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东亚的局势,德国已经放弃了亚洲战场,集中力量解决欧洲,待欧战胜利再解决亚洲问题,德国人提议将胶东无条件交于袁世凯,可袁世凯担心日本人,他惧怕日本人。
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这正是为袁克定考虑,因为德国并没有打的意思,所以中德的问题是如何接交的问题,如果收回山东,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而且是政治上的胜利,袁世凯更为准备拟任袁克定为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元帅,负责对德作战。
日本人通过其收购的《顺天日报》向袁世凯发出警告不要介入战事,并且派出公使发出外交再次重申。
当然中国也不能加同盟国,就算袁世凯有那个胆,英、美也不会同意。
美国不愿意卷入中国山东问题,但是在中国参战问题上,态度还是较为明确的,中国中立,还是加入协约国,都是中国政府的事,我们应当尊重。
美国说一套做一套,他把中国踢进协约国,自己却始终保持独立。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是十分愿意加入协约国的,但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却反对,我们不能违背民义。”
美国不能违背民义,中国就能违背民义了吗?日本人对此很感不安,随着中国申请加入协约国,日本国内加紧出征,内阁要求立即宣战,出兵,在中国加入协约国之前夺取山东,搞定德国。
德国方面通过杨洪森与袁世凯达成《1914年中德秘密协议》,德国将山东无条件交还中国,中国政府将在适当的时机在广州提供一处港口。德国方面希望尽快接手山东,至于租界内的工厂、商店、船坞等等全归中国。
如果山东落下日军之手,只能增加他们对华的野心,但考虑到英国的支持,袁世凯打算利用美国这个中立国做缓冲。可是,杨洪森为他提供了另外一套方案,将青岛租借给日本,当然这是杨洪森最不愿意看到的。不过袁世凯颇为中意第二套方案,打下来后租借给日本,用来抵偿以前的借款,对此杨洪森并没有表态,他只想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亚洲第一”青岛浮动船坞、机械设备、技术人员等等。杨洪森已经准备派部队参战,甚至与张勋都协调好了一起行动,到时推荐张勋为山东都督。
袁世凯在山东原有数个混成旅,但是考虑到讨伐德国,这几个混成旅是远远够的,既然要让袁克定掌握北洋系统军权,那么声势一定要大。杨洪森的皖军编为陆军师北上参战,袁世凯考虑着如果事情恶化的话,完全可以让皖军打头阵,让他与日本兵好好拼上一把,他可坐收渔翁之利。
8月16日袁世凯向德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他底气足,一方面是与德国人谈好了,另一方面,他与日本也谈好了。按照袁世凯与日本方面签订的《中日秘密协议》,日本北洋政府提供借款,中国政府将青岛租界给日本做基地,租期为99年。日本签订这个协议不过是给英、美政府看的,他们要的是整个山东,解决的是整个中国问题,青岛连塞牙缝都不够。
此时,日本高层有着这样一种声音,他们认为英、法、德、奥匈都被卷入了欧洲战事,至于意大利等国在东方均没有殖民地,甚至贸易都很少,最为让人担心就是美国,但是美国与中国间隔着太平洋,等他们跑过来的时候,日本已经把中国变成了附庸国。
