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阙(完结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双阙(完结版)-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姜掩口笑道:“懿向来不喜甜食,太后偏来捉弄。”又笑了会,她转向我,道:“不知公女今年几何?”

    我答道:“姮将满十五。”

    王姒在一旁道:“吾子有所不知,东娄公甚爱此女,近年来多有各国公室贵族求娶,竟不曾应下一人。这也难怪,”她轻轻笑了起来,拉过我的手,抚道:“季姒有夏之后,身世高贵,又姿容无双,岂是那些平凡贵族可配?”

    王姜颔首,眼帘微微垂下,复而抬起,看看我,笑容可掬:“王畿适龄贵族中,多有才俊,懿或可为其留意。”

    我的心提了起来。

    王姒瞅着她,和气地说:“吾子身体不便,些许杂事,毋需操劳。”

    王姜淡笑不语。

    两人都不说话,堂上突然间有些安静。

    这时,坐在下首的挚任开口了,说起这几天宫中的趣事,微妙的气氛被打破,众人又开始说说笑笑起来。

    我松下一口气,好在王姒没有同意,不过,这王姜也忒多话,我才不要别人给我找老公。

    又坐了一会,王姜看看天色,向王姒告退。

    王姒也没有多留,满脸关切地对她说:“吾子身孕日重,当留在宫中好好将养,不必再似今日般,为一区区礼册行这许多远路,着人代劳即可。”

    我朝王姜望去,宽大的衣裳遮住了她的身形,腹部的凸起几不可见。

    她微微一笑,手轻轻地放在肚子上,答道:“懿多日未曾拜见太后,心有不安,见今日晴好,便踱了过来。”

    王姒颔首,道:“当今诸侯来朝之际,天子诸务繁杂,吾子当保重,无使添忧。”

    王姜道:“敬诺。”行礼离去。

    ※※※※※※※※※※※※※※※※※※※※※※※※※※※※※※※※※※※※※※※※※

    在众人忙忙碌碌的期待中,王姒的寿辰终于到了。

    虽然一再强调从简,但毕竟过生日的人是太后,前来祝寿的公卿贵眷还是相当多的,偌大的宴厅摆满了案席。王姒喜气地坐在主位,接受众人的跪拜。

    周王凤目含笑,神色轻松地坐在王姒身旁;王姜则一身精致的礼衣,端庄雍容地看着堂下众人。

    我的位置安排得很偏僻,旁边都是些年纪与我相仿的王畿贵女,一个个锦衣华服,饰金佩玉。

    她们互相之间似乎都认识,像课室里的学生一样,和邻座扎堆窃语。看到我这个陌生人,纷纷投以好奇的目光,礼节性地欠欠身,然后继续咬耳朵聊天。

    我像一个刚转学的新生,左观右望了一会,见没有相识的人搭理,只好独自干坐。

    身旁的两个女孩正对宴上的人议论不停,声音不大,却足以清晰地传入我的耳朵。

    “……与公太保说话的那男子是何人?”

    “哦,那是齐公子乙。”

    我向前望去,果然见到召公的席上,齐乙正坐在那里和他谈得不亦乐乎。

    “他就是那贤达闻名的公子乙?嗯……长得也不怎么样,可比虎臣舆差远了。”

    我苦笑,又是孔雀。

    “你知道什么?这男人可不能光看长相。”

    哦?我来了兴趣。

    “此话怎讲?”

    “我曾听父亲同人说起,齐国太子为人淡薄,不喜政事,东宫诸务多半托与公子乙,齐人都说他们有两个太子。”

    “呀,这么说,他将来极可能是国君了?”

    “这可难说,不过父亲说齐侯身体不好,没几年了。”

    我听她们八卦听得入了神,自己还真是孤陋寡闻,竟不知齐乙原来这样大名鼎鼎。

    “嗯……看他也二十好几的样子,想来早已成婚了?”

    “这我可不知,该是成婚了。”

    “……还是虎臣舆好,英俊勇武,又尚未娶亲,唉……奈何我父母不喜。”

    “咦?为何?”

