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裕评传-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居民愿作后秦军内应,由于后秦军行动迟缓,行事不密,消息走漏,结果全部被南凉军队坑杀。

 随后,南凉的各地援军到达,秃发傉檀故意把一批牛羊放逐到原野上,引诱后秦军队出来抢夺,然后伏兵合击,大败后秦军于姑臧郊外,斩首七千余级。吃了大亏的姚弼总算学乖了,他不敢再战,只好躲进西苑营垒。南凉军队立即将西苑团团包围,秦军的水源也被切断,只差一步,姚弼就要被陇右的太阳烤成马谡第二了。

 好在此时秃发傉檀处境也不美妙,他并不想同强大的后秦完全闹翻,于是在得胜之后并没有对姚兴的候补太子赶尽杀绝,反而主动派使臣去向姚兴道歉,请求宽恕。正好此时,齐难也被刘勃勃打败,两万大军全军覆没。姚兴无力再继续两面作战,只好又同秃发傉檀恢复“传统友谊”,姚弼才得以带着败兵,平安撤回。

 唉,这件事该怎么说呢?为了培养某人,慕容垂、刘裕、姚兴竟都栽倒在同一条水沟里,难道是“英雄所失略同”?
不幸的父亲各有各的不幸 上

 后秦皇帝的爱子总算平安回来了,可后秦广平公爵爷的太子位飞走了。

 败阵而归的姚弼虽然仍受父亲的宠爱,但他的职务已经由卫戍中央的中军将军换成了镇守安定的雍州刺史,他不用回长安上班了。要知道,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地点变更的问题啊。

 安定,地处今天甘肃省泾川县北,镇原县南,泾河的北岸,是后秦最重要的边防重镇,其地位接近袁崇焕时代的宁远和吴三桂时代的山海关。后秦政府在这里部署有重兵,并安置了大量的羌人熟户,紧急状态下号称可动员十万兵。

 按说这样的安排对姚弼也算很够意思了,重兵在握,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多少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的施展空间啊?他如果能在这个重要位置上干出点业绩,仍有被父亲升级为太子的可能性。就算是当不了太子,也为他将来夺位提供了基础。因为在差不多一千年后的明朝,有位朱老四,就是凭借强藩的地位,夺取了侄儿的皇位。

 不过姚弼虽然追求进步,可经过姑臧之败,也有了自知之明:他并不是那个能把蒙古人教育的服服帖帖的朱老四。安定为什么会是边防重镇?就因为在安边的北边,有那位让所有后秦将领都感到头皮发麻的刘勃勃!想想自己和勃勃的手下败将秃发侲檀交手的经历,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把我放到这鬼地方当安定军区司令,这和要我的命有区别么?

 好在姚弼手下那位姜纪真是任劳任怨,并没因为征伐南凉时的事心有介缔,仍积极替他出谋划策。按姜纪的办法,姚弼对准姚兴身边一些说得上话,又可以收买的人,上下打点,发**了金弹、银弹、肉弹等各种型号的糖衣炮弹。在这样威猛的火力打击下,姚兴左右一大批久经考验的领导干部倒了下去。这些同志英勇中弹之后,便在姚兴身边不时替姚弼吹风,说他的种种美德,议论对他的待遇不公。

 在支持姚弼的这些人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姚兴的弟弟东平公姚绍(另有一说是姚兴的叔父),就是那位曾向兄长推荐慕容超的仁兄。时隔数年,他看人的眼神仍一如既往的不怎么样,觉得兄长的儿子就数姚弼还算可以,也替姚弼说了不少好话,请求将其调入中央。

 姚兴本来最宠爱的儿子就是姚弼,现在听了左右这些人的话,又让他想起这个儿子的优点:其实姚弼还是不错的,起码比其他的儿子强。年轻人嘛,哪能不犯点儿小错误呢,怎能忍心让他一直呆在险地?

