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祖训-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春过来回秉二奶奶醒了,他正在红玉屋里喝茶,听了也暗自舒了口气,但却不知该如何面对她,他可是未来的家主,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怎能对一个女人认错,索性就赖在红玉屋里不去看她。
    他原也没想她给他料理早餐,心里也认为她应该多休养些日子,但这话是打死他也不会说出口的,见她做好早餐了,端了进来,只得随她了,吃着可口的饭菜,胃舒服了,心也就柔软了,抬眼对上她脸苍白的脸,想起大夫不让她操劳的话,不觉有些心疼太过娇弱的她,于是便想让她下去休息。
    可惜梦溪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以为他不愿意看到她在他面前晃,那她就索性闪远些,想着该去老太君处请安,便说了出来。
    自已的亲奶奶,还用得着那么客气了吗,孝顺在心里就行了,何况老太君不是说过她只在院里伺候他就行,暂时不用去请安吗?萧俊听了她要去请安的话,暗怪她多事,但却别扭地说不出让她只管下去休息的话,良久才抬起头说道:
    ”去吧,替我问老太君好。“
    梦溪忙答应了,朝二爷微微一福,扶着知秋的手走进了东屋。
    坐在梳妆镜前,扶了扶知秋新挽好的百合髻,随手递给知秋一枚碧玉蝴蝶钗,别在发间,又侧脸瞧了瞧,满意地点点头,发觉脸色有些苍白,她是从来不用胭脂的,这古代技术太落后,那胭脂大都含铅,太伤皮肤,所以一直不让丫鬟在她脸上又涂又抹的,象抹墙。想着等以后她有时间自己配些来用,但此时对着镜中过于苍白的脸,怕老太君瞧了不好,回头吩咐知秋:
    ”用些胭脂吧。“
    ”奶奶这是何苦,老太君吩咐过可以不去请安的。“知秋心疼地说。
    梦溪暗叹,现在是吩咐了,但他日想休她下堂的时候,这不去请安,便会被说成是不孝,是侍宠而娇,那罪过可就大了。想到这些她辰昏定醒更加小心翼翼,她目前还没有立足的资本,还得依靠萧府,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
    眼见着老太君把拜宗祠的事儿推了,她就有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又或者老太君知道了什么?只是碍于她先前胡掐的半月之期,没有动做罢了。
    伸手接过知秋手里的胭脂拍,轻轻地、仔细地往脸上拍着,一会儿,镜子里出现了一张红润的娇颜:
    ”这样才好,女人每一刻,都应该是最美丽的。“
    ”二奶奶天生丽姿,这样妆扮起来,更是,更是倾国倾城了。“,知秋转头擦去眼角的湿痕,故做轻松地说。
    ”你今天就留在院里继续学规距吧,一会出去唤红珠来陪我去寿禧堂。“
    梦溪从镜中看到知秋的动做,只作不见,淡淡地说。
    ”奴婢陪二奶奶过去吧,晚些回来学也一样的,奴婢有些不放心二奶奶。“
    ”你去吧,老太君规矩极严,你刚进府,别让她瞧出错来。“
    ”是,奴婢这就去唤红珠,奴婢一定好好学规距,不给二奶奶丢脸。“知秋应着,转身去唤红珠。
    扶红珠的手走出正房大门,见二爷已吃完早饭,正由红玉陪着,在院中散步,经过二爷身边的时候,梦溪上前一福:
    ”二爷安。“
    ”二爷安。“红珠也上前给二爷见礼。
    萧俊看见那张红润的娇颜,忽然升起一股怒气,他不喜欢这样的她,感觉此时的她就象戴了面具,用胭脂做的华丽丽的面具,阻隔着一切试图靠近她的人。她为什么要这样强撑?他越来越看不懂她,脸也跟着黑了下来。
