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梦觉得好像前世那些被医生安慰的癌症病人,感觉前路一片黑暗,但她仍不死心,问道:“不知大师准备如何为我寻访托身呢?”

    慧有沉吟道:“贫僧打算派出寺中僧众,在这方圆数十里寻找。”

    袁梦顿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且不说大相国寺有多少人手,能寻访多大的范围,只这寻访目的倒叫人怀疑。况且那些深宅大户也不是寻常僧众能进的。万一托身一个八辈贫农,长到十几岁未成年就被嫁了。接着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然后苦媳妇熬成黄脸婆。现在所处的可是阶级社会啊!这种不能控制的人生,重活一次不是比起当助理还苦?

    想了想,袁梦开口道:“正如大师所说,这次大雨,解了梁国上下燃眉之急,大相国寺与大师想必声望正隆,若此时,大相国寺愿意义诊赠药,必定很多人会慕名而来。到时候选择范围不是大了许多?况且此举,必将大相国寺与大师的声名推上更高,是彼此双赢的结果。”

    慧有沉默了一会。道:“双赢?……此法可行。”

    袁梦生怕这样还不能达成心愿,便又道:“若大师能请得御医前来坐诊,又放出风去,说最擅长小儿惊风不足之症。想必就是那些达官贵人家眷,也会登门求医。”

    慧有听得此言,不禁讶异。此女心思缜密,如此困境,竟能想到因势利导,借光求生的办法。幸好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子,光看这份胆气,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踌躇再三,慧有才开口道:“我既开口愿意报你之恩,必定尽力,照你所说去办。只是,这托身之后,你毕竟与常人不同,有了前世宿慧,一言一行,自当谨慎。蒙天机而降,得此机缘,万不可妄动天机才好。”

    袁梦一听,知道老和尚的顾虑,便答应道:“大师放心,我只期望求得一世平安,况且,我身为女子,养在闺阁,只在内堂,绝不会做出任何出格之举。神明在上,袁梦在此铭誓。”

    慧有这才露出欣慰的神情。又细细嘱咐了一番。才将琉璃玉盘盖上,出门安排去了。

    袁梦这时才稍微安下心来。幸亏自己平时陪演员练台词,这半文半白的对白说了不少。不然,说服不了老和尚。哪里有重生的机会呢?

    袁梦正在举棋不定,一时想到新生希望,一时又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既幻想弄个金枝玉叶当当,又担心深宅大院步步惊心。思绪纷乱之时,混不知,这世上,除了慧有,还有一人知道她的底细。

    汴京东城出云观。观主玄虚子,正接了贵客入门。这贵客赫然便是带了清远小道的老道士。

    玄虚子恭敬一揖,轻声笑道:“玄明师兄神龙见首不见尾,什么风将您吹到汴京城来了?”

    玄明老道笑道:“玄虚子果然故弄玄虚,今日汴京城中如此大事,莫非你还不知道吗?”

    玄虚子神情一肃,道:“师弟正想请教,还望师兄指点,请!”说罢扬手一引,将玄明老道师徒二人请进内室。

第一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三、佛明道暗

    待进了静室,玄虚子殷勤劝坐,又亲手把盏斟了杯清茶递给玄明,眼瞄了一下站在玄明身后的清远。玄明会意,便打发清远出去。

    清远心中老大不愿意,又不敢在初次见面的师叔面前放肆,行了个礼便推门而出。门外有两个年幼道童侍立。台阶下还站在一个中年道士。那人见得清远出来。忙上前一步微笑道:“清远师弟这边请,厢房备有茶点,还准备了一件道袍,也好让师弟将湿衣换下。”

    清远连连道谢,也跟对方寒暄起来。几句话的功夫,便知道此人是玄虚子大弟子清河,自幼跟着玄虚子在汴京出云观清修。对着汴京城的事儿必定是个门清。清远便存了心思要找他好好打听一番,言谈间更是热络了几分。

    清河年纪不小,阅历更深。这玄明师伯声名不小,他也愿意多亲近亲近这个新识师弟。宾主之间,气氛十分融洽。

    清远到底年轻,便直奔主题问道:“清河师兄,今日大相国寺祈雨,师兄可去看了?”

