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祖训-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弥陀佛,施主过誉了,老纳怎敢居功,令孙洪福齐天,这次大难不死,是遇到了他命定的贵人,只要此人在令孙身边,令孙定会子孙满堂,世代昌盛……”
    老太君听了这话,微微一愣,暗道:难道大师说的是溪儿?但溪儿的庶女出身,有悖祖训,不能留在俊儿身边,这可怎生是好?老太君不仅皱起了眉。
    净云大师见老太君沉思不语,心下了然,便又说道:
    “阿弥陀佛,女施主,老纳有一言相赠,望施主能铭记在心,他日定能解开施主心中疑惑。”
    “大师请讲,弟子洗耳恭听,定当铭记在心。”
    “阿弥陀佛,女施主,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之纷纷各异,以法眼观之种种是常,何需分别,何需取舍。”
    “何需分别,何需取舍!”难到大师已看透了她心中的难以取舍吗?对上净云大师那睿智的双眸,老太君不觉沉思起来,良久想继续开口询问,却见净云大师已端茶送客,只得起身告辞出来。
    ……
    老太君坐在马车里,还在苦苦思量:我们萧家自大齐开国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到现在已历几世。常言到富不过三代,但我萧家几代昌盛,全仗祖训:“萧氏家主不得入朝为官”之福,大齐历届改朝换代,萧家都遵循祖训不参于党争,新帝继位登基,萧家又是第一个出来宣誓孝忠,牢牢地巩固了新帝之位,也使得萧家长盛不衰。
    前些日子那个不孝的逆子竟然来信明言,保了当今太子,让大老爷早做打算,可观朝堂之上,燕王上官弘绵备受皇后、太后宠受,太后娘家的势力日渐强大,已渐渐形成一股暗流,谨帝态度暧昧,朝堂上燕王的呼声越来越高,夺嫡之争也日渐严峻,太子之位汲汲可危,朝堂上早已是波涛暗涌,瞬息万变。这个畜生清明一世,怎么做下这样不忠不孝的糊涂事,难道我萧家真是运数已尽,终有此一劫?
    曾散尽千金难求一见的净云大师今日竟然见了她一面,心头掠过大师那似乎洞穿世间一切因果眼神,难道今日净云大师知我萧家必有此劫,算出溪儿的出身有悖祖训,是为保护她才见我一面?溪儿一进门,俊儿的病便奇怪地好了,难道她真是我萧家的贵人?是那应劫之人?只是,一个女人家,又怎么能够力挽狂澜?况且留下她,那又将我萧家的“祖训”置于何地?老身死后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这样想着,老太君一时竟愁肠百解,不知如何是好。
    想到大师最后那句“何需分别,何需取舍”,此时梦溪的庶女出身和净云大师的话,在老太君心里打了个死结,叹了口气,罢了,储位之争,鹿死谁手尚且难说,俊儿还年轻,接替家主之位尚早,先留下溪儿静观其变吧。
    老太君暂时取销了半月之期一满就休去梦溪的打算,但同时等于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
    
    第五十八章 仗势欺主
    老太君斜倚在床上,侍书一面给她捶着腿一面聊着天:
    “俊儿昨天只因为溪儿逛街回来晚了,不仅打了知秋,还将二奶奶禁足三日,这都是真的?”
    “是的,老太君,奴婢亲耳听红珠说得。”
    “混账,俊儿这是怎么了,新媳妇总该有三天热呼劲啊,溪儿才进门几天,这俊儿就又是宠妾,又是收通房,现在倒好,竟然连新媳妇都给罚了,溪儿年轻,第一次出府,凡事新鲜些,晚回了一会儿,罚了跟着的丫头就够了,怎么连主子也罚?俊儿不知溪儿出府是我允的,是闲我老了,多管闲事吗?”
