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也幸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也幸福-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姨娘就笑着,停了一停又说了一句:“老四天天嘀咕着,说那些兵在家里,太多了。”
沈从安倒笑了,道:“我还觉得少呢。给我驻一城的兵,我都不嫌多。”我女儿是什么人,是他朱宣以后的妻子,王妃娘娘!
这小子欺负我们妙姐儿的事情我还没有忘呢,现在我接了来了,不到成亲决不给他,让那个臭小子高兴娶几个姨娘就娶几个姨娘去。
去看玉妙被朱宣顶了几句,沈从安想想就来气。
三姨娘自己去脱了衣服,见沈从安这么偏心,暗地里撇了撇嘴,过来陪他们爷俩。
四姨娘听说沈从安又住到了三姨娘这里,气得不得了,骂自己的丫头山槐:“怎么你就这么笨呢?你怎么就让春雨先迎走了。”
山槐也委屈:“是我先迎了老爷的,春雨后来了,说四少爷想老爷了,老爷就去了。”你没有儿子,骂我也没有用。
四姨娘就骂:“她生的难道是祖宗。”气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听到外面又有脚步声,忙一下子起来,往外看,却是管事的去回二姨娘话。
为了玉妙回家腾房子,三姨娘有儿子,沈居安就没有让她搬,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给了玉妙,自己反正每天也是在姨娘房里睡。
因为二姨娘的房子和正房,玉妙的房子相连,又把二姨娘搬到了四姨娘这里,二姨娘管家务,每天很晚也有人来回。
四姨娘就倚了房门站着,左右睡不着,不如去和二姨娘说说话。前几天自己相中了一匹布料,回了老爷说有了闲钱就给买。
有没有钱现在要问二姨娘了,她说有钱,自己再去找老爷要肯定是能得来的。
她笑眯眯地过来了,二姨娘正在房里算今天的帐,不算大姑娘房里,家里上下三十几口人,每天的开销也要算清楚了,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的,老爷自己平日都是俭省着的,又把家务交给了自己,更要不能出错。
就让自己的女儿玉秀也跟着一旁算一算,等到过了门还不是要算这个,先学着点总没有错。二姨娘左右看不到玉真,就笑着对玉秀道:“玉真又去大姑娘那里了。”玉秀一边数钱,一边笑道:“天天去大姐那里,大姐昨天又给她做了一件衣服。”因对二姨娘道:
“姨娘,你管一管玉真。大姐回来的那天,先生让大姐的大管家来说话,应该是不让天天缠着大姐的意思。”
二姨娘停下了手里的事情,就笑了道:“哪里是那个意思。”就悄声对玉秀道:“你那天不是也见到了,人坐了几天的船刚回来,亲的不亲的都跑过来,又不是二太太,三太太,姑奶奶家的人,都留下来做什么,那气味也不好,我都有些头晕。”
玉秀也笑,道:“前街的屠姑娘不知道涂的什么香水,坐在我旁边,熏的我难过呢。”
二姨娘又低了头看帐本,笑道:“我就是闻到了才头晕呢。我倒是一心想撵她们,可是都是街坊,难道以后不见面了。再说我也不是那台面上的人,撵了不走,大姑娘看了不难过。难道她一回家来,我就撵了人不来往。我也得罪不起啊。”
说着长长地叹气,又笑了道:“你看玉真天天在大姑娘房里,一起来就去,也没有见大姑娘烦过。肯定是对玉真好,不然玉真那么缠她。”
玉秀对母亲不无羞赧地道:“我也想去。大姐会写字会看书,窗下满满的书。我怎么就不能去念书呢。父亲也说过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也要看得懂简单的字才好呢。”
二姨娘想了想道:“我就会这些字,都教了你了,你要真的想学,等我管好了家,老爷高兴,我就对他提一提,让他没事再教你几个字。你大姐那里你还是少去,别麻烦她,你又不象玉真是个小孩子,就这别的姨娘们都有话说了。让我少听些话吧。”
