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待梧桐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待梧桐栖-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偎依在渊的怀中,甘兰附和道:“是啊,我们都等了太久了……不能再等了。”

    越过甘兰的缕缕青丝,渊的目光变得迷蒙而不真切,一如蒙在窗纸上的雨雾。

    沉霖拉开椅子,坐了下来,桌上有些白粥小菜,清淡宜人,正合她寡淡的胃口。执起筷子吃了起来,窗外雨还在下,她一人坐在空荡的厅里,只有碗筷碰撞地叮当作响,回荡在沉郁的空气中,分外清晰。

    吃着吃着,她却不动了,望着雨气迷蒙的窗扉,她感到有一张熟悉的脸,透过半透明的窗纸,在望着她。

    那轮廓渐渐清晰,带着久违的微笑,神色宁和地望着她,让她不自觉地站起身,来到窗前,怔怔地伸出手,去触摸那幻象,想感受那一丝温暖。可所触之处仅是一层冰冷的窗纸,冷冽顺着指尖蔓延到她的心底,将她激得清醒。

    她努力地去抹掉脑海中那个人的容颜,却是徒然,在这样的雨天中,她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点点滴滴,竟有一丝温存涌上心头,挥之不去。

    她顺着窗沿颓然地滑落,蜷缩在角落里,任窗外雷鸣电闪,大雨如注,她只是静静地发呆。不管她是否愿意,那个人始终是与她血脉相连的亲人,她爱不起,也不想去爱。

    是啊,她不能,斜眼望向窗外,雨水在窗扉滑落,偶有雨丝钻入窗角,飘进屋内,洒落在她干涩的眼角,滑落在嘴角边,不是点点清泪,只是一滴无色的雨滴,淡而无味。

    加之眼疾未愈,此刻,她的视线迷蒙,雨打在眼上,如刀刻般生疼,她只是捂着眼睛,没有落泪——她早就不知道什么叫哭泣了。

    一个人蜷缩在角落中,她感受着眼睛穿来的阵阵疼痛,不是不怕疼,只是如此才能让她清醒些,疼了,才会知道错,知道该如何走以后的路。

    渐渐地,她听见一阵急促的跫音愈来愈近,可是她睁不开眼,她只知道不是他,再沉郁的气味也遮挡不住他身上薄荷叶的清香,可此刻却没有,她知道来人不是他。

    渊看着蜷缩在角落的她,瞬时一阵心急,疾步向她奔去,抱起她时,他发现她的眼睛已经红肿,还有些透明的液体残留在睫羽之上,心中一紧,他只觉得这是眼泪湿了她的眼,才会犯了眼疾,那红肿的眼便更让他肯定了。

    “眼疾犯了为何不唤我和甘兰?”他轻声责备道,眼中满是担忧,她却看不到。

    她缩在他的怀中,笑着说:“真是对不住了。”

    他一阵无言,只是唤来甘兰为她医治。甘兰淡淡地望了渊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为她看眼疾。

    沐雨城太守府云阳阁内——

    “公子,窗边风大,您有伤在身,不宜久伫,还是到屋里来的好。”林宸封回首,看见来人是氿泉,正淡然规劝道。

    林宸封有些恋恋不舍地将视线从窗外收回,踱着小步回到屋中,坐在小圆椅上,对氿泉问道:“有消息了吗?”

    氿泉摇摇头道:“渊向来行事谨慎,又善乔装打扮,我们的人很难找到他。”

    林宸封低应了一声,目光又飘向窗外,仿佛不远处有引人入胜的风景一般,痴缠住他的目光。

    望着林宸封出神的模样,氿泉悠然道:“公子,有句话我不得不说,若有冒犯还望见谅。莫忘了我们的目的,您已经多次逾越了,圣上若是知道了,恐怕会降罪下来,希望您能以大局为重。”

    听了氿泉的话,林宸封缓缓回头,看着氿泉,淡然道:“氿泉,放弃日影,难道你不觉得痛苦吗?”