    “老太君您别生气,二爷不是冲着您的,奴婢听红珠说,您允二奶奶出府的那天中午,二奶奶回了二爷,二爷就不允,让二奶奶来回了您,不许出去,二奶奶硬强着要出去,二个人因为出府的事情憋着劲呢,昨个儿,二爷先前也没说要罚二奶奶,只是要罚知秋和红珠两人,是二奶奶自请受罚,让二爷免了两个丫鬟,二爷当着众奴才的面下不来台,一狠心就罚了她,不过是禁足三日,不重的,老太君你可别往心里去,二爷哪敢和您做对,想是被二奶奶气昏了头,忘了这是您亲自允的。”
    “噢,是这样,不是说要罚红珠和知秋两个吗,怎么后来只罚了知秋?”
    “老太君您不知道,二爷罚了二奶奶也就免了两个丫鬟的责罚,只是那知秋才入府,不知二爷的脾气,没见着二爷当时脸都气黑了,竟不知死活地替二奶奶求情,结果被二爷罚了。”
    “知秋这丫头,才来几天,看不出来,倒是个忠心的奴才,只是这次被二爷一罚,觉得她的主子没能耐,怕是以后想让她忠心也难了。”
    “就说是呢,奴婢猜测二爷也是这个意思,听红珠说,现在满萧湘院的奴才中除了二奶奶刚买的那四个丫鬟外,没有人敢和二奶奶走得太近,说是白天见了她都绕着走,生怕被二爷撞见,又要在心里记恨。”
    “这帮仗势欺主的奴才,溪儿怎么说也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主母!罢了,溪儿毕竟不是嫡女,有悖我萧家祖训,俊儿和她感情生分也是好事,免得以后这结解不开,我们就当不知道这事吧,以后俊儿对溪儿好坏,我们只看着就是了,对了,那个知秋你留心些,要是可用,将来溪儿被休,就把她要到我这来吧。”
    “是,奴婢知道怎么做。”
    “溪儿昨个出府,都去了哪?,买了些什么?”
    “奴婢听说,二奶奶去了几家药堂,又去了几个绸缎庄,别的好象没逛什么?也没买什么东西”
    “噢,她天天喜欢做些什么膳粥之类,想是去药堂看有什么奇巧的补药吧?”
    “奴婢想也是,听说二奶奶只是好奇地满街看,连看到卖糖葫芦的都稀罕地问,平阳城怎么会有这些玩意,呵呵,奴婢觉得二奶奶在娘家时可能从来就没出过府,有些事情听她问的,竟然连三岁孩子都不如。”
    “她们李家,本就是商贾之家,听说李老爷也是个唯利是图之辈,哪象我们这样的人家,对下人都很和善,更别说主子小姐了,你看溪儿每天小心翼翼的样子,就知道她在娘家时一定被管得紧。”
    “对了,老太君,奴婢听红杏说,自从二爷收了红玉,就没在二奶奶屋里住过,一直都在红玉屋里,前个儿二奶奶已经搬进了东厢房。”
    “不是说要半月之期吗?怎么这就搬出来了,谁的主意?俊儿的?这个混账,他这两天身体没事吧?”
    老太君一听这话,坐起了身子,眼里射出一道凌厉的目光。
    “二爷这两天身体好的很,听说前几天就已开始去内书房理事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也许这半月之期的意思是二爷只要不出萧湘院就行,听红杏说,这是二奶奶和二爷请示过的。”
    “只要俊儿没事就好,盯紧点,别让二爷有什么闪失。”
    老太君听侍书这么说,又躺回了床上,闭上了眼睛。
    “是,奴婢知道该怎么做。”
    侍书又轻轻地给老太君捶起了腿。
    ……
    大太太正坐在正堂大厅里,宝珠给她揉着肩,她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紫月的汇报:
    “账房的管事张瑞来报,前个儿二奶奶跟前的丫鬟知春去账房想支50两银子,出府用,说是老太君允了的,张瑞按总管的意思,只说因为账房现银紧张,东挪西借地给凑了30两。”
    “张瑞做的好,出个府,就要支50两银子,她以为她是什么东西?”