    “他们皆言虎臣舆父母早丧,倘嫁为其妇,则不及舅姑,无以侍奉,谓之不幸。”

    “这么说的何止你父母,我也曾听我祖母如此告诫过几个从妹,不许她们到城墙上去看虎臣舆呢……”

    “哼!我才不管,若有一日虎臣舆来聘我,便是天子来拦我也……我母亲,嘘!”

    不远处,一名贵妇目光正严厉地瞧过来,两个女孩立刻噤声。

    我的思绪却仍旧徘徊在她们刚才的对话中,惊讶地想,真的吗?

    在我心中,姬舆纵使是个孤儿,却生来就有高贵的身份,又有王室倚重,年纪轻轻就委以要职。原以为那样一个出色的人,必然是头顶瑞光脚踏祥云,受万人瞩目追捧,却不知在世俗中竟有如此评价。想起那张高傲的脸,心叹,到底还是尘世中人啊……

    不过反过来想,孔雀似乎也只有这点不被看好,这样一个备受器重的人,真要谈起婚来,又有多少人能够拒绝?我自嘲地笑,为他瞎担心什么。

    ※※※※※※※※※※※※※※※※※※※※※※※※※※※※※※※※※※※※※※※※※

    没有相识的人陪伴,我孤伶伶的,筵席尽管丰盛却未免觉得无聊。于是,吃饱了以后,我索性向左右的人一礼,退出了宴厅。

    夜风凉凉的,拂在脸上很舒服。我沿着庑廊慢慢地散步,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停下。

    庭中栽着些兰花,丝丝幽香萦上鼻尖,堂下的钟磬声穿过殿壁,声声铮鸣,飘荡在廊下,竟相当的好听。

    我抬头,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旁边没有一丝云彩,分外皎洁。

    脑海中浮起燮的容颜,两年前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那纸片般的月亮下,我在雒水边遇到了他,不知他看到这月亮,会不会也想到我?

    要是燮也在就好了,我真的很想见他,因为有些话必须亲口对他说。

    这两年来,恋爱的冲动缓缓地平复下来,看着周围的人和事,我开始冷静地思考,自己和燮到底会走到哪里?

    我很快就要到十五岁了,事到如今,该和燮开诚布公地谈一谈,把心中的想法明明白白地告诉他,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让他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

    如果他接受,我会很开心地看到的那些猜测都是无中生有的垃圾;

    如果他不能接受……我深深吸一口气,心中一阵苦涩,这也许真的只是个华丽的梦……

    ※※※※※※※※※※※※※※※※※※※※※※※※※※※※※※※※※※※※※※※※※

    “公女?”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回头,只见朦胧的光线下,齐乙正站在我身后的不远处。

    “公子。”我微笑,朝他行礼。

    齐乙笑道:“我从席中退出,欲往庭中透气,不想竟在此遇见公女。”

    我道:“姮也是出来散散步。”

    两人寒暄了一会,齐乙问我:“今夜过后,公女可是要立即返国?”

    我笑笑,说:“不急,太后还要再留我住些时日。公子可是打算这几日启程返国?”

    齐乙微笑,道:“我也不急,过两日还要往晋国一趟。”

    我点头,道:“公子要出使晋国?

    齐乙苦笑:“算不得出使,实为私事而去。”

    见我一脸疑惑,齐乙道:“不瞒公女,乙此来宗周,一为朝见天子,二为太后大寿,三为探视王后,其四,”他看着我,说:“乃是为了吾妹与晋侯的婚事。”

辟雍(上)

    辟雍(上)

    我一惊,猛地抬眼。想要更多的电子书格式下载!就来读吧文学网;。DU8DU8。

    月光下,齐乙正注视着我,脸上带着意蕴不明的微笑。

    我定定地看着他,努力压下心中的不安,半晌,问道:“晋侯向贵国求娶?”

    齐乙似笑非笑,并不回答,反而问我:“公女可是担心晋侯违背婚约?”

    我略一思索,道:“是长嫂告知公子的?”

