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祖训-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梦溪忙应了,又给老太君磕了头,谢了恩,这才起来,坐在一边的椅子上,老太君想吩咐人去传秀儿,只见丫鬟来报,大太太和表姑娘过来了。
    要说大太太和表姑娘怎么来的这么慢,原来,冰心和玉心一回到养心园便哭着把二奶奶如何打她们,逼她们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那大太太一听,气得一脚踢翻了桌子,这二奶奶真是吃了豹子胆,竟敢打她派去的人,做下如此忤逆之事,这可是大不孝,七出之首便是不顺父母,今天非让她下堂不可,忙命人备轿,要亲自去潇湘院,还是秀儿冷静,上前对她说道:”姨妈,想那表嫂打了人,一定不会坐在那里等着您过去教训,这府里,也只有老太君宠她,十有八九表嫂会去找老太君保护,姨妈这就去了,也是扑个空,倒耽误了时机,表嫂要去寿禧堂,养心园是必经之路,不如姨妈多派些人在路上堵着,直接将表嫂带到养心园,折腾得她认了今天忤逆您的事,让她签字画押,再呈到老太君那,便可逼着老太君让表哥以不顺父母之名休了表嫂,岂不一劳永逸?“
    秀儿说到这,心里那个美啊,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想不到素日里连树叶掉下来都怕砸了脑袋的表嫂,也有这样犯大忌的时候,诬陷她魇魔姨妈等人,总是有些风险,老太君不会不查,会让她提心吊胆一段日子,还得继续伤脑筋,想办法遮掩,如今表嫂自己犯了忌,那就怨不得她了,连后面的戏也省了,今天表嫂真要下了堂,那冰心玉心两人挨得一顿打,也值了,回头多赏些东西便是了,也不失为一条苦肉计。
    听了秀儿的话,大太太想想也是,真要去了老太君那,有老太君在中间阻着,还真碍手碍脚,能把二奶奶堵到养心园那还不任自己处置,她能把两个丫头打服了,说出违心的话,那自己今天也能将她打服了,逼她承认自己坐下的不顺父母的,大逆不道之事,明日见了老太君,生米已然做成熟饭,二奶奶有错在先,老太君想护也保护不了,还能拿她这个媳妇怎么着。
    这样想着,便吩咐人去路上堵二奶奶,只是秀儿想到的,梦溪也想到了,只这一步之差,便让梦溪和萧韵在老太君那一唱一搭地占了先机。
    派去的人左等,右等,也不见二奶奶的轿子经过,一打听,二奶奶早已绕道去了寿禧堂,回来报给大太太,两人一听,想不到真小看了这个诡计多端的二奶奶,这才急了,巴巴地赶了过来。
    大太太和秀姑娘在侍棋的带领下,一进屋,只见二奶奶正坐在一边,大太太见了脸就是一沉,给老太君见过礼,见二奶奶起身给她见礼,开口喝道:
    ”来人,把这目无尊长的二奶奶和知秋给我绑了“
    梦溪和知秋一听这话,心道:这就来了,两人双双跪倒在地,几个婆子闻声赶来,但站在一边没动,只是看着老太君。
    老太君也不高兴了,心道:溪儿再不对,毕竟我在这,不和我打个招呼就绑人,眼里还有我这个婆婆吗?于是缓声说道:
    ”媳妇先坐下消消气,溪儿刚刚已经说了,不就是打了秀儿的人吗?我刚才已经教训过溪儿了,正想着传了秀儿过来,我出面做个和事老,秀儿也给我这个老太太个面子,让溪儿给她陪个不是,这事也就算了,溪儿怎么说也是个当家奶奶,动手打了个奴才,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大太太一听老太君的话,便知这二奶奶是恶人先告状了,一时也冷静了下来,毕竟婆婆发话了,大太太再有理,也不敢强辩,这才和秀儿坐了下来,并没让二奶奶起身,开口对老太君说道:
