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祖训-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了北房,知秋一屁股坐在绣墩上,拍着胸口说道:
    ”老天保佑,总算平安回来了,奴婢这一天可竟提心吊胆了。“
    梦溪白了她一眼:
    ”是你们二奶奶神算,不会出事的,这和老天有什么关系!“
    知秋看了她们二奶奶一眼,无奈地摇摇头,这位二奶奶越来越无法无天了,表面上规规距距的,掉根树叶都怕砸了脑袋,暗地里做的可都是些惊世骇俗的事儿,这可好,连老天也不敬了,只苦了她们这些奴才,见天地跟着担心。
    梦溪过来拍了她一下:
    ”起来,起来,快收拾收拾传饭,吃完了我们好研究一下明个儿去哪玩。“
    知秋瞪着大眼睛看着二奶奶,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还出去啊!二奶奶,奴婢的心脏可不好。“
    ”老太君、大太太后日才回来,机会难得,快去。“梦溪温柔地哄着知秋。
    知秋真的就被二奶奶的那对温润无辜的眼睛给迷惑了,看着二奶奶哀求的眼神,豪气顿发,一拍胸脯:
    ”二奶奶,明天就是上刀山,下油锅,奴婢也陪您去了。“
    知秋说着转身出去了,没发现她们二奶奶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一脸坏坏的笑,知秋这孩子,总算被她带坏了。
    第二天一早,知秋和梦溪一出府,直接来到颐春堂后门,李度早候在那了,简单地寒暄了两句,直接将两人带入后院,去房间换了男装,梦溪便让马车留在颐春堂,只和知秋从后门出来,一路步行来到闹市。
    经过知秋昨天的介绍,梦溪才知道这平阳城最着名的两大景点一个是净云寺,另一个便是鹿鼎山,琢磨了半宿,最后选了鹿鼎山,游览一下大齐的自然风光,至于那净云寺,她前世去过什么少林寺,白马寺、大昭寺等海了去了,不去也罢,机会就一次,当然挑最好的。
    据说这鹿鼎山色渥如丹,灿若明霞,山中以云海,奇松,怪石,湖泊着称,说是整体看上去象一个巨大的青铜鼎,两边象鹿角,故名鹿鼎山,这让梦溪想起前世金庸的鹿鼎记,不知这鹿鼎山中有没有逐鹿中原的传说,一定要去见识一番。
    
    第八十九章 上官公子
    鹿鼎山离闹市区大约有一个时辰的路,两人在闹市中另雇了马车,一路来到山下,梦溪下了车,举目远眺,但见远处山峰云雾袅绕,时隐时现,宛如峰插云霄,高峻磅礴,又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展现在面前,不觉心情大好,见山上有亭,便和知秋沿着青石台阶,缓缓地拾级而上:
    ”二奶奶,到了上面的凉亭,就能看到后面的鹿鼎湖了,湖堤边有杨柳,还有一条长长的回廊,回廊尽头有亭碑,湖中还有荷花,奴婢前年随哥哥来过一次,这还是第二次过来。“
    用扇子敲敲知秋的头:
    ”记住了,叫我公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就到那山顶的亭中,即可休息,又能将四处美景一览无余,然后再去湖中游玩,这如画的美景怎是一日能看遍的,他日出了萧府,我一定要来小住几日,慢慢的细细的欣赏。“
    ”是,公子。“
    知秋无奈地看了二奶奶一眼,她家二奶奶是真把出府当成大事放在心里了,但这个时候,是没法劝的,只在心里叹息一声。
    二人来到亭中,梦溪斜倚危栏,看着眼前的湖光山色,如画美景,不觉心旷神颐,忍不住高声吟到: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哈!哈!哈…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好诗,好诗,好景配好诗,公子好文采。“
