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氏春秋(出书版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氏春秋(出书版完结)-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实不小,甚至比刚才赵王后的声音还要大。
赵王后看着前方皱眉驻足的众臣,气得尖声叫道:“玉姬,你这个无信无义无情无德的卑鄙妇人,你莫以为,你真能瞒得大王一世?”赵王后喝骂之时,口沫横飞,有一些都喷到了玉紫脸上。
玉紫慢条斯理地掏出手帕,把脸上的唾沫拭去,长叹一声,怜悯地看着赵王后,摇头道:“我的事,大王全都知悉的……”
她说到这里,赵王后不由一呆,那刻薄发青的脸上,闪过一抹惊愕:她之所以拦住玉紫,便是想探一探她的口风。看看她以前的这个弱点,能不能成为攻击她的利器!可现在,玉紫却告诉她,大王早就知道此事了。
一时之间,赵王后说不上是失落,还是痛恨。她咬牙切齿地瞪着玉紫,心中真不明白,如玉紫这样无信无义无情无德,为了一己私情,可以置家人于不顾,置族人于危难的毒妇贱妇,怎么大王就执迷不悟呢?他难道没有发现,眼前这个玉姬,浑然是一个前赵后啊!
在赵王后惊愕怔忡时,玉紫朝她福了福,道:“王后,我还有急事,告退了。”说罢,她转身就走。
玉紫才走出一步,清醒过来的赵王后尖着嗓子叫道:“站住!”她冲上一步,伸手抓向玉紫的衣袖,骂道:“玉姬,你这样的蛇蝎妇人,定然是瞒着大王的,你休要唬我!贱妇,你且与我同到土台与大王一评!”
就在这时,一个浑厚的男子声音不满地传来,“王后娘娘,玉姬此时,大王此时都很是繁忙,怕真没有时间理会后苑诸事。”
赵王后愕然回头时,只见相国范式领着十来个大臣,慎而重之地朝玉紫深深一揖,朗声道:“愿与姬同行。”
玉紫回以一礼,“请。”
“玉姬请——”
一行人竟这般理也不理赵王后,便大袖一挥,拥着玉紫向土台走去。
玉紫走了几步,不由回头瞟了一眼,看向脸色铁青,呆若木鸡的赵王后。
这时,相国范式皱着眉头,一脸感慨地说道:“幸好玉姬提醒,若真由王后去说魏王,只怕我赵国迎来的不是援兵,而是魏国的攻击了!”
另一个大臣也叹道:“然也。殿上时,王后举止温文,颇为有度,怎地今日一见,却是一个疯癫模样?”
=================
第二百三十三章 魏国的要求

玉紫笑了笑,她暗暗想道:也是怪了,这赵王后以前看起来,也不是这么不晓事的,为什么她偏要这个时候与我纠缠旧事?还举止这么不对劲?
玉紫并不知道,赵王后不能有孕后,已在连番的打击和失败中,情绪狂躁失控,已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了。
这时,又有一个大臣说道:“王后已连番失德,实不配为后。”
议论声中,相国范式突然惊诧地问道:“玉姬,玉姬?何也?”
一动不动的玉紫,低低地说道:“连,连弩?”
“什么?玉姬你怎么了?”
玉紫一个激灵,抬起了头。她朝着众臣笑了笑,道:“无事,我们见过大王吧。”
“然。”
连弩,对了,是诸葛连弩。可以连续发箭的机关。玉紫一边在脑海中极力寻找着电视中的机关的模样,一边恍恍惚惚地向前走去。
来到土台上时,她向群臣福了福,几个箭步冲入偏殿中。
再次翻开《鲁班攻城十器》,玉紫细细地看着上面关于弩弓的制造,一边拿着笔,在帛书上写写画画。
这写写画画便是一天。迷迷糊糊中,玉紫看到赵出走入殿中,当她睡在床榻时,感觉赵出睡在她的身侧,搂着她入睡。不过这一切,都在恍恍惚惚中。
第二天,玉紫继续冥思苦想,想着想着,她突然站了起来,说道:“大王,把赵国最强的工匠指给我吧。”
这时刻,殿中众臣正在商议,玉紫这么突然出声,殿中顿时一静。
赵出转头看向她,双眼大亮,“姬可有所得?”
