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的是国家安全委员会。”
“你安排我去政治部,就这样吧。”陈其美心里阴狠地想着,等老子到了政治部整死那些丘八子。
第十三章
唉,错字啊!
===============================
陈其美将党务部部长位置让了出来,至于部长的后备人选并没有立即做出。杨洪森报经孙中山同意对党务部系统改革,使其符合新形势下的要求,党务部更名为组织部,为了更有效有进行管理,组织部下辖五个局,即西北局、西南局、东北局、华南局、华东局。杨洪森将自己的老部下们安插进去负责各局工作。
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不是陈其美一个人说了算,委员会设委员长一名,执行委员五名,陈其美是首席执行委员,他直接向委员长孙中山负责,其它四位对陈其美有否定权。陈其美被孙中山调离工作岗位后,又有数名部长、副部长受舆论压力,在国会质询后向内阁提交辞职。全国上下现在都在认真学习伟大领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时期连孙中山自己对三民主义都没有研究透彻,现在他可再次静下心里来完善三民主义的理论体系。
为了迎接伟大领袖孙中山的生日,杨洪森要求各级组织各界向领袖献礼。
筹备了数年的长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国家元首孙中山、美国驻华大使克莱恩,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恩施等一班中、美官员到达武汉。
长江水利枢纽工程号称亚洲第一水利工程,总投资近6亿美元,电网覆盖整个华东,并且向东南、西南、华北部分省份提供用电。因为工程巨大,各界都极为关注,该水枢最初由美、英法等国合作开发,现在美国将其它国家全挤出去,作为美国在华第一工程,美国国会对参加的企业进行了严格审查,这可是美国在华的明星工程。
长江水利枢纽工程1912年首先由孙中山提出,两江工业迅速发展后,能源出现短缺,杨洪森这时候就开始考虑搞这样一个大工程,只是当时中国尚未统一,各种条件都不成熟,只是聘请美国水利专家协同中国水利工程人员进行前期勘察。全国统一后长江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宣布成立。
在中国国内工程还未破土早已经血流成河,在杨洪森的铁血作风面前谁也不敢在长江水利枢纽工程上下黑手,国会议员曾对该工程投资过大以及未来的前景提出质疑,孙中山对此做出重要讲话,而这得到了两江工商界的大力人士的支持。
日本某些大佬对此十分担忧,该工程完全后,将一改长江中下游能源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刺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可想而知所带来的后果是中国国力的强盛,这是日本人最担心的,所以他们开始从中阻挠,试图将该项目搞流产。
日本在美国也有所行动,虽然有些反华议员提出了异议,但是美国政府仍将全力出手,而美国银行团在此之前已经投下大笔金钱。日本人在美的行动华尔街方面洞悉一切,事后只是因为没有破坏到他们的投资大计所以才没有计较。
军部的那些人认为中国政府耗尽全国之力搞这个工程,这正是他们行动起来的好机会。
朝鲜、远东地区日本的行动明显是在找茬。
朝鲜三八线,日本借口士兵走失,强行进入韩国境内,与中、韩国边防军发生激烈交火,事后,中、韩两国向日本提出严正抗议。
美、英很快就介入其中,美国驻华大使克莱恩的态度很强硬,要求日本政府切实履行国际联盟认可的《朝鲜停战协定》的有关条款。
日本大使在收到美国政府的态度,东京方面立即做出反应,对朝鲜总督做了批示。
欧战后的美国经济空前强大,日本完全出于下风,日、美争霸到此时,日方已经彻底落败。英、日的联盟关系已经形同虚设,而英国不可能为日本轻易得罪美国。
伊尔库斯克大会战,此时已经有了结果,由于中国人的掣肘,联军在伊尔库斯尔大败,苏军成功保卫了伊尔库斯克,但苏军伤亡也很大,为此莫斯科方面在对前线指挥员表扬的同时命令放弃伊尔库斯克,最高军事委员会要求他们继续坚持以游击战为主的军事斗争形式。
苏军主动退出伊尔库斯克,把这座他们用鲜血保卫的城市留给了布列拉夫斯基匪帮。
对东西伯利亚共和国政府来说,战术上失利不能掩饰战略上的伟大胜利,因为他们已经将西伯利亚铁路中部最重要的城市伊尔库斯克收复了,当地的地主、乡绅翻身把歌唱。
在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一线同样取得胜利的邓尼金上将在途中向布列拉夫斯基发去了贺电。
在乌法高尔察克上将向布列拉夫斯基发去贺电,希望能尽快与东西伯利亚方面军汇合。
远在中国的哈尔滨、上海,俄国人正在欢呼着胜利。
根据俄国的报纸,东西伯利亚方面军取得巨大的胜利,英、法希望布列拉夫斯基命令东西伯利亚方面军继续向西推进。不过,布列拉夫斯基挟伊尔库斯克大胜之机要求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
伊尔库斯克会战,美国阵亡1864人,英法阵亡1673人,日军阵亡3412人,俄国阵亡13614人。日军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向东继续前进了,英、法、美在胜利后士兵都普遍存在厌战情绪。
谢苗诺夫、温琴的惨忍让这些西方军事观察家不快。
布列拉夫斯基将谢苗诺夫的哥萨克骑兵师调往西边骚扰红军,派温琴围剿溃散的游击队。
伊尔库斯克会战结束后,东西伯利亚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日本军官指责中国军队暗中支持苏军,国军他们在战场上发现了数千中国人的尸体。