    梦溪和知秋同时转头望去,只见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公子,身着月白色长衣,头戴玉冠,手持折扇,轻轻地扇着,正拾级而上,宽松的长衫在微风中轻轻漂动,越发显得风度翩翩,周身散发着一股高贵而雍容的气息,令人忍不住想要膜拜,身后跟着两个家仆打扮的人。
    好一个风流潇洒的翩翩美少年!前世超喜欢追撵帅哥美女的梦溪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萧二爷也算风流倜傥了,只是这如沐春风般的笑容比他那冰山脸看着养眼多了。
    那白衣公子上得亭中,抬眼望去,暗吃了一惊,世上竟有如此俊美的少年,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美人如玉,好一位如玉的少年,一见之下,心生喜爱,上前拱手一揖:
    ”小生上官弘,今日游玩,有缘偶遇公子,真是三生有幸,请教公子贵姓。“
    ”在下李梦谈。“
    ”小生从未听说过平阳城内哪家公子有如此文采样貌,想来公子不是平阳人。“
    ”在下正是平阳人,只是从小离家,随师傅云游在外,很少回平阳,公子自是未曾听说。“
    ”哈!哈!哈!幸会,幸会,相见即是缘,我们兄弟相称可好?“
    ”好!兄台,请。“
    梦溪和这位上官弘一见如故,两人在亭中小坐了片刻,便一起出了亭子,迤逦来到鹿鼎湖边,梦溪来到古代,还是第一次畅游山水,望着眼前的湖光山色,心情大好,再见水中那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的莲花,忘情地说道: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好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谈弟此话当真高风亮节,清雅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只是这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独善其身?“
    汗,这样也行,抄习也能中奖,早知如此,早就应拿出来骗吃、骗喝、骗帅哥了,何苦窝在萧府受那鸟气。
    梦溪见上官公子夸奖,不觉神采飞扬,轻摇折扇,学着上官公子的大步,与他并肩走着,和他款款而谈,上官弘毕竟是真正的大齐人,对大齐的政治、商业、风土人情等如数家珍,这正是梦溪现阶段迫切想知道的东西,大婚这么久,萧二爷可从来不和她谈论这些,认真地倾听着,当真是如获至宝。
    梦溪偶而也会谈些自己的见解、观点和奇闻异事,说出来更是妙语如珠,令上官弘闻所未闻,要是听到就怪了,这都是梦溪21世纪的见闻,两人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湖边的长廊中逗留了很久,上官弘抬头看看日头,已近午时,对梦溪说道:
    ”贤弟,前面有一家酒楼,名唤得月楼,二楼正对着湖面,独坐窗前,可将湖中美景尽收眼底,是欣赏鹿鼎湖的好去处,眼见日已近午,不如你我兄弟二人把酒言欢,贤弟意下如何?“
    ”好!梦谈正有此意。“
    知秋听了,偷偷用手拽了拽二奶奶的衣服,向她摇摇头,毕竟是世家的少奶奶,怎能随便和人把酒言欢。
    梦溪是现代人,哪在乎这些,再说,她也从没当自己是世家主母,更何况,她现在可是一身男装,脸上又用药水洗过,谁能认出她是萧府的当家主母?
