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邓厚在一旁越听越奇,看样子这个女孩的表哥跟清瑜像是非常熟稔,莫非……

    那小姑娘眼珠一转,丢开母亲的手,上前一步对邓厚道:“既然在这里遇见你,那请你帮我传个口信吧。我是九公子的表妹,从宋国来,一直听表哥说起小袁姑娘的事,很想与她结交结交。请你帮我向你妹妹转达一下邀请,请她这两天有空到九公子府上来做客”

    中年美妇想出声阻止已经来不及,这小姑娘出口清清脆脆,语速极快。邓厚听了却是明白过来,眼前这一个又是金枝玉叶。他不好帮清瑜做主,只得打马虎眼道:“舍妹怎敢当得起小姐的邀请?虽然去过一两回九公子府上,也是事出有因。小姐还是别为难我们了。”说罢忙低头行了个礼,转身往后殿溜了。

    那小姑娘没料到邓厚竟然不答应,眼见邓厚人已经跑走,她跺一跺脚,大声道:“我可是诚心诚意的,话务必要帮我带到”

    那中年美妇连忙上前制止道:“佛门清净地,怎么高声大叫?回去再跟你算账看我下次还带你出来”

    那小姑娘显然并不怕母亲,拉着中年美妇的手,撒娇的小声道:“娘别生气,元婷不敢了,元婷要一直跟着娘,娘到哪里都要带着我”

    那中年美妇横了女儿一眼,见她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严厉也装不下去,叹口气道:“还不随我参拜观音大士?”

    那叫做元婷的小姑娘立马学着老尼姑的动作,似模似样的跪在蒲团上参拜起来。

    巳时一到,法会便正式开始。先是焚香供果,祭拜佛祖,再是施洒净水,然后按照顺序,将佛门八宝七珍一一供奉,再然后便是玉泉庵明镜大师端*台中,为到场诸位宣讲**佛理。东厢房因坐了襄王,法台东面便无人能坐。自襄阳知府以下,大小官员都正面列*台下。而杨氏夫妻则是坐在西首第一席,自他们以下,就是各家有头有脸的大商贾。虽然为表示地位高低,西首的座次比起襄阳知府要稍稍离法台远一些,但是能坐在这里,仍然是非常令人艳羡的了。

    虽然明镜大师佛法义理都十分精深,说起佛经字字珠玑,到底这种法会还是有些无聊。连怀着虔诚心的杨氏夫妻,听到后头都有些眼神空洞。

    好不容易捱了个多时辰,明镜大师带领大家三拜佛祖,这才算法毕。按照顺序,应该是先恭送襄王大驾,众人都在原地不敢动,忽见东厢房跑出一个人,杨娘子定睛一看,正是羽墨。

    羽墨直挺挺跑到杨娘子席前,双手递过一封书信,小声道:“公子有命,这是替我们表小姐邀请小袁姑娘明日过府一叙的信函,还请掌柜的转交。”

    以下部分不算章节字数: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拜求推荐票各种票,有意见欢迎留言。金枝一书期待大家的持续关注,瓶子拜谢

第二卷、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百零五、自投罗网

    一百零五、自投罗网

    众目睽睽之下,杨娘子只好双手接过。邓厚怎料到那小姑娘这么执着,不知用什么法子说动襄王,这下清瑜是避不开了。

    而法台下众人,俱议论纷纷起来。众商家从前只知道这姿生堂名堂多,点子奇。今天一来见他们坐在首席,还在纳闷,莫非是与玉泉庵邻居的关系?如今一看,竟然是与襄王府相熟的,他们看待杨氏夫妻的眼光就不同起来。

    襄阳知府胡衡也朝杨氏夫妻看过去,他身边的康师爷见状,连忙伏在胡衡耳边,将这姿生堂底细说了。胡衡之前接到过属下谍探飞鹰的回报,早知有这么一家人,如今朝了面,他也盘算起来:这姿生堂到底在襄阳充当一个什么角色?难道是襄王伸向商界的一个触手吗?想着想着,胡衡脸色便有些阴沉。