    梦溪见了,暗自叹息,只道是他不愿见她,施过礼便扶着红珠缓缓地向二门走去,红珠看着二爷瞬间沉下来的脸,暗叹,这位奶奶天仙般的容貌,到底哪不好了,怎么就和二爷相看两相厌呢?只苦了她们这些做奴才的。
    萧俊站在院中,凝视着梦溪渐渐远去的身影,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两人到了大门外,早有丫鬟、婆子备好轿子,等在那了,红珠将二奶奶扶上轿,刚想放下轿帘,梦溪的声音传来:
    ”红珠,你也上来吧。“
    ”二奶奶。“
    ”上来吧。“
    ”这不合规距。“
    ”我有些头晕,上来扶着我些。“
    红珠听二奶奶这么说,迟疑了一下,抬脚踏入轿中,随手放下轿帘,吩咐起轿,见二奶奶倚在轿中,微闭着眼,叹了口气说道:
    ”二奶奶不舒服,可以不要这么辛苦,只要伺候好二爷就行,老太君不会怪罪的。“
    等了一会,不见二奶奶回答,红珠以为她睡着了,也闭了嘴,这时忽听二奶奶问道:
    ”红珠,知道府里的月钱是怎么发的吗?“
    ”回二奶奶,这月钱分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定例:比如,外面的粗使丫鬟、小厮每月定例是5钱银子,跟着主子爷、主母的小丫鬟每月定例是1两银子,大丫鬟每月2银,姨娘每月是6两银子,奶奶的定例是每月12两…“
    梦溪听了,点点头,又随口问道:
    ”如果想出萧府,有什么规距吗?“
    ”二奶奶想出萧府吗?“
    
    第四十六章 请示出府
    梦溪去寿禧堂的路上,不经意问起红珠:
    ”如果想出萧府,有什么规距吗?“
    红珠吃了一惊,忙问道:
    ”二奶奶想出萧府吗?“
    ”不是,我只是随便问问。“
    ”如果二奶奶想出府的话,只要求了二爷,让二爷带您出去便是。“
    红珠说完,见二奶奶低头不语,想起她和二爷相敬如冰的状况,二爷怎么可能带她出府,看着娇娇弱弱的二奶奶竟心生怜悯,想了想又说道:
    ”二奶奶也可以求老太君,只要老太君准了,二奶奶就可以出去,只是府里规矩极严,没有特别的事情,老太君很少能准……“
    正说着,已来到寿禧堂,轿子停了下来,红珠起身下轿,伸手扶二奶奶下轿,早有丫鬟进出传了,红珠搀着二奶奶进了门,转过屏风,抬眼见众人早已到了,梦溪上前给老太君、大老爷、大太太请了安,又给大爷、大奶奶、萧韵见了礼,这才在大奶奶下首坐了。
    老太君待梦溪坐定后,仔细端详着她的脸色说道:”听说溪儿昨儿晕倒了,不是说,身体不好就不要过来请安吗?只在院里伺候好俊儿便是,怎么又来了?“
    ”回老太君,孙媳昨天只是在园子里逛的时间长了些,中了暑,不碍事的,昨个儿喝了药,又睡了一夜,今个儿已经好了,孙媳不孝,劳烦老太君挂念了。“
    ”没事就好,溪儿只是注意别太操劳了。“
    ”谢老太君挂念。“
    ”老太君,都是年轻人,还没有那么矜贵,让老太君挂念,才是不孝,您也别竟宠着她。“
    大太太听着老太君这么说,心里很不舒服,抬头说道。
    老太君看了大太太一眼,没再言语。
    大太太见老太君不语,便示意丫鬟摆饭。
    萧韵神色复杂地望着柔弱无依的二嫂,想是昨日二哥冲二嫂发作了,二哥何其有幸娶得如此佳人,却不知珍惜,些时他很想用他宽广的胸膛给她遮风挡雨,只是,那护花之人不应是他,想起二哥那张冰冷的脸,竟无力地握紧了拳头。
    梦溪见大太太传饭,起身扶老太君来到餐桌前坐了,看着丫鬟将一道道菜摆了上来,指着一盘菜轻声地老太君说道:
    ”听说老太君要戒斋三日,孙媳今个儿特意给老太君做了几样素菜,老太君,这道菜名叫草菇炒冬笋,先将草菇摘洗干净了,用大火将冬笋片入锅稍炒,即放入素汁汤、草菇、精盐、味精,烧沸后改为小火,烧至草菇入味,用湿淀粉勾稀芡,再淋些麻油便成了,老太君偿偿,孙媳的手艺怎么?“说着夹了一小块草茹放入老太君盘子里。
