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别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黛玉别嫁-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看了一眼胤禛,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一个胤禛,真的是一点机会都不放过,难怪将来能做皇帝。

在胤禛这里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一早,胤禛就带了黛玉进宫去见康熙。

康熙看黛玉一身米色翠竹旗袍,头上的扁头上面也是以素淡颜色的牡丹为主,虽然才八岁,但是进退有宜,黛玉以标准的旗礼给康熙请安。

康熙见了诧异道:“你这请安礼仪是什么时候学的,竟然分毫不减差池。”

黛玉微微一笑:“才在船上可没少折腾了四哥和十三哥,哪里不好都让他们指正的。”

一旁的胤祥更是插嘴:“皇阿玛,这林丫头真正是个才女,只我们满人的满语,也不过是船上学的,竟然也学了八九分像呢。”

康熙听了,脸上诧异,然后用满语说了:“丫头看来真的长进不少了?”

黛玉微微一笑施礼,也用满语谢道:“谢皇阿玛赞赏。”

康熙听了哈哈大笑:“好好,不愧是朕的女儿,果然有朕的风范。”

胤禛一旁嘴角也有了些许笑意,康熙笑过了才道:“丫头啊,你如今是朕的义女,又是朕亲封的香玉多罗郡主,因此好坏也是要入了我们家的玉碟的,你可是朕的义女,照说,这母亲一栏应该是皇后,但是你也知道,朕这些年来也没封什么皇后,因此朕这后宫中,你也就自己找个后宫妃子吧,你看如何?”

黛玉微微沉吟:“皇阿玛希望黛玉找哪个娘娘做义母?”

康熙叹了口气道:“如今后宫各妃争斗是暗潮汹涌啊,朕也不知道该让你过继到谁名下好。”

黛玉微微一笑道:“皇阿玛,其实我在任何一个娘娘名下都无妨,因为我是外来人,并不是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就算皇阿玛赐姓林佳氏,可也不是正经皇室中人,何况我也不过是个八岁孩童,因此过继给谁都无妨,我想各位娘娘能够宠我,大都是因为看皇阿玛的面子,皇阿玛宠我,她们自然要让我三分,即便是我名义上的义母也一样,若我失宠,只怕就算是过继给了得宠的娘娘做女儿,最后也不会理会我的。”

康熙听黛玉这样冷静的分析,虽然话语中有些许的感慨和无奈,但似乎并没有多少的意外,也就明白黛玉早已经看清楚了这后宫的一切,因此想了想道:“既然如此,朕就将你过继到德妃或者宜妃的名下吧。”

黛玉摇头:“不,若真要过继,皇阿玛不如将我过继给先敏妃娘娘名下吧。”

胤祥一愣:“丫头,你。”那敏妃正是胤祥已经过世的生母,难怪胤祥会这般激动。

康熙和胤禛也一愣,只看着黛玉,黛玉微微一笑:“这有什么好不理解的,十三哥为人侠义,而且豪爽,因此我若去了那府中,他时常可以以探妹为理由来看我,这样,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而我过继在敏妃名下,如此一些人也不会说什么,也避免有心人利用皇阿玛对我的宠爱来算计,一举两得,不是很好?”

康熙笑了笑:“只怕还有一点吧。”

黛玉抿嘴笑了一下,不语,胤祥只问道:“还有什么?”

一旁的胤禛似乎明白:“十三弟,你忘记了,敏母妃虽是镶黄旗出身,却是蒙古公主,虽然如今不在了,但是你的外家还在,妹妹做了你的妹子,等于是蒙古公主,如此一来,那蒙古自然也知道皇阿玛对妹妹的宠,如此就是对蒙古的看重,你想想,蒙古如何不会跟我大清交好。”

第三十章 黛玉认兄

胤祥想不到这小小一个诰封中竟然还包含了这么多的含义,不觉只冷冷的看着黛玉“看来妹妹是早有打算的。”

黛玉则笑道:“不管这后面有多少的意义,十三哥哥不愿意认我这个妹妹吗?”

