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有谋 作者:团子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淑女有谋 作者:团子圆-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着疾步奔走,额上微微出汗的周大夫终于在众人的焦急等待中,过了来。

依书忙让开身子,让周大夫给许氏把脉。自个儿则屏息侧立在一旁,等着周大夫诊治的结果。

随着脉象的走势,周大夫额际的热汗慢慢变成了冷汗,眉头也是越皱越紧,嘴角越抿越紧。

依书心中暗道不妙,却还是抱了一份侥幸的心思,希望是自己猜错了。

周大夫终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半弯腰对依书垂了头,叹息道:“三小姐,恕敝下无能,三姨娘的病情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只怕……”

依书惊诧的瞪大了眸子,严厉的朝周大夫喝道:“只怕什么?”

周大夫再次叹息一声,“依敝下看来,三姨娘只怕是时日不多了,多则三日,少则……唉……”

听到周大夫的话语,依书震惊的后退了几步,许氏,竟已是病到如此程度了吗?

“你可有办法救治?府里良药无数,难道救不回姨娘的命了?”

周大夫缓缓的摇了摇头,却是说不出任何话来。风中残烛,气数已尽,即使良药无数,也已经是药石罔效了。

许氏听的周大夫的话语,却是一点意外的样子都没有,嘴角的淡笑仍在,朝依书轻声道:“三小姐,不用操心了,我的身子我自个儿清楚,就算是用药,那也是浪费了。”

许氏对于自己病入膏肓的事实却似乎看的很是淡然,一点濒死之人的绝望都没有,似乎也没有丝毫对这世间的留恋之情。

依书朝周大夫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周大夫想了想,复又抱拳对依书道:“回禀三小姐,虽然三姨娘的病已是无救,但敝下以为还是开一副安神止痛的药来,也好减轻一些三姨娘的痛苦。”

依书颔首道:“那就麻烦周大夫了。”

周大夫忙道:“这是敝下的分内之事。”便赶忙下去抓药煎药。

银珠搬了凳子,置于依书身后,她如今身子刚好利索,还是不要站得太久的好。

许氏想是也想起了依书的境况,忙焦急的对依书道:“三小姐,你如今身子刚好,现在夜露又重,你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吧,身子要紧,我这边没啥事,实在是不消你在这边操心。”

依书握了握许氏的手,自己几次险死还生,都不如真个的看着一个生命在自己眼前慢慢消逝那般让人感伤。她虽跟许氏接触不多,但因为有秦智幸在,也了解许氏一些。能教出秦智幸那般懂事听话的孩子,想来许氏的性子一定是极好的。

“三姨娘,我没事的,只是你……”依书顿了顿,命不久矣这四个字却是怎么都说不出口,好似一旦出口,就是自己判了许氏死刑一般,她轻叹口气,又道:“三姨娘,不如,我明日求的母亲,遣人去安亲王府,将智幸给带回来可好?也让他再陪你几天。”

在她看来,许氏最最惦念最最放心不下的,应该是秦智幸吧。他还那么小,未能成家立业,如何能让许氏放得下心来?

许氏忙摇了摇头,一面着急的对依书摆着手,“不用不用,咳咳……咳……”许氏再次咳嗽了起来,“智幸如今既是……咳咳……在安亲王府伴读,咳咳……就不要打扰他了,咳咳……让他安心学习就好。”

依书握着许氏的手死死的抓紧着,真切希望这样就能挽回许氏的生命,至少,让她能看着智幸长大也好。

依书轻声叹道:“三姨娘,我若是不将智幸接回来见你一面,只怕他大了以后,会恨我的。”

确实如此,秦智幸一直是跟许氏相依为命,娘儿俩的感情不比一般。若是秦智幸连许氏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他该是何等的绝望痛苦?

