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瑜哀叹道:“救人如救火。要不是入宫麻烦,又有规矩,也容不得你从容去司徒府探问一趟了。至于不妥,连王府医官徐大夫都看出些门道,何况是御医?我看御医马上就要到了。拖延是拖延不得了。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找个地方你再说”说完便带着木樨和跟着的红药银霜往正院里去。如今王府人心惶惶,下人们都只知道王妃得了急病,也不知究竟,免不了议论纷纷。看到清瑜一行人走来,都恭谨噤声。

    刚到正院门口,清瑜便见到了楚芙蓉带着丫鬟婆子也到了,正预备进去。

    清瑜忙出声道:“楚姨娘留步”

    芙蓉闻言,忙停下,要向清瑜行礼。清瑜摆手道:“姨娘有孕在身,不必如此。姨娘有事?”

    芙蓉忙道:“回郡主的话,婢妾听闻王妃染恙,特来探望。”

    知道里头母亲情形不好,待会御医来了,还不知怎样一番情景。清瑜便阻止道:“姨娘有心了。只是此时母亲正在休息,父亲与我都在等御医来看诊,顾不上其他。姨娘又怀着孩子,万一过了病气,岂不是糟糕?等母亲醒了,我自会转达姨娘的致意,姨娘先请回吧。”

    芙蓉还想争辩一句,扶着她的嬷嬷用力抓了抓她的手,芙蓉便不说话了。那嬷嬷忙出头道:“劳郡主体恤姨娘也是担心王妃,既然殿下、郡主都在,我们姨娘就不去打扰了。若有什么事,郡主尽管吩咐。”

    清瑜点头微笑道:“有劳嬷嬷照顾好楚姨娘,旁的父亲自有分寸。”

    那嬷嬷就跟其他丫鬟婆子扶着芙蓉回去了。

    清瑜觉得这个嬷嬷有些奇怪,忙问木樨道:“她是什么来头?”

    木樨看着这些人的背影,低声道:“龚妈妈是贵妃娘娘送来的。”

    不知为何,一听到这位龚妈妈是姚贵妃的人,清瑜心里便有些不好的预感。只是这时候清瑜也无暇分心这些,带着木樨进了正院,也不直进中堂,选了间无人的偏房,问起木樨去司徒府的经过。

    木樨低声道:“司徒老夫人听了我说了王妃如今的病情,骇了一大跳。又不十分相信奴婢,还是奴婢取了郡主的信物出来,老太太才不说话了。”

    清瑜点头道:“这事十有八九就是外祖母与舅母牵的线,我不好说这些长辈,只是这么大的事情,她们怎么就大意到这个份上?”

    木樨有些犹疑道:“司徒老夫人确实是叫司徒夫人商量去了。具体说的什么,奴婢也不知道。只吩咐我回来传信,请郡主想办法拖着,她们找到人就立刻过来。我看舅夫人的表情,恐怕这方子有没有不妥,她都拿不准。就怕御医看出来,报到宫里。到时即便王妃好了,也落个不是。郡主能想个办法遮掩一下最好”

    清瑜何尝不知道,要是让人知道堂堂嘉王妃去找江湖郎中弄偏方想生儿子,还吃出毛病来,成何体统本来母亲就因为子嗣的事情在宗室里抬不起头,再闹这样一个笑话,往后哪里还有脸出门?只是时不可待,面对分分秒秒就要进门的御医,清瑜还真的没有任何法子。

    木樨怕清瑜与她两人待久了惹得嘉王怀疑,忙催清瑜先回内堂去。清瑜也担心母亲,便带着木樨去了。陈洪恺见到女儿回来,只点个头,如今他一心都挂牵着妻子,也没在意清瑜去送人送得这么久。只是一个劲儿催丫鬟去看看外头,陆管家可将御医请回来了。

    清瑜看着父亲担忧的样子,心中有些后悔刚才没对父亲说实话,只是如今再要提起,又不知该怎么说。正犹豫着,外头已经有婆子高声禀告:“陆管家已经请了御医公孙大夫来了太子殿下派了一位大人来探视”