看黛玉的眼神,让胤祥想起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妹妹,都被和亲去了蒙古,而且如今都已经过世,因此这个世界上自己也可算是没有了手足,如今能让他真心对待的手足也就是胤禛,因为只有他当他是弟弟,其他的兄弟,因为自己母亲在世时候,虽然是康熙的妃子,却没有正式册封,于是就成了他们眼中的杂种,一直以来就看不起自己,想不到如今黛玉竟然主动提出要做自己的妹子,他只看着黛玉,眼中还有一丝的不相信。刚才的冰冷瞬间就没有了,有的似乎是一种陌生的手足情。

其实黛玉有什么想法,无非是黛玉知道未来的发展,知道这九龙夺嫡后,成功的是胤禛,而胤祥自然也成为胤禛最得力的亲王,历史上少见的贤王怡亲王,如此一来,自己还不如做一个未来亲王的妹子,好过将来被卷入那层层腥风血雨中。即使胤祥不同意,她也会设法让他同意的。

康熙似乎也想不到黛玉会这样选择,眼中有诧异,却也有一丝的安慰:“丫头,你果然不是常人啊,好吧,既然如此,朕就允了,另外朕会追封敏妃为敬敏皇贵妃,如此你的身份至少能有和硕公主的身份。”又看了一眼胤祥:“十三就封为贝勒吧。”

黛玉心中其实听了也是有点诧异的,看来自己的介入,有些历史似乎在改变中,单这敬敏皇贵妃的追封就提前了。连胤祥的封赏似乎也提前了。

不过想想也是,这黛玉原本就不该出现在这个朝代中,如今还不是出现了,既然如此,她何不也就看其顺其自然发展下去呢。

黛玉和胤祥只跪下行礼:“谢皇阿玛。”又笑道“不够儿臣不想做和硕公主,还是做一个多罗郡主吧。”

康熙点了点头,呵呵一笑,也没有别的异议,只又看着胤禛道:“此次你治理黄河功不可没,因此打算封你为雍亲王。”

胤禛并没有多少波动,只行礼谢恩:“谢皇阿玛。”仿似自己并没有多少在意这一次的封赏。

谢过后,胤禛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对康熙道:“皇阿玛,儿子觉得妹妹的话很有道理,因此打算升那贾元春的位份。”

康熙沉吟了一下,然后道:“你打算让她做什么?”

胤禛侧首只看黛玉:“妹妹认为什么为好?”

黛玉一笑:“四哥家中的事情,怎么就问我这个做妹妹的了,不过不能太突出,也不能不突出,那贾元春出身包衣,因此嫡妃位置没她的份,倒是侧福晋这个位置可以试试。”

胤禛听了微微一笑:“好吧,既然如此,皇阿玛,那就封她做个侧福晋吧。”

还没等康熙回答,黛玉则道:“四哥哥,我是胡乱说的。”她想不到胤禛还真会同意自己的建议。

胤禛笑道:“你的胡乱说往往有一定的见地。再说,原本这种封赏我也不是放在心上,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一点,何况我知道,一会若是去见了额娘,她必然又要我选嫡妃,如此不是很好,这贾元春是她赏识的,先封了侧福晋,也好搪塞一番日子。”

康熙笑骂道:“你这小子,说你什么才好,如今连十三都是有嫡福晋的,偏是你不立妃。”

胤禛则正色道:“皇阿玛,儿子的嫡福晋至少是要跟儿子情投意合之人,这是皇额娘临死之前要儿子答应的。”

听胤禛提起了佟佳皇后,康熙微微叹了口气,对于佟佳皇后,康熙有的也是亏欠,因此对于佟佳皇后生前特别喜爱的胤禛来说,他也是有点纵容的。

“好吧,这事情就不说了,既然如此,明儿朕就下旨,你带了去,封了那贾元春做个侧福晋吧。”康熙淡淡道。

胤禛再次跪下谢恩。

第二日,康熙就下了圣旨,追封先敏妃为敬敏皇贵妃,移葬皇家贵妃陵园,封原四贝勒胤禛为雍亲王,贝勒府改为亲王府,另赠送院子一处,封十三子胤祥为贝勒,香玉多罗郡主林佳氏黛玉过继敬敏皇贵妃下,暂居贝勒府,待荣国府造好了独立院子,再择日接郡主抚养。另封原四贝勒格格贾氏元春为雍亲王侧福晋。