    梦溪看老太君吃了,不住地点头,暗暗地松了口气,又开始介绍她做的另几道菜,并一一夹给老太君偿了,又给大老爷、大太太布了菜,一顿饭用完了,一家人再看看桌上的剩菜,不仅暗道:怎么大家都随老太君吃起素来,梦溪做的几道素菜,又见底了。
    撤下桌子,老太君等人又重新落了坐,因为大爷萧青明天要走,大老爷难得没有出去,大太太也在这陪着,重新上了茶,开始闲话起来,无非是叮嘱大爷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事事小心,在外为官要清廉,又嘱咐大奶奶好好伺候大爷,老太君见梦溪坐在那不言不语,以为她乏了,便说:
    ”溪儿身子骨不好,早些回去吧。“
    梦溪见老太君冲她说话,走身上前轻轻一福说道:
    ”孙媳谢老太君爱惜,孙媳不累,老太君,现在二爷和病已经好了,又有红玉伺候着,孙媳想求老太君恩准,出府逛逛。“
    大老爷听了这话,摇摇头,并不言语,只端茶喝了起来。
    大太太听了,脸立刻沉了下了,心道:这才过门几天,自己的男人还在病中,不想着好好伺候,就想着出府去逛,难怪平阳城里盛传此女娇纵任性,真是个不守妇道的狐狸精,心下恼怒,但碍于婆婆坐在那,不好发作。
    老太君听了,也微微一愣,暗想:这溪儿真不识好歹,过门几天就提这种要求,大户人家那有这规距,张口就要回绝,抬眼扫见梦溪那娇怯怯模样,又心生不忍,这梦溪可是深得她欢心,平日里常讲些笑话逗她开心,尤其没事了给她按后背,那才叫舒服,时常送些可口的小菜,就象今儿早上,大太太都没想着自己要吃素,溪儿却想着做几道可口的饭菜来孝敬她。
    神色复杂地看着梦溪,想到她庶女出身,联想起祖训,这个孙媳妇迟早是要被休下堂的,心里竟有些舍不得,觉得虽然李家以庶代嫡,令人可憎,但毕竟不是梦溪本意,想她也是被迫代嫁,谁愿意嫁给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冲喜!不过是个可怜的牺牲品罢了,想到这,不觉暗暗叹了口气,罢了,看她在我萧府的时日无多,就随她去吧,让她高兴这几天也好。
    梦溪看着老太君的眼神得越来越深邃,竟有些琢磨不透老太君的想法,但见她坐在那久久不语,便知她的请求提得草率,不合规矩了,刚想告罪,老太君却开口了:
    ”左右俊儿这几天身子不碍事了,只是弱些,慢慢调养便是,又有红玉伺候,溪儿出去逛逛也好,明个儿去账房支些银两,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也可买了,只是溪儿在外面,要时时注意言行举止,别犯了规矩,让人耻笑我萧家治府不严。“
    老太君就这么答应了梦溪的请求。
    这话有如一道惊雷,震惊了在坐所有的人,包括梦溪,她见老太君犹豫,本以为不成了,没想到不但成了,还有银子花,脸竟有些微微涨红,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最吃惊的莫过于大老爷和大太太,他们深知老太君极重规矩,梦溪进门不过几日,二爷还在病中,就想出府,于理不合,想着老太君定会拒绝,便坐在那不言不语,等着看笑话,听老太君这么一说,大太太终是沉不注气,腾的站了起来,起身后,才想起有点逾距了,稳了稳身子,缓步上前,朝老太君轻轻一福,说道:
    ”老太君使不得,二奶奶进门不过几日,俊儿还病着,实在没有出府的理,二奶奶想出府闲逛,不如等些时日,俊儿的身体康复了,亲自带她去玩便是,二奶奶还年轻,不知事,老太君不好凡事都由着她胡闹,乱了规矩。“
    
    第四十七章 准备礼物
    老太君同意了梦溪出府的请求,大太太听了觉得于理不合,忙起身出言劝阻。