    氿泉的手震了一下,仍面不改色道:“公子,氿泉不知您的意思,还请明说。”

    林宸封笑了笑,道:“你和溟墨也追随我多年来,当初你在暗月时和日影是什么关系,我不曾听闻,但我焚毁隐村之时,逃入林中,日影和月影却没有追来,我便知是你们来了。以你们两人的武功,是不在他们之下的,若不是手下留情,又岂会让他们逃之夭夭?况乎当日再见日影之时,你仍是犹豫了片刻,错失良机,我便知你对她说有一番情意的。”

    氿泉冷然道:“公子教训得是,氿泉自知当日念及旧情,没有将两人除去,是我之过。但以后倘若再见,定不会轻放。”

    林宸封叹了一声,说道:“氿泉,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并不是为了教训你什么,只是感情之事,溟墨尚不懂,难道你也不懂吗?”

    氿泉重声说道:“公子,大丈夫当以朝局为重,何以儿女情长?食人奉而为人事,岂因一己之私而坏了大事?望您能明白。”

    林宸封摇摇头,并不去辩驳他,世界很无奈,他们都没有选择,氿泉只是他父皇的一颗棋子,却不得不为了父皇的江山大计而舍弃个人情感,再想想看,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窗外大雨瓢泼,他只是想着,在这广大山河中的某一角,此刻,她是否也在窗边痴立着呢?他低笑了一声,笑自己太痴也太傻,做着这样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看着他这番模样,氿泉也不再说什么,只是顺着他的目光向窗外望去,烟雨朦胧,佳人如梦,心中的某一角蓦地变得柔软,消融在这一片情意绵绵的雨幕中。

    不是舍得,而是不得不舍。氿泉很清楚这一点,只是他知道林宸封还不知其中的秘密,才会还怀有留恋之情,倘若他知道了真相,这一切都由不得他了,皇上不会那么轻易放手了,那个秘密太大,即便他不愿意去完成,也会有人代替他,公主是必死无疑的。

    轻叹一声,氿泉悄悄告退了,只余林宸封一人在房中,沉浸在天与地相接的浩瀚雨景中。

    “沐雨城,因其终年多雨而得名,尤其是在初秋时分。多雨时,连下数日不止,雨虽大,却不至毁土木。雨多聚于城郊,多年来形成一条天然的护城河,作为夏凉的边境之都,同羌羯的石牙城一般,易守难攻。两者的区别在于,石牙城山势险峻,一看便知不易攻下,自会加派兵力、谨慎谋策;而沐雨城却只有一条护城河,在旁人看来只需渡河便可攻下沐雨城,殊不知水猛于火,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以柔克刚,恰是沐雨城的优势。

    同时,沐雨城也因其终年沐雨而显得烂漫、梦幻,从远处看去,整座城如梦似幻,笼罩在一层水雾之中,恍若天上宫阙,有仙云环绕。”

    沉霖随意拾起积尘的书架上的一本书,翻了几页,只是一些沐雨城的介绍,甘兰方才嘱咐过她,莫多用眼,以免再犯眼疾。于是她又将书放回了书架,抖落了一袭尘埃。

    尘埃已落地,但还有未落的,她不知那是什么,只是倚在窗棂边,惘然地望向远方,只有一片雨幕,浩浩荡荡地将天地连成一线。




第四十七章 ;恰是雨连天(三)

“窗边风大,还是回屋里歇息吧。”沉霖伫倚在窗棂边,回头望见渊向她细声叮嘱着。

    她紧了紧原本开着的窗扉,随即转身步向屋内。

    桌上红烛摇曳着光辉,她有些模糊的视线中,渊笑意满眸,似要溢出一般,别有一番柔情。这样的想法让她感到不可思议,轻笑了一声。

    渊笑问:“笑什么呢?”用衣袖拂去椅子上的水渍,悠然坐下来。

    她摇摇头说道:“只是想起了一些可笑的事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稍顿了顿,她说道“倒是你,整日往我这屋跑,也不怕甘兰多想?”

    渊的笑意更浓了,说道:“那是些痴痴艾艾的男女才做的事,既是聪明人,又岂会不明其中道理呢?”