    杨氏夫妻感受到四面八方审视的目光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都微微有些紧张。

    好在此时,襄王起行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内侍们已经将黄幔布好,襄王为表示对佛祖的敬意,从屋中出来并不坐轿,亲自走向庵堂门口。众人跪伏在地,只能看到黄幔后头隐隐绰绰的影子。

    襄阳知府胡衡带头高声道:“恭送王爷”其余寺中官员、商人、女尼均行礼拜送。

    周景渊走到门口,玉泉庵前也被重重黄幔围得个风雨不透,几排王府禁卫里三层外三层的挡在前头。襄王车驾前,早有小太监备好小杌子踏脚。周景渊听到胡衡的声音,嘴角一丝冷笑,正要登车,忽闻外头一阵骚乱。

    襄王侍卫统领严闯神色一变,连忙拦在周景渊身前,将腰挂的秋水雁翎刀拔出横在胸前,厉声道:“外头的人在干什么?警卫”

    片刻工夫,便见王府一位护卫从黄幔外钻了进来,几步行到严闯面前,半跪道:“启禀王爷,外头有一个中年男子,将自己绑了,跪在外头,说是自首,并另有隐情举告”

    周景渊神色一肃,喝问道:“自首?为什么?”

    那护卫将声音低下,尽量只让襄王与严闯听到,道:“属下适才盘问过了,他说谁也信不过,只求王爷面审。还说,花园子里的信是他投的……”

    听到这样说,周景渊与严闯心里便都有数了,正愁找不到郭全德谋逆的实证,这人就来了,岂不是正中下怀?不过此时玉泉庵里外都是人山人海的,实在太过显眼。周景渊朝严闯使一个眼色,严闯点头,立即对那侍卫吩咐道:“你带几个弟兄,将那人用黑布袋装了,丢在放杂物的马车里,跟着车队后头回王府。一路上仔细看好了”

    那侍卫连忙应命而去。严闯生怕夜长梦多,连忙命令车队起行。众多军士侍卫簇拥着襄王车驾浩浩荡荡回王府去了。

    襄王一走,这玉泉庵中,自然是知府胡衡为尊。明镜师太亲自陪着胡衡,到了台上。胡衡代表朝廷,少不得一番宣讲。待这套官腔完毕,便是捐助仪式开始。因襄王在前立了一个榜样,这来参加法会的众人,自然少不得要跟着捧场。虽然比不了襄王府捐出的郭全德百万家资抄获这么大手笔,但自襄阳知府胡衡以下,众官员也少不得几百两的手面。

    轮到商人们的时候,众人便盯着姿生堂杨氏夫妻的动作来。杨娘子既不想出挑,也不想落在人后。便取出包封,放在小尼姑托着的银盘里,轻声道:“姿生堂义卖与捐助,共计三百两整。”她这么做也是既不能高过襄阳这帮官员太多,作为商人首席又不能显得太小气。恰好她们姿生堂有义卖,这放在里头就合情合理又不显眼。

    余下的商人便松下一口气,众人便在这个基础上,稍微减少一点数目,悉数报了。

    广慈师太便将玉泉庵精心制作的平安符作为谢礼,赠予众人。胡衡见时辰不早,便对明镜大师道:“如此有劳师太了,我府衙里头还有军情需要处理,便先告辞。此后救助难民若有困难,尽可来知府衙门告诉康师爷,知府衙门上下必将倾力相助”

    明镜大师连忙念了声阿弥陀佛,感谢道:“胡大人有心了贫尼代表城外的难民,拜谢大人”

    胡衡不过卖个好,这法会与救助难民,襄王早安排了向怀谨负责,他也不稀罕插这个手,便对明镜大师点头告辞而去。

    等官府众人走了,门外等了半天的百姓,这才在众女尼的安排下,分批次入了庵堂叩拜。杨娘子见人这么多,也就不再盘桓,两夫妻带着邓厚告辞而去。

    广慈提着十二分的精神打点法会,不能亲自去送。倒是有好几位平素与姿生堂并没有往来的商家,借故与杨氏夫妻走作一道,趁机少不得拉近一番关系。杨氏夫妻只得打起精神,与这起人应酬起来。