 于是不久之后,姚兴又下令调姚弼入京,并升任尚书令、侍中、大将军,集军政要职于一身,重新进入后秦政坛聚光灯的照耀中心。姚弼当然不会浪费这到手的大好资源,乘着关系网的扩大,他倾心结交朝野名人,搏取礼贤下士的声誉。

 地位稍稍巩固,姚弼开始提拨同党,推荐亲信尹冲为给事黄门侍郎,唐盛为治书侍御史,尽掌朝中机要。和提拨同党同样重要的,自然是打击异己。将军姚文宗是太子姚泓的亲信,不甩姚弼的面子,姚弼便设计污陷他诽谤朝政,将他赐死,从此后秦中央的各级官员都对姚弼忘而生畏,不敢再得罪他。在姚弼的不懈努力和姚兴对他的纵容默许下,太子姚泓的地位再次摇摇欲坠。
对姚弼来说,那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啊!不过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悲哀地发现,自己夺嫡的理想就像玻璃瓶中的苍蝇,前途光明,却无路可寻。因为他忽略了一点:他的父亲并不只有他和姚泓两个儿子。

 除了那个温良恭谦让的大哥,姚弼还有一大堆兄弟。秉承西晋以来的传统,姚兴也喜欢以皇族宗室,尤其是自己的儿子们出守边镇,因此这些兄弟的实力可都不弱,大多据要地,握重兵,后秦的各个军区司令基本上都被他们包了。如果他们一致行动,影响力绝对是不容小视的。

 电影《东方不败》中任教主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在权力场博弈的还是他那些同样贪婪的兄弟,出头鸟必然成为众矢之的,你怎么躲得开?此刻其他的姚家兄弟们都睁大了血红的眼睛,用妒恨交加的目光盯着姚弼迈向太子位的每一步成功足迹。

 同样的感受让这些兄弟形成了一个人人心中有,个个嘴上无的共识:就目前而言,他们中谁也没有被父皇立为继承人的可能性,所以大家必须联合起来,阻止姚弼得逞。因为等到父亲百年之后,从软弱的大哥手中夺位,比从姚弼手中夺取要容易得多了!结果,由姚裕、姚懿、姚洸等人为首的反姚弼联盟就被悄悄建立起来。

 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双方的较劲日益激烈。斗争是按先礼后兵的顺序进行的,属于反姚弼党的右仆**梁喜、侍中任谦、京兆尹尹昭等上奏姚兴,请求削减姚弼的权势,明确姚泓的太子位不动摇。同时,属于姚弼党的大司农窦温、左长史王弼先秘密上书,请求姚兴改立姚弼为太子。面对儿子们的针锋相对,健康状况已经不嘉,但又拿不定主意的姚兴不胜其烦,便用装聋作哑的方法来应付:都不接受,只当没看见。

 五月,姚兴抱病出征贰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一带的叛军,得胜之后却病倒了。姚弼很着急:现在老父还没有正式立自己当太子,如果他就这么死了,按正常程序,皇位还是要落到大哥姚泓的手上!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姚弼秘密聚集数千死士,准备在姚兴死亡时发动政变。

 但几千人的调动,哪是这么容易保密的?他的老弟姚裕警惕性很高,很快嗅出了姚弼要造反的味道,立即遣人通知各位加盟兄弟:再不动手,姚弼就要成为我们的新皇上了!

 驻守蒲阪(今山西永济)的并州牧姚懿因为距离长安较近,首先接到密信,看罢之后,立刻“义愤填膺”,当着部下将士的面痛哭流涕(那时洋葱还没有引进中国,也没有发明眼药水,说哭就能哭出眼泪,而不仅仅是干嚎,这需要相当的演技):“皇上如今病卧不起,做臣子的谁不是忧心如焚,以至衣冠不整。可就在这举国同悲,上下一心的时刻,姚弼那个阴谋家竟然怀有异心,不忠于储君(指姚泓)!在自己的私宅聚集军队,图谋不轨!今天,我要舍生取义!诸君都是忠义之士,应该和我一起共赴国难!”然后赦免狱中的全部囚徒,编入军队,拿出库存的几万绢帛作为赏赐,建牙誓师,即将向长安进军。

 利益攸关的时候,坐镇外藩的姚家兄弟们非常团结(后来刘裕北伐,后秦国难当头时他们都没这么团结过),除了姚懿在蒲阪折誓师起兵外,镇东将军兼豫州牧姚洸在洛阳,平西将军姚谌在雍城(今陕西凤翔),分别起兵,另外坐镇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的姚宣也在作参战准备。防御外敌时不怎么积极的各边防重镇,此时枪口一致对内,从四面八方指向了长安城中的姚弼!后秦皇子们的内战,已是一触即发!
谁知就在彻底摊牌前,姚家兄弟都认为已经该死了的老父姚兴,却又突然病情好转,重新上朝理政。这才知道就在自己休请假的这几天,他的儿子们已经快闹翻天了。我说你们怎么就这么急,连我死都等不了吗?