想到等待着秦智幸的竟是母子二人的生离死别,从此阴阳相隔,依书眼眶也不禁红了起来。

许氏摇了摇头,对依书轻笑道:“不会的,智幸最是乖巧,他一定知道,姨娘这是为了他好,也知道三小姐是最最关心他的,绝不会因着这件小事,就记恨于三小姐,智幸他都懂得。”

听到许氏如此说,依书的泪水险些落了下来,哽着声道:“三姨娘,既是智幸他都懂得,我这做姐姐的,却又如何能不管这件事?您放心,我明儿个,一定去求的母亲同意,将智幸给接回来,你一定要撑住啊。”



第一一五章 人微言轻

许氏又劝了依书几句,让她不要将秦智幸给唤回来,只说是怕影响秦智幸日后的前程。可她虽然不怨,但心里却也是清楚的很,蔡氏是不喜她们娘儿俩的。既然她都要去了,何苦再让依书在蔡氏面前为难呢?她更不希望因为自己,再给秦智幸带来任何麻烦。

这些话她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跟依书说的,毕竟蔡氏是依书的亲母,她怎么能说出这种影响人家母女二人之间感情的话来呢?

依书见许氏态度坚决,便不再说这个问题,她是绝不可能让智幸连自己娘亲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两刻钟后,一个小丫头终于端着药碗过了来。

依书亲自接过药碗,试试了温度,准备亲自喂许氏喝。

许氏忙伸手去接药碗,一面对依书道:“三小姐,我身子还行,还是我自己来喝吧。”

依书却是端着药碗轻轻躲了开去,轻声道:“姨娘,智幸如今不在你身边,就让我替他尽一些孝道吧。”

许氏眸子微湿,感慨的看着依书,见她神色坚决,眸中流露的是真情,便也不再矫情,叹息着轻笑一声,“罢了,那今儿个就麻烦三小姐了。”

许氏微微后仰,穗儿忙在后面给她垫了软枕,让她靠在床上,方便吃药。

依书舀了一勺汤药,吹凉了温度,轻柔的递至许氏唇边,让她慢慢喝了下去。

许氏脸上满是欣慰的笑意,又带着一丝满足,看着依书的眼光也带着慈爱。

一碗汤药很快就喝了下去,依书将空了的碗递给一旁的丫鬟,又扶着许氏躺了下去,给她掖了掖被子,轻声道:“姨娘,这药刚喝完,你先睡一会儿吧。”

许氏眼角朝外扫了一眼,心知现在时辰已是不早了,若是她不休息,想来依书也不会回去休息,便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

依书又在床边坐了一会儿,等的听到许氏的呼吸声均匀了,方才与屋内的众丫鬟摆了摆手,示意她们都出去,而后自个儿才轻手轻脚的出了去,只留兰儿一个人在许氏身边伺候着。

依书让银珠她们都在外面候着,而她则唤了穗儿,在一旁的偏房坐了。有些事情她还不清楚,今夜既然晓得了,自然是要问个明白。

更深露重,银珠又为依书添了一杯热茶,方才退了下去。依书在上首坐了,穗儿静静的垂首立在她身前。

依书吃了半盏热茶,方才觉得自己身子暖和了许多,轻声问穗儿道:“穗儿,你在三姨娘身边待多久了?”

穗儿恭敬答道:“回三小姐,快三年了。”

依书点了点头,又问道:“我听三姨娘夸你,想来你也是个不错的姑娘,现在我有些事情要问你,你必须要将实情都告诉我。”

穗儿一怔,似有些为难,眉头不经意的蹙了起来。自打她进府以后,因为没有给管事的婆子好处,便被遣到了许氏的院子里伺候,寻常时候也是很少出去。因而,对于府里的规矩和各项事务,知之甚少,但有些东西却还是晓得的。例如,依书是蔡氏最为疼爱的一个女儿,而蔡氏极为不喜许姨娘等人。

但凡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晓得,她若是在依书面前说了蔡氏的不好,想来日后蔡氏若是知道了这件事情,肯定没有她的好果子吃。

依书迟迟不见穗儿回答,眉头轻拧,冷了声音对穗儿道:“怎么着?难道连我问你话,都没有回答了?”

穗儿一吓,忙道:“奴婢不敢。”

依书冷哼一声,沉声道:“既是不敢,还不从实讲来。”她即使不愿在丫鬟们面前显摆当主子的威风,但有时候,你不这样做,她们反而不愿意讲实话。

依书心中暗叹一声,她这样,算不算是精神上的严刑逼供?

