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洪恺点了一下清瑜的鼻子,呵呵笑道:“嘉王府出不起这笔钱,可是我们瑜儿自己有啊。你母亲早就帮你置办了丰厚的嫁妆,那些铺子房契,一直都帮你收着。你手下的那些掌柜又都极其精明干练,这些年利滚利,帮你赚了好几倍回来。说到手头宽裕,你可比我这个做父亲的强。怎么还伸手找老爹我要?”

    清瑜一愣,想起红药之前帮自己算的那笔帐,自己能调动的银钱确实是有上十万两。原来姐自己就是豪门。清瑜忙道:“父王不说我倒忘了。即使这样,父王也不能小气,女儿就先向父王化缘十万两,将来巴州难民安顿好了,我立块碑感激您的慷慨!”

    陈洪恺哈哈大笑道:“不得了了。果然是去感应寺待久了,还会化缘了。不过别的和尚上门,或是化一顿斋饭,或是募捐些抄经钱,你这倒好,开口就是十万两,究竟是化缘还是抢啊?”

    清瑜微笑道:“我知道父王用钱的地方多,不过民心是最奇怪的东西,钱花对了地方,十万两胜过千军万马。父王就交给女儿赌一把,如何?”

    陈洪恺见清瑜说得煞有其事,无奈点头道:“好。谁叫你去感应寺学了那么久,佛陀的舌粲莲花连猛兽都能驯服,何况我这个爱女心切的父亲呢?”

    清瑜见父亲首肯,自然高兴,忙起身郑重跪下磕头,替巴州的难民向嘉王致谢。

    陈洪恺见女儿一片慈悲,心中也有些温暖。这些日子来一直在朝廷勾心斗角的他,也觉得心中的阴暗驱走了不少。

    又过了两日,陈帝四九之日即将届满,宫里终于传来消息。太后召见了许多宗室官宦人家的贵女,其中前任顾宰相的小孙女顾静灵最得太后青眼。太后特意给嘉王府这边知会了声,未来陈国的皇后就是姓顾了。这样的结果是几方都能满意的,嘉王终于可以放心与福王一道代表宗室,正式扶灵上路,送陈帝的灵柩入延州皇陵。

    二月十五,京城这日满城白孝,百姓哭灵送葬的队伍,挤满了整条南门大街。

    清瑜混在宗室中远远观望,心中也不是滋味。无论陈帝之前怎么对待过清瑜,甚至清瑜不那么做陈帝也活不了几天这是事实。可是终究是清瑜动了手脚,要了这老人性命。清瑜一方面安慰自己这是自保之策,万不得已;一方面又暗暗自责终究是起了歹心,夺人性命。她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属于陈帝的时代到此落幕。而属于新帝陈泽礼的时代也没有到来。未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陈国将会在太后、摄政王与朝臣三方鼎立的状态中继续前行。

    所以对于接下来的登基大典,众人都心知肚明。就是一个形势罢了,该定的早就定好了。

    登基大典前头的祭天祭祖仪式都极为顺利,新帝升座,百官跪伏,事事按照流程来走。

    可是接下来,还是有几件事情出乎大家意料之外。首先是,太后虽然立了顾清灵为皇后,却还是耍了个小手段,将另一位昭烈将军府三小姐与自己的侄女封了贤妃与惠妃。若说立后是一个象征,不得不做。那么在皇上这么年幼的时候就封妃嫔,还是有些感觉不伦不类。

    只是这件事情虽然不那么正规,终究是小节。朝臣们忍一忍,也就放过了。

    只是另一项分封却让这些老臣坐不住了。

    太后宣布,封嘉王长女陈清瑜为巴陵公主,择日公主凤驾便会移师巴州,并主巴州政事。

    这在老臣们看来,太后这么做简直是要效仿当年的大周女帝武则天,以女官主政事了。他们哪里肯服,哪怕是在新帝登基大典上,都蛰伏不住了。

    眼见群情激愤,一触即发。清瑜自然不能让太后算计得逞,立即排众上前下跪,朗声道:“臣女不才,本难当大任。只是太后仁爱,委以重任。而巴州难民此时正在死亡边缘挣扎。臣女是皇家宗庙感应寺俗家护法,愿以佛门慈悲之心,竭尽全力,救助百姓于苦难。甘愿放弃一应公主封地、奉养。纯以巴陵公主名号,便宜行事。此心日月可鉴!”