    她也笑着说:“你倒是聪明,就这么不动声色地夸了甘兰一番。不过,有些事不是你想得那么理所当然的,情这种东西,可以让聪明人变得愚笨,像那些痴怨的男女一般。有了误会,不是不知真相,只是自怜自艾地不愿去知道真相,仿佛全世界都欠了自己一般。”
     
    渊沉吟了一声,道:“那,你是不是也这样呢?”

    她一怔,不知如何作答。无何,才渐渐回过了身,冷冷地说道:“难道这个世界没有欠我吗?”她的一切不幸,都是这个世界给的,没有一分一毫是她自己幻想、杜撰出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或许,其实不是你想的这般呢?”渊的声音有些飘忽不定,她捉摸不透渊的意思。

    她只是敛下眼睑,缓缓说道:“那,你告诉我,事实是如何的。”

    渊摇摇头,道:“很多事我也不清楚,”稍顿了一下,他有些不肯定地说道:“即便是知道,也还不到说出来的时候,你总会知道的。”

    “那是多久呢?”她含着笑问道。

    “不会太久的,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可以到来……”渊的目光穿过她的肩头,望向窗扉锁住的广袤大地,更像是在召唤着什么,而不是回应她的疑问。

    尽管她看出渊的神色、语气有些奇怪,却也没有在意,和他的目光一同穿越大地,这一切总会揭晓的,在大地的彼端,或许那个谜底正在向她迎来,不会太久的……她一定要知道这一切的始末,她不是天下的附属品,更不是那个人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奴隶。

    如此想来,她渐渐觉得内心平静了许多,人生总是要有目标才能活下去,哪怕是逃亡。沉寂了许久的血液按捺不住地沸腾着,一股力量似乎要从胸中喷薄而出,是什么?那是什么?她隐约觉得有些事要发生了。

    退出沉霖的房中,渊轻轻地扣上门,明知她还未休息,却还是怕惊扰了她,这样微妙的感觉让他不觉凝眸,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她睡下了吗?”渊转过头,是甘兰迎面而来,低声问道。

    渊回道:“应该还未入睡。”

    之后,便是两人冗长的沉默。雨夜的昏暗中,看不清两人此刻的表情。
     
    良久,甘兰无言地转身,正欲离去,渊的声音骤然响起:“清漪,你恨她吗?”

    甘兰摇摇头,说道:“倘若我恨她,又岂会冒雨为她采药医眼?”

    渊叹息一声,却是带着微笑的:“可我们的不幸,皆是源于她的到来,为何不恨呢?”

    甘兰轻笑着,反问道:“那你呢?你不也不恨她吗……”甘兰的话似乎还未说尽,却又戛然而止。

    渊自是领会其中意思,轻轻地揽过甘兰的肩头,低声道:“很快就会结束了,这一切皆不再与我们有何瓜葛……”

    甘兰默默地点点头,手不觉中紧抓着渊的衣袖,似乎永远不愿放开,又似乎下一秒便会松手,将放未放,一如她的神色一般复杂。

    良久,沉霖才缓缓闭上眼,门外两人的对话,她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辗转反侧多时,也未领悟两人话中的意思。

    不知是他们故意让她听去,还是觉得她不会听见,连话的真假她都判别不出,更莫提话中之话了。

    他们的不幸是她带来的,这话又从何说起呢?她感到匪夷所思。

    倏地,她想起林宸封曾道她在世人眼里是“降世妖女”,那是否意味着渊和甘兰本出自宫廷,其父母亡于“七星地震”中,致使两人成了孤儿,流落街头,后被教主捡去,走上了杀手的不归之路?

    似乎说得过去,迷迷糊糊中,她酣然入睡了。阴云漫天,遮去了朗空,似乎又有些不对的地方,只是她已入睡。

    第二日用早膳时,渊和甘兰一如常态,并未有何不妥,三人心照不宣,相互客套寒噤着,分外亲切,仿佛本是一家人一般融融泄泄。

    饭后,三人便谈起了正事。

    渊说道:“此次北上,我预计先北行至花都,再向东至云暮城,稍作休息后,再向北至音鸣城,最后是夏凉最北的城池水津。之后是大寒之地,因过冷,不宜居住,至今未设立城池,不过或许有夷族居住。不多时日便可至千年雪山,或许可以得到前辈相助。”

    沉霖听着,有些疑问:“既是北上,又为何要去云暮城?这岂不是多费时日?”