玉紫微微一笑,“事成了才能说所得。”
赵出哈哈一笑,拊掌道:“善!善!”
几个工匠,下午时便来到了玉紫身边。
玉紫把诸葛连弩的想法摆在他们面前,同时,把她记忆中模糊的连弩模样绘成图摆出来,道:“这种连弩,是在一个弩槽中放十支箭,装有活动扳手和可以在弩臂上滑动的箭槽。使用时先将扳手向前推,箭槽向前滑动,弓弦沿槽下部的弦道后移,移至末端,就落到坎缺之内,弓弦从而被钩住,再将扳手向后拉,弩弓随之张开,弓弦自坎缺中跳出,箭槽中最下面的一支箭随之发射,同时箭槽中上一支箭落下补位,周而复始。”
玉紫说到这里,把那图推到他们面前,认真地说道:“望诸君细细研之。”她说这话时有点心虚。因为她能知道的便是这些最简单的道理。万一工匠们向她详细询问,要她亲自动手,那可就出大笑话了。
几个工匠都是当世墨家的高手,他们接过帛书后,严肃地说道:“愿为姬效力。”一直到离开,他们都没有要求玉紫亲自动手。想来也是,她不但是一个妇人,还是赵王的爱姬,怎么说这种工匠之事也不能由她亲自操作了。
玉紫把诸葛连弩的想法抛给工匠后,便再次细细地研看起《攻城十器》来。隐隐中,她还记得有一种大型的弩,是一种弩中的霸王的,可具体是什么,还得想想。
赵国在紧急动员时,秦军已连下赵人三城。
这一天,赵国的第二波大军也筹集完毕,这一波大军,将由赵出和两个大将领兵出征。出征的队伍中,也有玉紫。
这时,诸葛连弩已试制得差不多了。在得到消息时,玉紫大吃一惊,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提供了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和一些似是而非的图样,便能让这些工匠在短短的时间内制造诸葛连弩来。
玉紫却是不知道,春秋战国时代,着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奇的时代。在公元前四七六年前后的晋国出现了一大批让后人不可理解的科技,如用天生磁铁铸成的指南车,有相当先进炼钢淬火技术,铁制棘齿轮等等。(神奇在于,这些科技横空出世,不久后又在历史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以说,与玉紫同时代的这些墨将们,有一手相当先进的机关制造技艺。因此,玉紫虽然说得很简单,可她既然提供了图样,还说出了最基本的原理,那么诸葛连弩的制造成功,便顺理成章了。何况,这诸葛连弩,也只是在赵国限制的连弩技术上再静进那么一点点。
马车中,玉紫坐在赵出身侧,她和他的身后,都有宫婢服侍,不时递上酒水,并搬弄竹简帛书。
马车颠簸中,赵出放下竹简,转头看向玉紫。
低头翻看着竹简,不时写写画画的玉紫,眉目秀致,整个人宁静之极。
她想到的连弩,赵出已经见过了。可以说,这利器的可怕和威力,还要胜过《攻城十器》上的那些。他望着她时,不由会想道:鲁成氏的族长曾经说过,我这玉姬是继鲁班后的第二个机关天才。现在想到,她的才华还要胜过鲁班,她竟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连弩这种可怕的杀器!
玉紫感觉到他定在自己脸上,一瞬不瞬的目光,不由抬起头来看向他。
四目相对。赵出伸出手,轻轻抚上她的脸,他抚着她的眉和眼,低低地说道:“玉姬。”
玉紫眨了眨眼,回道:“然。”
赵出低低地说道:“姬,还是心慕于我的。”他以一种陈述的语气说着这件事。
玉紫转过头去。她不想与他在这种事上再说什么了,便这么移过头,静静地看着车外。
望着她,那股熟悉的慌乱又涌出胸口。这一次,玉紫不分昼夜的操劳中,让赵出的心既感觉到温暖。隐隐中,更有一种不安。有时候,他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想道:姬如此助我,是想立功。立了功后她会再次请离……这个想法突如其来,却莫名地就在心底生了根了。
马车中,突然变得沉默了。
赵出温热的手指,还在玉紫的脸上轻轻地抚摸着,抚摸着……许久许久,他的声音有点低哑,“玉姬……”他声音哽了哽,没有再说下去。
大军日赶夜赶,终于在一个月后,来到了广城。
而赵国名将筇程,已在这里与秦人相持了二三个月了。这二三个月中,秦人虽然没有再进一步,可赵兵也是损失惨重!