    齐乙点头:“不错。”停了停,他看着我说:“吾妹也是糊涂,竟出嫁前才将此事说出。”

    我瞅着他,等着他说下去。

    齐乙轻叹一声,道:“乙这两个妹妹许是给宠坏了,竟一样的执拗。幼妹未嫁时求婚者众,原本要许给鲁国公子,她竟死活只想嫁去杞国。”

    我讶然,当初一直不明白觪怎么娶得到齐央,没想到原因居然会是这样。

    “至于长妹,”齐乙看看我,道:“她一心要嫁晋侯,年已十八竟仍未及笄,如今只好由我这做兄长的去晋国商权。”

    我疑惑地看他:“贵国要向晋国求亲?”

    齐乙瞄瞄我,道:“我泱泱齐国,怎会做出这等荒谬之事,自然是商权后由晋侯提亲。”说着,他苦笑:“吾妹心气甚高,自幼便说要嫁给天下至伟之人,自从遇上晋侯,便一心只想跟他,偏偏晋侯有庙誓在身,迟迟不论婚姻,她便一直苦等至今。为此事,吾妹也不知与君父母亲闹了多少回,若非有祖母回护,岂容她如此任性。”

    我冷眼看他,心里大致明白了。齐萤年纪不小,婚事越来越令家人头疼,后来他们又从齐央口中得知了我和燮的事,无论信不信,一定多少觉得慌神,于是赶紧让齐乙来宗周朝见之余,去晋国找燮。

    不知道齐乙特地告诉我这么多,有什么打算?

    齐乙看着我,却是一笑,道:“公女不必忧虑,吾妹只要嫁与晋侯,是正是次她并不在意,况且她婚事拖延了这许久,国中宗伯长辈也早已不做他想,晋侯若坚持守约,公女将来依然是正室。”

    我冷笑:“哦?公子怎如此确定晋侯会允下与贵国的亲事?”

    齐乙扬扬眉毛,意味深长地笑:“哦?公女怎知晋侯不会允下?”

    两人直直对视,各不相让。

    我很有一种冲动,想质问他,齐萤和燮不过多年前见过一次面,燮甚至都不记得她,齐萤到底看上了他哪一点,竟然就这样一厢情愿地只想嫁给他?

    话刚要出口,却塞在了喉咙里。心里另一个声音反问,你不也是只和燮见上一次面就喜欢上他了?你又看上了他哪点?心动就是心动,又何尝说得出理由。

    从大局上讲,姜姓可谓天下第一望族,受封的国家数量仅次于姬姓,齐姜又是诸姜之首,作为一国之君,与之联姻百利无一害,燮真说不定会同意……

    我突然觉得好累,这事思虑得太多,现在临近关头,反而一点也不愿去想了。心里面已经很明白,如果燮选择了答应,那我们的缘分也就走到了尽头。

    我收回目光,对齐乙一礼,说:“多谢公子提醒,杞姮告辞。”

    “嗯?”齐乙诧异地看我:“公女这就离去?”

    我看着他,道:“公子对姮说了这许多,是否想知道若将来我为正室,与贵国公女共侍晋候,可会善待于她?”

    齐乙微笑:“公女聪颖,日后之事如何,便是神巫也不能尽知,乙想要的不过是公女一个表示,以慰吾妹。”

    我扯起唇角,淡淡一笑:“公子及公女大可放心,她将来若嫁与晋侯,姮必无与其争宠之事。”

    说完,我不再搭理他,转身沿着庑廊向住所走去。

    ※※※※※※※※※※※※※※※※※※※※※※※※※※※※※※※※※※※※※※※※※

    镐京建成后不久,周朝就在镐京东郊设立辟雍。几十年来,辟雍不断完善,陆续扩建出宗庙和宫寝,成为贵族们学习、射猎、聚会和祭祀行礼的地方。除了镐京和故都丰邑以外,周王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辟雍。

    摇摇晃晃的马车里,寺人衿靠在边上打着瞌睡,我则坐在一旁,撩着车帷的一角,望着路边的景色出神。

    说来奇怪,昨晚和齐乙的一番谈话后,我应该是心事重重的,没想到走回宫室,一沾枕头闭眼,竟然很快就沉沉地睡了过去,直到早晨醒来,一夜无梦。过去心中有事,我会辗转地睡不着,这回难道是物极必反?