    ”老太君不知,那冰心玉心确实是听了媳妇的吩咐方才去的东厢房,两个丫鬟已经说了是奉媳妇的命令去的,可这二奶奶还是打了两个丫鬟,她眼里还有我这个做婆婆的?老太君,二奶奶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今天不罚,媳妇今后哪还有威严,又怎么约束别人,这萧府以后还有规矩吗?“
    |网友笑衾城转载请注明|
    
    上卷 第一百章 老太君怒了
    大太太一到寿禧堂,便要罚二奶奶和知秋,被老太君拦了下来,大奶奶没法,便开门见山地回禀老太君,是二奶奶忤逆了她,打了她派去的人,是大不孝,不罚不足以立威。
    老太君一听这话,虽然生气大太太做下的事,但毕竟是溪儿打了她派去的人,在古代讲究百事孝为先,这婆婆再不对也是长辈,忤逆了便是不孝,大太太这么说了,倒也不好再护着,便装起糊涂来,面带不解地看着梦溪,问道:
    ”溪儿不是说,那两个丫头说是自作主张领着道士去的东厢房吗?“
    ”回老太君,大太太,这事儿是冰心玉心亲口说的,潇湘院的丫鬟婆子都可以作证,老太君,大太太不信可以传人过来一问便知。“
    梦溪一听老太君问起,忙回道。
    ”冰心玉心说了,是她们挨不过打,才违心地认下是自己的主张。“
    ”媳妇终是萧家八抬大轿抬进门的,总有些身份,怎会在这信口雌黄,大太太怎能相信奴才,而不相信媳妇呢,何况当时一院子的丫鬟婆子都可以作证,老太君传那些奴才们过来一问便知,这事儿确实是他们亲口认的。“
    ”那是表嫂先打了冰心玉心,还是她们先说了是自己的主张?“
    秀儿打蛇随棍上,紧跟着问道。
    ”回大太太,媳妇只是想,大太太贵为世家主母,雍容大度,处事大方,身份是何等的尊贵,怎会轻信那道士的妖言,吩咐丫鬟做出这等龌龊之事,被世人所不耻,媳妇真要信了,让道士进了媳妇的屋,污了媳妇清白是小,但损了二爷的名声就不好了,这样想着,打死媳妇也不相信这是大太太的主张,一定是丫鬟背后做主,这种贱婢不打怎么说实话,当然是先打了才说的。“
    梦溪一句话把大太太憋在那脸一阵红一阵白,按说让道士进儿媳妇的屋里做法,事情虽然不大,但确实是好说不好听,如今被二奶奶三言两语便说成是为世人所不耻的龌龊事,如果她承认了这事是她吩咐人做的,她便不配做世家主母,卷了面子。
    如果她不承认是她吩咐人做的,那二奶奶打了奴才便没错,而且还是有功,但二奶奶做下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怎能轻饶了她,做在那里左右为难,想到自己一进门就要罚二奶奶,现在回头再说她没错,看老太君的架势,就不能轻饶了自己。想到这,心一横,开口说道:
    ”大胆,我就在这,亲自作证,冰心玉心便是我派去的,你还敢狡辩。“
    ”媳妇也是,怎么能相信那妖道之言,就这么派了人过去,真让那道士进了溪儿的房间,传了出去,坏了溪儿的名节不说,还不被亲朋好友耻笑了去,这那是世家主母该做的事情?“
    老太君见大太太无视她在身旁,训斥二奶奶,眼里哪还有她这个婆婆,也来了气,苦于没理由发作,有梦溪前面的话做引导,老太君等的就是大太太亲口承认,于是大太太话音一落,不等梦溪开口,便发难了。
    大太太一听这话,心知老太君不高兴了,心里也苦,今天这事说起来是她欠思量了,只恨她平日里见这个二奶奶龟缩在东厢里,对她唯唯诺诺的,今日低估了她,于是声音也软了下来,对老太君说道:
    ”老太君不知,媳妇原来也是不信的,只是秀儿前些日子无缘无故地病了,找了几个大夫,都不见好,后来找了两个道士,说是秀儿的命与二奶奶犯冲,媳妇便在养心园给秀儿做了法事,结果秀儿的病果然好了,媳妇这才相信了,媳妇是想,那道士做法时,多派些人在边上照应着,二奶奶躲着些,也污不了什么名节,媳妇担心溪儿命硬,克着俊儿就不好了,想着做一场法事便躲过一劫,总还是值得的,这手心手背都是肉,谁出了事也不好,倒也没思量那么多。“
    ”我也听说秀儿这两天病了,真的做了一场法事便好了?“
