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如暗想,看来汩润书院确实成功了,连一直呆在京师附近的许家婶子都听说了,这才多久的时间!
遂向她介绍了些书院的情况,还告诉她,二奶奶几个月后就会来京城走访,若有机会,帮她引荐引荐。
“我家老爷,也不知下月被派到何地去上任,怕是等不到了。她到京城后,请帮婶子问候她一番。说京城附近的不少大户人家,等着她开到北边来呢!”
妙如应承下来。
第二日,许家的马车大清早就来接妙如。进到车厢里,才发现里面坐了小姑娘。经许大奶奶介绍,才知是她的女儿,今年六岁了,一直跟着他们夫妇在任上。
妙如这才知道,她就是前几年遇到的小男童许慎行的妹妹。前几天来钟府,跟妤如一起踢过毽子。搜寻记忆中她哥哥的长相,这兄妹长得还真有些相似,也是一副雪团可爱样子。
两女童不一会儿就玩在了一起。
因着是月初,上香的车马还不少。把上山的唯一通道,都挤得满满的。
她们只好跟旁边的马车一起,等在路边。待争头柱香的马车先下来让出道了,再向上走。
“姑母,大表哥下旬真要去西北吗?”一个声音传来,里面的不舍,让在旁听到的妙如,禁不住暗暗发笑。
真是有缘,又碰到了……
这声音她印象太深刻了,来古代她见到的十来岁的闺秀们,无一不是温柔谨慎,笑不露齿的。唯有在忠义伯府的后院,见到的那少女,如此的与众不同。
“你姑父已经答应他了,乘着年轻,早点拼出点军功来,将来也好有底气继承爵位。”一个温和声音回答她。
过了一会,又听那少女叹了一声:“唉!怎么等这般久,大表哥在山上,也不知订没订到位,午膳的斋菜可指望他了!”
“会有位的,平日里一提到家中来了女客,他就没少找借口,跟神威将军家那小子出门,每次都说是来上香。该跟寺里的和尚们都混熟了吧,再订不到,看他拿什么当借口!”妇人压低的声音中,含着隐隐的不悦。
前面终于有了松动,妙如她们的马车跟着车流,缓缓地朝上面驶去。
到第二道山门处,大家都停了下来,后面该开始爬山了。
“你病后初愈,能爬不?!别逞能啊,要不,给你叫台软架?”
“没事,婶婶不用担心。昨日还跟妹妹踢过毽子,早好了!再说以前在云隐山时,每天没少爬过山,早练出来了!”下了马车,妙如一脸舒畅,正跃跃欲试,准备上山。
走到半山腰,两个小的已气喘吁吁,许怡心嚷着要停下来歇歇。众人就退到山道旁一个凉亭里坐了下来。
没坐下多久,又进来一拨人。许大奶奶带着妙如她们,让出半边桌子。
为首的那人见亭子被占了,本不欲和人挤在一桌的。想退了回去,旁边有人提醒道,另处歇脚的地方,离这儿还有些远。那几个人犹豫片刻,望了过来。见妙如和许大奶奶几个,穿着体面,气质不俗。还有三五个丫鬟婆子在旁立着,看起来也是官家女眷,遂踱了进来。
见这僻静亭子里都是妇人女童,为首的妇人取下了戴着帷帽。旁边跟着仆妇赶紧伸手接过,另一边的丫鬟们,早已身手利落地擦干净了桌边石桌,铺上一个软垫。把她扶着坐了下来。
只见她穿着绛紫披风,下着绿萝裙,精致的飞仙髻上绾着流云八宝珠玉钗。是个长得十分典雅的美妇,柳叶眉,丹凤眼,妆容精致,一看就不是平凡人家的女眷。通身的气派,让人有种仰望的感觉。
她身旁跟着丫鬟婆子,也都是进退有度,行止不俗。一亭子人,安置好后,竟没有半点嘈杂之声。这气势把妙如和怡心两个,给镇住了。
不一会儿,坡下的道边跑来个小丫鬟。向众人行了一礼后,朝贵妇禀报道:“夫人,霍管家派人另去找软轿了,他请您再等等。”
第五十章敬香
