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瑜叹息道:“有你在你母亲身边照顾,些许小毛病养养便好了。哪里似我娘,生下弟弟不过半年多便撒手走了,我这个做女儿的还一直蒙在鼓里,直到回到京城为太子送葬,才有机会在母亲坟头上一炷香。”

    吴欣元晓得清瑜心里苦,劝慰道:“王妃过世得突然,也没有受什么苦。这些都是命。你莫太自责了。”

    清瑜强打起精神,抹了泪,道:“是了,难得我们姐妹重逢,不说这些伤心的事了。”

    吴欣元也笑道:“我最佩服你这份坚强了。对了,知道今天我要来,母亲特意让我带了些首饰送你。”说着从一旁取了一个妆匣来递给清瑜。

    清瑜连忙推辞道:“这怎么使得?这些年我这个做晚辈的也没去过保靖侯夫人面前尽过心,这才回来了两个月,都没上门去拜访一次。说起来已经是汗颜,焉敢接受厚赐?”

    吴欣元不顾清瑜推拒,使劲将那妆匣塞在清瑜怀里,道:“你听我说。你的身世经历我母亲最清楚了,如今王妃不在了,没人帮你准备。你又一直待在寺里,身边哪里有什么适合你身份的首饰?我母亲说了,就算一次补齐这些年来缺的生日礼,你若推辞,就是不给她这个长辈面子了。”

    清瑜听了心中感动。嘉王府里如今的主母侧妃尹兰烟自然不会为清瑜操心这个,父亲又是个男人。木樨虽然关心清瑜,到底没有这方面的财权,所以清瑜身边还的确没什么像样的东西。回京城后一直在戴孝倒也罢了,用不着那些头面上的首饰。可是过阵子泽礼登基,清瑜还真的得去现准备。只是东西还是要细细搜罗的好,并不是有银子就能买来好东西的。

    吴欣元轻轻打开那妆匣,顿时珠翠金玉,亮得晃眼。吴欣元笑道:“都是我帮着母亲参谋的,你看看可合你意?都是些时新的样式,做工也是出自有名的师傅。”

    清瑜这会倒是真的推辞不是,接受也不是,有些难做。

    吴欣元道:“好了,往日那么爽利的性子,怎么在自家姐妹面前这么扭扭捏捏的?我父亲在边关,全赖王爷支持。你再推辞,就见外了。”

    清瑜见吴欣元再三强调,只好接受了。想着回头再回送过去,也不失礼。

    吴欣元见清瑜收了,这才笑道:“这才是。况且,我们两家早有前约。我大哥和你……你倒瞒得我好苦。”

    清瑜一愣,这才明白吴欣元是指的当年保靖侯夫人与母亲给自己与吴迢远定的那娃娃亲,看样子保靖侯府还惦记着呢。一时间清瑜觉得怀中的妆匣有些变味,并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还有未来婆婆对媳妇的照顾。

    清瑜忙站起身道:“姐姐切莫乱说。你说的那件事我知道,不过是权宜之计。只为你们府上避开太子妃的纠缠而编的借口。我和吴大哥只有兄妹之情。”

    吴欣元一愣,没想到清瑜反应这么大。她这次来,固然是跟清瑜叙叙旧情,也多少是带着母亲的嘱托,替哥哥说说项。他们兄妹之间自幼感情好,这些年来吴欣元屡次听哥哥提起清瑜,每次都能从哥哥眼中看到些不同的光彩。她是女孩子,心思自然细密些,早就明白了哥哥的秘密。

    吴欣元转念一想,清瑜怕是有些害羞,便笑道:“你别着急,怪我口无遮拦。只是这么多年姐妹,你无需在我面前遮掩。若是将来有缘成为一家人,那可是大好事啊。”

    清瑜觉得有必要跟保靖侯府说清楚这件事,如今能透过吴欣元的嘴,将话带给保靖侯夫人和吴迢远,也免去了自己的尴尬。清瑜便正色道:“吴姐姐,我不是说笑的,我对吴大哥真的只有兄妹之情。吴大哥文韬武略,器宇轩昂,是陈国年轻一辈中首屈一指的俊彦。想必京城许多名门淑女都想要与他结亲。烦请吴姐姐帮我带一句话,就说清瑜不敢耽误吴大哥,还请保靖侯夫人早为吴大哥打算。”