    ”是的,老太君,秀儿喝了几天的汤药,都不见效,秀儿原也不信,但今天上午做了法事,秀儿就好起来了,老太君您看,秀儿现在一点事儿也没了。“
    听老太君问起,秀儿在一边忙点头称是。
    老太君听了这话,也沉默不语,在她心里还是相信秀儿克俊儿,溪儿才是贵人,但当着秀儿和大太太的面,没有真凭实据,说出来被大太太抓了短处,倒不好了,一时也沉默了下来。
    大太太见老太君不语,暗想,看着架势,在老太君面前罚二奶奶是不行了,但她坐下了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总不能便宜了去,先打了知秋落落她的威也是好的,如果知秋抗不住打,说出什么,那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虽然在老太君面前惩罚奴才有些逾越了,但二奶奶不孝在先,老太君不高兴也说不出啥来,于是开口道:
    ”来人,把这个诱惑主子为非作歹的奴才,拉下去掌嘴。“
    听了这话,梦溪也没辙了,该说的该做的她都说了做了,现在只能等,等二爷回府,中了她的毒,她埋下的伏子才有用,看看天,大亮着,知秋这场皮肉苦是免不了了,跪在那心疼地看着知秋,知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便被婆子拉住噼里啪啦地打了起来,秀儿看着那个解气啊。
    刚打了两下,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老太君见大太太在她面前打人,又拦不下,早憋着一肚子怒火,见小丫鬟没规没矩地闯机那里,开口大骂道:”慌什么?死了亲娘不曾,一点规矩都没有的小蹄子。“
    那小丫鬟见老太君火了,慌张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奴婢不敢,老太君饶命,奴婢刚才听潇湘院的红杏来报,说二爷突然昏倒了,人事不省,奴婢听了,一时吓住了,忙过来回老太君,才犯了规矩“
    屋里的众人听了这话,都吃了一惊,老太君腾地坐直了身子,正在掌嘴的婆子也停了手,傻站在那。
    梦溪抬头看看大亮的天,暗道,那冰山这几天都天黑了才进院门,今天怎么早早地就回来配合她了?
    |网友笑衾城转载请注明|
    
    上卷 第一百零一章 二爷病了
    梦溪听到二爷昏倒的消息,一颗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看看大亮的天,暗自感谢还是这傻二爷好,知道她今天有难,竟破例提早回来和她配戏了!
    二爷破例为她回来!这实在使梦溪臭美了,那萧俊今天回来早,还真不是为了她。
    原来这秀儿安排了表嫂魇魔大太太,二爷等人的毒计,其中主要一环少不了这萧俊萧二爷的配合,所以她昨晚才央求着姨妈请表哥过去,她一见表哥就使出浑身解数,又是撒娇,又是流泪,说她这两天病了,表哥竟漠不关心,不过来看她。
    二爷解释说这些日子事务繁忙,每天回来天都黑了,想着母亲和表妹已经睡了,他不方便过来,他听说表妹病了,早派红珠送了贵重药材,给表妹用,可秀儿就是不依不挠,口口声声说她这次病的奇怪,几个大夫都查不出病因,索性病死了算了,左右没人心疼,闹得二爷坐在那里直发晕。
    最后秀儿又说,她病了,表哥哪怕提前回来一天也好,过来陪陪她,不枉他们从小一块长大的情分,她就是死了,也知足了。
    秀儿边说边抹眼泪,当真是梨花一枝春带雨,萧俊虽然明知表妹不过是小病,这又是风又是雨的,实在是小题大作了,但实在禁不住表妹折腾,闹得他最后没法,只得信誓旦旦地说,明天一定早些回来陪表妹下棋解闷,秀儿这才破涕为笑,高兴地等着明天的好戏上场。