南京方面否认这一无理指责,外交部指出不是所有的黄种人都是中国人,就算是中国人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在俄国西伯利亚地区散布着数十万中国劳工和他们的后裔。
中、日矛盾再现,美、英、法军士气涣散,布列拉夫斯基也不愿继续西进为高尔察克锦上添花,再加上越向西补给线越长,补给更加困难。
日军将领试图拉拢布列拉夫斯基,但是布列拉夫斯基不想卷入到了中、日冲突中,实际上他需要中国人的地方远比日本人多,再加上士兵们普遍痛恨日本人矮子。
“总理,库伦来电西伯利亚方面军进入伊尔库斯克……,根据情报,邓尼金方面军、高尔察克方面军最后接连取得大胜,卑职看来莫斯科很快就被攻陷了,我们是否……”
“好了,这不是你关心的问题。”
杨洪森不喜欢别人提醒他做什么,他只需别人提供信息而不是建议,看着机要参谋的离去,他回到了座位挂了一个电话。
伊尔库斯克会战结束后,鉴于目前苏俄的境况,孙中山再次向杨洪森问询,他想知道列宁他们是否能守住莫斯科。孙中山目前考虑的很长远,他已经考虑到了莫斯科被攻破的这一支线上去了。莫斯科会被攻破吗,当然不会。杨洪森的鸡翅还没有那么厉害,苏俄内战中的远东战场的确发生了变化,但是就目前来看影响不大,即使布列拉夫斯基与高尔察克合兵一处也未必能打到莫斯科。
“先生,在列宁同志的领导下拥有着无数群众支持的俄国革命战争将必然取得最终的胜利。”
莫斯科只是看似十分危机,他将继续保持与莫斯科方面友好的外交关系,当然他也将会继续支持布列拉夫斯基,苏俄的长期的动荡局面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孙中山希望列宁取得内战的最终胜利,只有列宁取得了胜利,与苏俄之间的协议才会变的有价值。
俄国流亡政府从不承认中国与苏俄签订的领土归还协议,这也是日本军队强占伯力、海参崴等地不去了的重要依据。
布列拉夫斯基从共和国建立以来就回避这个问题,而美国在这一态度上显得暧昧。
列宁若不能取得胜利,即得利益又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大认可,那么中国的领土要求就得不到伸张。
杨洪森的一切行动都向孙中山做了汇报,但其中的细节孙中山却并不完全知情。
支持西伯利亚共和国与支持苏俄不并存在任何矛盾,布列拉夫斯基不过是台面上领袖,一个军事政变他就要下台,所以迫于压力布列拉夫斯基要求日本撤离远东,并且将铁路交由西伯利亚共和国,而日本正在将能搬走的东西都搬走,杨洪森无法认可这一点,布列拉夫斯基也不能认可这一点,没有火车头,只有铁路架,远东铁路还能有什么价值,火车头动起来才有价值,而且跑路的时候可全指望它了,为了火车头西伯利亚共和军与日本军队干了起来。
日本军队到处抢掠引起了富农、贵族的不满,他们的军纪之差已经到了布列拉夫斯基的底线,哥萨克骑兵对日本发动一次突袭,这次哥萨克砍翻日本人后将他们抢来的东西统统抢光,日本军队战斗力虽强却架不住人多,中国军队虽然没有加入,但却为俄军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布列拉夫斯基对于士兵的自发和行动毫不知情,直到上海方面发出警告他才知晓。
“如果不停止这种对盟军的抢掠活动,我们将停止对新政府一切军事援助。”
布列拉夫斯基约束各部,停止对日本人的抢掠活动,日本在伊尔库斯克、赤塔吃了大亏,日军的数量并不少,但是为了控制整条远东铁路,兵力过于分散所以才吃了亏。
日本外交大使向布列拉夫斯基提出了抗议并要求做出解释。
可是这事有什么好解释的,布列拉夫斯基向英、美报怨起来。
“分给我们的经济援助根本不够维护近二十万大军,而日本又控制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在经济状况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就算苏俄不进攻我们,政府也很难维护。”
布列拉夫斯基用辞职相威胁。
美、英、法在短时间能无法找到替代者,而且也没有人愿意接替他的位置。法国人要求布列拉夫斯基快些动身向西支援高尔察克。
“我同意支援高尔察克上将,但是您要让我的士兵走着去乌法吗?”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日本人把火车和车皮全征调走了。
美、法、法三国向日本政府施压,日本最后交出了的火车头,布列拉夫斯基顺势夺取了远东铁路的经营权,这真是一次漂亮的反击。其后他与南京政府远东特别事务顾问美国人鲍尔森在哈尔滨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会谈。
西伯利亚军团总兵力15。3万人,他们每天的粮食消耗主要来自中国,美、英、法三国所给的确援助都用来采纳粮食、茶叶、衣帽等军需品,联军这方面的开销也都一并计入了援助款中。伊尔库斯克结束后,中国因远东问题再次退出联盟,导致盟军粮食补给不足的抢掠事件频发。
日、俄伊尔库斯克冲突的诱因就是粮食,美、英、法三国领使与杨洪森就此事进行了紧急磋商,日本政府受迫于国际压力只得做出让步,将部分线段的铁路交还给西伯利亚共和国。
中国外交部与日本方面就远东问题开始了第三轮磋商,由于日军仍然拒不执行撤军协议,中国方面开始增加驻韩军队,并准备停止了赔偿款的支付,在国内设置贸易壁垒,全面抵制日货,日本方面这才开始慌恐起来,因为自从中国解除了贸易壁垒后,中、日贸易开始迅速增长,为日本的经济多少带来了一丝活力,如果中、日贸易战开始拉开,甚至兵戎相见那么对于日本的经济而言那将是又一次沉重地打击。
“我们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来帮助我们的经济摆脱目前的困境。”
当然那一小撮军国主义叫嚣宁可与中国一战高兴也绝不妥协,天皇本人犹豫不决,是否对中国开战需要对华政策的相关专家们的意见。
“你们认为,中国是否会使用化学武器?”这是天皇最关心的问题。
东条思考了半晌后答道,“如果中日战争爆发,那么中国一定动用。”
“难道他们一点不怕国际制裁吗?”
