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兵制,经历了非常复杂和漫长的演变过程,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在征兵、世兵、募兵三大基本制度之间,做着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的肯定与否定。
西汉实行的征兵,与今天有几分类似,是“普遍义务兵役制”,凡年满二十三岁的成年男子,都要服两年的兵役。这两年兵役也有区分的,第一年担任郡国的地方部队,这一年任务除了客串警察,维持地方治安外,还相当于干一年的实习兵,象今天的大学一样,实习军校也是分专业的,有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士(水兵)三种,每年到秋天的时候,进行毕业考试,称作“都试”。第二年从地方毕业,转为中央军,或卫戍京师,或驻守边境。不过这个顺序并不是固定的,假如遇上大规模战争,国家也会临时大批征召士兵,不受两年服役期的限制。显然,这一套制度要能够有效实行,中央政府必须强而有力,统有完善的地方各级政府,国家能够有效的掌握户口。
后来王莽篡位,光武中兴,天下经过十多年的混战后重归一统,东汉王朝建立。因为在王莽当政期间,有不少地方武官利用秋天“都试”的机会起兵(如西汉居摄二年,即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与郡都尉刘宁等借地方兵集中都试之机起兵反莽),必须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由于经历了战乱,国家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也需要休养生息,在以上两个因素的推动下,光武帝刘秀对原来的兵制进行了调整,其目标:大力压缩地方部队,只保留中央军,强干弱枝。建武六年(公元30年),撤销了各地的武装部,“诏罢郡国都尉,并职太守”,建武七年(公元31年),又取消了地方的实习兵,“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既然没了考生,考试自然就变得不必要了,因此“都试”也就跟着一起取消,地方武官挟兵造反的可能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被消除了。
没有地方部队,地方的社会秩序如何维持,发生骚乱怎么办?刘秀采取的方案是,对豪强地主发展自己的私人武装采取默许和纵容的态度,让他们来顶替地方军。今天西方各国政府,倘若感到钱不够花,想要削减政府开支时,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将国有企业私有化,而刘秀也正是这样干的。大概在光武帝看来,豪强地主与东汉帝国政府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他们从自己的依附农民中组织部曲私兵,不但可以代替地方部队,为国家省一大笔钱,而且因为他们每支的规模都很小,毛毛虫掀不起大浪,也比原来的地方部队安全。
但从长远来看,刘秀的改制给将来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一方面,因为取消了实习期,中央军士兵未经培训就上岗,职业技能没法不下降。这一点在刘秀时代还看不出来,因为那时的汉军将士都是追随光武打天下的百战劲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军的虚弱将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豪强地主的私人武装因不受服役期的限制,其经验技能的积累往往胜过正规军,又由于在冷兵器时代,武器的作战效能和价格的落差都是比较小的,导致政府军的装备通常也不优于私人武装,官兵对私兵的优势逐渐丧失,为即将到来的军阀割据奠定了物质基础。
元显扩军下
到了东汉末年,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声中,东汉中央政府的威信与军力一起扫地,中央军的无能让私人武装获得了急剧发展的机会,例如我们熟悉的曹**、刘备、孙坚等人的初始军力都是私人组建的,非国家的编制军队。当这些私人武装升级为军阀集团后,尽管他们往往已拥有了合法的官爵职位,控制着大片的州郡土地,但已无法按照原有的征兵制度为自己征募兵员了。这是因为天下分崩,兵连祸结,导致人口锐减不说,剩余的百姓也往往不入坞堡,便成流民,都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原先合法的基层政府机构,什么乡镇村社居委会之类的,全都消失无踪,你想这兵还怎么征?
我们假想一下,比如说某一天,兖州牧要征兵,他先去市政府调查户籍资料,查得XX村还有XX名男丁今年该服役了,好,发份通知下去,让他们赶快来报到。
什么,通知发给谁?这么笨啊,不会发给乡官吗?
