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公是诱受(穿越宠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相公是诱受(穿越宠文)-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曦没想到还有这么一遭事,握了握她的手,笑道:“芸娘,那是我不懂事嘛,我知道芸娘最疼我了!”

“芸娘不疼你还能疼谁!”芸娘无心地说了一句,却让袁曦微微一怔。芸娘已经过了三十四岁了,在这里,三十四岁已经可以当人奶奶了,可是芸娘为了蓝铃、袁曦,至今未有婚配。更没有子女。

缘分之事,可遇而不可求,袁曦自然希望芸娘能找到所爱,但是即使能找到另一半,以她的年龄看,怀孕已然不易。高龄产妇更是危险。

袁曦只有心里暗暗叹气,一切随缘吧。

快中午的时候,袁曦看累了资料正在屋里歇着,忽听下人来报,说是有个贵客到了,宋德让袁曦出去一见。袁曦问是何人,那下人只说是个年轻公子,也不清楚对方的身份。

袁曦还没走到客厅。远远就听到谈话声。那声音听上去耳熟。一时却也想不起来是谁。待拐了个弯。才看清了对方地脸。

“苏二城主!”袁曦怔住。怎么也想不到苏燃会在这个时候来到丹佛。

苏燃仍是一派温文儒雅。微笑着点了点头。“宋夫人别来无恙。”

年关已至。苏烨在擎苍。出云庄便只有苏燃一人坐镇了。苏焕还是个孩子。苏燃这么一个人跑来丹佛不是太合适吧。

袁曦压下满腹疑问。微笑着和苏燃寒暄着。

年关事多。子华最近忙着店里地事。中午也没有回来吃饭。宋德招呼苏燃和随行地崔执事一起吃了不随便地便饭。在饭桌上谈生意。是中国人地习惯。

袁曦也是听他们这么一说,才想起来几个月前双方约定好的“南北对话”,这是一项打通南北贸易壁垒,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计划。

当时袁曦并没有多加关注,只想当个米虫跟着游遍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城市。子玉做事,她和子妍就四处游玩,到了出云城,他们谈妥了什么,她也不太清楚,唯一知道的就是那批战马的交易。如今回想起来,自己真是太不上进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时不认真听课。现在便要补课了。

原来崔执事在子妍杨凡回到丹佛之后不久也来了南方。带来的还有几份详细地合同,内容涉及范围很广。但主要的几点便是粮食、经济作物、运输。

民以食为天,南方的粮食作物能达到两年三熟甚至一年两熟,产量远远高于北方,而北方不但产量低,而且常逢旱涝灾害,既需要粮食救济灾民,又需要粮食平抑物价。虽说为了百分之两百的利润,商人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根深蒂固重北轻南观念却阻碍了南北粮食的有效互通。关键时候,怎么无粮?袁曦暗自感慨,南北之争原来不只在读书人之间,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人们也常常比较南方人如何北方人如何,而重北轻南的观念,虽少了,却仍存在。

苏燃拿出几张纸,纸上密密麻麻的字写满了南北需求的共同和差异。

“自先皇之朝起,南方兴修灌溉水利,年年丰收。两江下游的城市以江陵府为首,稻谷满仓,堆积如山,自给有余。而北方几年来干旱、洪涝不断,饿殍曝于野,粮价居高不下。南北有余有需,南方地稻谷烂在仓中,而北方的百姓却饿死街头,只隔着一条江,差别却如此之大!人常说义不行商,”苏燃有些苦涩地轻笑,“可是身为陈国子民,我们既然有能力便应当为百姓多做一些事。你们宋氏手中控制着南方大半粮仓,粮食是民生经济,不能简单以利益衡量之,我知道宋家是积善之家,捐粮赈灾之事并没少做,但是若能放开闸口,实现大规模南粮北运,岂不是美事一桩。既能解决北方短粮问题,也能将南方积压的粮食销售出去。”