“若中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国际社会不会对中国进行任何制裁。”
世界本就是拳头大就是真理,日本人又不是第一次知道,可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心情自然就不同。
“那么我们能取得胜利吗?”
日本化学工业和机器制造业占到日本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近来年在化学武器领域的投入较大,但却远远比不上中国。
“目前,中国人仍在秘密加紧研制新式的化学武器,不断增加化学武器的储备的数量和种类。”
中国不但是自己生产,而且还从国外直接进口化学毒剂,美国的不良商人更是将贴上杀虫剂标签的芥子毒剂直接卖给中国。日本的大佬很不甘心,但是如果经济再这么持续走下滑坡路,那么就算拼着破产也要和中国打上一仗。
日本政府也感觉到了西方国家正在有意扶持中国在扼制日本帝国的发展,西伯利亚的势力范围他们才刚刚确立,失去了伯力、海参崴这两个重要的据点,那么西伯利亚势力范围将会灰飞烟灭。以前他们可以借口干涉俄国内战将部队继续驻扎在两点,但是新的条约已经明确了撤军时间,所以有些人本着捞一票的想法向中国提前撤军的预案。
这个预案实质就用金钱还时间,中国不但要承担此次日军全部的军费,而且还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如果没有搞那个费钱的长江水利工程的话,孙中山可能会把这件事应下来。
“日本人的条件太苛刻了,他们从伯力、海参崴搬走了那么东西,难道他们还嫌不够吗?”
“先生,中央银行长江水利工程资金专用账户上还有钱,不如先周转一下。”
孙中山不是没有考虑到,用钱买个心安,把此事彻底了结了也不错,可是此事还需慎重,万一被无孔不入的记者或反对派知晓,那么政府的乃至其个人的声誉会受到影响。
外交部拒绝了日本政府的提议,“撤军是无条件的,不存在任何补偿的问题。”
日本要求中国支付军费实在是太无理了,美、英、法开始向日本施压,他们的目的是让日本将占领地交给中国,然后加入到西征,参加的伟大的俄罗斯独立解放斗争,可日本政府怎么能做那种亏本的买卖,日本派了数万大军来到远东,可不是给俄国老毛子免费打工的,最低限度他们也把军费给赚回来,所以他们拼命在远东刮地皮。
英、美实在看不下去了,日本人再这么刮下去,远东的人大概都要回到原始社会了。为了避开日本人的搜刮,他们正在向中国逃难,日本人在这个时候都不忘了趁火打劫,日本人丑陋的一面被上海报纸刊登了出来,这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虽然日本称这些报道都是虚假的不实的,但是日军在远东更多负面消息不断正在被批露出来,远东的俄国侨人向西伯利亚政府施压,要求临时政府向日本做出强硬地回应。
“强硬,再强硬就要动刀,动枪了,这些无知的爱国者。”布列拉夫斯基《俄罗斯真理报》随便扔到了沙发上。
第十六章
1975年的4月5日我们的元首去了。。。。。。
===============================================
就算是将死的瘦弱骆驼也有他的尊严,日本人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伟大的俄罗斯人民的感情。
上海、哈尔滨的俄国资本家认为远东有没有日本加入有不重要,因为日本投入到前线的部队实在是太少了,根本不足以改变战局,而且他们不是来帮助伟大的俄罗斯,而是来抢夺俄罗斯财富的一伙强盗。
美、英、法的军纪其实也不好,不过与在日本人的衬托下,他们的军纪就显得非常好了。
看到报纸上所说的种种恶性,那种欧洲人的优越感让他们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羞辱。
布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