    言谈间就有人提到这郭全德发卖的家资。因为数量庞大,价格不菲,这些商铺酒楼还有别院田地等等,都还只是上了造册。如今这送到玉泉庵作为捐助之财的,也不过是一本副本罢了。银钱真的到位,恐怕还得等一阵子。

    杨娘子知道郭府的这些不动产都是黄金资财,垂涎的人不在少数。如果自己有本钱,说不定也要动这个心思。这会见这些人言谈间巴结讨好,话里话外透着打探的意思。她哪里不知道?杨得广更是清楚,他之前就被人堵过一回。见离开玉泉庵,这些人还不肯走,只得回身郑重道:“诸位,我夫妻还赶着回去铺子,诸位也是商家,想必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我知道诸位的意思,只是不是我们不肯说,而是我们也没有消息。我建议各位有兴趣的,不妨直接找向大人或者广慈师太,今日不得空,就不送了,改日有暇,欢迎各位光顾小店”

    这些商人碰了个软钉子,只得各自别去。杨娘子横了丈夫一眼,低声道:“你就算不喜欢他们,何必说的这么直接?我们可是得罪了不少同业,如今连隔行的都被你得罪了,以后怎么办?”

    杨得广摇头道:“他们有所求你又不是不知道。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敞亮着说明白。省得人家还存着侥幸。咱们不过是借着袁家两小兄妹与王爷一点朋友情谊,我可不习惯拿着鸡毛当令箭。”

    杨娘子其实心里头也同意,也就不再埋怨丈夫,两人带着邓厚回到姿生堂。

    清瑜这一日休息的很好,前几日一直忙着画那副地图,没少费精神。杨娘子回来,见她人虽醒了,还懒在床上。便走到床前,取出那封襄王的邀请信,笑道:“小袁梦你虽没有去,却是招人惦记呢。不知襄王哪里跑出个宋国的表妹,非得要见你,还正儿八经写了封信。”

    清瑜接过,想起羽墨从前提过这么一句,心里有些郁闷。好好的,人家怎么一来就知道自己的呢?不用说,定是襄王介绍的了。想起自己要去应酬那高门大户的娇贵小姐,清瑜不由得头疼。

    打开信一看,却是襄王周景渊的手笔。邀请的理由却是在王府花园里头赏花。清瑜不禁好笑,几个孩子,还学什么才子佳人那套赏花?

    杨娘子却发愁道:“这次不比从前,是正儿八经邀请你的。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件预备去参加襄王寿辰宴请的衣服才合适。不过两次穿一身衣服,又不好,还是赶明儿再给你做一身吧。”

    清瑜可没有这样的自觉,只觉得麻烦。才几岁大的孩子,居然就用得着做应酬的衣服了。不过杨娘子要这样的面子,自己也不好驳她,反正姿生堂如今进项可观,清瑜也就不推辞了。

    清瑜起身,稍微收拾收拾,便陪着杨娘子叙话。杨娘子将那玉泉庵的法会经过细细说了一番,清瑜倒也听得津津有味。直到素芳来请掌柜的前头有事,杨娘子才去了。

    邓厚本在门外帮忙,见清瑜一个人,忙进了屋来,将观音堂偶遇那宋国夫人小姐一事与清瑜说了。清瑜有些无奈道:“听哥哥这么讲,那个宋国小姐怕是个会来事的。也不知道九公子是怎么说的我,倒勾起她这么好奇来。明天去王府说是赏花,我看不过是借个由头让那小姐来看我罢了。想想真是麻烦,由得我在家清闲不知道有多自在呢。”

    邓厚点头道:“我就知道你不乐意,所以想着敷衍一番了事。谁知终于还是没给你推掉。你明天可要小心些,接触的人越多,就越多一分危险。那宋国小姐毕竟与九公子不同,女孩子家心思细腻,看出你什么破绽来就不好了。”

    清瑜安慰邓厚道:“哥哥放心,我尽量做个闷葫芦就是了。”

    这边兄妹俩讨论着明儿去王府做客的事儿。那边襄王府里却是气氛凝重。

    周景渊带着王师欧阳甫,长吏向怀谨以及护军将军耿千山,在王府偏院,审问那自首的中年汉子。

    此人正是从郭全德手下逃过一劫的络腮胡杀手老三。

    他见前头几位达官显贵正襟危坐,不等垂问,张口便道:“请襄王爷明鉴,我是刺杀王爷的凶手不假,但我们是受人主使。如今我兄弟都遭灭口,背后主谋却仍逍遥法外。我死不足惜,但求与那贼人同归于尽”