陆军计划在海军配合下在莱洲湾登陆,占领胶济线,向整个山东发展,控制津浦线上的重要枢纽济南(历城)。沿津浦线北上最多两个师团,就能解中国精锐北洋军,控制北京扶持清帝溥仪上位。陆军反复推演了这个计划,认为事在必成,一股而下,逼着英法承认溥仪政权,作为征服中国的第一步。
“这是自民治维新以来我大日本帝国征服中国支那的最佳良机。”
军界有识之士普遍这么认为,此时正是西方各国势力无暇东顾,而中国正处于四分五裂当中,被称为中国陆军精锐的北洋军在最近的一系列战败中损失惨重,这个时候不下决心夺取中国,天照大神也会发怒的。
内阁中军方求战欲望高昂,扶持袁世凯与扶持清末帝溥仪之间的差距对于浸淫多年的这些日本老政客他们自然门清。
诱人的,实在是太诱人了。连日本天皇对都为之心动,几次召见伏见亲王入宫见驾,并且通过他之口表达了对军方的支持。
此时,日本却正有一群“温和”派当政,在他们看来扶持溥仪就意味着全面介入中国战事,这样将会造成日、美间的严重冲突,以及英、法态度上的连锁反应。另外,不能忽视中国的民族情绪,帝国到目前也未能彻底镇压朝鲜民族运动,更何况是一个比朝鲜大数十倍的中国。再者关注中国的人太多了,一切应当顺其自然,慢慢的来。
军方却等不急,因为就在16日,中国政府向德国正式宣战,加入协约国。
第二十七章
中国要加入协约国,英国总不能把他门外推,中国部队虽然很烂,但是规模却不容小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组成二、三十万人的炮灰部队,另外,山东德租界内还有十数万中国人内线。
16日开战后,袁世凯通告天下发布了《国情咨文》,要求全国军队听从他的指挥和调遣,万众一心,帮助友邦打赢这场正义的战争,而那些不服从调遣和指挥将作为叛军。
袁世凯委任袁克定陆、海、空三军总司令,杨洪森担任总参谋长,发兵10万扫荡山东。
因为没有了国会,运作起来效率极高,当北洋军开始向山东调遣时,杨洪森命令驻扎在皖北的第5师上官云峰、第8师岳相如总计14653人,开赴济南集结,张勋也从兖州(滋阳)调到了六营兵马参战,。
袁克定统领着千军万马来到了济南,他们缓慢的行程让德国人实在无法忍受,因为“红—橙”舰队已经封锁了青岛。
中国政府的军队为什么就不能坐火车快点到青岛来接防。
可时,袁克定却很享受这一时刻。
杨洪森却是等不急了,遂越级命令皖军第5师、第8师迅速控制青岛,尽快完成接交,3日内结束战斗。
迅速解决山东问题也正是袁世凯的意思,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草包”,在19日才从北京动身前往济南。
日本在中国宣战次日,8月17日向德、奥匈等同盟国一方宣战,同时分兵两路,一路自龙口登陆,一路自青岛登陆。日本海军陆战队抢滩时遭到了小股德国的袭击,然后他们带着武士之魂冲进了雷区,很显然英勇的日本士兵没有去看那块中、德文的警告牌。海军陆战队一下子就死了二百多人,那些被炸断腿的日本痛苦的喊叫着,德国人在精神上同情他们,他们都是绅士不会对这些残兵放冷枪的。为了把将自己的同胞从海滩上救走出来,日本海军陆战队又损失了数十人。
日本在涝山湾的登陆失败,而英国正不慌不忙地作着准备,他们并不着急,这是一场必胜的战争,所以他们催促着德国人尽快投降,将青岛交给日本军队。日本政府也召见德国大使,希望结束这场没有必要的战斗。
德国也想尽快结束,但是那个该死的中国海、陆、空元帅,迟迟不来青岛,为了德意志的荣耀,他们绝不会向中国地方部队投降。袁世凯他并不关心青岛的战事,但是前线杨洪森却急了。北洋军上下官兵都对这个大元帅忍无可忍了,打赢了这扬眉吐气地一仗,那将是何等功绩,但是这死瘸子一入济南就不出来了。