    “我随侍师傅在观后高塔远眺了一会。”清河斟酌着答道。

    清远点点头道:“师傅带我在城东小丘远远看着,只是我眼拙,根本没看出个究竟。不知道师兄看出来那慧有大师施展了什么佛法?”

    清河微微皱眉:“玄明师伯道法高深,师弟得其真传,自然比师兄眼光好得多,连师弟也看不透,更何况我了?不过……”

    “不过什么?”清远追问道。

    “我师傅起初断定慧有大师会无功而返,结果你也知道。当时我问起师傅,师傅只说运气。后来沉吟一会方说了件异事。”清河想起师傅当时的震惊,便停下话来。

    “哦。有何异事?”清远忙催促问道。

    清河清了清嗓子,微作神秘道:“师傅说,那道白光,断然不是什么慧有大师佛法灵异,看着倒像是我们道家的接引灵光。”

    “接引灵光?莫不是《七魄灵术》里所记载的魂魄导引之术?听师傅说此术失传已久。是什么人所为?”清远瞠目。

    “可不是,我师傅也在奇怪,还说,如此滔天贯地的威势,实在不像人力所为。师傅师伯现在必定在讨论此事。”清河也想知道,那道白光究竟是什么来历。

    厢房中两个年轻道人还在百思不得其解。静室内玄明已将自己所见细细说完。

    玄虚子道:“师兄神眼,必定是看分明了的。只不知那阴灵是何来历?”

    “这我并不知晓。师弟常年在汴京,慧有这个和尚到底深浅如何?”玄明转移话题反问。

    玄虚子道:“慧有此人常年闭关,轻易不出。我常闻他少年时并不出众,前代大相国寺主持宏法座下几大弟子,例如慧静,慧德,都是佛学渊源,常为人称道之辈。当年宏法大师独独选了木讷的慧有继承衣钵,当时也算一时奇闻。”

    沉思了片刻,玄明才道:“年少聪敏之辈,不见得能执掌门户。照你这么说,慧有此人必定是个小心谨慎之辈。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玄虚子冷笑道:“若今日之前,师兄这么说,我必定无疑。不过今天他如此撞运,莫说守成,大相国寺声望此事过后定会一时无两,独占梁国教派鳌头。”

    见他如此,玄明自然知道这个师弟在汴京并不如意,佛门势大,玄虚独撑门户已是不易,加上如今这一遭,要说心灰意冷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玄明劝慰道:“师弟不必挂怀,我料今日之事还有后着,你且着人仔细盯着大相国寺,若有举动,立即说予我知。”

    骤闻此话,玄虚子动容道:“还有后着?”

    玄明微笑道:“我若是慧有,趁此天赐良机,怎么也得做些收买人心之事。若他不做,则师弟无须多虑。”

    “这不是不给我们留活路了吗?”玄虚子咬牙道。

    玄明摇摇头道:“我看未必。人家鲜花着锦之时,说不定不小心反给蜜蜂蛰了。我们柳暗花明之际,细细谋划,也难说不会局面一新。”

    玄虚子正色道:“正要仰仗师兄。如今梁国皇帝不事佛道,对于我等也一直听之任之,我本想,若这次大相国寺祈雨不成,此事难免不会落到我出云观身上。到时候我拼了十年功力,也要在此事上力压佛门一头。不想那边先声夺人,若不得师兄在此。我哪里得知其中原委。师兄在此稍坐,我去安排一下,马上回来。”

    见玄明首肯,玄虚子这才推门出去。他心里清楚,以自己的斤两,是斗不过慧有的。刚才那番话也只是搪塞而已。不过自己这个师兄,却是高人。如今大相国寺在明,出云观在暗。若慧有真拿那个女阴灵有何图谋,自己有师兄之助,也不会只落得个干看着的下场。