袁曦听得直点头,转头看向宋德。

“二城主说地事情我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早在几年前我们便开始尝试打开北方的粮食市场,但是成本太高了。”宋德翻开一本账簿,“运费,还有杂税,这两项加起来远高于米价,这样总计成本价再加上预计利润,就算我们愿意卖,只怕也没什么人愿意买。”

宋德又道,“其实二城主也明白,这和北方商品进不了南方市场一样。运费和杂税,才是真正的壁垒。我们都是商人。都要盈利,能够在盈利的同时又做善事我当然不会拒绝,但是要亏损行善,只怕是二城主也做不到。”

苏燃点点头,“自然是不能让宋老板亏损了。这便是我要谈的第二点,运输。”苏燃展开一张简略的地图。袁曦探头一看,这张地图画得极为简略,但是从轮廓上看和中国版图很像。

“我们之所以希望能和宋氏合作,除了因为宋氏是南方首富,更重要的一点是,宋氏在控制粮食的时候,同时控制了南方水运,而我们出云庄则控制了北方的陆运,只要宋老板同意合作。运费高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袁曦此时尚不明白宋氏在漕运地势力,但想来不是独大,也难有人能出其右。

宋德眼中一亮。“此事细节尚需再做考虑,但是我个人非常赞同二城主的提议。听说出云城有陈国最好地马场,那么定能保证陆运的速度和安全了。”

“不错!宋夫人也去来我们马场看过,印象如何?”苏燃看向。

袁曦想到地裂山崩的万马奔腾,点头赞道:“名不虚传。”

苏燃笑道:“我知道南方陆路运输的费用比水路运输高三倍,我可以向宋老板保证,我们出云的运费比南方只低不高!”

宋德淡淡一笑,“二城主的保证宋某不敢不信。”

苏燃将订成一册地资料交给宋德,“这是我们几个月来对南方经济状况地调查和北方经济现状的数据。其实这些资料宋老板想必心中有数,最重要的是后面几页,是我们预先拟定的一些互惠条款,还请宋老板过目。具体细节,我们可以再商谈。”

宋德接过资料集,扫过一眼。“不知道二城主打算在丹佛呆多久?”

“那就取决于宋老板的决定了。”苏燃一笑。

苏燃并没有在宋府上住下,而是在丹佛最大的客栈定了一个月的天字一号房。

当然,哪家客栈也是宋氏的产业。

宋德只翻看了几眼资料便交给了袁曦。

“刚刚我们说地话,你听懂了多少?”宋德问。

袁曦一怔。有些茫然地不知如何回答。“你觉得我该不该同意这项合作?”宋德又问。

这当然不是询问她地意见,这是在检验她地资质。

袁曦咬了咬唇,思考了一下,缓缓答道:“我觉得应该同意,但是在条款上应该进一步商议。”

“为什么?”

“打入北方市场一直是我们地目地,除去粮食一项,我们还有很多商品在北方大有可为,比如茶叶,一旦合作成功。我们能从中获取极大利益。也能进一步带动南方地区的发展。南北运河开通已久,但是一直以来只用于官粮漕运。有些……呃……浪费资源了,如果能充分利用,那将……”袁曦脑子有些转不开了,增加就业、改良技术一类的词闪过,却不知如何翻译成现时的语言。

“茶叶吗?”宋德看了她纠结的表情,淡淡一笑,“你去看了资料再回复我吧。”

又是资料!

袁曦欲哭无泪,连续三天,要看的资料不断增加,进度赶不上增加的速度啊!

苏燃给的资料跟书桌上那座大山比起来就只是丘陵了。

袁曦翻了一下,前面都是些分析和数据,后面则是些条款。

有很多话想问苏燃,可惜刚刚没有时间,不知道子妍知不知道苏燃来了丹佛。

应该知道吧……想起那天不小心撞见子妍在看苏燃地信,想必苏燃有告诉过她了。

满腹疑问得不到回答,袁曦有些看不下去那些数据了。

“芸娘,芸娘?”袁曦喊了几声,没看到芸娘,倒是小倩跑了进来。

“小姐,芸娘去厨房了,有什么事吗?”