    吴欣元这才发现事情完全不是她想的那样。这让她既尴尬又失望。低头想了想,吴欣元还是不死心的问道:“到底我哥哥有什么不好?可是因为他小时候的病?妹妹放心,哥哥他如今上得战场,身体早就没事了。”

    清瑜苦笑摇头道:“我岂是那样的人?我刚才说了,吴大哥很好,可惜与我无缘。”

    清瑜越是这样不清不楚的回避,吴欣元越是不解。吴欣元又试探问道:“可是因为朝政的缘故?嘉王殿下如今贵为摄政王,我父亲又统兵在外,莫非朝中有人作梗,见不得我们两家联姻?”

    清瑜见事情越说越复杂,只得艰难的道:“姐姐面前我可以说实话,不过还请姐姐替我保密。我之所以不能接受吴大哥,实是因为,我已经心有所属。”

    吴欣元闻言一愣,仿佛有些不可思议,这话是从一位大家闺秀嘴里说出来的。

    想到与清瑜有瓜葛的少年男子,一个清雅的少年浮现在了吴欣元的脑海。一时间吴欣元的心有些乱了。她沉默片刻,有些颓然低声问道:“莫非是司徒府的玄应公子?”

    清瑜微微一笑摇头道:“不是,姐姐并不认识。对了,姐姐你呢,可有意中人了?”

    吴欣元冷不防被清瑜偷袭,忙红着脸否认道:“没有没有。婚姻大事当然是父母做主,我们女孩子家怎么能议论这事?”

    清瑜见吴欣元神色异常,有些狐疑。追问道:“我看不像哦。姐姐分明是心中有鬼的样子。”

    吴欣元心头一紧,生怕清瑜看出自己心中波澜。既然清瑜属意的不是司徒公子,吴欣元多少也放下心来。她忙撇过头去,佯怒道:“哪里有妹妹这般做主人的,竟这般让客人下不来台!”

正文 三百九十六、太后手段

    【【最快更新】】吴欣元这么说,清瑜倒不好追问下去,只得陪好话道:“姐姐别生气。我不是故意的。难得你特意跑来看我,我岂能慢待了姐姐?”

    吴欣元倒也不好继续装冷脸,好在这一会儿她已经回过神,将小心思压下。转过头拿了木樨命人送上的点心,微笑道:“多少年没有到你们府上吃这些好点心了。后头你们府里在南大街开了点心铺子,我还让丫鬟去帮我买过几回。不过终究不是你们府里的这个味儿。”

    清瑜笑道:“是这样的吗?那我改天得问问了,那点心铺子的掌柜娘子是我当年的近身丫鬟,如今正伺候在我身边。”

    吴欣元摆摆手道:“我不是挑刺。终究还是当年同吃同乐的人不同,这一样的点心到了嘴里也变了味道。自你离开京城后,我应邀也去了应陵、涪陵二位郡主府上参加过她们办的诗会,与其中几位诸如马怜儿姐姐等,也结成了好姐妹。只可惜,不久之后,各有际遇。宝陵郡主仙游,怜儿姐姐家道中落,顾姐姐随长辈返乡,涪陵郡主也远嫁异邦。这个圈子便散了……”

    清瑜想起这些贵女的命运,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当日在我们府上举行诗会时,当真是霓裳羽衣,众芳竞妍。谁能想到倏忽七八年过去,人世际遇竟然这般离奇?算下来,眼下只有姐姐你,是最享尽清福的。”

    吴欣元苦笑了笑,低头道:“这些年来,因父亲一直镇守边关,威名赫赫。京城中达官显贵想要向我提亲的,数不胜数。我母亲虽然郑重,一直没有开口轻许。只是我的年纪一天天也大了,我真怕有一天……说起来,还是妹妹你坦荡,喜欢谁,嘴上也敢说出来。”

    清瑜见吴欣元果然心中有事,忙鼓励道:“姐姐也一样。若是心有所属却不闻不问,将来只会后悔一辈子!我知道,我的说法做法显得不庄重,但是与女人一辈子的幸福比起来,这只是小节。孰轻孰重,姐姐还得好好掂量掂量。”