什么,那疙瘩没乡官?发给亭长吧。
那疙瘩没亭长?那发给里正吧。
那疙瘩也没里正?这…这…(头风犯了,晕倒中…)
算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不了下一次基层,为征兵处的干部做做表率。可当苏醒过来的曹州牧亲自到XX村一看,得,从村头到村尾,站着喘气的一个没见着,躺着不喘气的倒是有不少。曹领导郁闷到了家,心中慨叹,几句传颂千古的诗句脱口而出:“…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上边这一段是虾扯蛋,不用当真,不过在下怀疑,曹公难过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局面害得他征兵征税太困难,因为这种惨状的形成,他自己也“功不可没”)
但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吧,何况还是孟德公这样的聪明人。资源不足,就要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一项重大改革,世兵制的一种,军户制便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军户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原先私兵的放大与规范化。当年豪强地主们在组建私兵的时候,不可能象政府那样去按户籍抽丁,都是从亲戚、家仆、依附佃户中招人手,彼此之间一般有较亲密的关系,比较容易上下一心。士兵是由依附民、家仆等组成,往往全家都附属于兵主,他们一般不容易叛降或逃亡。对于乱世军阀来说,这些优点都是非常可贵的,而且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是军阀们的宝贵财富,也不容流失。于是,以曹**为代表的军阀先进分子,便纷纷执行了“兵农分离”政策,将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专门提出来,组成军户,实行军事化的集中管理,一切行动听指挥,解除了他们的徭役和赋税负担,专职当兵。平民一旦加入军户,除非有最高领导的特批,永远不能脱籍,任职终身,父死子继。
出于保持军户战斗力的考虑,军阀们对军户的个人问题都非常关心,总会想方设法给他们找个老婆成个家,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体现领导对军户士兵的关怀,有助于提升士气;二、让军户生下小军户,保持军户的人数稳定,也就是保证了稳定的兵源;三、军户士兵有了妻儿,领导手中也就有了人质,可以防止士兵叛逃,反正你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庙。从另一方面看,当时的平民加入军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战乱时代,军队作为有严密组织的武装集团,其生存下去的机率远高于没有自卫能力的自耕农,衣食可以维持温饱,还可以有个家,虽然不得自由,但对于灾难深重的乱世民来说,这些条件已经够优越的了。
要在乱世称雄,光“足兵”是不够的,还得“足食”,屯田政策因此出台。战乱时代,自耕农为了躲避战祸而大量逃亡成为流民,使得大片良田化为荒地无人耕种,而大批流民却无地可耕。以曹**为代表的一些军阀开始将控制的荒地改建成大型的国有农场,吸引流民前来耕种。管理部门为流民们提供安全保障和基本的农具、种子等生产资料,并且不用服役,只要安心种田,但要按50%60%的高税率交租纳粮。这样屯田户就出现了,它与军户相辅相成,如同双臂,共同支撑起曹、孙等成功集团的天下。
经过这样的改革,在国家的户籍资料上,平民被划分成了三大部份,各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一、军户,世袭军队,不用交税和服徭役;二、屯田户,国有农奴,不用服兵役和徭役,但要承担极重的租税;三、郡县民,即原有的自耕农与手工业者,他们需承担徭役和交纳较轻的税(10%左右),在紧急状态下也要服兵役,补充军户的不足。按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社会分工越细,则总的生产效率一般也就越高,故而这个制度在创立之初是行之有效的,军户的社会地位在三者之中还有些偏上,其士兵也是比较有战斗力的。
然而,世间的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五九年一顿饭能吃上两窝头的人是旁人的羡慕对象,零九年一顿饭只能吃上两窝头的人是政府的救济对象。随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战争烈度的下降,军户处境由优转劣。首先,是因为战争渐渐变少了,国家继续养着这些军户就觉得有点亏了,于是一些地方就开始试点,把没有作战任务的军户改编为“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只是部份军户屯田,但随后官员们发现这样做可以创收出政绩,增加GDP,很快推广开来,而且其税率比照屯田户,甚至更高,如《晋书•;傅玄传》载:“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持私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这还让人活吗?当其他平民享受到战事减少带来的利益时,军户的处境却反而恶化了,他们不单仍要服兵役,而且还要充当国有农奴,逐渐变成平民中的下等人。
为什么在三部份平民中,就军户这么倒霉?这主要是因为军户的身份存在一个先天不足,它对国家的依附性比屯田户和郡县民都要强,处在国家的严密管控之下,这使得政府也罢,各级领导也罢,要从军户身上刮油水比从其他平民身上刮更加容易方便。要想忍住不欺负欺负,不敲诈敲诈,那得有多大的定力啊?总之,不是我们嘴馋,要怪就怪这块肉太嫩!
随着军户经济地位的恶化,自然不可避免带来社会地位的低下。到曹魏末期时,政府打击犯罪分子的一个常用手段就是把他们降为军户!而表彰军方英模时,又常常将解除军户身份当作奖励!到了这个时候,套用哈姆雷特的话已经可以这么说:军户,你的名字叫贱民!