    清瑜心里都咯噔一下,有些着慌。陈洪恺忙起身出去迎接去了。清瑜跟到门口,见到陆管家殷勤引着一位御医走在前头,后面跟着一位年过五旬的身着绯色官服不知几品的官员。

    清瑜也顾不得细看,那御医早被众人接进了内堂。众人肃穆,陈洪恺不好冷落了太子的近臣,知道御医看诊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这才回到外间对那走在后头的官员拱手招呼道:“迟大人。”

    清瑜本站在门间,听到父亲这么称呼,回头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位官员竟是自己的熟人。正是潜伏在襄阳的陈国地下党最高人物迟掌柜的不想他竟然是太子的人

    迟大人迎上正好看到清瑜的眼睛,他对清瑜微不可闻的笑了一笑,这才对嘉王施礼道:“下官见过殿下”

    陈洪恺便问:“太子殿下可是有事转托大人来告诉我?”

    迟大人摇头道:“只因贵府管家报信去的时候,御医院大人禀告到圣上跟前。太子当时正随侍在侧,得知了此事,因太子分身无暇,遂命下官随御医前来看看,若有什么事,也好帮着分担分担。”

    陈洪恺拿不准太子这是什么意思,只好道:“烦请迟大人转告,本王替内子多谢太子殿下的关心。”

    迟大人忙满口应了。陈洪恺见这人没有走的意思,便只得命下人们奉茶,自己陪在外头,又担心夫人的病情,忍不住频频回顾。清瑜早已经回到母亲的床头,看御医郑重把了脉,忙开口问道:“公孙大夫,不知我母亲病情如何?”

    那御医公孙大夫听清瑜这样称呼,便知这位便是还珠郡主了,忙回道:“王妃的脉息有些……,听闻府上的医官已经为王妃扎了针,我想请那位进来循例问问。”

    清瑜听公孙大夫这样说,便知果然是有不妥了,只是她知道御医谨慎惯了,还要找医官对脉案,恐怕也是拿不得十分准。清瑜此时只想将此事压了下去,也不管适合不适合,便开口道:“这是自然。不过到底还是公孙大夫医术精深些,定论还需看您。如今我只关心母亲是否无恙,至于病源什么的,都是细枝末节了,稍候公孙大夫再与医官详论不迟。”

    公孙大夫闻言眼皮一跳,还珠郡主这是暗示他现在做个定案了。瞧着王妃这脉象有几分似中了毒,又有几分像是妇科之症,仔细查看,还有几分喜脉的迹象,只是时候还浅,看不大准,实在棘手公孙大夫在宫中许多年,早已经是个人精一般,如今这形势,嘉王殿下与太子使者在外头,却让一个几岁大的郡主来传话,莫非……想到这里,这位抱守成规的不倒翁便顺着清瑜的话,选了个最微不足道的理由,道:“依老夫之见,王妃这是有几分孕像,只是时间还短,太过不显。至于这病势,也不能轻忽,王妃有些妇科之症,看着有些凶险……”

    清瑜闻言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母亲竟然真的梦熊有兆,得偿所愿。忧的母亲的身体真的有些危险……

    以下部分不计入章节字数:推荐两本书,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瞅一瞅

    1952111《重生之军营》作者:姜小群:重生初中,她却心系迷彩, 梦在军营

    2055512《嫡女花》 作者:初落夕 重生嫡女,谋定大宅门

正文 一百六十一、煞费苦心

    公孙大夫毕竟是御医,他若敢说是喜脉,就多半能确诊了。木樨反应过来,轻轻拉了拉清瑜的衣袖,清瑜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忙对木樨道:“赶紧去跟父王报喜”

    木樨忙出去了。清瑜这才问公孙大夫道:“母亲一直昏睡不醒,公孙大夫可有什么法子?”

    这位老御医点点头,道:“医官扎了定神的穴位,王妃昏睡了免得发作。等奏明了嘉王殿下,微臣即可为王妃施术,到时王妃自然苏醒。”

    外间得了喜讯的陈洪恺,令陆管家陪客,自己带着欢喜进来,见了御医便问:“夫人真是喜脉?多久的事?可还稳妥?”