    宗周及附近的贵族子弟并不在辟雍中住宿,而是每日乘车来往。因此,路上的车马行人不少,许多车子看上去相当高级,

    大道在前面分岔,一根巨大的表木直直地树立在路口,顶端的横木指着左侧。路上的马车在表木下经过,纷纷驶入左侧的道路。

    我朝远方望去,只见道路的尽头,一片青黛的森林横亘在起伏的山峦环抱中,薄雾轻拢下,有星点的庑顶和白墙隐隐可见。心中觉得好奇,那就是辟雍吗?可是怎么不见城墙?

    马车渐渐走近,道旁的林木慢慢地变得浓郁起来,一棵棵高大挺拔,马蹄和车轮的声音像撞在墙上一样轻微地回荡。

    直到望见巍峨高耸的宫门和后面的阙台,我才确定这真的是辟雍。

    朝两旁望去,我看到辟雍其实也有墙,但是很矮,与往常见过的高城深池迥然不同。它后面,巨树参差的森林郁郁葱葱,与这围墙比起来,反而更像是学宫的守护者。

    向守卫通报后,御人扬鞭驾车进入辟雍。

    走过宫门,前面豁然开朗,周庙庄严地屹立在,奇特的圆形茅草庐顶像帽子一样压在红瓦重檐上。车子不紧不慢地绕过周庙,沿着沙石铺就的大道,驰入一片浓浓的林荫之中。

    路边的树木不断地往后退去,我透过一处稀疏的矮树丛朝远处张望,似有茫茫水光在树林的那边出现。

    绿林掩映中,一间间宫室错落有致,不像两京中的王城那样规整气派,却有一股与自然相溶的恬淡。

    车子拐了几拐,在其中一处独立宫院旁停下。

    寺人衿扶我从车上下来,只见这宫室傍溪流而建,旁边有青竹古树环绕,僻静幽雅。

    来之前,世妇告诉我,现在在辟雍学礼的两名王姬,是周王最小的两个妹妹,年纪只相差几个月,稍长的叫栎,另一个叫瑗。连同四名宗姬,一共六人,太后授命栎的保氏侑总理诸姬日常生活。

    前来迎接的正是保氏侑,她胖胖的,年纪和王姒差不多,满面和蔼。和我见礼后,她领着我从闱门进入宫院之中。

    保氏侑边走边对我说:“诸王姬宗姬在这宫中歇宿,每日往宗庙塾中受教。臣妇得太后示下,将公女安排与诸姬一同居住。”说着,她领我走进一间宽敞的偏室,微笑道:“公女住所就是此处,诸姬小食前方才归来,公女可先安顿歇息。”

    我向她行礼致谢,保氏侑回礼,退了下去。

    寺人衿指挥宫人将行李搬进来,打开包袱,一件件地收拾出来。

    我四周看看,这屋子还算整洁舒适,走出门外,入眼便是满满的青葱花木,深吸一口气,满是清新芳香。

    心情顿时舒畅了一些,人道山水怡情,在这样的地方住下,或许真能淡忘些烦恼。

    ※※※※※※※※※※※※※※※※※※※※※※※※※※※※※※※※※※※※※※※※※

    下午将尽,有寺人前来,说诸王姬宗姬已经回宫,保氏侑请我到堂上与诸姬一道用膳。

    我跟随他走到堂上,只见里面好不热闹,五六个少女正分次坐在席上,叽叽喳喳地说着话。上首的两名少女衣饰特别华贵,相貌有三四分相像,长得清丽不俗,想来她们就是两个王姬了。

    见我来,保氏侑让少女们安静,引我上前与王姬和宗姬们见礼。

    听说我就是来与乐师一同教习音律的人,她们脸上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此女尚是总角,怎能委以师氏之职?”一名王姬皱眉道。

    保氏侑道:“王姬勿虑,公女虽年少,却精通音乐,太后看中,特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