玉秀也十分懂事,就点点头道:“咱们继续算账吧,算完了,我给姨娘倒茶去。”
正说着话,见四姨娘走来了,就不说了,站起来等她进来了让她坐。
四姨娘坐下来还没有说话,外面有脚步声响,又走进来一个人,是如音。
(您的收藏是对一个木头最大的鼓励,您的点击是对一个木头最好的支持,您的评论是对一个木头最好的褒奖,在此表示感谢点击,推荐,收藏,评论的朋友们,周末愉快)



第九十一章,算计

二姨娘和玉秀都站了起来,四姨娘已经知道这是王府太夫人的人,也堆了笑脸招呼:“姑娘天天辛苦了,来坐一会儿吧。”
如音行了礼,笑道:“我来对姨娘说一声,七姑娘睡了。就不送过来了。姑娘说了怕姨娘担心,让过来讲一声。”
二姨娘满心地不好意思,忙道:“真是天天麻烦了,这孩子不懂事的。以前在家里就天天缠了大姑娘,耽误大姑娘做事情。”
如音笑道:“姨娘太客气了。姑娘很喜欢,七姑娘也喜欢。”又看了玉秀笑道:“有时姑娘问,为什么六姑娘不去,想着呢。想过来看一看,姨娘现管了家务,又怕影响到姨娘。”
玉秀怯怯的只是笑。二姨娘忙推了玉秀,笑道:“明天就让她去看,我怕麻烦到大姑娘。”如音欠了欠身子就走了。
四姨娘没有和如音说上话儿,心里就不舒服了。看了二姨娘和玉秀送了如音又进来,才鼻子哼一声,怅然地道:“二姐,有孩子就是好啊。”
二姨娘就看了她笑,重新坐下来道:“四妹妹,你年青呢,以后多生几个,一定比我强。”
就看玉秀,让她进屋里去。四姨娘说话不避讳的,自己听话总不能还带了女儿一起受气。
玉秀就拿了帐本子进去了。
四姨娘也好说话了,总是个长辈,也不能天天对了玉秀说不中听的。对二姨娘道:“老爷天天都在三房里,她生的难道是祖宗。我就不信了,能把老爷天天绑在她房里。”
二姨娘一听这些话,就是陪笑。只是帐又算不成了,怕算错了。让丫头倒了茶给四姨娘,只能听她说个够,和四姨娘住在一起,也挺烦心的。
四姨娘接了茶,继续发泄:“将来大了难道能当王爷。倒不如大姑娘有福气,走亲戚回家都摆王妃的谱。”
“四妹。”二姨娘就眼神阻止她,说着说着就不象话了,你说得起,我可跟着招惹不起。
四姨娘一下子就明白了,笑话她道:“二姐看着老实,原来也打着主意呢。”
二姨娘笑了,你说我倒是不怕,随你说去。就笑道:“我打了什么主意,你又打了什么主意?”
四姨娘笑道:“你呀,这么怕得罪大姑娘,背地里一句话都不敢说,肯定是想着六姑娘还没有订亲,要大姑娘帮着找个好婆家。”
二姨娘就笑嗔她:“四妹就会取笑人。”心里想,你不怕得罪,你怎么不去大姑娘房里发牢骚去。那么多的兵,你碰钉子去吧。
见二姨娘不承认,四姨娘就笑着手指了她道:“你敢说没想过?”
二姨娘就笑:“没想过。是没有想过。”怎么会不想过呢,你又没有孩子,哪个当母亲的不为孩子想,眼前现成有一条高枝儿,难道让我女儿在身边找婆家,一个一个都眼空心大的。还嫌我们是姨娘生的。
四姨娘就笑道:“没想过,我提醒二姐想一想。大姑娘在京里不定认识什么贵公子,随便给玉秀找一个,也比嫁在这城里强。”
二姨娘忙往外看人,有些头疼地看了四姨娘道:“这是什么话,老爷听到了也会不高兴的。”什么叫姑娘不定认识什么贵公子。
四姨娘不乐意了,什么话都不能说:“不高兴让他不高兴吧,只偏宠一个,我还不高兴呢,既然嫁进来了,就人人有份的。怎么天天往一个屋里跑。”
又怪二姨娘:“就你老实头,才只生女儿。”一句话说得二姨娘想掉泪,好半天脸色才过来。
四姨娘胡说八道了一通,说得自己心里舒服了,才走开。二姨娘背了她掉了几滴泪,继续算自己的账。
山槐见四姨娘回来,忙问道:“给姨娘打水洗了睡吧。”
四姨娘坐在房里生气,道:“不想睡。我去了二房那里坐了半天,账本儿也用手按着不给我看,我和她说别的话,弄得她要掉眼泪去捂脸,被我看到了,怎么大姑娘跟来了这些人,王府里倒不管吃用的,一天要一两银子的开销,我的天呐,这一年倒要三百多两,家里一年才挣多少钱,还对我说没钱买衣料,都会欺负我。”
见山槐看了自己,更不高兴了:“看什么,我说得不对吗?”山槐这才开口,小心道:“大姑娘那么多人,一天一两银子能够吗?”