    公孙大夫见嘉王殿下如此,便知这位是极紧张子嗣之事了,心中有些忐忑,后悔适才接了郡主的话,给了这么一个定案。踌躇了一会方道:“还请殿下明鉴,王妃孕相极其微弱,大约只有旬月之期。若不是这番发病,断然是看不出来的。为求稳妥起见,微臣想请府上医官问问脉案,看看发病初期的情形。”

    公孙大夫说得这般保留,陈洪恺这么聪明,岂会不知,心头不知是高兴多些,还是担忧更甚。清瑜也不知此事兜得住兜不住,忙转移话题道:“父王,公孙大夫能施术将母亲唤醒,请您恩准”

    陈洪恺闻言反应过来,忙点头道:“那就有请公孙大夫妙手回春了”

    这位老御医拱了拱手,取了一服贴膏给木樨,令其贴在王妃后颈。这才取了一根金针,细捻了两处穴位。扎完不过几息功夫,王妃司徒长宁便悠悠醒来,只是仍有些浑浑噩噩。公孙大夫点点头道:“请王妃好生将息着,眼前是无碍的了。”

    见夫人醒了,陈洪恺这才终于放下心来,便对木樨道:“我们府里医官徐大人一直在偏房等候,你带公孙大夫过去”

    清瑜使了个眼色给木樨,木樨知道要防着两个大夫得出什么不利于王妃的医案来,朝清瑜微点了点头,便应命去了。

    陈洪恺握住夫人的手,细声问道:“长宁,可好些了?”

    这么一会王妃长宁的意识有些清醒,幽幽问道:“殿下,我这是怎么了?”

    陈洪恺温柔道:“头先你突然发病,人事不醒了。这会御医看过,说是无碍了。”说着将夫人散乱的发丝理了理。他与王妃相敬相守,经历十年。如今见妻子这般,一颗心全都系在了妻子身上,实在没有心思再管其他。

    站在父亲身后的清瑜眼见父母伉俪情深,越发深感二人相守不易,有心让他们单独待一会,便压低声音吩咐丫鬟们道:“御医叮嘱,母亲要静养。余下的人暂时都出去吧。留两个素日近身伺候的门口候着,要随传随到。”

    今日发生这般突然的事情,还珠郡主一番打点安排,倒叫众人不敢小看她年幼,分明已经是半个女主人的做派,众人便各自下去了。长宁听得女儿的声音,忙道:“瑜儿,瑜儿过来。”

    陈洪恺忙将清瑜拉到床前,清瑜见到母亲早上还好好的,这会子已经形容憔悴不堪,心头也涌出伤感。只是此时事情还没收尾,清瑜不敢怠慢,忙安慰长宁道:“母亲千万保重身体,瑜儿乖乖的呢。御医说了没有什么事。你安心睡上一觉。晚上我来陪你用膳。母亲想吃些什么?”

    又暗示父亲道:“御医大人说母亲现在精神不济,需要调养。父亲有话,过后再说吧。”

    看着女儿认真的眼神,陈洪恺感到极其欣慰。他知道夫人此时虚弱,无论是孕是病都先压下不说为妙。点头道:“瑜儿真是懂事了。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袄,这话真是没错。这里有我在就好,如今府里只有你一个正主子得闲,你帮你母亲盯着些。有事只管让韩妈妈与木樨去做吧。”

    长宁见这父女说话,心头暖暖的,她也无力,便嘱咐女儿道:“乖瑜儿,听你父王的话吧。我没什么胃口,只想口酸汤鱼吃……”

    民间有俗语道“酸儿辣女”,这意头是极好的。清瑜闻言笑道:“可巧,瑜儿也想吃那个了,这就让丫鬟们传令让厨下整治去。母亲好生歇着”

    清瑜这才掩门出了屋子,又叮嘱门口的婆子与丫鬟警醒些。

    回头见迟大人还在外间,走上前去见了个礼,道:“迟大人别来无恙”

    迟大人对这位年纪虽小,经历却很传奇的郡主十分有好感。忙侧身让礼,反倒躬身行礼道:“下官岂敢一直想上门拜谢郡主搭救之恩,只是身份多有不便。如今恰逢其会,微臣一直感念郡主襄阳援手,让微臣能全身而退”

    清瑜忙虚扶道:“迟大人舍身为国这才身陷囹圄,我不过举手之劳而已。也是我身为后辈应做的,怎担待得起”

    迟大人也就不太过虚礼,探问道:“王妃业已醒了吗?如今好些没?”