    玄虚这边吩咐了几个机灵道童换做平民服饰,去大相国寺盯着。静室里的玄明却是另一番思量:要说驱邪捉鬼这一套,道家自是拿手。可据他所见白日情形。此女绝非平常阴灵。说不好是个谪仙,最次也是百年修炼的精灵。如此奇货,自然可居。玄明平素虽是闲云野鹤,却也不得不为师门考量。他游历四国,所见甚广。南宋自居正统,却是祖庭也拿不回。可笑的是南宋朝廷口中扬言北伐,官员将领自上而下,却是耽于享乐。况且南宋兵将多为南人,不善弓马,只善舟船。守住长江天险不难,再想重返中原,谈何容易。齐国倒是兵戎鼎盛,但是顾岭此人善于刀兵不善治国。齐地百姓生活困苦。又要北拒关外元蒙与金国的滋扰。料想国运必不久矣。陈国独困巴蜀,民富地险,国主却是目光短浅,不思进取。为了三万两黄金,竟然将荆襄要地放弃。使得梁国不费吹灰之力,占得沃野千里。梁国得到荆襄,努力经营,使得襄阳成为西控巴蜀,东据江汉,南接苗蛮的桥头堡。看来看去,确是梁国有龙兴之像。

    道门自唐朝国主尊崇,达到鼎盛。唐末战乱不休,民生凋敝,一乱就是百年。后来大宋建立,各教稍有兴盛。奈何好景不长,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大宋失了北方屏障,阻不住契丹与金国轮番南下,直至中原又被金人侵占。待到金人北归抗蒙,中原又是一片混乱。此时若有明主,必将开拓一统盛世。道门若想恢复昔日荣光,守住清静无为那套必定不行。如今大相国寺占了先机,玄明自得好一番筹划。只是让人费思量的是,任凭怎的,这个阴灵乃是女身,即便将来有倾国倾城的姿容,或是母仪天下的福分,又能如何?值此乱世,兵戎武力为首,富国强民为辅,方是正道。若想行的是妲己,西施之事,有史为鉴,到底不是那么容易为之。

    慧有大师执掌大相国寺已经三十年,历经战乱。几次危若累卵的局面,凭了他坚忍低调的性子,也都安然度过。即便他曾下跪求恳过金国将军那又如何,只要大相国寺安然无恙,他便没有辜负师傅宏法大师临终所托。不过到底是曾因为奴颜异国而心存愧疚,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他一直借口闭关,轻易不见人。

    不过自今日起,一切都不同了。

    大相国寺议事厅里鸦雀无声。慧有看着面前众人,面如古井无波,心里却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大相国寺里有的僧众往日只是碍于方丈威严,如今确实是个个眼里恭敬万分。平日里在他闭关的时候代替出面的罗汉堂长老,戒律堂护法等几人,今日也谨守规矩,不敢阳奉阴违。

    待到慧有开口说出义诊赠药的筹划,议事厅的众人皆都面面相觑,罗汉堂长老慧果资历最老,他最先开口赞同:“方丈所言甚是,如今善果已成,再能更进一步。则我大相国寺善名更甚。”

    戒律堂护法慧威平日里没少抬杠,今天也态度直转,连连附和。

    慧有的得意弟子智信看在眼里,内心大快。他知道师父这一招实为妙招。不过若全凭寺里主持这么大一件事,银钱不知要费几何。还没有进项。各人嘴上不说,心里必然顾虑。于是进言道:“今天胡公公回宫之前,是弟子在旁,他请我转告师傅,说师傅佛法精深,救万民于水火。皇上必定重重有赏。我看不如到时候为民请命,朝堂上下必定支持。既不用寺里出钱,还能全了善名。”

    慧有虽然不喜智信如此市侩,但智信毕竟是自己真传弟子,也不好落他面子。只道:“不管宫中赏赐为何,此事我寺便可为之。”