    吴欣元有些迷茫的抬起头,心中的硬壳似乎也开了一条小缝。虽然她还是没有勇气像清瑜一样去直言自己的感情爱恋,但至少让她在清瑜这里看到了一点希望。

    清瑜这一次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吴欣元的心事。只是她也知道这个姐姐,举止端庄得体,绝不会像自己这般直爽。也没有逼吴欣元吐露的心思。

    吴欣元心里有些乱,见时候不早,便要辞去。

    清瑜忙将那妆匣递还,嘴上道:“承蒙保靖侯夫人错爱,清瑜是无福消受了。还请姐姐帮我还给夫人,改日我再登门谢罪。”

    吴欣元推回妆匣,笑道:“你这什么话。昔日王妃临终时,殷切拜托了母亲帮着照顾你。只可惜你在感应寺,我们能力未及,母亲常常抱憾。纵然母亲与我没有跟你做婆媳姑嫂的缘分,这点礼物还能收回不成?长辈赐,不敢辞。要退,你自己当面去退。我可不管。”

    清瑜听了心中也深觉温暖,不好再说,只得收了。吴欣元想到哥哥得知此事,不知会如何失望,心中暗叹一声,无奈起身告辞了。

    望着吴欣元远去的身影,清瑜也长出了一口气。说实话,她也不敢对上吴迢远期待的目光,如今能借第三者之口将这事说穿了,也去了清瑜一桩心事。

    一夜无话。次日清瑜起来,便先让陆管家去宫门进事处递了请安折子。自己仍旧素服打扮,在府中安心等着太后召见。

    太后正在慈宁宫看奏折,她如今刚刚占据权利中心,纵然极为聪明,到底未曾经历过朝政,一日里倒有七八个时辰在边学边做。听说清瑜递折子求见,太后这才搁下毛笔,略略思忖了片刻。

    如今宫中权势最大,最得太后宠幸的一位是方公公,一位是马公公。这两位虽然年纪都不大,却都是深藏不漏的人。方公公还好说,毕竟是东宫旧人,一直跟随太子夫妻,忠心耿耿。而马公公是陈帝晚年最信任的内监,如今立了新主,他依然能占据高位,倒让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佩服。

    这会儿伺候在太后身边的正是马公公,他见太后沉吟不语,小心的道:“太后可是为了嘉王长女烦忧?”

    太后将那请见折子扔在桌上,起身道:“说烦恼也不是,毕竟这丫头挺会做人的。她已经将佛宝交出,感应寺的僧人也持了佛宝觐见,我不必担心她以此为凭做出什么事来。可是若说完全不提防,我也不放心。这孩子极为聪明,在巴州城里凭借一人之力,将巴王府叛乱扼杀在摇篮里,救了所有的宗室家眷。若她想做什么事情来,我还真得多留个心眼。”

    马公公不料一个小女子让太后这般重视。他想了想便进言道:“看这些天来,这位嘉王府小姐的做派,是极为低调隐忍的。除了必要的国丧祭奠礼仪,以及随众请安之外,从不抛头露面。眼下忽然进了这么一折,必定是有事。您看会不会跟皇后的事情有关?”

    太后略笑了笑,道:“**不离十了。我倒要看看,她怎么来帮她父亲说项。你去传旨,午后召她觐见。”

    马公公忙拱手应命,出了大殿,指使小黄门出宫传旨去了。

    清瑜接到懿旨,忙跟着传旨的小公公入宫。这些天她除了进宫参加陈帝的国丧之外,尽量不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恪守低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夜乾清宫中发生的事情实在有些后怕。清瑜恨不得躲得远远的。如今为了泽礼选后,为了在太后与父王之间转圜,清瑜才不得不硬着头皮进宫来。

    等到了慈宁宫,清瑜忙低着头,毕恭毕敬的跪下向太后请了安。

    太后慈爱的道:“瑜儿起来。这么久也不来看看哀家,躲在府里享安乐吗?”