17日,日军迅速胶济线挺进,驻守山东的北洋军与日本遭遇,还没有来得及回话,就被日本爆栗子打的四散逃命,看着中国军队四散逃命,作为先头部队的日军少佐山前佑树迅速将部队在胶济线展开,率先抢占领维坊,他在维坊留了五十人等候后续部队,在山东日本侨民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奔袭济南,只要控制了济南,以大日本帝国的军力,利用胶济、津浦线就能迅速控制整个山东。
“日本怎能如此?马上派人召会告诉他们,我们是自己人。”
坐在一边的杨洪森脸色阴沉,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他本来完美的计划,都败于此子之手。
“我的船坞,我的工厂设备,让日本控制了胶济线,我还搞个毛。”
23日,杨洪森重新回到北京。此时袁世凯也陷入了被动之中,日本公使指责中国士兵,开枪射伤同盟军队要求立即予以解决,要求中国统帅出面,并且要求驻济南北洋立即交出肇事者。
这虽然是日本人想借机生事所寻找到的借口,但却有英国人的支持。
美国是中立国,对于协约阵营内的协调问题他不好介入,即使美国不是中立国,他们也不会介入。
在济南北洋遭遇到了他们历史上最丑恶的一幕,当一支日军步军小队到达济南城下要求进城时,慌张的袁克定下令避免外交纠纷,各军退出济南,时下济南驻军有三个师,数个混成旅,近七成人的兵力,面对着日军小队竟灰溜溜地逃出了济南,袁克定更是一口气逃回了回北京的安乐窝中。
山前佑树到达济南后,立即向大本营提交一份作战计划,对群龙无首的中国军队发动突袭。
就在这个青岛方面的德国吃惊的嘴巴都可以放下鸡蛋,这些中国人彻底把德国人给征服了。
德国的将领经过协商后决定向岳相如少将投降,让这场闹剧快点结束。
25日岳相如通过全国,致电北京,宣布占领青岛。
日本方面提出中国军队不能单独与德军苟和,即使要受降,也要等日、英进驻青岛岛后才行。上官云峰与岳相如却拒绝了日军要求。26日,日、英联军总算在涝力登陆成功,为了清除地雷,可费了他们不少力气,为了进驻青岛,日军挥兵南下,强行要求进驻青岛,中国守军不允许。27日,中、日双方在青岛发生激战。
这种场面只怕连德国的将领们都没有想到,当然少许德国士兵也参与了对日作战。更多的德国人是在青岛城内搞破坏。青岛这些资产本来是准备给中国的,可现在怎么也不能让其落入日本手中。造价600万的浮动船坞沉了,机械拆毁、武器弹药一率销毁,看的上官云峰、岳相如都心痛不已。
上官云峰和岳相如部队到了青岛枪全换成德国造,还补充了大量大炮,如果早一点接手,他们甚至还能装备重炮。德国人不愿将这些炮留给日本人作为战利品所以全部炸毁,青岛城内供电、供水设施全部破坏。停在港口的炮舰依照德方的要求全部炸沉,德国把作战步枪都毁了,他们已做好了向日、英投降的准备。
可就这个时候,青岛外围日本与皖军展开激战。青岛外围中、日打的极为热闹,中国人在水源、路口布设了大量的地雷,部队穿插至日军后方,部分德国军官和士官以自愿地形式留下遗言后加入了战斗。
青岛城内的重武器都被毁了,但是还留有大量的子弹、炮弹还有千余枚地雷。
日军在伤亡颇大,很多都是因为踩到了地雷,炮火的前沿覆盖效果不是很好,再加上中国军队的炮火准头极佳,迫使进攻受阻,他们的后面也不太安稳,后方道路不断有人触雷或遇到伏击。日本陆军组织侨民参战,有中国人伪装成日本侨民身捆炸药尽往人堆里钻。不用说了,用这种战术的除了皖军也只有皖军了,日军对这玩命战术很害怕。
日本巡洋舰“高千穗”号运兵至青岛时被一座貌似没有人驻守的德军炮台的一发穿甲弹击中弹药仓,带着3000余名高唱胜利凯歌的日本勇士喂鱼了。“高千穗”号的运气实在太背了,要知道德国为了不让日本得到这些大口径要塞炮,对其进行了一轮销毁,德国的海防要塞已经没有多少火炮,可是嚣张的日本把船开到了炮口上,德国也就不再客气了。“高千穗”号就这样被批南沉,打沉“高千穗”德国哥鲁夫少尉与炮台官兵一阵欢呼后,转身炸了炮台回青岛,以至于赶来的日本人都搞不清楚“高千穗”沉没的原因。