歇了一柱香的功夫,许大奶奶催着女儿和妙如动身。一行人从亭子里出来了,往山上继续前行。
达到山顶大雄宝殿时,妙如和怡心已是气喘如牛,一众人只好歇在殿前的大树的树荫底下。
这时左边山道上传来“得得”的马蹄声,从山麓南边传来。随后,两匹高头骏马就出现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快走近殿前的草坪时,只见那棕褐色马上的红衣少年,拉紧缰线,朝后面的同伴喊道:“薛斌,你到素菜斋房那里问问,看咱们订的隔间还在不在,遇到母亲先把她们引进去。我先去找个故人!”说完扭过马笼头,就往山下奔去了。
跟后面的白衣少年应了声就下了马,把缰绳交给在一旁候着小沙弥,问明方向,朝右边的偏殿走去。
见她们歇息好了,许大奶奶就带着妙如她们,理了理衣冠,让仆妇们带上香烛和供品,往主殿敬香去了。
这龙泉寺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古刹。坐北朝南,背倚宝莲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环护,规模宏大的龙泉寺就在宝莲峰的南麓。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气势宏伟。
从主殿出来,许大奶奶告诉她们,下午还安排了去听经。前日已托人帮着订了斋菜,膳后再去找间禅房午歇去。
到达素菜斋时,那里已经人满为患。妙如正担心未必有空位,只听见怡心在一旁叫道:“舅舅,娘,舅舅在那边朝我们招手。”
听了声音,妙如朝右边望去,果然有个三十来岁,身形精干的男子在禅房门口,朝怡心她们招手。
他长得神清气朗,目光中有股锐利的精光。举止却是不卑不亢,站在那里自成气势。
一行人往那间禅房挪去。怡心跑过去后,扒到他身上,问长问短,显然是久别重逢的。男子哄了她几句,抬起头来,和后面跟来的许大奶奶打着招呼。后者向妙如介绍道:“这是慎行、怡心的亲舅舅,婶婶娘家姓郑,你跟着他们喊他郑大舅吧!”说完,又向男子介绍了妙如的来历。
妙如向他行礼时,对方仔细打量了她好几眼,让她心生疑窦。
进了禅房,仆妇们开始张罗用膳的事。
这是一间大禅房,被隔成的几个小间,专门用来给香客用膳准备的。里面空无一凳,只有几个坐垫,中间铺着个案几。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则席地而跪。像唐朝传下来的风格,后世俗称“榻榻米”。
两个大人坐下后,就开始聊着别来之情。妙如在一旁陪怡心玩翻绳。仆妇们或侍立门外,张罗着素点和茶水,或跪在门口伺候。
刚才见郑大舅打量她的神色有些古怪,妙如留了意想观察他们的动静。
只见听许大奶奶小声问道:“长得像吗?相公前几天回来后,就提起过此事。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郑大舅点了点头,压低声音,也不知对她说了些什么,说完又朝妙如望了过来。惊得她赶紧扭过头去,装着跟怡心玩得正起劲的样子。
是在说她吗?像谁?难道是林家舅舅?出了啥事?
他们没跟她明说,妙如也不好冒然打听,只好独自在那里瞎琢磨,准备回去后问问爹爹。照说若是林大舅出了什么事,许大人应该跟爹爹来询问,怎么跑到这里来看她了?难道许大奶奶今日邀她上山,不是偶然,是早已筹划好的?专门让人来看她的?