    “听二爷屋里的倩儿说,二奶奶出府游一天,回来晚了,被二爷给禁足三天,二爷还命人打了知秋。”
    “罚得好,只是有些轻了,既然二爷罚了,我们也不好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了,这次便宜她们了,倩儿没说她们昨天都去了呢?买了什么东西”
    “听说一上午逛了几家药堂和绸缎庄,也没买什么?中午在富贵楼用的午饭,记了账,没付银子,下午二奶奶单独和知秋、知春出去了,”
    “这个狐狸精,心眼倒是多得很,竟然想着去萧家的产业吃饭,不付银子,白白便宜了她,下午都去哪了?”
    “下午没有我们的人跟着,不知道去了呢,听说是去了西市”
    “下回让人跟紧些,她不让跟,就悄悄地跟,她这两天都在屋里做什么?”
    “倩儿说,二奶奶前天就搬出了东屋,去了东厢房,今天一天被禁足,听说好象在屋里让知秋陪着安心地写字看书,奴婢听倩儿说,她的东厢房,除了她新买的四个丫鬟外,谁也进不去,不知里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还得想办法往东厢房里安插个人才好,你有什么好办法?”
    “奴婢想不出来,不过大太太别急,过些日子,我们把秀姑娘接过来就好了,秀姑娘聪明伶俐,一定能想出办法的”
    大太太眯着眼睛,沉思着:是该把秀姑娘接过来了……
    
    第五十九章 张姨太
    张姨太眯着眼睛斜倚在床上,似乎要睡着了,正有一答无一答地和坐在一边绣花的青儿聊着天:
    “净云大师竟然见了老太君,她们都说了些什么?”
    “奴婢不知,听说只有老太君和侍书二人去了方丈室,侍书那张嘴您也不是不知,紧着呢?她又是老太君跟前的红人,她不说,谁敢拿她怎样!”
    “说得也是,这个小贱蹄子,仗着老太君护着,哪把我们这些姨太太,姨娘放在眼里了,她也不想想,老太君能活多久,小小年纪,就这么张狂!”
    “姨太太别说您了,就是大太太都让她三分呢!奴婢听说,出了庙门,大太太就开始打听老太君与净云大师见面的情形,都被她给绕开了,后来她索性就寸步不离地跟在老太君身边,让人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你说,二爷这次病奇怪地好了会不会和净云大师有关?老太君之前去上香,回来后就张罗着给二爷冲喜,怎么会这么巧,这病一冲就好了?这次还愿,竟见到了净云大师,这可是多少人捧着金山银山跪在门口都求不来的缘分。”
    青儿想了想说道:
    “奴婢觉得这事不见得和净云大师有关,您没听说吗,老太君之前上香许愿时曾在净云大师门外跪了一个多时辰,也没见到净云大师,冲喜决不是净云大师给指的路,姨太太您想,不是实在无法,老太君什么身份,怎肯去跪求大师?想是老太君实在没办法了,才想着冲喜试试,二爷病愈只是凑巧罢了。”
    “我总觉着这净云大师透着古怪,让我有些心神不宁。”
    “姨太太您一定是这两天张罗着老太君还愿的事,有些累着了,别胡思乱想了,奴婢想着,这净云大师和老太君说的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听跟着去的人说,老太君自从方丈室出来,就没见过笑脸,也没说过一句话,只吩咐人回府。”
    张姨太听了这话,猛地张开眼睛,坐起身来:
    “你说什么,老太君见过净云大师后就不高兴,那会不会……”
    正说着,只见霜儿挑门帘走了进来,屋里的两人一齐看向了她,霜儿走上前轻轻一福说道:
    “回姨太太,杰大爷回来了,说是要见您,正在门外候着呢?”
    “我哥哥?他怎么这时候来了,和谁来的,快让他进来。”
    “就杰大爷一个人,奴婢这就去传话请杰大爷进来”
    霜儿刚走到门口,又被张姨太叫住:
    “让杰大爷到厅里等着,说我这就过去。”
    霜儿忙应了声,走了出去,青儿早已放下手里的活,伺候着张姨太梳洗起来。
    扶着青儿走进厅里,看到快半年没见的哥哥张杰,张姨太眼圈一红问道:
    “哥哥怎么现在回来了,离老太君寿辰还有一段日子呢?”