    ————————————

    感激投票打赏留言以及默默关注瓶子的各位新老书友。不知不觉,这篇小说连载已经一年,今天也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第四百章。虽然瓶子因为工作原因,更新量较少,但是能有这么多朋友关注,瓶子还是非常感激。谢谢你们!

正文 四百零一、独挑大梁

    【【最快更新】】清瑜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一出口,四周的朝臣不禁侧目。泽礼是早就知道详情,仍旧正襟危坐。而太后神色微微一动,显然没想到清瑜还有这么一手。

    而朝臣中一时也统一不了意见。有的依旧认为轻易分封公主有些不妥,而有的却认为只是一个封号,不需要朝廷出一分地一粒粮,那么是叫嘉王长女或者巴陵公主都无所谓。

    三位顾命大臣面面相觑。其中邓献公与嘉王本有渊源,他又素来持中,觉得只要能解决巴州难民之事,封了公主也无所谓。而宰相吉大人却是受过陈帝的吩咐,对于清瑜有些提防之心。梁大学士最为方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社稷为重,对于公主不公主考虑在其次。

    太后含笑道:“巴陵公主有此明志,是我们陈国之福。不过公主终究是公主,也不能亏待了你。况且摄政王镇国护疆有功,朝廷也不能亏待了你们。”

    太后这么一煽风点火,宰相吉大人便忍不住了,他上前一步道:“摄政王是摄政王,清瑜小姐是清瑜小姐,虽是父女,这功过之赏罚,却不便混淆一谈。我们陈国自立国以来,分封极其严格。数十年都没有封过公主,还请皇上、太后三思。”

    太后有些为难道:“这……”

    清瑜何尝不知道,将不满引到父亲嘉王身上,本就是太后的初衷。她想要分辨几句,却被太后凌厉的眼神顶了回去。

    正在清瑜一筹莫展的时候,一直静静不开口的泽礼发话了:“吉大人,与其死守着礼法,倒不如放眼目前。听太后说,巴州的难民情势越来越紧急,朝廷此时又没有好办法来解决。难得巴陵公主有经营之才。她又坚持不要朝廷奉养,以佛法感召百姓。我看是很好。太傅也常教导朕,非常之时,办非常事。朝廷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今日的登基大典,主角应该是高坐龙椅的泽礼。但是限于泽礼的年纪,众人都只是把他当做一种象征。实在没想到,这个场合,这位新帝竟然说出这么一番在情在理的话来。

    梁大学士最先反应过来,他激动的跪倒道:“皇上圣明。以皇上的聪明睿智,将来必可成为一代明君。此实乃我们陈国大福!”

    其他也纷纷反应过来,既然这是作为皇帝的泽礼第一次发话,众人怎么都要给新帝一个面子才是。朝臣纷纷拜倒口称万岁英明。

    太后有些错愕,但是见到事情发展到如斯地步,她也没法子再使坏,只得淡淡瞥了一眼龙椅上的泽礼,默不作声。

    清瑜感激的看了一眼如今贵为天子的弟弟,伏首拜谢。

    泽礼知道今天自己心急,表现得恐怕有些让太后不舒服了,忙恭敬的朝太后道:“皇儿只是就事论事,还是要请太后做主。”

    太后见泽礼懂得给自己台阶下,便微笑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了。清瑜仅受公主封号,不赐封地,不拨奉养。”

    太后凤口定论,这事也就告一段落。这登基大典便按照流程继续下去。

    等钦天监拜领了天命,太傅祭祀了社稷,刑部尚书宣告了大赦天下,众臣这才轰然高呼万岁万万岁,这登基大典便算是结束了。

    新君首先摆驾,其次便是太后,在经过清瑜身边时,太后停了步,微微笑道:“明儿来宫里一趟,我有些话跟你说。”

    清瑜正好要向太后索要些资源,忙低头躬身道:“是!”