穗儿吓的跪伏在地,她们这些卖身给秦府为奴的人,生死都掌控在主子们手里,只要一个不高兴,即使拿她们出气,却也没有可说理的地方。

穗儿思量一番,依书是主子,蔡氏也是主子,不管哪个,都能轻易扭转她的人生,想对她怎样就怎样,她连一点选择的权利都没有,更没有拒绝的余地,泪水不禁落了下来,伏身在地,道:“三小姐尽请问,奴婢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万万不敢有一句不实之言。”

看着穗儿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上,身子微微哆嗦着,依书心下也是不忍,也不过是个年纪与自己差不多大的丫头,偏生境遇差得就是这么大。

在问清楚一些事情之前,看来只能让穗儿这么跪着了。

依书暗叹一声,问道:“你先说说,为何三姨娘身边只你二人伺候了,其他人呢?”

穗儿忙道:“回三小姐,姨娘身边本来也没有几个人,秋菊跟沈妈妈陪着三少爷去安亲王府里了,其他的两个粗使婆子则被管事的安排去了别处。”

依书点了点头,又问道:“姨娘这病肯定拖了有一段时日,为何没有去请大夫来看看?”

穗儿微顿,许久后方才哽着声儿回道:“回三小姐,奴婢……奴婢也想过去找大夫,先前不知道大夫在哪里,问了好些个人,才晓得周大夫住的院子。去了以后,守门的婆子却是压根不让我进,说是没有主子的吩咐,不能轻易麻烦周大夫。奴婢就说是三姨娘病了,那婆子却是听而未闻,仍旧不让奴婢进去。”

依书眉头紧皱,“那你怎没有去禀报夫人一声?若是夫人晓得了,姨娘的病情也不会拖到这般严重。”

依书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却忽然有些七上八下,她不是不知道蔡氏不喜许氏,但断不会以为蔡氏会见死不救。怎么说许氏都是府里的姨娘,哪里真个能病死在府里,还压根不请大夫来瞧上一瞧?

穗儿闻听依书的问话,久久不敢言语,她们不过是丫鬟,哪里敢说主子的不是?

依书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蹙眉喝问道:“怎的不答我的话?哑巴了不成?”

穗儿身子哆嗦了一下,抖着声音答道:“奴婢不敢。奴婢……奴婢……奴婢……”话未说全,穗儿已是泪流满襟,左右衡量一番,只觉得自己得罪了哪个,都是死路一条,索性横下了心,咬牙道:“奴婢也去过夫人的院子,可是那守门的婆子无论如何都不让奴婢进去,奴婢在院门外高叫了几声夫人,还被那婆子使了人打了一顿。奴婢晓得,去求夫人已是无用。”

顿了顿,穗儿接着道:“奴婢自打进府以后,就一直伺候着许姨娘这一个主子,姨娘是个好人,从来没有因为奴婢等人是丫鬟,是下人,就瞧不起奴婢等人,对奴婢如亲人一般,奴婢自然不能坐视姨娘病弱。可是,奴婢也只是下人,实在是无法为姨娘请得大夫,直至今儿个,姨娘咳出了血来,奴婢才大了胆子,想去求老爷来救救姨娘。”

“可是……”穗儿泪水落得更凶,声音中满是惶急无助,“可是奴婢跟老爷说姨娘病重以后,老爷竟只是怒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奴婢……奴婢也没有办法啊。后来又跟兰儿商量了一下,便让兰儿去宝沁楼求三小姐,求三小姐救姨娘一命。哪里晓得,姨娘已是没救了。”

说完这些,穗儿已是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声中是无尽的委屈和无奈,她们不是不想救许姨娘,而是她们人微言轻,压根没有人理会她们,她们如何能救下许姨娘的命?