“你还操心她够不够,你还是想一下,咱们天天受欺负。三房里有儿子,月银多一倍。二房里管了账,还能不往她房里扒拉,就咱们是好欺负的。”四姨娘越想越气,我相中的衣料再不买就被别人家买去了。
正说着,张堂进来了,四姨娘倒愣了道:“这么晚了你还进来作什么?”沈居安虽然不是道学先生,却也不喜欢太晚了有外人来。
张堂象是满头大汗,坐下来先要了杯茶,一气喝干了,才四姨娘道:“有件大事,急着来告诉姐姐。等不到明天。”
四姨娘就坐直了身子,疑惑道:“什么大事,你又黑了账被人发现了,还是又赌输了钱?”
张堂就诉苦:“姐姐怎么这么看弟弟,黑账的事情是三房干的。”
四姨娘就冷哼一声:“你们管着外面的铺子,去年黑了账,扯不清楚,你说他们,他们说你,最后就这样糊过去了。”沈居安被弄得头疼,又和了一次稀泥,给糊过去了。
张常不理她,女人就是八百年的事情也要提,姐夫都不问了。张堂道:“姐姐,现在有一件事情要成了,有三百两银子好分呢。”
三百两?四姨娘就来了精神,问道:“分我多少?”张堂向前凑了身子道:“我今天和魏九在一起吃饭,他是贩马的,说现在有一批好马,如果送到军中去,可以挣一千两,我们分三百两。”
四姨娘就指了他道:“你有本钱吗?做军马生意?”张堂浑身上下也拿不出来十两银子。
张堂道:“他说不要本钱,咱们用别的入股。”四姨娘更觉得不妥当,骂道:“咱们能用什么来入股?拿得出来什么。”
张堂冲了四姨娘笑道:“魏九虽然有钱,可他想做这个生意,缺了一样非有不可的东西,可咱们却有。”
四姨娘不信,把脸扭了道:“我一分钱也没有。”张堂嘿嘿笑道:“可姐姐有人,有关系。”
四姨娘看了张堂笑得灿烂的面孔,问了一句:“他到底缺什么?”
张堂笑了:“所以说姐姐是不懂吧,还得我来告诉你。这批马要想一路运走,需要路引才能一路放行呢。姐姐何不去求了大姑娘,写一张路引来。这三百两银子可不稳拿的。”
四姨娘有些心动,想了想,对弟弟道:“大姑娘还是和以前一样好性子,一回来都送了礼物来,没有偏着谁。给我就给了近四十两银子的东西。你这才三百两,咱们分多少给她能打动她?”
张堂一见四姨娘明白过来了,就笑道:“姐姐总算明白了。不过我想啊,才三百两,她还能缺这个钱,送人就几十两的送。给她也不会要的。咱们倒缺钱,姐姐备些礼物送去,又亲热又少花钱,就说有个远亲要回老家去,带了财物怕路上走着不安全,求一张路引路上少麻烦。”
四姨娘也笑了,对张堂道:“你这个鬼灵精儿,这样不行。不过,”又疑惑道:“这路引也不是说开就开的,就算大姑娘从军中开了来,也一个月过去了,他那些马就天天养着,不会让咱们花草料钱吧。”
张堂嘻嘻笑道:“这事弟弟当然是弄明白了才来对姐姐说。现跟了大姑娘的大管家朱禄,是南平王爷身边管书房的小厮出身,魏九有朋友把他认出来了,他一定会写,让他写了来。
现任的县官许连翔听说大姑娘也认识的,让许县尹盖了印信,这不就齐全了。”
四姨娘就笑着,道:“好是好,不过还有一样,给姑娘送什么礼去呢?”