赵出带来的四十万大军,可以说是抽去全国的精壮了。再征兵下去,便都是老弱也要上场。当然,还有十几万大军,是零零散散地驻扎在赵国其他几处险要之地的。可那些兵卒,无论如何也不能全部抽回啊。一旦抽回,若是燕、西夷有所异动,赵国面临的,那可是真正的灭国之祸!
站在广城的城墙上,望着城外四十里处的战场,只见荒原中尸骨处处,破烂的马车和旗帜兀自飘杨。阳光下,一只只兀鹰盘旋其上,此起彼伏的乌鸦叫声,给那战场凭添了一种惨烈。
从筇程的禀报中可以听出,战事很不乐观。秦人残狠之名名扬天下,而赵兵,因为前赵后在位时,任人唯亲,苛刻军饷,那战斗力比之秦兵来,差了不止一个等级。同样是二十万大军,对峙三个月不到,赵军已损失了十五万,而秦人损失的才五万之数,而这还是在赵国第一名将筇程的领导下!
赵出脸色沉郁地望着前方秦兵的阵地,他挥了挥衣袖,喝道:“议事。”
“诺。”
广城大殿中,玉紫坐在赵出的身后,听着他与众将的议论。
随着《攻城十器》上记载的十种兵器一一摆出来,众赵将脸上的忧虑渐渐为欢喜所取代。
筇程朝着赵出双手一叉,颤声道:“大王,有了这些利器,我大赵,有望了!”
赵出直到这时,才露出一抹笑意。
这时,一个将军走到连弩面前,奇道:“大王,这种武器,似不见于齐鲁交战中。”
齐鲁一战,诸国都密使派入,虽然都只是远远地看到武器,可各国之人,对于这些武器是什么样,都是心中有数的。
随着那将军的话一说出,众将同时起身,他们围着连弩,在几个工匠的指导下,开始熟悉这种奇异的兵器。
一个赵将转向赵出,欢喜地叫道:“大王,这是利器啊!这是利器啊!不知大王从何处得到这利器?”
一时之间,众人同时转头看向赵出。
赵出抿紧唇,他朝着玉紫瞟了一眼,没有回答众将的问话。
这时,筇程笑道:“管它大王从何得知!如今,这等利器出现在我赵国,实乃苍天佑我!”
筇程的声音一落,众将同时跪倒在地,面向东方日出之地,齐声嘶叫道:“苍天佑我——”
有了这十一种武器的出现,当下筇程下达命令,赵兵后撤入广城中,准备据城为守,与秦人一决高下。
而这个时候,秦人也知道赵国大王携大军亲至!他们也暂且按兵不动,静等援兵。
秦国援兵急急赶来的时候,赵国派往各国的使者终抵达了各国国都。
这一日,一个骑士策马急来,驶入了赵出在广城的府第。
“大王,大王!”
赵出低沉的声音传来,“有何急事?”
剑客大步踏入,他来到赵出身前,双手一叉正要说话,一眼瞟到正从院落外经过的玉紫,便又顿了顿。直到玉紫的身影消失了,这剑客才向赵出深深一揖,低声说道:“魏国有信传来。”
赵出站了起来,“这么快?”
“然。”
赵出双眉微皱,道:“怎地如此之快便有决断?说!”
那剑客顿了顿,才讷讷地说道:“据我们的人探知,魏王得知大王恩宠玉姬,为了如,累得王后及诸魏姐至今无后,他们要求大王弃了玉姬。否则,魏人以为,前后两任赵王都这般恩宠一妇,与赵为盟,实令他们不安。”
=================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悔

赵出冷冷一笑,“这是魏王的最终决定?”