第二卷、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百零六、成王败寇

    一百零六、成王败寇

    周景渊对向怀谨点头示意。因这座中众人只有向怀谨是做过堂官的,刑名审问自然只有他最在行,由他主审最合适。

    向怀瑾会意,他见这刺客自缚来投,此刻说得又这般急切,知道此人已经走投无路,不怕不从实招来,便慢条斯理的问道:“你姓甚名谁?何方人士?”

    那中年汉子沉声道:“我名叫蒲三冲,是太行山大鹏寨的三当家。”

    向怀谨一听,还真知道,这太行山大鹏寨也是有名的绿林山寨。只因地处崇山峻岭,一众当家的武艺高强,团结和睦,在北七省也算一股势力。他疑惑问道:“大鹏寨?你是受谁人主使谋刺王爷?”

    那蒲三冲激愤道:“就是郭全德那个狗贼,起先我们并不知道目标是襄王殿下。郭全德对我们只说是仇人,还说那仇人就是家中豪富,请的护卫点子硬。所以我们老大带着所有精锐兄弟倾巢而出,在便河边伏击……殿下。直到最后这位将军带着军士赶来,我们才疑惑起来。老大不得不打起了退堂鼓……”

    向怀谨知道这蒲三冲说的将军,正是耿千山。他看了耿千山一眼,后者眯着眼睛盯着这蒲三冲上上下下打量。耿千山最后与这帮人远远打了个照面,他原来便推测,这伙人不像是军士倒像是江湖侠客,与这蒲三冲所言恰好对上。

    向怀谨追问道:“你们太行山大鹏寨也是一方豪强,怎么听那郭全德调派?”

    蒲三冲颓然道:“那郭老贼年轻的时候也是落草的好汉,与我们上代寨主有过交情,况且他这次的酬劳高达二十万两,我们兄弟一眼红就……”

    向怀谨喝问道:“你们武艺高强,那郭全德怎么能杀人灭口?”

    蒲三冲想起兄弟们惨死,心中一阵悲凉,哽咽着答道:“刺杀失败之后,郭老贼极不满意。我们老大却觉得是他欺瞒了咱们在先,双方各不相让,几乎闹僵。只是当时襄阳风声紧,我们又是外乡人,只得听郭老贼这个地头蛇安排,躲在一处宅院里。我们也没料到他这么没义气,定是使了什么阴毒手段害了我的兄弟……”

    向怀谨面带冷笑问道:“那你怎么还好生生的?”

    蒲三冲硬着脖子道:“我因在那宅子憋不住,偷溜出来喝花酒,才侥幸逃过一劫。我独木难支,知道襄王殿下也在切切追查此事,便偷偷投了封密告在王府墙根。”

    周景渊没有做声,却一直在观察此人的表情神色,见他虽然有些慌乱,却不似作伪。便突然开口问道:“我们查封郭府你是知道了吧。那你今天为什么还要自投罗网?”

    蒲三冲满怀希望道:“殿下虽然查抄了郭府,却没有抓住郭全德,我一直暗中盯梢那个老贼,虽然他诡计多端,狡兔三窟。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如今我知道他在哪里”

    “此话当真?”欧阳甫向怀谨耿千山几乎异口同声问道。

    蒲三冲使劲点点头道:“郭老贼躲在吉祥胡同樊府,那府里主人叫做樊耀庆”

    “怎么可能?”向怀谨几乎脱口而出。

    见周景渊与欧阳甫耿千山朝他看过来,向怀瑾连忙解释道:“那樊耀庆的女儿是襄阳知府胡衡的五姨太……”

    众人一时恍然。欧阳甫抚着长须道:“怪道是我们上天入地也找不到郭全德,原来找了个这么意想不到的藏身之处”

    向怀谨怀疑的看着蒲三冲,喝问道:“你可看清了?真要是听你的动起手来,那牵扯就大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