还没等她多作联想,隔间左边传来一个声音,是刚才山下塞车停下等时,在旁边马车里听到的那少女。
“姑母,表哥还是有点本事!这么多人都能订到位。他人呢!怎么还不见影子?”少女的话语传了过来。
“他跟薛家少爷说,去见他娘生前一个故人,过会儿再过来。小声点,这里只隔一道薄薄的壁板,在外面,不要咋咋呼呼的,小心失了女孩子应有的矜持!”妇人压低声音提醒道。
“我……”少女被噎住了,随之传来有人替她捶背的声音。
“慢着点,你现在吃那么多,等下怎么能吃下素菜?”两人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听到那边的动静,也提醒了这边的两个大人,他们也压了声音,开始聊起娘家的事情来。
怡心正专心致志吃着案上的茶点,没功夫理其他人,妙如一人落了单,静静地坐在那里。
“罗家哥哥,在这里!馨姐姐等你好久了!”有个跟妙如差不多大的女声,从右边隔间传了过来。
“薛家妹妹原来也在这儿,你哥哥还说到处找不到人呢!竟是跟馨姐姐来这里了。”一个少年的声音传来,妙如听着,觉得有几分耳熟。
房门被拉开,随着有轻巧的脚步声走了出去。想是刚才唤人的那女童出去了。
“赶紧坐下吧!听说你自请去戍边了,真在京城呆不住了?被逼得这般紧吗?”清泠动听的声音传来,接着又叹息了一声,说道,“早知如此,当初灵姨临终前,该给你订下一门亲事的。”
“自她病倒后,是想张罗来着,都被我推拒了。虽说那时还小,但听说不能跟你在一起了,找个乳嗅未干只会撒娇的丫头,有什么好的?馨姐姐难道不知道吗?”少年的声音低了下来,有些嘶哑和暗沉,正是男孩子变声期的状态。说到后面,几不可闻。
妙如坐靠着右边的壁板边,还是有声音无意间传了过来。
“这话就不要再提了,我都嫁人好几年了,况且一直是把你当弟弟看待,那些照顾也是受灵姨所托。”女子的声音也压了下来,像是在喃喃低语。
“可是我不是,跟姐姐在一块,心里才会安定下来,无比放松,少了诸多顾忌。”
“你这是从小缺乏别人的真心对待,等再大些,就不会还有此等执念了,真是亲人之间的温暖,并非……”到后面几乎成了私语。
妙如在心里叹了声,原来也是个缺爱的孩子,染上“恋母”情结。
然后女子跟少年说了些出门在外的注意事项,还嘱咐他记得跟她报平安,免得自己惦记。
一阵依依惜别后,接着隔间就响起了动身的细碎声音,那女子最后说:“姐姐的软轿不能用了,乘机提前上山的。要赶紧回去了。这顶软轿就帮你留在流觞亭那里了,我先走了!冰蟾,把帷帽拿来,菁菁,跟着你罗哥哥,去找你的大哥吧!姐姐先走了!”
说着,就听见带上门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女童的声音响起:“罗大哥,咱们找哥哥去吧!”
那里面的人起了身,开门就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妙如这边的斋菜也上齐,左边隔间的人也聚齐了。两边都喧哗一片,一顿饕餮下来,吃得妙如心满意足。
听完讲经,下山时已是傍晚时分,妙如牵着怡心的手,飞驰着朝山下奔去。在山道拐角的地方,又碰见骑在马背上的那红衣少年。只见他脸上没了来时俊采飞扬的神色,和白衣少年骑着马,老老实实护在两顶轿子旁边。
妙如含着笑打量他们,觉得今日发生的事,特别有趣。只听见轿子里不时传来问话。红衣少年一脸不情愿地应付,而白衣少年则在后面低声打趣着他。
在他们之前,妙如两个先到了那个亭子里,上面果然写着“流觞亭”三个大字,亭子外面真停着一抬软轿。
妙如和怡心坐在亭子的一角歇着,等许大奶奶和众仆妇下山来。
不一会儿,刚才在路边见到的那两顶软轿,也在一旁停了下来。
前面那顶先出来个少女,转身又扶了个二十来岁的娇弱妇人,走进亭子里。妇人戴着顶青色帷帽,在原先那贵妇停过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红衣少年侍立在侧。
后面那顶小轿里,出来个身着果绿色杏领锻面直身长袄的小姑娘,清亮眸子左右顾盼,看见亭子里有两个差不多大的女孩,忙过来打招呼。
红衣少年这才望了过来,发现妙如她们。想是又碰见了,有些惊讶,问道:“你是钟家妹妹?”
妙如见躲不过去了,只好拉着怡心的手,过来见礼:“见过五谷……哦,罗哥哥!”
刚才那小姑娘奇道:“罗大哥,你认识她们?”