    渊沉吟片刻,并不作答,甘兰赶紧接上道:“若是一路北上,怕教主已知我们的行踪,早下埋伏,因此转至东边的云暮城再向北行,可扰乱对方视线,也可稍作休息。”

    话是有道理的,只是渊没有痛快地说出来,令她有些奇怪,却也不知为何,只得不再计较。

    待商谈完毕后,渊因一些琐事要办出门去了,只余甘兰和沉霖两人留在驿站。

    闲来无事,沉霖帮着甘兰洗些碗筷。清凉的井水润湿了她的手,她才恍然,原来已是秋季。时间过得飞快,不觉中她已离开隐村近一年了。

    低头擦拭着瓷盘上的污迹,她有些感慨。甘兰悄悄地瞟向她,满脸深沉,甘兰捉摸不透她在想些什么。

    只有哗啦啦地流水声在屋内环绕,更显这一过程的冗长。

    洗罢碗筷,她甩了甩手上的水渍,抬头间无意瞥见窗外阴雨绵绵,仍未断绝。手不由得缓缓放下,怔怔地看着雨水在窗上不断地凝聚,隐隐约约地,汇成一张熟悉的面庞。

    凉秋十月,料峭秋风吹皱了九冥溪的平波,碎了一池清涟,此时恰逢细雨绵绵,更添几分清冷。

    不堪风雨的桃树已凋零敝落,却见一人负手立于桃树下,缘着背影望去,尚可知晓是一位年轻男子,飘逸的乌发昭示着他不凡的气宇。

    滴答滴答,雨水轻轻叩响着溪边的鹅卵石,音韵清明朗润,让人好不惬意。而他的脸上却是一丝不耐之色,伫立在树下的身影也不觉徘徊起来,和着雨水的节律踱着碎步。

    啪嗒啪嗒,习武多年,他自知这声音非是落雨之声,尽管听来并无太大区别。啪嗒啪嗒,他的心随着如此声响而跳动着。啪嗒啪嗒,溅起一涟泥云水星,污了佳人罗裙。

    他欣然回头,烟雨朦胧,少女提着素白的裙角,与雨幕化作一体,正从不远处匆匆跑来。雨珠自纸伞滑落,顺着她的发梢,打湿了肩头的轻纱。

    他回头的那一刹那,她含着笑望向他,他亦然。正是烟雨霏霏时,他笑如朗月清风,徐徐吹入她的心田。那一年,那一日,桃树凋敝,落絮飞嫣,枝焜叶残,天地暗无光色,她却是满心欢喜的,只因那一棵桃树下,站的是他,脸上是暖人的微笑,等着她的到来。

    啪嗒啪嗒,雨势渐猛,拍打着窗纸,似要破窗而入。啪嗒啪嗒,她知道这是落雨之声,更明白这里是沐雨城,不是隐村,没有九冥溪,没有桃树,也没有他。

    “姐姐?姐姐?”甘兰见她望着窗外多时,不曾移步,便出声询问道。

    现实似乎在这一刹那回转,她淡淡地回道;“没事,我们走吧。”在心潮汹涌的澎湃之后,只留下一股涓涓细流,淡得令她寡然无味,只有一声平静的“没事”。没事,没有任何事,她是她,他是他,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平静中又是一丝失落,为何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呢?

    甘兰定睛望着她,目光如炬,良久,才悠然开口道:“若是思念,又何必如此折磨对方,留却双方苦苦煎熬呢?”毕竟是女子,还是一下子捉住了她的想法。

    她想咆哮着否认,却连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她无法将这些天来无止境的痛苦和念想,归结为思念以外的事,终究她还是逃不过这一劫。缓缓地,她只是低声说道:“我不能。”

    甘兰的目光柔和下来,轻轻地执起她的手说道:“没有什么是不能的,只有不愿。粉身碎骨如何?灰飞烟灭又如何?若是心中有爱,这一切就不顾了。”

    她摇摇头,望着暗灰色的天花板,喃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