    众人见慧有如此坚持,都不做声。慧有见众人皆不反对,遂命智信牵头,联络汴京城中有名的医馆药铺,联同寺里能医知药的僧众,于五日后,在大相国寺药师佛殿外义诊。

    智信得了如此重任,越过几位前辈,自是高兴,立即将布告拟好,贴在寺门之外。

第一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四、各有计较

    自三月十七日慧有大师登坛祈雨之后,这雨便一直未曾停歇,虽时大时小,却是延绵不绝。

    江河湖泊,池塘家井,处处欣欣向荣。

    两日后,大相国寺正门,正是宝马香车云集,华盖仪仗鼎盛,场面堂皇之极。钦命皇三子豫王殿下亲来宣旨。自梁国立国以来,以皇子身份代天颁旨,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待正殿香案齐备,阖寺僧众皆跪下领旨。独慧有特赐香草蒲团一个,以示尊荣。

    豫王侧身而立,以示尊佛之意。展开圣旨,娓娓道来。

    这头一项,便是敕封大相国寺为梁国护国圣禅宝刹。

    并封大相国寺主持慧有大师为功德圣法国师。

    余下还有种种赏赐:良田千亩为寺产,着户部与汴京府勘察交付。

    并在寺西拓建至善殿,规模与大相国寺原主殿类。着户部勘验,工部督造。

    又,应大相国寺所请,为显天道善念,着太医院院正,领太医院御医四人,至大相国寺义诊,并赏银千两,以资善举。

    待此圣旨一一道来,跪在地上的众僧皆心神激荡。慧有亦是唏嘘感叹,终于是苦尽甘来。接旨谢恩之时,也忍不住双手微颤。

    豫王双手微扶,微笑道:“国师佛法精深,为民解困。实是我大梁之福。”

    慧有大师谦逊道:“阿弥陀佛!贫僧不敢居功,都是陛下爱民如子,上天垂怜。”

    豫王应慧有之邀在后殿饮了一杯清茶。刚落座便含笑对慧有道:“母后素问大师常年闭关精研佛经,有意召大师到宫中讲经。”

    慧有应道:“幸甚之至。”

    豫王点头道:“待我禀告母后,母后定会欢喜。对了。大师可有制平安符?”

    慧有答道:“常日都有供奉在佛前的平安符和如意结。殿下稍等,我这就命人取来。”

    豫王摆手道:“我倒不需要这个。是我侄女儿,我六弟刚得了一个小女儿。总是夜哭不止,白日里只能安睡两三个时辰。请了太医院院正也瞧不出毛病,只说胎里受了惊。如今只拿好药养着。大师若有宁心安神的好法子,我这里替六弟求一个。”

    慧有听了心中一动。也不敢满口答应。只说:“承蒙豫王看得起,改日有暇,我将平安符送到应王府上,也好当面看看情形。”

    豫王起身道谢道:“那就有烦国师了。我这里先代六弟谢过。”

    豫王还要回宫复命,不便多留,便摆驾回宫了。

    慧有一时犹疑,应王之女本是上好托身人选,只是到底干系到天家贵裔,不便行事。踌躇再三,还是决定暗暗瞒下,待开了义诊,细细寻访。最好是寻一家平常富商人家,让她得享一世富贵,也彼此两便。

    这边大相国寺尊荣风光。那边出云观则死气沉沉。玄虚子派去打探的道童回来后,将颁旨场面说得活灵活现,原来他买通一个火工头陀,里面情形一清二楚。那道童又将那寺门外招贴的义诊布告悄悄撕下一张带回。看得玄虚子玄明二人半晌无语。

    玄虚子既羡又气道:“当真好大的脸面!”

    玄明摇头道:“些许赏赐倒不重要。只慧有封了国师,倒是有些出乎我意料。不过话说回来,我倒佩服慧有好算计,明明是沽名钓誉的义诊,时机却拿捏得这般好。”

    玄虚子泄气道:“真是一步之差,步步错。师兄有何妙计?”

    玄明郑重道:“师弟莫急,既然大相国寺要收买人心,必然到时候是场大热闹,我便混进去看看。到时人多事杂,有机可趁。我正愁没法子探探那阴灵的底细,这不正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大相国寺要义诊赠药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