在这个世界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国家的螺丝钉,祖国要求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人,虽然不能说一个没有,但从来比例都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一般人在一个多劳少得,且遭人歧视的行当中,是不可能长久保持敬业精神的,必然会想尽办法跳槽。而且随着战争的减少和繁重劳役对训练时间的挤占,军户们的作战经验与军事技能也不可避免得会衰退。等到天下再次大乱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先支撑帝国大厦的武力基石——军户,早已变得千疮百孔,士气低落,技艺荒疏。这样的危楼怎还经得起八级地震的洗礼?西晋帝国便理所当然地,忽啦啦倒了下来。
东晋建立后,原先西晋控制的军户绝大部份都已丧失,帝国面临着无兵可用的窘境,为了应对危机,东晋统治当局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募兵来代替军户世兵,募兵有较高的待遇,择优取兵,军功与赏爵直接挂钩,因而斗志高昂,战斗力很强,但缺点是成本也很高,管理不易,容易脱离中央控制,向军阀化发展,比较典型的如北府军。另一种是重建军户,用调发奴客、谪补罪人家属、隐实户口、料简速亡等手段将社会的弱势群体大批塞进军户。这样做的好处是成本低廉,**作简便,而且还可以为军方领导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只是提到战斗力嘛,那就不好恭维了。同时,经过这样的重建,军户的社会地位跌到谷底,其处境接近劳改农场的劳改犯,而且刑期比无期还无期(无期徒刑至少不用连累子孙)。
这回我重新来看司马元显的新政策,就可以多一点感性认识了。比如说,你是浙江乡下一名半自耕农,日子虽然不宽裕,但也还能维持,交完了主人的租(一般是50%,而依附民的税是由主人代交的),剩下就是自己的了,也不用担惊受怕,闲时还可以对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享享天伦之乐。平日老实本份,没招谁没惹谁。
突然,这天来了一位官差老爷,通知你说:你已经“自愿”到建康的“劳改农场”服刑,限期去报到!今后你将不知被派到什么地方去打仗,而你的妻儿将留在建康,一面作苦力,一面充当人质。而且你的子孙也将永远过这种永无出头之日的劳改犯生活,你愿意吗?于是,你带着几分疑惑地问:我好象没同意自愿吧?官差老爷说:什么,你不自愿,看来你的政治觉悟还不够高啊,应该加强学习。那就到学习班去“学习”几天。到时候饿你三天不管饭,看你自愿不自愿!
至此,三吴地区民怨沸腾,官逼民反的条件基本上已酝酿成熟,只差一个划出火星的带头人了。
孙恩起事
点火星的人就在离大陆不远的舟山群岛上,他便是五斗米道教主孙泰的那个侄子孙恩。
孙恩,字灵秀,按《晋书》的说法,他是孙秀的族人。这又是一条让人头痛的记录,因为在晋朝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位叫孙秀的大人物:
孙秀一号,系著名的小霸王孙策幼弟孙匡之孙,三国时吴国孙氏皇族,曾任吴国的前将军兼夏口督,后来吴主孙皓对他猜忌,他为了避祸而投奔西晋,得到了司马氏的厚待,被任命为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封会稽公(在这点上稍稍有点象慕容垂)。在吴国灭亡时,已身为晋臣的他悲从中来,面向南方大哭说:“昔讨逆(孙策)壮年,以一校尉创立基业;今孙皓举江南而弃之!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后于晋惠帝永宁年间(公元301302年)病逝;
孙秀二号,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的狗头军师,曾给司马伦出主意,借皇后贾南风之手杀太子司马遹,再借给太子报仇之名,除掉贾南风,成功地让大草包司马伦执掌了西晋大权。因为司马伦无能,基本上是孙秀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孙秀趁机玩弄权术,巧取豪夺,排斥异已,诛杀名臣,弄得天怒人怨。齐王司马冏等人起兵反司马伦,孙秀被杀于中书省。
那么孙恩究竟是这两位孙秀中哪一位的亲戚呢?在维基百科中认为他是孙秀一号的亲戚,但没有给出论证,很可能有误。因为《晋书•;孙恩传》还提到,孙恩祖籍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南),虽然两位孙秀在《晋书》中均无传,但我们知道孙秀一号的曾祖父孙坚,是吴郡富春县(今浙江杭州富阳)人,而《晋书•;司马伦传》中提到孙秀二号原为琅琊小吏,由此看来,孙恩更可能是第二位孙秀的亲戚。
孙恩家祖上世奉五斗米道,到叔父孙泰时,成为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五斗米道的首领,宗教界的巨头。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始创于东汉顺帝年间的张道陵,是道教最早的流派,论资格,比张角的太平道还要古老,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的会费,故而得名。太平道后来因为发动黄巾起义,之后迅速消亡,五斗米道却乘机发扬光大。在东汉末年,还由教主张鲁建立了汉中政权。到东晋时,五斗米道继续走宏运,信徒遍及东南,上至王、谢豪门,下到贩夫走卒,其宗教首领也自然成为具有极大潜在实力的人物。孙泰被杀后,他的很多信徒都不相信他真的死了,认为他是蝉蜕登仙,所以继续给孙恩支持(难道是等下一波成仙名额?),偷偷给他送粮送水,输送消息。
如今,在海岛上卧薪尝胆了快一年的孙恩发现,报仇的机会来了,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十月,率领他那支小小的队伍从舟山岛出发,一场波及东晋大部份州郡,持续十二年之久的大规模战乱爆发,历史上一般称为孙恩、卢循起义。不过这种定义尚存争议,因主要首领孙恩、卢循等人都属于中、下级士族,视为士族间的内斗似乎更合理些。也有说因孙恩之乱的参加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