    清瑜不会被太后这种态度迷惑,忙郑重道:“请太后恕罪。只因最近臣女身体不适,又知道太后忙于朝政,故而不敢打扰。”

    太后合上手中的奏折,走下书案,拉住清瑜的手,亲热的道:“今儿这宫里没什么太后臣女,只有婶婶侄女,咱们亲亲热热说会话。”

    清瑜立即受宠若惊的道:“太后抬爱,臣女岂敢不从?”说完便扶着太后,随着太后往外头走。

    二人走到御花园中,太后指着一处凉亭道:“刚开春,花还开得不艳,咱们去亭中坐坐,那里视野颇好。”

    清瑜自然唯命是从,亲自从太监手中接过坐垫靠枕,扶着太子妃在亭中坐下。待太子妃坐好,清瑜又从宫女手中拎了食盒,倒了茶,拣选了三样点心,伺候太子妃食用。

    太子妃见那几样都是自己平素最喜欢的,含笑点头道:“你倒是心细。比起那些奴才来,到底是自家人精心。”

    清瑜微笑道:“多谢太后夸赞,本是侄女应该做的。”

    太后指着自己旁边的位置,对清瑜道:“坐下说话,不用这么规规矩矩的,我成天看那些奏章眼睛都花了,难得出来透透风,你就别杵在一边了。”

    清瑜见太后辞色甚好,便大着胆子应下,半个屁股落座,神态极为恭敬。

    太后将那些太监宫女打发走远,这才对清瑜道:“说说,今儿忽然进宫,不是只为来看我这么简单的?”

    清瑜定了定神,道:“太后英明。我听说新帝登基时,要选一位皇后。不知娘娘心中可有人选?”

    太后心中冷笑了笑,脸上却和颜悦色的道:“你从哪里听来的?是你父王跟你说的?”

    清瑜忙否认道:“侄女此来纯是自己做主,不关父王的事儿。太后您知道,泽礼终究年纪小,我实在无法不去关心他。若有越矩的地方,还请太后恕罪。”

    太后笑道:“不用这么撇清,你们是血脉相通的姐弟,你关心他是人之常情。就是泽礼,何尝不是极为紧张你。当日先帝还在的时候,问起泽礼想要什么。他便只想为你求回郡主之位。”

    清瑜闻言一惊,生怕泽礼这话引得太后不快,忙起身跪下道:“侄女何德何能,绝不敢受此殊荣。还请太后不要怪泽礼年幼不懂事,说出这样的话来。”

    太后笑嘻嘻的拉起清瑜,道:“你这么怕做什么?依我说,只看你这些年的作为,延州护了国宝,巴州铲除谋逆,哪一样不是实打实的功在社稷?恢复郡主之位都不算什么,就是封个公主,你也是该得的。”

    清瑜深谙宫中之人口蜜腹剑的本事,太后越是许诺的好,清瑜越是预感不妙,她忙道:“臣女做这些都是情急无奈之举,即使有些许功劳也当不得如此重赏。还请太后明察。”

    太后见清瑜面对这般礼遇都能够谨慎自省,脸色也转了郑重,点头道:“我就说没有看错你。若是换做应陵,只怕早就明争暗示要我封赏了。”

    清瑜心中不由得感叹太后的厉害,自己这边想问的话刚一出口,还没进入正题,便被太后三下五除二扭转了话题,弄得清瑜进退两难。再问,显得突兀。不问,这一趟进宫不是白来了?

正文 三百九十七、巴陵公主

    【【最快更新】】就在清瑜踌躇不知如何挑起话头时,太后倒是话锋一转,自顾说起清瑜想知道的事情来,她对清瑜道:“立后是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泽礼年幼,哀家虽关心他,到底国事缠身。宫里这些奴才倒是多,却又不是知冷热的贴心人。平阳伯府有个六小姐,是哀家的隔房侄女,比泽礼大三岁,从小就是个稳重知礼的,脾性倒是像足了你。哀家有心让她入宫来,照顾着泽礼。到底是自己人,有她在,哀家也能放心泽礼的饮食起居。”

    清瑜小心的道:“太后娘娘的侄女自然是好的。只是我们陈国选后,礼仪规矩本多。听说那位张小姐幼失慈父,虽不是她的错,但这件事难免会被老臣指摘。太后娘娘刚刚秉持朝政,不宜与那些老臣起冲突。您看,这皇后之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