    清瑜半喜半忧道:“正是喜事,母亲是喜脉,只是素日身子虚弱,平时硬撑也不显得,如今发作起来。御医道也无妨。烦请迟大人转告太子殿下。”

    迟大人料定此事如此重拿轻放,恐怕其中还有隐情。只是他欠着清瑜一个人情,这又是深宅内院的事情,在大事上不妨碍,便有心帮清瑜一把,点头道:“如此就好。微臣这就回宫复命。只是小病不可轻忽,郡主得好好过问一番御医才好”

    清瑜知道这迟大人是个精细人,话里也暗示了,此事要将御医打发好了。忙回道:“我年纪小,正恐怕有疏漏之处,多谢迟大人提点府里乱哄哄的,也不好多留大人,就请陆管家代为送客了”

    陆管家从旁看着,府上这位郡主真是与众不同。小小年纪,待人接物这样老成。今日府里大小事物一齐发作,郡主也统管得头头是道。听到清瑜吩咐,忙应下,引了迟大人出去。

    清瑜庆幸今天来的是这位,换做其他人,恐怕没这么好说话了。心里记挂御医那边,便带着红药来寻木樨。木樨正与御医公孙大夫、嘉王府医官徐大夫在偏房。见清瑜来了,忙上前迎,故意道:“郡主不必担心,奴婢适才听两位大夫说了,王妃这病就是体虚气弱,又有些妇科之症,如今怀了贵裔,这才发作出来,并不碍事。”

    公孙大夫与徐大夫心中都有疑问,只是碍着木樨一直在侧,不好倾心交谈。清瑜只想赶紧将这事处置了,忙道:“我说呢,我们王府最是规矩森严,入口的东西都是最谨慎的,万不会起因在这上头。适才公孙大夫说什么中毒,好生吓人。况且关系到我们这样的人家,说不好就牵连太大了。我猜母亲这病,病根必定就是在汴京操劳所致。两位大夫不知,母亲怀我的时候,就有这毛病。我生下来,也得了一场大病,好险没有夭折。公孙大夫、徐大夫这就商量着给开个方子吧,两位都是经验丰富的前辈,母亲就拜托两位了”

    公孙大夫听了,也觉得这理由或者可通,便依言开了一张以养为上的老成方子,徐大夫推说才疏学浅,认为公孙大夫断症极是,方子很好,也不下笔。清瑜接过,递给红药道:“快去让侍药婆子抓药煎来”

    又对木樨道:“你让韩妈妈准备重重谢仪,让陆管家仍陪同送大人回宫去。公孙大夫医术精深,往后少不得还要劳请他大驾。切不可失了礼数。”

    公孙大夫忙谢过,跟着木樨出去了。

    清瑜看着偏房里仅剩的徐大夫,也不说话。徐大夫年纪也不轻,却被这样一位小姑娘盯得头皮发麻,知道自己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忙跪下道:“下官无能,请郡主责罚”

    清瑜忙将人扶起道:“徐大夫不过是谨慎些罢了,何罪之有?不过母亲身体这般不好,父王与我实在放心不下。最近徐大夫就辛苦些,留在王府中不必回去了。我命人收拾一处僻静的院子,徐大夫对着母亲的医案,好好参详参详。”

    徐大夫知道唯有自己是最先为王妃诊脉的,且自己扎针之后,御医才来,对王妃的病情,最深知的也是自己。郡主这般安排,看似软禁,实则也是避了自己的嫌,他本是嘉王府的人,忙一口应承下来。

    清瑜此时才算是吁了一口气。唤了外头的红药吩咐了,红药忙叫来婆子带徐大夫下去。清瑜又叫了两个王府侍卫,跟着去了。

    好容易煞费苦心将此事圆了,清瑜正准备去叫厨房里的于妈妈来商量商量母亲的膳食。木樨已经去而复返,迎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清瑜的舅母祁氏。

    只是舅母祁氏表情明显有些不自然。清瑜虽然心里有些恼恨她怂恿了母亲做出这样的糊涂事,但是长辈面前,怎好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