    清瑜还没有回到嘉王府,嘉王府上下早得了消息,喜气洋洋。尹兰烟神色有些复杂,从前清瑜没有任何封号的时候,自己这个侧妃都输得一败涂地。如今清瑜封了公主,她只怕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木樨却是忍不住一脸喜意。她跟随清瑜多年,看着清瑜前半生遭遇这么多坎坷,明明贵为王女,却连封号都没褫夺了。实在替清瑜抱屈。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巴陵公主!这可是陈国数十年来没有分封过的公主啊!

    泽祥也是踮着脚盼清瑜归来。姐姐实在是太厉害,自从巴州见到姐姐开始,似乎就没有姐姐做不到的事情。如今父王虽然去了延州,可是转眼姐姐就得了个公主回来,真是光耀门庭。

    其他下人们更是激动得有些失态。陆管家这么稳重的老人,都红光满面。更别说颐珑轩中的丫鬟,红药、帘红早就欢呼雀跃好一阵了。

    清瑜在众人或探究,或羡慕,或崇拜的眼神中姗姗来迟。她淡然的跟尹兰烟木樨等人见了礼,便劝着众人回去。今日清瑜看着风光,众人哪里晓得其中经历的周折?清瑜实在无心庆祝,只想早些回去休息。

    如今公主谕令一出,也无人敢反对。木樨忙招呼众人散了,泽祥却大着胆子,要陪清瑜回去。清瑜对于弟弟们素来宠溺,含笑拉着泽祥去了。尹兰烟黯然叹息了一声,怏然归去。

    等到了颐珑轩,清瑜便发觉气氛与往日大不同了,再没有小丫头叽叽喳喳的笑闹,也没有婆子们躲在一边聊家长里短。似乎清瑜摇身一变,这颐珑轩也跟着上了规格,变成了公主府一般。

    清瑜吩咐红药去给泽祥准备些点心,自个靠在榻上坐了。她满脑子都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之前那份大计划还需要反复琢磨修改,若想要太后接受,光凭清瑜之前那些假想还不行。想到父亲走之前给自己留的那份名单,清瑜决定明天就请那几位父亲的老部下帮着做个预算。自己也好准备得更全面。

    泽祥见清瑜在想事儿,小心翼翼的问道:“姐姐,今天的登基大典很盛大吗?二弟他……不,皇上他威风不威风?”

    清瑜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微笑回答道:“皇上登临九五,百官跪伏,万民叩首,当然威风。只是……”

    泽祥满怀憧憬,追问道:“只是什么?”

    清瑜叹息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奈何高处不胜寒啊。皇上他,坐那个位子,也辛苦得很。”

    泽祥似懂非懂,只懵懂问道:“连皇上都辛苦,那天下谁人不辛苦呢?”

    清瑜笑了笑,对泽祥道:“权利与责任是相应的。皇上要掌管整个国家社稷,想得事情永远比普通人多。就是你,将来做了嘉王府世子,也比普通王室子弟要承担的责任重。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与其在这里羡慕二弟,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的事情怎么做好。”

    泽祥脸一红,忙道:“知道了。姐姐,我羡慕是羡慕,但绝不是嫉妒。二弟他从来都比我聪明懂事,就像姐姐你一样。我对你们是真心佩服的。以后你要多教教我,我不想让父王失望。”

    这话触动了清瑜的心事,她叹息道:“可能过不了多久,我就要离开王府,去巴州了。你要有什么想问的,这些天赶紧问。若等我去了巴州,只能通信,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教你了。”

    泽祥听说姐姐回来没多久又要走,哪里肯舍?硬要清瑜带了他一块去,清瑜哭笑不得,好说歹说才将泽祥劝服。这边姐弟俩还在说着话,门上报来,说是福王世子求见。

    清瑜微微一愣,自从回到京城后,虽在太子、陈帝的丧礼中常常与泽祎碰面,私下却没有机会说话。福王又是出了名的和事老,不许儿子搀和到太后与摄政王之争来。故而在巴州相处甚得的堂姐弟二人渐渐疏远了。怎么今儿陈泽祎突然跑来了?