    秀儿特意安排道士下午去东厢房做法,并暗中嘱咐道士,做法事不用急,越稳当越好,一定要拖到二爷回府,然后她和表哥一起去东厢房观看法事,最后不小心发现表嫂床底下的小木人,那时表哥正好在场,亲眼所见,又有她刚刚病愈为证,她只要在一边稍稍提点一下,表嫂的东厢一向守得紧,从不让别人进来,原来是有秘密的,铁证如山,不愁表哥和老太君不信。
    到那时任凭表嫂伶牙俐齿,也洗不清了,这下堂是注定了,秀儿的计谋一环扣一环,不可谓不毒辣,只是她千算万算,只算漏了一条,那冰心玉心和道士,根本进不了东厢,更忘了是表嫂冲好表哥的病,老太君更深信她表嫂与表哥合相,这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为他人做嫁衣。
    老太君听了丫鬟的话,顾不得其他,忙吩咐人传红杏进来,又仔细问过了,红杏又把萧俊的情况说了一遍,老太君撑着又问:
    ”二爷回府时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回老太君,二爷回府时好好的,红珠正向二爷说着下午的事,二爷正听着,突然脸一黑,就昏了过去,红珠一面派奴婢来传话,一面又传了大夫,此时正守在二爷身边。“
    听了这话,老太君看了大太太一眼,大太太这时也慌了神,哪还顾的上惩罚知秋,命人将二奶奶和知秋带回潇湘院,看在东厢里,等候处置,亲自扶着老太君坐了轿,一行人匆匆向潇湘院走来。
    老太君等人到了潇湘院,二爷正昏睡在床上,大夫已经来了,想那梦溪是现代的医学博士,拿到这古代,可说是大齐医学界的奇葩,是大腕级人物,要说她的药术大齐第二,那还真没人敢称第一,她配的药放倒了萧二爷,哪是这几个老夫子能查出来的。
    大夫号了半天脉,也没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摇摇头。任老太君怎么问,还是摇头,请老太君另请高明,直到老太君见再也问不出什么,才让大夫回去,这大夫才如蒙大赦似的匆匆离开,暗道:这萧二爷的病从来就是离奇古怪,以后再听说这萧二爷有病,一定要有多远,躲多远。
    老太君又接二连三地请了几个大夫,诊过之后,都直摇头,求老太君另请高明,连药方都不敢乱放。
    老太君又吩咐人把二爷刚刚用过的东西,一一呈给大夫查看了,看有没有可疑的物事,能知道二爷的病因,说不定二爷就有救了,过来几个大夫的手,都说二爷回府后用过的东西没问题,言外之意,二爷不是中毒,一直折腾到掌灯了,大老爷也回府了,二爷仍昏迷不醒。
    一家人愁眉不展地坐了一屋子,哪有用饭的心思。这时,大太太又想起了那两个治好秀儿的病的道士,忙向老太君和大老爷提起,最后说道:
    ”常言道,疾病乱投医,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这庙门拜多了,指不定哪个庙就管用,不如索性让他们试试,那道士既然能治好秀儿的病,总是有些道术的。“
    老太君和大老爷听了,沉思了半晌,点点头,问起了那道士现在何处,有婆子回话说,一直在潇湘院柴房里关着,等着发落,老太君吩咐将人带来,那两个道士灰头土脸地被带了过来,一见老太君,便跪地磕头,求老太君饶命,老太君让他们起身回话,两个人这才爬了起来。
    抬眼一看,满屋子灯火辉煌,这一屋子的人更像是神仙眷侣,连屏着呼吸立在一边的丫鬟都像是画里出来的,哪见过这阵势,早已吓的腿肚子抽筋,生怕说错一句,给自己招来灾祸。
    老太君见那道士吓成这样,心里早已失望了一半,想哪净云大师,就是皇亲国戚去求,都未必能见到,那才叫德高望重,一见这两人,一副猥琐样,就知没什么能耐,但既然叫来了,总得试一试,看着他们开口说道:
    ”两位先生不要紧张,下午之事,是老身和孙媳妇鲁莽了,还望先生不要介意,听说是两位先生治好了秀儿姑娘的病?“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