“又是厨房啊……”袁曦可以想象等一下自己又要吃什么补品了,不由得苦下脸。今天离开佛堂的时候,看到周敏好像跟芸娘说了什么,一问之下,才知道是给了芸娘一堆安胎养胎的方子,那些东西一定属于良药苦口的一类,袁曦坚定不移地认为。

“小倩,你帮我跑趟腿。”袁曦刷刷取了张纸,写了几行字,吹干后放到信封里,“把这封信交给天然居天字一号房的苏燃,等他看过了给了肯定答复才能回来,记住了!”

小倩接过信,点点头,“小姐放心,小倩知道怎么做的!”

小倩也是个机灵的丫头,她办事袁曦也放心。

再低头扫了几眼数据,一目十行看过去,看到“茶叶”两个字才停下来。

方才回答宋德的问题时她之所以会提到茶叶,除了自己本身喜欢品茶,还因为她碰巧知道陆羽的《茶经》是著于唐朝,自己现在将陈国假定为李唐时代,便常常不自觉地把唐朝地东西放到这个时代。

唐中期以后,茶叶贸易迅速繁荣并且形成了庞大的茶叶消费市场,茶园经济中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某些特征,比如雇佣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经营茶叶的茶商在唐代已经成为一支人数众多、资金雄厚的商人队伍。饮茶风俗迅速从南方长江流域漫延到北方黄河流域,自南而北,自上而下……

袁曦想起在天祝喝到的茶,不过是中上的小极品,却卖到了天价,那民间百姓肯定是喝不到了。南方饮茶风俗也尚未大范围形成,但是普通茶叶价格不高,百姓也饮得起。从苏燃给的数据看来,北方上流社会对茶叶的需求量不小,价格极高,南方地商人必定也看到了这一点,有利润地市场就会吸引商人进入,现在的茶商尚未形成庞大规模,但是假以时日必能成大气候!

茶商,茶商……

袁曦一拍脑袋,急急忙忙从那大山一样地资料堆中找出南方商会那一卷,刷刷翻了几页。

南方商会四大会员之一,必须搞掂的三大会员之一陆基,正是茶商的代表!

哈哈,有戏了!

苏燃,出云,宋氏,南北对话,南方商会……

袁曦闭上眼睛默念,脑中脉络渐渐清晰。

十二月十二日。

袁曦睁开眼睛,轻轻一笑,苏燃,也是个意外之礼。 

  第十五章 合作

袁曦是约了苏燃在临江楼的包厢里见面,考虑再三,袁曦还是叫上了谭默。

袁曦到的时候,苏燃面前的茶已经泡开了。

“宋夫人,谭总管。”苏燃温文一笑。

袁曦落座之后,倒也不忙说正事,“我们和苏大哥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临江楼。”

没有宋德在一旁,袁曦倒自在许多,苏烨曾帮过她大忙,对出云她也有不一样的情感,特别眼前这个苏燃,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她妹夫。

“我知道,早听大哥说起宋夫人的英雄事迹,几句话说得连我那心高气傲的小弟都垭口无语。”苏燃脸上带着吟吟笑意。

袁曦的本意可不是夸奖自己,不过听对方这样说,她也要稍微表示一下谦虚。

“哪里哪里……”笑意未散,话锋一转,“你来多久了?子妍知道吗?”

苏燃点了点头,“我早已写信告诉她,只不过还没有见过面。”

想必就是袁曦见过的那封信了。“现在快过年了,你怎么赶着这个时间南下?出云城没有人行吗?”

“出云城有没有我无所谓,别人习惯称我们为城主,可事实上那还是朝廷的城,我们所有的只是出云庄。”苏燃说,“我本来也不想赶在这个时候来,但是事情拖不得了。”“我担心明年北方会有蝗祸。”苏燃声音沉重。

“什么?”袁曦怀疑自己听错了。

“今年北方地夏天发生了大面积干旱。秋季一过。没有迎来瑞雪。反而是一个暖冬。再加上今年雀鸟死了不少……几个有经验地老农告诉我。按这个迹象看。明年可能会有蝗祸。蝗祸一旦爆发。以目前北方地存粮。只怕饿死地人要以千万计!”