    清瑜让红药去请了泽祎进来。泽祎见泽祥也在,高高兴兴打了个招呼。泽祥也对这位有勇有谋的堂哥颇为钦慕,堂兄弟二人亲亲热热在一块儿坐了。

    清瑜让了茶,这才笑问道:“祎弟可是稀客,这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陈泽祎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道:“公主莫怪,都是父王他管教得严,回到京城后不许我私自出门。有几次我想来探望你们,都被父王教训了一通,说你们府上最近事情多,我不要来添乱。”

    清瑜知道福王这一家人没恶意,就是胆子小些,闻言也不在意。笑道:“客气什么?我不也是忙着国孝,都没机会去看四婶婶。这两件丧事连着办下来,四婶婶的身子还吃得消吗?”

    陈泽祎道:“母亲只是有些累,休息几天就没事了。实不相瞒,这次弟弟来,是有事想拜托公主。”

    清瑜一愣,笑道:“这可奇了。堂堂福王世子有什么事还需要求我?你别看我新封了一个公主,你也知道,这公主只是个虚名。一无封地二无奉养,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你打秋风可打错了地方。”

    陈泽祎笑道:“这事还真的只有公主能帮忙。还请公主看在我姐姐的份上,千万答应了我。”

    清瑜见泽祎把涪陵都抬出来了,忙问:“看你说得这么郑重,是什么事?”

    泽祎腾的站起来,满脸憧憬的道:“我想跟公主去巴州!”

    清瑜一愣,打量了泽祎一番,好奇问道:“你去哪里做什么?”

正文 四百零二、人前风光

    【【最快更新】】陈泽祎苦笑道:“跟姐姐在巴州相处的时间虽短,却是我一生人最精彩的一段。我回到京城,又能做什么?父王本就是个逍遥王爷,我这个世子也没有事情做。与其在这里耗费光阴,不如跟着姐姐去巴州实实在在做点事。说大了是为社稷百姓,说小些,也为我自己。”

    清瑜见泽祎不像玩笑,这才郑重道:“恐怕福王叔叔那一关不好过呢。”

    泽祎挺胸道:“父王教我读书的时候最爱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好歹算是宗室贵裔,怎么能不思进取,虚度青春?往日是无地可去,只要姐姐答应帮忙说项,不怕父王母妃不肯。”

    清瑜低头一想,泽祎虽然年少气盛了些,却是有些才能的。之前在巴州时,遇到叛乱这样紧急的大事,他都表现得进退有据,可圈可点。与其留在京城中溜须逗鸟,养成纨绔子弟,还真不如去锻炼锻炼。

    清瑜便道:“这件事我可以去向四王叔四婶婶开口。但是你也知道,他们是长辈,若执意不允,我也没法子的。更重要的是,你要有心里准备。这次跟我去巴州跟上次不同,没有仗给你打,我们面对的,是战后千疮百孔的地方经济民生,以及数以万计的难民。要做的事情不止困难琐碎,更加是麻烦辛苦。你若只是想自由,想威风,我还是劝你早一点打消这个念头为是。”

    泽祎闻言郑重道:“公主误会了,我虽有几分少年心性,但也不是好大喜功,眼高手低之人。来之前我就想得很清楚,这一次纯粹是向姐姐学习如何施政。我不会因为这些事烦难而萌生退意的。”

    清瑜笑道:“你能这么想自然是好。不过说到施政,我也是纸上谈兵,还需要不少干吏切实执行才行。你若要去,不妨多带几个你们王府的幕僚或者是精干的管事帮手,也好助我一臂之力。”

    泽祎听清瑜这么说,是答应了,忙高兴道:“公主放心,我一定好生安排。就请公主明日到府上,帮弟弟我在父王母妃面前说说话。只要他们点头,万事好说。”

    清瑜一直有心栽培他们这一辈的皇室子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