    没理知秋的暗示,与上官公子一起登上得月楼,来到二楼,要了一个靠湖面的雅间,坐在窗前,小楼清风,倍觉舒畅,梦溪举杯对上官公子说道:
    ”今日偶遇兄台,小弟真是三生有幸,来,小弟先敬兄台一杯。“
    ”贤弟如此胸怀见识,样样闻所未闻,令愚兄耳目一新,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来,你我兄弟共饮此杯。“
    二人共同举起杯,一软而尽,漫饮起来,渐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交错。梦溪本不胜酒力,几杯下肚已有几分酒意,想她在萧府日日压抑,那得如此放浪形骸,话不觉多了起来,举杯对上官弘说:
    ”上官兄,大丈夫当纵横四海,快意心湖,怎奈梦谈自幼体弱,手无缚鸡之力,空有一腔热血,常思此生能得一知已,一起忘情于山水,笑傲于湖江,岂不快哉,来,上官兄,你我共饮此杯。“
    说着,举杯一饮而尽,上官弘也一饮而尽,大笑道:
    ”人生得一知已足已,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谈弟真乃上官的知已也,只是以贤弟文采见识,当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入朝拜相才是,有道是:男儿要醒掌天下事,醉卧美人膝,岂可忘情于山水,终老于江湖。“
    见上官劝她向仕图发展,不觉暗叹,她不过一个小女子,能游尽大齐山水,此生足已,国家大事还是让别人去操心的好,不愿继续这个话题,大笑道:
    ”哈!哈!哈!把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此美酒,怎能无歌,梦谈为上官兄高歌一曲,以祝酒兴。“
    说着,便用竹筷击碗伴奏,借着酒意,唱了起来: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汹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竟若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啦……
    上官弘听着,不觉痴了,惊叹:
    ”贤弟竟有如此惊涛怕岸,豪情壮烈之作,上官寡闻了,来,拿琴来!“
    一边的家仆从小二处找来一把古琴,上官推开眼前的杯盏,安放好古琴,竟和着梦溪的歌声弹了起来,想那上官也是奇才,只听了一遍,便记下了韵律,刚开始还有些生涩,慢慢地渐入佳境,也和着唱了起来,连知秋和上官的两个家仆也被这豪情感染,跟着打起了拍子,一时间整个雅间里真是”江山笑,烟雨遥“。
    
    第九十章 结拜
    梦溪与上官喝得兴起,唱起了前世的《笑傲江湖》,一首豪情壮烈的曲子,让上官豪情顿发,竟配合着梦溪弹起了古琴。
    一曲唱罢,上官意犹未尽,转身吩咐家仆,取香案来,家仆一愣:
    ”太,公子……“
    ”快去。“
    上官见家仆上前劝阻,挥手制止,家仆无奈,转身出门吩咐小二取来香案,在雅间里摆好,上官一把拉过梦溪,说道:
    ”谈弟,你我今日一见如故,愚兄愿同谈弟焚香为誓,结为金兰,谈弟意下如何。“
    ”好!“
    梦溪乘着酒兴竟一口应允,这可吓坏了知秋,二奶奶一介女流,怎可与人结拜兄弟,忙上前劝阻:
    ”二、二公子……“
    ”知儿,不要多言,上官兄乃我今生知已。“
    梦溪明白知秋的意思,忙打断了她的话,她是21世纪的人,根本不会拘泥于这种形式,何况她正是酒浓时。
    二人一起来到香案前,跪倒在地,点燃三支香,插在香炉中,对着拜了三拜,立誓说道:
    ”李梦谈,上官弘,虽然异姓,今日结为兄弟,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厚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梦溪又再心里恶补了一句:”有难时李梦谈当,与梦溪无关!“
    二人誓毕,一报年龄,上官为大哥,梦溪为二弟,从此结为了义姓兄弟。
    结拜完,撤了香案,二人重新归坐,这时酒已喝得差不多了,梦溪想起她漂零的身世,心里不觉凄凉,此时她已有了七八分酒意,借着酒意举杯对上官弘说道:
    ”他日小弟如无法在这天下容身,大哥可愿与小弟一起笑傲于湖江,忘情于山水之中?“
    上官弘听了此话,心中迷惑,二弟如此才情,怎会说这天下无他容身之地?他是什么人?