    听了大太太所言,老太君暗道:这个理我也懂,只是等俊儿身体好了,便是她下堂之日,带她出府已是不可能的事了,她没有过错却要被强休下堂,萧家又毁了她的清白,这丫头今后除了常对青灯古佛,便只有死路一条,原是我萧家对不起她,现在这点小要求,老身怎好再拒绝?媳妇啊,你哪知我的苦心。
    沉思良久,老太君语气平淡却不容质疑地说道:
    ”俊儿由红玉伺候,不碍事的,溪儿昨日晕倒,想是在府里闷了,出去散散心也好,媳妇若是不放心,多派些丫鬟、婆子跟着,时时提点就是。“
    大老爷、大太太听了这话,心知再多说无益,大太太脸色阴沉地看向梦溪,示意她回绝了这事。
    对上大太太的眼光,梦溪当然明白她的意思,笑话,要她自已回绝,那不白求了半天,梦溪装做不明白大太太的意思,轻快地上前朝老太君一福:
    ”孙媳谢老太君成全,孙媳这就回去准备,先告退了。“
    无视大太太瞬间变得阴冷的目光,又淡然地和众人告了辞,扶着红珠慢慢地走了出去。既然倾尽所有,也不能博得二爷和大太太的欢心,更改变不了她下堂的命运,那不如从一开始就不去做,二爷、大太太对她好也罢,坏也罢,又能如何,她只过她笑看云卷云舒的日子。
    大太太见梦溪无视她的暗示,顿时气得七壳生烟,暗自咬牙切齿:”李梦溪,我们走得瞧,就不信在这萧府你能翻了天去,我们慢慢地玩。“
    藏在衣袖下的手抖了抖,转身回到椅子上坐下,脸色已恢复如常,
    大爷萧青和三爷萧韵看着梦溪离开的背影,暗道:老太君真把这个二奶奶庞上了天,这样她的日子能好过一些吧。
    红珠直扶着二奶奶出了大门,才摊软下来,发现刚刚竟出了一身冷汗:
    ”二奶奶今天实在有些唐突了,看大太太今天的脸色,怕是二奶奶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了。“
    红珠实在是受不了她们这位二奶奶了,真是一刻也不得安生,明眼人一看就知二爷和大太太不宠这位奶奶,她就应安份守已地呆在府里好好伺候二爷,想法子讨二爷和婆婆欢心才是,怎么竟出这妖蛾子,回萧湘院,少不得二爷还要发作一番,只苦了她们这些做奴才的,摊上这么个主子,讨不着半点好不说,见天地跟着操心,于是冷冷地冲二奶奶说。
    梦溪知她是为自己担心,刚刚感觉她扶着自己的手都在发抖,心知她是被吓到了,也没责怪她对自己失礼,只是扶了她的手,上了轿,红珠放下轿帘,命令起轿,向萧湘院走去。
    大太太从老太君处回到自己院里,拿起桌上的茶具就是一通乱砸,宝珠和紫月在一边劝着:
    ”这个贱人,她眼里哪还有我这个做婆婆的,有好东西想不到我,不送过来也就罢了,竟然装看不懂我的眼色,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太太息怒,奴婢看她今天那张狂劲,想也不是个有心机的人,太太慢慢地挑她错处就是,听二爷屋里的人说,二爷一点也不宠她,自从纳了红玉,天天宿在红玉屋里,昨天她晕倒了,二爷都没过去看一眼,想来我们对付她,二爷是不会插手的,大太太是矜贵之人,犯不着为这点子事气伤了身子。“
    紫月一边说,一边示意小丫鬟收拾地下砸碎的茶杯。
    大太太听紫月说二爷不宠二奶奶,心下的气便消了些,心道:老太君宠你又怎么样,老太君能活多久?小贱人,你一心想着把俊儿绑在你屋里,给俊儿纳了通房又怎么样?还不是不去你屋里。
    ”紫月,吩咐管家萧安,府里现在日渐吃紧,二奶奶屋里的要求,除了二爷的外,凡不是太要紧的,都不是急事,让他看着处理便是。“
    梦溪回到萧湘院时,姨娘们都已候着了,梦溪一路来到大厅上坐好后,让姨娘们进来请了安,传了饭,在姨娘的服侍下用过饭,撤了桌,重新坐好,又上了茶,梦溪看了看两边站着的四位姨娘说道:
    ”我们院里的钱财物事现在由谁掌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