那剑客点了点头,道:“魏国着实还有别的要求,不过这一条,”他顿了顿,认真地说道:“魏王和魏王后之意,是想大王杀了玉姬。只有玉姬之死,才能表达大王的诚意。然而众臣对此略有异议,以为身为魏王,不能直接要求另外一王杀其一姬。于是便决定在国书上,只要大王弃了玉姬。至于杀姬之事,可暗中行使!”那剑客说明到这里,顿了顿,又说道:“臣等知道此事重大,便在魏使到达之前知会大王,请大王心中有备。臣,告退。”
赵出挥了挥手。他盯着那剑客离开的身影,冷冷一笑。
这时,玉紫跨入院落,当她与那个大步离开的剑客擦肩而过时,那剑客突然回头朝她看了一眼。这一眼,目光颇有些异样。
玉紫转过头,目送着那剑客大步离去,暗暗忖道:他为什么如此看我?那是种很奇怪的眼神,不知怎么的,让她的心神有点不宁。
这时,玉紫的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双手臂搂上了她的腰,赵出低沉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响起,“因何发呆?”
玉紫低下头来。她轻轻拉开他的手臂,退出半步,转头朝他看了一眼。
赵出微笑地望着她,“姬有事找我?”
玉紫迟疑了一下,才摇了摇头,道:“无。”
她刚才总算记起来了,还有一种弩,叫做床弩,是弩中的霸王,不管是攻城还是守城,都是强大利器。她刚一想到这床弩,便迫不及待地跑来,想与赵出分享一下。可观在细细一想,那床弩的图样,她根本没有什么记忆,呆会赵出稍一细问,她便无法回答,还是把一切想得差不多后再来吧。
前世的玉紫,对这些机关之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不管是连弩,还是这床弩,她虽然从电视中看过多次,可那记忆只剩下很模糊的影子。可不知为什么,现在的她,当凝神细思时,那曾经模糊之极的影子,却比前世任何时候还要清晰。莫非,是她这个身体对于这种机关之术,特别容易记忆?
这时,赵出的手臂再次伸出,他把她锁在怀中。
玉紫诧异地抬头看向他。
阳光中,他俊美高华的脸,闪过一抹沧桑,他温柔地看着玉紫,低低地,哑哑地说道:“玉姬。”
“然。”
“孤曾想过,若是与姬从不曾相遇,许不会如此……”
玉紫把他手臂强行扯开的动作一僵,她垂下双眸,哑声说道:“然。”
赵出端详着她扇动着的长长睫毛,双臂更加收紧了,他喃喃说道:“若不与姬相遇,不与姬相见,若不与姬相知,那么,孤便还是孤……”他顿了顿,闭上双眼,喉结滚动间,声音无比苦涩,“然,孤不悔。孤宁可被人指为昏君,亦不可悔,不会悔。孤,倾慕于姬,愿同生死!”
玉紫嗖地抬起头来。不知不觉中,她的眼眶有点红了,一泓泪水滚动在她的双睫间,欲坠不坠的。她垂下双眸,半晌半晌,才哑着声音,低低地回道:“然,妾亦不曾悔!便不能与君共此生,便是与君各天涯,各据一地,生死作相思,亦不曾悔……”她说到后面,声音极低极低,若有若无,几乎是从唇间一嚅而过,除了她自己,再也无人可以听清。
赵出低着头端详着她,他深深地,一瞬不瞬地凝视着她。突然间,他双臂一收,把她紧紧地搂在怀抱中。他搂得如此之紧,如此之紧,直紧得令她窒息!他搂着她,哑声道:“玉姬,玉姬,我……”
刚说到这里,几乎是突然间,一阵惊天动地的喧嚣声突然而起!那喧嚣声是由叫呐喊声,滚滚而来的脚步声,刀剑挥舞的声音混合而成的。声音传来时,整个大地都走一沉,天地间,舍它再无二音!
赵出表情一肃,他嗖地抬起头来,放开玉紫,向外走去。
刚刚走出五步不到,一阵紧急的呼喝声传来,“大王,秦兵来犯——”
秦兵来犯——秦兵来犯——一声又一声暴喝,一个又一个扯着嗓子的嘶叫声,打破了平静,撕碎了安宁……广城城墙下,是黑压压,一望无际的秦兵。烟尘滚滚中,数十万秦兵分成五个方对站列。明明他们一动不动,明明一个个剑没出鞘箭没上弦,却凝聚着一种惨烈的杀气。
光是看着这些秦卒的气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