒一般。怎么也没想到,孟获的情绪竟然和大战之前差不多。

    看着孟获不急不躁,从容淡定的样子,二人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敬佩。

    这敬佩针对的不是孟获,而是徐茂公!他料得实在太准了,简直是分毫不差!

    料敌先机若此,还怕大事不成吗?

    ………………

    风吹起时,孟获正在自己所居住的洞外的树荫下喝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