“高千穗”号及3000日军伤亡虽与中国军队无关,但由于中国军队在青岛城内,所以这笔账算到了中国人头上。
青岛的大战让国人兴奋不己,但是袁世凯的脸色却越加憔悴,尤其是得知日军伤亡增加至4000余人的时候,袁世凯只能致电杨洪森,希望他把部队抽出来。英国也对青岛发生的进行了干预,他们发现日本红眼了,在投入一个师团后,又在青岛投入了一个师团,为了避免事态扩大,英国方面要求杨洪森命令他的部队乘坐英国兵舰撤出青岛至上海港口休整,将青岛交由日本人。
第28章
当日本陆军在青岛受到中国地方部队阻击时,军方大佬们低着头接受着“温和派”的指责,在短短数日时间,中国部队已经造成帝国约五千勇士的伤亡。
日本国内的报纸与政府紧密配合封锁了这一消息,之后经过加工,将主角换成德国,阵亡数字减少后公布了出去。
陆军日本承袭于德国,德国这个师傅让弟子受挫,只能让国民更加崇拜德国陆军的强大,但是如果让国民知道帝国军队被中国的地方部队打的伤亡惨重,那么内阁至少要辞职一半。
军方那个沿津浦线攻入北京的计划被抛弃,现在必须迅速地攻取青岛,这样才能挽回国际影响,否则帝国的面子可就彻底给丢光了。
日本公使的警告声音一次比一次大,袁世凯直接称病为由,私下寻求良策。
从济南跑回来的袁克定算是彻底被北洋军方给抛弃了,如果不是他消极怠工,早一点进入青岛受降,那就不会有这么多事,也就不会出现北洋军数万大军被几百日本兵捻着跑,北洋这次是丢脸丢到家了。
让北洋军海、陆军不满的时,由于“袁草包”海军本来准备接受的德国炮舰、运输船等现在都沉在水底了。亚洲第一浮船坞也沉着了。陆军准备接手,那种花钱都买不到的100MM+的重型加农炮现在也成为废铁。政府各部准备接手的工厂、银行、商店等等这些都不说了,应因为“袁草包”,数千万白捡的东西没了。
煮熟的鸭子都让他飞了,袁世凯能不病吗?本来里外能挣个七、八千万,现在看来还要倒贴几千万。
袁克定此时也知道与杨洪森玩心眼,玩大方了,早早地躲了起来。
中、日战争不仅仅限于青岛,胶济线的争夺也是焦点,日本人在这条线布置的兵力太过单薄。
在济南城中,“近卫军”对日军的袭击让嚣张的日本浪人也不敢踏出租界一步,济南日本军营爆炸,轰地一下死了三百多人,而这是皖军典型作战风格,把被动的局面扔给日本人。
“他们装备低劣,甚至缺乏训练,但是他们却拥有必死的决心。”日本人把这一战术称为“超级肉弹”,“他们通过牺牲一个或二个来换取五个或十个帝国中最精锐士兵的生命,如此下去,帝国军人的意志将会崩溃。”
在青岛作战的虽是上官云峰和岳相如这些中国官兵,可实际指挥的却是清一色的德国军官,炮手也全是最有优秀的德国士兵,在炮战中,他们用精准地炮击,弥补了口径上的差距。
中国士兵不怕死的精神,让德意志的荣耀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身上。
上官云峰和岳相如都想跳出青岛,但是怎么走,海上、陆上都封锁了,天上时不时的还有飞机掠过。在岳相如看来为今之计只有血战到底,打死一个日本兵够本,打死二个赚了,岳相如反正他是赚到了。
日本在中国境内作战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必须接触中国人,但是现在日本兵怕见中国人。
以前看到中国村子,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冲进去扫荡一遍,现在进村都小心了,尤其小心女人,孩子、老我,这些看起无害生命,你永远无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