张堂一看事情快成了,赔了笑站起来弯了腰道:“弟弟当然是没有钱的。所以来求姐姐,大姑娘送了姐姐的东西,拿来变卖了,正好备一份好礼送去。”
“滚!”四姨娘气得怒了眉目,道:“给我滚出去。”把张堂撵了出去。
(祝朋友们周末愉快!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深表感谢)



第九十二章,看管

第二天二太太姚氏请了玉妙去家里玩,请了一大堆的亲友相知来家里。
玉妙一早起来,吃了早饭,窗下写了字,看了若花拿了一件青色莲纹的大衣服进来,就笑了笑道:“这件衣服合适。”
若花也笑了,再也不会弄出来穿件衣服让别人坐也不能坐的事情了。
玉真正在外面跑着玩皮球,如音哄了进来,拿了新做的红色上衣给她穿上,给她正扎头发。二姨娘送了玉秀来,玉秀也去。
看了这样的情景,满心里感激,见丫头们送茶进来,忙端了递给玉妙。倒弄得玉妙站起来接。
在朱宣府上,石姨娘易姨娘慢慢地都站在她身边奉茶,表哥积威,知道石姨娘,易姨娘也不敢乱坐,玉妙渐渐成习惯。
可是父亲的姨娘给自己端茶,玉妙还是觉得应该恭敬一些,现二姨娘又管了家。
让丫头们给二姨娘,玉秀送茶过来都坐了,玉妙才笑道:“昨天姨娘单独给我送来的菜很好吃,我很喜欢吃。家里做什么我就吃什么,天天这样又单做,真是费心。朱禄已经去安排我的小厨房了,以后姨娘只要操心父亲和家里就行了。”
二姨娘忙恭维道:“还是大姑娘有福气,听说是王爷亲来了信给老爷,说姑娘用惯了自己的厨房。不过老爷说了,大姑娘的一应使用每天还是要送过来的。”
玉妙不操心惯了的,只是笑一笑,道:“我一直是用自己的小厨房,等朱禄收拾好了,我做几道菜请老爷姨娘们都坐坐。”
二姨娘忙答应了,如音帮玉真扎好了头发,拿了两件钗环给她戴了,玉真过来给二姨娘看,笑道:“大姐新给做的衣服。”
二姨娘感激不尽地道了谢,玉妙心想,有丫头带她,她只陪我玩。笑道:“她喜欢来就让她来吧。”
一时又有人来回说车备好了,玉妙带了玉秀,玉真坐车一同过来,路上才想起来,自己带了这些人来家里,这些费用如果都是父亲一个人出,那也是一笔费用。
表哥对自己吃用一向大方,不会不考虑到这些,玉妙想想晚上还是叫了朱禄来问一下。或者先问若花。春暖已经把钱给了若花管,她发现自己实在不如若花。
到了姚氏家里,三婶婶张氏,姑姑沈氏,几个表姐妹都到了,大家坐在一起说话。
姚氏让玉妙坐在身边笑道:“今天咱们热闹,外面也接了你父亲,中午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饭。”
坐了一会儿,姚氏的女儿紫琼就笑着道:“母亲和长辈们说话,,我带了姐妹们去园子逛逛。”姚氏家的花园虽然小,也还算有个亭子,一道小桥。
紫琼就陪玉妙先走,玉真跟着玉妙走在一起。玉秀一向是随了二姨娘的性格,到哪里都不往前上,就走在最后。
沈氏的女儿红香一向说话是可恶的,就向玉秀悄声问道:“妙姐姐和真姐儿都穿得那么漂亮的,你怎么就是一件平常的新衣服,难道是没有?”
玉秀学了母亲,说什么我也没脾气,红香又是沈氏娇纵了的,一向看不起姨娘生的,就对红香笑一笑,看了红香一眼,你不也是一件平常的新衣服,平时在我们面前可以炫耀,站在大姐面前就不行了。
大姐哪一件衣服不是暗纹闪耀,穿金闪银的衣料。头上只戴了一个凤钿,所有的人都比下去了。
红香见她不回话,也没有意思,又要到玉妙面前去说话,就抛下她上前去了。
花园虽然小,正是翠柳吐绿的时光,七,八个人坐在亭子上坐不下,就有几个站在树旁看桃花上长了小小的骨朵儿,谈论着几时才开。
说到桃花开,就提起来桃花大放的时候再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