少年答道:“她是翰林院钟侍讲的女儿,上次回京船上碰见过的,她还出主意救过你谢家哥哥。”
白衣少年听到此话,也拢了过来,对着妙如左看右看,啧啧称奇道:“听玉廷说起过,想不到这般小,你那法子真管用吗?战场上受伤晕厥过去后,也能救醒吗?”
妙如扑噗一笑,答道:“那法子又不是仙丹神药,还能起死回生不成?只是个帮人换气的小窍门而已,当不得真的。只能救落水的人!”
那少年罗公子也笑了起来,本来长得剑眉凤眼,这一笑,色若春晓之花的俊脸上,泛出异样的光彩来,又恢复了先前在山顶上那份张扬和从容。
“云儿,不跟母亲介绍介绍这两位小姑娘?”坐在一旁的妇人发了话。
少年眸子一沉,给小姑娘使了个眼色。妙如领会他意思,拉着怡心,转过身来给那妇人行礼。
罗公子忙在一旁介绍道:“这是我母亲曹氏,这是表妹曹瑜茜。”
又介绍了白衣少年和穿果绿色袄子的小姑娘,乃神威将军府出来的两兄妹——十四岁的薛斌和八岁的薛菁。
双方介绍完毕,那叫曹瑜茜的少女,上下打量着妙如,然后指着她说道:“好像见过你,不是在……”
“是的,咱们在忠义伯府见过一面,当时还有丁家三奶奶,也就是傅家姐姐在一块。我是跟她同船进京的。”妙如应答道。
“对,对!我说怎么有些眼熟,表嫂最近还好吧?!”她的样子只有十岁出头,性子是个爽利泼辣的。见到有共同的熟人,跟着妙如她们也聊了起来。
曹夫人在旁见着她侄女也认识,而且年纪比侄女还小,小继子差不多五六岁,也放下心来。就没干涉她们互相认识和聊天了。
等许家大奶奶慢慢踱下山时,几个小姑娘已聊成一片。
妙如又给双方作了介绍,彼此都认识了,准备一同下山。
往回走时,罗公子见妙如她们没有坐轿,忙嘱咐亭子边那顶轿子的脚夫,把轿抬到她们身边,邀请许大奶奶几个坐上去,一起下了山。
(本章人物有些复杂,若有需要,请参照新出炉的《美人迟慕》人物关系列表厘清关系)
第五十一章疑云
带着织云刚回到家中,妙如就听说杨氏出事了。
听留守的烟罗描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过了三个月,大学士府那边担心女儿的怀相不好,特意从太医院请来擅长此科的刘太医,替杨氏诊脉。谁知诊完脉,老太医一脸怒色,大骂之前看的大夫是庸医,想害死她。说杨氏吃了大量相忌的食物,恐对腹中胎儿不利。最后用了温和的药物,把午膳吃的,都催吐了出来。
后来才弄清楚,原来最近太太孕吐少了,说是遵医嘱,吃上给胎儿添些补养的食物,特意换了食单。谁知膳食中竟掺有相互冲突,且属性为寒的食材。
老太医说,若不是他救得及时,重则小产,轻则胎儿出来后有问题。
把妙如惊出一身冷汗来,提心吊胆地问道:“后来呢?都吐出来了吧?都吃了些什么?”
秦妈妈一脸古怪神色,替她答道:“黄鳝中掺杂了螃蟹,就是姑娘最近补身子常吃的黄鳝。”
望着秦妈妈的眼神,妙如觉得她今日怪怪的,百思不得其解。
晚饭时,大伙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了杨氏腹部。而她却一脸如丧考妣的表情,坐在桌边首位上,口里不停念叨:“怎么会有湖蟹,谁要买湖蟹的?一定得查清楚!到底是谁想害我……”
等丈夫望过来时,杨氏特意望了一眼妙如,钟澄的目光随之也望了过来,看得妙如一脸莫名。
“谁竟敢害娘亲,查出来后,爹爹一定不要放过她,这可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弟弟啊!”妤如也在一旁愤愤不平。
收到杨氏的目光,妙如心里虽是十分坦荡,但母亲眼中那种怨恨和不甘,还是让她有些坐立不安。加之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