 内战暂时不能打了,但泼出去的水岂能收回,这件事一定得有个结果?因为先动手聚兵的是姚弼,反姚弼派自觉本方是理直气壮加兵强马壮,便联合向老爹示威,并不停止军队的动员,由本派的朝中大臣梁喜、尹昭等人开出本方喊价:诛杀姚弼!

 姚兴虽然对姚弼的作为大失所望,可也还不忍心杀他,但大势至此,也不能犯其他儿子的众怒,这几位皇子已经掌握了后秦天下的大半。这位可怜的父亲只好打打折扣,向姚懿等人开出了还价:解除姚弼尚书令的职务,以大将军、广平公的头衔回家,闭门思过。

 初战告捷,姚懿、姚洸、姚谌、姚宣四人宣布停止各自的军队的动员令,然后相约一同入朝。他们入朝不是因为陈红说过要常回家看看,慰问一下大病初愈的老父,而是痛打落水狗姚弼。

 姚兴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所以当反姚弼派的同谋姚裕向他报知四位皇子请求召见时,他拒绝说:“他们不过就是想告诉我姚弼干了什么坏事,那些我都已经知道了。”但姚裕不干:“如果姚弼有过错,陛下就该听听他们怎么说。如果姚懿他们说的不对,陛下也可以惩罚他们,怎么可以不接见呢?”

 话说到这份上,姚兴只好召见,四位皇子便父亲面前开了一场“姚弼批斗会”。其中姚宣的表现尤其忠肝义胆,他一一诉说姚弼祸国叛君的种种罪恶,激动地痛哭流涕。大臣姜虬也来凑热闹,上疏说:“广平公姚弼可谓罪行累累,他谋逆的行为已是路人皆知!陛下纵然有心包容爱子,也不可能消除他的叛逆之心。最好是把他关起来,断绝他与身边奸党的联系!”

 姚兴觉得自己也该发作一下了,气愤地问左仆**梁喜:“为什么天下人要把所有的罪恶都推到姚弼一个人身上,非逼我处理他?”没想到梁喜也吓不住:“姜虬说得很有道理啊,陛下应该及早听从。”

 这下姚兴彻底没语言了。但爱子的命他还是要保的,他便拿出如今信访干部常用的工作态度搪塞说:“这件事我已经清楚了,你们要相信政府,我一定会做出公正的处理,都回去安心工作吧。”

 信访部门的工作态度当然是超认真、超仔细的,所以花的时间长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关于对姚弼的进一步处罚决定,也就理所当然的迟迟没有作出。大事拖久了自然就化小,小事拖久了自然就化了,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从这次事件处理经过不难看出,姚兴是拉偏架的,胳膊肘一直往姚弼这边靠。在全过程中,他几乎是以姚弼的代言人身份与其他儿子谈判。而历来评论大多认为姚弼是此事罪魁祸首,姚懿、姚宣等人在此时上站在正义立场,其作为非常正当。坏事就坏在姚兴心慈手软,除恶不尽,才使后秦后来祸事连连。

 不过平心而论,姚弼固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姚懿、姚宣等人又岂是良善之辈?他们此次的行动也后秦历史上开创了一个藩镇联合压迫中央的恶劣先例。想想看,一个人如果由四肢来指挥大脑,那他还属于高等动物吗?