“蝗祸……”谭默面色凝重。忍不住开了口。“确定吗?消息有没有传开?”

苏燃摇了摇头。“这种消息无论如何都不能传开。现在时间还早。我们还能准备一下。一旦恐慌爆发开。只怕会比蝗祸更加可怕。再说。这目前只是一个猜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和宋氏地合作是迟早地事。而我现在只是希望能提前。”

谭默之前一直负责和崔执事联系商议。因此对于合作内容也知道得差不多。

苏燃叹道:“没想到子玉匆匆过世。我现在只能和宋老板再重新商议一次。”

谭默摇了摇头,“宋氏的掌权人不是我们家老爷了。”

苏燃奇道:“那是谁?”

“目前还没定下来,但是有可能是我,如果你帮我的话。”袁曦笑了笑,递出两页纸。上面写着南方商会四大会员其中两名的资料。

“果商范农,茶商陆基。”袁曦点了点两个人地名字,“果商范农拥有两江流域七成的柑橘。岭南地区的柑橘也大多为其所有,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南橘北销,你知道,柑橘以南为橘,以北为枳,只有南方种得了,在北方很有市场。但是以他一个果农,想要单凭一己之力挤进北方市场显然不易,他要靠着宋氏。靠着南方商会,才能有和北方对等谈判的优势。”

“然后呢?”苏燃不解。

袁曦将掌权人一位之争告诉苏燃,其中略去了该略去的部分。“你帮我说服这两个人,让他们支持我掌权宋氏,成为新一任南方商会主席!”

苏燃怔了怔,随即一笑,“这没问题,只要晓以利害,他们就会做出正确地选择。有时候商人反而更好说话。”

袁曦暗自松了口气:“记住。明天日落之前。他们现在都在丹佛,上面有他们的地址。”

古代的夜生活总归是比不上现代的,日落之后,掌灯时分,有限的烛光撑不开夜幕,比不上现代的霓虹闪烁华光璀璨,硬生生照亮一方夜空,亮如白昼。

马车里,袁曦疲惫地揉揉眉心。后天还有两场硬仗要打。自己可不能累倒。

“少夫人。”谭默打破沉默,“今年的年货、年礼你决定好了吗?”

袁曦叹了口气。“这些你看着办就好了,我还真是不清楚。不然等后天过去再说,我现在脑子里都是浆糊。”

谭默笑了笑,“少夫人做得很好。”

“很好?”袁曦夸张地提高了嗓音,“跟子华比起来我什么都不懂,半路出家我能做得好吗?我怎么跟他争掌权人的位子?”

“少夫人是跟子华少爷在争吗?少夫人的敌人是子华少爷吗?”谭默说得意味深长。

袁曦知道他话里有话,沉默下来等他地后话。

“少夫人有两个敌人,但是绝对不是子华少爷。第一个,是少夫人自己。少夫人对掌权人一位心生怯意,信心不足,一直不愿意面对,但是从你拿起账本、彻夜查阅的那一刻开始,从你和苏二城主面对面谈判开始,你就已经战胜了自己。”谭默缓缓说道。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袁曦赞同地点点头,从心生怯意到迎难而上,或许真如谭默所说,自己又跨过一道坎了。

“第二个敌人,是居心叵测、各怀鬼胎地主事和商会,你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就需要让他们看到两个字利、害!让他们知道,掌权人之位由你继承的利和不让你继承的害。商人是最好说话的,他们不会和利益过不去,摊开说话,摆明利害关系,他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那这个敌人我打败了吗?”

“尚未,但是迟早。”谭默顿一顿,分析道,“十三主事已经基本在掌握之中,小主事一向是跟着形势倒,我们已经拿下了十之**。三大主事中,一个是刚正不阿、忠心耿耿的老人,另外两个,按少爷给的罪证,也是时候换血了。”

“子玉给的名单我看过了。我只认识一个冯广,这个老掌柜我见过,人似乎不错,而且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