    杰大爷看了一眼青儿,没有言语。张姨娘上前两步坐定后,抬眼吩咐青儿说:
    “出去把门关上,在门口守着,别让人进来。”
    青儿忙应了声,转身走了出去。
    张姨娘这才看向张杰,问道:
    “哥哥这次回来的这么突然,什么事?”
    “还不是因为韵儿的事,我算计着二爷也该也差不多了,怕这事出了后,你们娘俩没个主意,吃了亏。”张杰喝了口茶说道:
    “哥哥还说,不是说这红心蕉和龙延香之毒无药可解吗?二爷怎么就好了?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银子。”
    张姨太说完,见杰大爷不语,拿着手帕擦起眼睛来:
    “活该我们娘俩儿命苦,韵儿三番两次考不中,天天念道着不喜欢做官,如今又做不了家主,那以后我们娘俩可怎么过?论样貌,论家世我那一点比那个贱人差了,我和大老爷本是青梅竹马,大老爷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娶我做正妻,可他们家又出来个什么狗屁祖训,就因为我的庶女出身,就只能做妾,那个贱人除了嫡女的出身,还有什么?这么多年,就这么骑在我头上压着我,凭什么她的儿子不用象韵儿这样苦读书,一出生能继承下任家主之位,大老爷曾经答应过我,说娶了她也只是个摆设,是娶给老太君瞧的,你看看,现在他儿子都快成家主了,当初的承诺哪一样实现了,光宠着我有个屁用,都是些背后偷偷摸摸见不着光的事情,大老爷哪敢当着她的面对我好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行了,行了,就你们女人爱说这有的没的,儿子都这么大了,也不怕人笑话,当初有多少人上门提亲说你做正妻,你连正眼都不瞧,要死要活地跟着大老爷,说是只要能嫁给他,宁愿做妾,母亲劝过你多少回,你听过吗?现在后悔有个屁用!”
    张姨娘听了哥哥的话,索性嘤嘤地哭起来。杰大爷无奈地看了她一眼,说道:
    “别哭了,这种毒我也是听南面的一位方外高人说的,前些日子你来信不是说二爷已经快死了吗,难到这毒真有药可解?这段时间府里有没有来过什么奇人异士给二爷瞧病。”
    “我一直盯着,就没见谁来过,当时连太医都说没救了,谁知就这么冲好了,对了,我听二爷屋里的丫头说,这个二奶奶喜欢红心蕉,把我们放到张姨娘和李姨娘屋里的那两盆都要了去,以后再想用这毒,怕是不行了,你说会不会这个二奶奶有什么妖妖道,知道了什么?”
    “这个二奶奶就是那李府的嫡女。”
    “除了她,还有谁肯来冲喜!”
    “那不可能,李老爷不过是一介商贾之流,听说此人俗不可耐,唯利是图,能调教出什么好女儿,我听说,她出嫁前就娇纵跋扈,不守妇道,一定是听说二爷喜欢奇香,看着那两位姨娘嫉妒,才抢了去,她一个女流之辈,十几岁的娃娃,怎么能知道这些。”
    “说的也是这个理儿,可二爷怎么就好了呢?”张姨娘皱着眉头思索着。
    “事已至此,妹妹就别费心神了,我一路回来听说二爷对他的病起了疑心,正暗暗调查呢。你这些日子先稳当稳当,别让老太君和大太太瞧出什么?韵儿还小,反正大老爷最宠你,过了这阵风,我们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吧,实在不行,我们就替韵儿多争些产业过来。”
    “二爷查什么,怎么查,会不会查到我们?这两天我总觉得心惊肉跳的,那个二奶奶也不能留着!”
    
    第六十章 筹资兑店
    张姨太一听杰大爷说二爷已起了疑心,便心惊起来,忙问道:
    “二爷查什么,怎么查,会不会查到我们?这两天我总觉得心惊肉跳的,那个二奶奶也不能留着!”
    “你呀,听风就是雨,屁大个事也担不了,哪有那么容易查的,他都不知道是中毒了,还查个屁,何况这花和香料都不是你亲手送过去的,只不过这次的事儿让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