 而且此时姚兴还活着呢,地方各镇就已经如此跋扈,那么等他一死,不管是姚泓还是姚弼即位,谁还可能让后秦保持统一? 如果外敌入侵,这个已变成一盘散沙的后秦又如何能团结御敌?后秦实际上已面临着一场即将到来的继承人危机,而且对姚兴这个父亲来说,几乎无解。

 孟子曰: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国必自伐,而后国伐之!仅仅因为外部原因,是很难让一个本不弱小的国家迅速走向灭亡的。

姚兴之死 上

 姑息养奸从来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第二年(公元415年),在众兄弟围攻下没死透,又缓过气来的姚弼策划反击,目标直指去年对他攻击最出力的姚宣。这年三月,姚弼串通姚宣的部下权丕,一同诬谄姚宣。

 有了人证,已经有点老糊涂的姚兴大怒(这么多人说姚弼的坏话姚兴都不怒,才一个权丕作证,他就大发雷霆,恐怕他的发怒并不是因为误听人言,而是他的心仍然偏向姚弼,有意打压姚宣这只反姚弼派的出头鸟),立即派人到杏城将姚宣逮捕回长安问罪,同时命姚弼率三万大军出镇秦州(今甘肃天水)。

 此时,那位姚兴的老相识,已经放弃了刘姓,改名赫连勃勃的夏国武烈皇帝见有机可乘,大举进攻暂时没有军区司令的杏城。姚兴得知,急命姚弼前往救援,但还未到达,杏城已被夏军攻克(在下很不厚道的猜想:姚弼可能是故意迟到,一则他怕打败仗,二则死姚宣的人对他有益无害),守将姚逵被擒,后秦将士两万多人被赫连勃勃坑杀。

 虽然国家既损兵折将,又丧城失地,但在姚弼看来,形势正往好的方向发展:他已经重获父皇的宠信,还拨掉了一枚最碍事的眼中钉。

 可惜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特别是像姚弼这样的半瓶醋。

 姚兴自去年以来,身体一直不好,天天拿药当饭吃。夜路走多了总要撞到鬼,到了九月份,姚兴突然药物中毒,再次迈向鬼门关。姚弼得知之后,老毛病又犯了,他称病不去看望父亲,再次聚兵于私第,准备政变。

 没想到姚兴这次病情的好转得比上次还快,醒来后知道他最疼爱的乖儿子屡教不改,又要抢班夺权,终于忍不住大怒了。他立即处死姚弼的数名同党,并将姚弼逮捕。(姚弼:老爹啊,你到底是死还是不死?别老用病危来钩引我啊!)

 这个时候,一直默默无语的太子姚泓突然说话了,他向父皇流泪请求赦免姚弼,并说:“我没有父亲的能力,无法让兄弟和睦,以至发生了今天的事,这都是我的过错。如果我死能消除矛盾,让国家平安,请赐我一死。如果陛下不忍杀我,请废去我的太子名号,退居藩国。”姚兴大为感动,便赦免了姚弼及其同党,并对众大臣说:“姚泓天性善良平和,不会胡乱猜忌,一定能够和睦群臣,保护好他的弟弟们。”总之,姚弼再次化险为夷,但姚兴至此彻底放弃了更换太子的想法,后秦帝国的接班人,已确定为姚泓。

 关于这件事,白寿彝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通史》中认为,是姚兴暗示姚泓说情,好借机赦免姚弼。虽无史料佐证,但从情理上说,这符合姚兴一直以来的作法,很可能是真的。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是到了为身后事**劳的时候了,这一年十月,姚兴将自己的女儿西平公主送往平城(今山西大同,此时的北魏首都),嫁给北魏皇帝拓跋嗣,两国借机结盟。如果自己的儿子将来有难,也许能指望这个强大的妹夫帮一把。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好办法,但至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姚兴之死 下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二月,姚兴前往华阴休养,让太子姚泓监国,实习皇帝工作。姚兴的想法是不错,但计划没有变化快,才走到华阴他又病倒了,只好又回长安。一个阴谋,也随着姚兴的病危再次产生。

 随同姚兴一同出行的黄门侍郞尹冲、尚书姚沙弥等一批人,是原先姚弼当政时提拔的同党,他们眼看老皇帝不行了,而本方的带头大哥姚弼已被软禁在广平公府,所以即位的必是姚泓,一旦他上台,我们还能有好果子吃吗?孟德公教导我们说:宁教我负人,休教人负我。既然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