几道圣旨下来,真的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欢喜如贾府,元春早已经将信息高速了贾母,贾母明白元春此番能从一个小小的格格进位到侧福晋,这都是黛玉的关系,因此心中自然更是打算将黛玉接来好生抚养,只是如今这黛玉贵为先皇贵妃之女,等于是和硕公主地位了,而且又是十三贝勒的妹妹,这样的话,她和宝玉的亲事,总觉得阻碍重重。

不管如何,贾母心中打算无论如何是要撮合了这一门亲事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快快建造好院子,好去接了黛玉来住。

当然也有几个不舒心的,自然就是后宫各主位,虽然知道这黛玉得康熙宠爱,但是想不到这康熙竟然会将黛玉过继给已经死了的敏妃,那敏妃原本虽有妃位,却没有册封,因此一直以来都让各后宫主子看不起,死后才有一道册封诏书,这让众后宫也没上心,但是如今,因为黛玉的到来,竟然成了皇贵妃,这一来,那胤祥的地位就上升。

大清后宫一直以来就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先是子凭母贵,如果母亲贵气的话,生出的孩子地位就高,而等那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才会有母凭子贵之说,最典型的就是大清开国国母孝庄文皇太后,她原是清太祖的庄妃,在后宫五宫之中为末位,但是太祖猝然驾崩,即使其他妾室有孩子,包括长子豪格,都是因为母亲身份地位低下而丧失继承权利,能有继承权的就是当时的贵妃之子博果儿和庄妃之子福临,最后福临成为皇帝,而庄妃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皇太后,相反,原本位份比庄妃高的贵妃,因为儿子博果儿没能继承皇位,所以只能成为贵太妃。

如今敏妃为皇贵妃,虽然死了,但是诰封存在,那么胤祥的地位就升高,如此一来,也难怪,胤祥从一个十三阿哥的身份一下子成了十三贝勒。

十三贝勒,如今九皇子胤禟也不过是个贝子,更不要说其他几个比胤祥大的阿哥了,但是胤祥却做了贝勒,这一点让胤禟,胤俄都很生气,他们是贝子,没道理这胤祥是贝勒,于是两人去找了胤禩。

胤禩看见两人来,也知道症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不过却是微微一笑:“今儿怎么这般大的火气了?”

胤禟只看着胤禩:“八哥,你说,我和老十,哪一点比不得老十三,凭什么他就成了贝勒了。”

胤俄一旁附和道:“是啊,八哥,你说说,他凭什么?”

胤禩看了胤禟和胤俄一眼,然后温和开口道:“有什么好气的,你们说凭什么,自然就是凭他的母亲如今成了皇贵妃,大清律例,子凭母贵,他自然要比我等高一等。”

“呸。”胤俄恨恨道:“不过是个杂种,我们却比他低了一等,真正是忒欺负人了。”

胤禩淡然一笑,并不多言,胤禟看着胤禩道:“八哥,难道你就看着十三骑在我们头上?”

胤禩叹了口气道:“你们两个,真正糊涂了,八哥我是没了额娘,自然是不能去说,但是你们忘记你们的额娘了吗?”

胤禟一愣,是啊,他都忘记自己的母亲可是康熙得宠的宜妃,因此忙道:“我这就去找额娘去。”

说完也不等胤禩回答,就匆匆离开了,胤俄有点淡淡的失落。

胤禩看了一眼胤俄:“老十,是不是想念贵额娘了。”胤禩口中的贵额娘正是胤俄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不过却在康斯三十三年已经过世了。

胤俄点了点头:“其实我跟八哥一下都是没娘的人。”

胤禩看了一眼胤俄,然后微微叹了口气:“好了,别难过了,既然老九进宫了,那么这会就跟我一起进去喝一杯吧。”

胤俄点了点了头,也不推辞。

再说胤禟风风火火去找了宜妃,宜妃看见胤禟进来,笑道:“倒是难得,平日都不见你来请安,今儿怎么有空来了?”

胤禟忙道:“额娘,你儿子都被人踩脚底下了,你如何就不管。”

宜妃微微诧异:“谁踩你了?”

胤禟看着宜妃,脸上满是诧异:“额娘你会不知道,那老十三,皇阿玛封他做了贝勒了?”