第一一六章 前因

听完穗儿的话,依书沉默良久,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无情的多,她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许姨娘病成这个样子,不仅请不到大夫,就连秦子明跟蔡氏都没有管上一管。

她低头暗暗思忖着,也许只是守门的婆子太肆意妄为了吧?兴许不是蔡氏的本意?随之,她又摇了摇头,许姨娘虽然只是个姨娘,但到底也是这府里的半个主子,可比那些守门的婆子有地位的多,就算她们了不起许姨娘,但万万不敢不禀报一声,就这么置许姨娘于不顾。

若到时候秦子明跟蔡氏计较起来,她们这些婆子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说到底,那些婆子只可能是在蔡氏的暗许之下行事的,只有如此,她们才会对求救上门的穗儿置之不理。

依书轻叹一声,对于蔡氏,她实在是恨不起来,也讨厌不起来。在她来到这里五年多的时间里,蔡氏未曾有一时不将她放在心上。来探看她的时候,若是她正在休息,那绝不会让丫头们将她吵醒,只默默的坐在她的床前,慈爱的看着她。每当得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东西,蔡氏也总是会第一时间让人给宝沁楼送去一份,宁愿自己短缺了,却从来不会克扣依书半分。出行的时候,担心依书身子不适,最好的马车也是让给依书去坐。月前自己在外,蔡氏担心不已,遣了府里一半的侍卫仆从去找她,在悉得自己的所在以后,放下府里的一切,亲自去迎接她回来。

一个处处将她放在首位的娘亲,让她如何去讨厌和憎恶?

依书轻叹口气,站起身子,唤穗儿起来,“起来吧,先回去好好伺候着你们姨娘,我先回去了。待会儿我留两个小丫头在这里,帮着你们。明儿个姨娘醒了,遣个小丫头去告诉我一声。”

穗儿忙点了点头,应了声是,忙上前去帮依书开了门。

银珠正候在外面,听的依书出来,上前扶了她。

依书站在院里,朝许氏的屋子看了好一会儿,口中默默念叨着些什么,而后对银珠吩咐道:“银珠,留两个丫头在这里伺候着。”

银珠应了声是,便瞅了跟来的几个小丫头,从中选出了两个人留了下来,另一些人则随着依书又回了去。

回到宝沁楼,依书在桌旁坐了,却是没有立时就上床休息去。

屋子各处点着好些个蜡烛和油灯,多宝格中放置着诸多价值连城的古玩玉器,墙上还挂着几幅一看便知不是凡品的名画。

她这里,样样都是好的,这不只是因为她是府里的小姐,更是因为蔡氏对她的宠爱。

不由得,依书轻叹了一声,歪着头对侍立在一旁的银珠道:“银珠,你说为何母亲会这般对三姨娘呢?三姨娘平日里都不管事,也甚少惹事生非,本是一个极省心的人,为何母亲甚少约束大姨娘和二姨娘,却独独苛待三姨娘?”

这个问题,依书一直没想的明白。如果是因为子嗣问题,担心秦智幸以后分了秦智博的家产,那秦智峰呢?蔡氏应该对二姨娘也该严厉许多吧。难道是因为身份问题?这三个姨娘里,大姨娘跟二姨娘都出身名门,只有三姨娘是小家小户出身,甚至自打进了秦府以后,就彻底跟自己的娘家断了联系,以免丢了秦府的脸面。

银珠抬首朝依书看了一眼,对于依书的这个问题,以前她倒也是不知道,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听得多了,便也晓得了其中内情。只不过,那些事,她一时还不敢对依书言说。

依书静默许久,未听到银珠的答复,本来也没指望银珠能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

夜色渐深,依书却因为心中有事,睡不着觉,便就一直坐在那里。

银珠给她换了好几杯热茶,也劝了她几句,依书却只道还不瞌睡,再在外面坐一会子。

看着依书紧皱的眉头,一副犯愁的样子,银珠想了想,轻咳一声,“小姐,奴婢……奴婢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依书侧首朝她看去,轻声道:“银珠,你都跟在我身边好些年了,我的性子你也了解,有什么事就说吧。”

银珠微微对依书福了福身,转身开门探看了一番。今夜是她值夜,薄荷跟银华都休息了,另一些婆子跟丫鬟也被遣去休息了。确定外面无人,银珠才放心的将门又关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