    梦溪抬眼瞥见上官弘眼底的犹豫之色,心底一惊,酒也醒了一些,暗道:”当真喝酒误事,上辈子酒风便被几个损友所不耻,看来这辈子也没长进“。
    想到这冲上官大笑道:
    ”哈,哈,哈…大哥不要介意,小弟刚刚有些孟浪了,花看半开,酒饮微熏最好,与大哥同饮,小弟今日尽兴,就此别过,小弟不常在平阳城,他日大哥有事可到颐春堂找人传话便是。“
    说完转身招呼知秋:”知儿,知儿……“
    喊了两声,见没人过来,转过头看去,才发现知秋站在那一动不动,眼睛看着屋顶,一脸我不认识你的样子,不觉好笑,起身走过去,拿扇子敲了知秋二下说道:
    ”走了,走了,哈,哈,哈……“
    梦溪扶着知秋哈哈大笑地推门而去。
    ”二弟……“上官弘站起身喊了一句,想说什么,梦溪早已走出门去。
    上官弘毕竟是男人,当真只是微醉而已,望着那单薄孤冷的背影,听着远去的放纵的笑声,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那放纵张狂的眼底有一丝他看不见的凄凉在荡来荡去,让他想要轻轻抚去。
    ……
    梦溪睁开眼睛,感到头痛欲裂,忙喊知秋:
    ”知秋,知秋,倒杯水来。“
    说出话来,才发觉嗓音沙哑,象破锣一样,暗悔昨日太放纵了。
    ”奴婢从来不知二奶奶还能去笑傲江湖,看看二奶奶昨日做下的事情,当真是个女人吗?要是被二爷知道了,奴婢会被扒了皮的,二奶奶以后若再这样,千万别让奴婢跟着,也别说认识奴婢。“
    知秋端着一碗醒酒汤边报怨边坐在床边伺候着二奶奶喝了,听着二奶奶那破锣似的嗓子,不觉又心疼起来,哀怨地看了她一眼:
    ”二奶奶也太大意了,不过是个路人,怎么能随便说出我们药堂的名子,谁知道上官公子有什么背景,依奴婢观察上官公子的言谈举止,也不象是泛泛辈,他要真起什么兴,查出我们的底细怎么办?
    萧府势大,挤垮一个小生意人,就象踩死个蚂蚁一样简单,何况象我们这样一点根基背景都没有的药堂,万一上官和二爷认识,被二爷知道了我们开药堂的事,一定会容不得的,二奶奶费了多少心血,每天在后院废寝忘食地配药,我们的药堂才有今天,别又象奴婢家里原来的药堂一样,只被一个地痞就折腾黄了,那样当真这大齐再也没有二奶奶的容身之地了。“
    听知秋说起药堂,梦溪一拍额头,怎么忘了,什么时辰了,上官公子不会去药堂找她,查她底细吧?
    ”知秋,快派人去药堂安排一下。“
    ……
    如梦溪所料,上官公子今日一早就来到了颐春堂,小伙计刚打开大门,准备挂牌子,便见一位白衫公子站在门外,正看着门上的对联,身后立着两个家仆,见伙计出来,一个家仆上前一拱手说道:
    ”小兄弟,我家公子今日特来拜见颐春堂少掌柜的,麻烦您通报一声。“
    ”公子稍候,小的这就去回话。“
    不一会儿,只见李度匆匆跟在小伙计身后走了出来,一见之下,并不认识,心中疑惑,上前拱手一揖,说道:
    ”在下李度便是这里的少掌柜,请问这位公子找的可是在下?“
    ”小生上官弘,特来拜见二弟李梦谈,还请兄台传报一声“
    此时上官弘身后的家仆已面露不耐之色。
    听了这话,李度一愣,主人什么时候有个结拜兄弟,怎么从没听妹妹提起过?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待慢,上前一步说道:
    ”这位公子不知,李梦谈是我家主人,只是常年云游在外,此刻不在堂中,兄台有事请先进堂内一叙。“
    上官弘听了这话,不由微蹙双眉,审视着李度,昨天和二弟才喝过酒,今天怎么会不在,但见李度一脸诚意,实不象欺诈狡辩之徒,转念一想,也许二弟住在府中,那二弟昨日喝了酒,怕是这时还没睡醒,既然来了,不防先进药堂等着他,于是冲李度点点头,示意他前面请,抬脚随后进了颐春堂。
    李度引三人入内,让了坐,吩咐伙计上了茶,这才陪着坐在一边,刚要说话,只听上官弘说道:
    ”麻烦兄台派人去府上知会二弟一声,就说上官弘前来拜访,正在颐春堂等候。“
    李度一愣,主人出一次萧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