宜妃看了一眼胤禟:“那有如何,不过是个贝勒,你有必要就在意吗?”

胤禟恼怒了:“额娘,你到底是不是我额娘啊,我是皇阿玛的第九个皇子,但是只有贝子,他排行十三却成了贝勒,你说说,这是如何一回事情?”

宜妃再度看一眼胤禟,然后微微一笑,只拿起一旁的茶水喝了起来,胤禟更气了,只来回走了几步,然后任性的一屁股坐在了一旁位置上,宜妃看胤禟坐下了,才放下了茶水:“儿子,额娘知道你生气,其实额娘也有气,但是你皇阿玛的圣旨谁能反抗,我不能,你也不能。”

第三十一章 宜妃之见

胤禟不明白的看着宜妃:“为什么?”眼中还真有点迷惑了,不明白自己的额娘为何会这样说。

宜妃淡然笑道:“我跟你皇阿玛这么多年了,他的脾气我知道两三分,不过分的事情,他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好似你要做皇商,他也不在意,虽然自古商人地位低下,但是你皇阿玛却知道商人在社会上的重要性,所以你要做商人,他也没阻止你,然而支持你,因为他知道以皇族出面经商,也等于是给了商人一个地位的认可,想来大清的经济自然也是能上去了,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但是儿子,这是因为你没有触犯他的底线,但是如今胤祥封为贝勒,一部分是为了他追封了敬敏皇贵妃,毕竟大清律例子以母贵,而另一部分是为了奖赏他陪同老四去治理黄河,所得到的功勋,还有一个原因。”

说到这里宜妃再度一笑,胤禟好奇的看着宜妃:“还有什么原因?”

宜妃微微一笑:“因为香玉郡主选择认敏妃为母,为了不让香玉郡主将来受欺负,势必要有一个可靠之人去依靠,而这个人就是十三。”宜妃其实看得很清楚,这关键人物还是在黛玉身上。

胤禟不明白了:“这跟香玉郡主又有什么关系?”

宜妃笑了笑:“儿子,你真是糊涂了,香玉郡主如今在皇上的心目中是很重要的,不然你想想,一个汉家女子怎么就能成为皇上的义女,进而封为多罗郡主的,也是因为香玉郡主被皇上宠爱着,所以才不能认我们这些活着的妃子做额娘,很简单,这后宫中算计太多了,香玉郡主还小,皇上担心会被后宫有心人利用,所以只有过继给死人做女儿才是上策,选择了敏妃,因为敏妃还有一个儿子在人间,那就是十三,封十三做贝勒,可以正大光明照顾香玉郡主,这是皇上对香玉郡主的宠,儿子,你可明白,这次封贝勒,你是吃亏了,你没有得到封赏,但是你可知道这封贝勒后面众多的内幕。”宜妃笑看自己这个不懂事的儿子。

胤禟睁大眼睛看着宜妃:“额娘,你如何知道的这么详细?”

宜妃雍容华贵的捋了捋杯盖,然后道:“儿子,你还嫩了点,你额娘我在这后宫打滚了这般多年了,哪些没见识了,这点伎俩我还是能看穿的,何必去打探去,所以如今你要记住,不争就是最好的表现,反而争了,会让皇上看不起你。”

胤禟虽然还是有点不服气,不过既然宜妃这样说了,胤禟也只能叹口气道:“好吧,既然额娘这样说了,那儿子就不多过问了。”

宜妃点了点头,然后笑了笑道:“儿子,你只看好戏就可以了。”

“好戏?”胤禟不明白的看着宜妃。

宜妃冷笑一声:“你不争,不代表别人会服气,只怕此刻已经有人去皇上那里闹不停了。”

胤禟有点明白了下来:“额娘说的莫不是老十四?”

宜妃淡淡一笑:“这么多年来,你还看不明白吗,只怕就他们母子两个也是够让你皇阿玛烦心的,如今你可不能出面去闹这事情。”

胤禟看这自己的母亲,他知道自己的母亲能成为后宫有威望的主子之一是不容小觑的,如今又听了宜妃这一番话,虽然心中还是不服气,却也没打算去闹了。

而正如宜妃说的,此刻德妃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