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夫大文豪-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祝文广点点头算是看中了,转头问道:“余掌柜,这女娃什么价格?”

    余掌柜见祝文广算是看中了,生意就是生意,哪管还有什么交情,忙笑道:“大爷,这女娃儿到我手中就是二十两了,您瞧??”

    祝文广也知道这生意人的那些道道,直接说:“一般女娃都卖**两,这女娃哪值二十两。”

    余掌柜忙解释:“大爷,您瞧这女娃哪是一般能比,调教得当,知书达理的,这要是在郡城怕是要卖五十两,小人也是在熟人手上捡了个便宜回来。”

    祝文广也不多说,毕竟是读书人,要是与街边商贩一样讨价还价也有失体面,直接说道:“也让你占个便宜,要不是我这侄儿喜欢。。。也罢,拿契约来。”

    余掌柜笑意更浓,忙取出之前就备好在怀里的卖身契递看过去,祝文广接过契约,仔细瞧了一下,见上面官府印记都,叠好收起,掏出二十两纹银递与余掌柜。交易就算完成了。

    祝文广抱起祝振国,祝文远也去拉那云小怜,余掌柜快走两步到几人前面准备送客。只见那一直低头不语的小怜突然鼓起勇气道:“大爷行好,奴婢胞兄也在这里,可不可以一起买了。”

    说完小怜直接跪在地上了,眼泪婆娑。祝文广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把祝振国又放了下来,问道:“亲兄?”

    小怜此时却是抬起来头,一双大眼楚楚可怜道:“奴婢亲生兄长,还能识些字,身体也是健壮。大爷行好,大爷行好。”

    祝文广也是心软之人,只是家中才免税几年,没有存下多少积蓄,这次一花就是二十两,还是见不到回头钱的二十两,实在是身上也没有钱了。祝家虽然仆从也有不少,但都是同族中雇佣来的,就是长工,还真没有一个买来的奴婢,买奴婢对现在的祝家来说还是有些奢侈的。一时间祝文广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祝振国混不吝道:“那就让掌柜的把你兄长叫出来看看。”

    余掌柜听话忙又折返去了后面,他精通审时度势,刚才就知道这两个秀才对侄儿的宠爱,这祝家小少爷开口了,那就板上钉钉了,生意又来了。

    祝文广听了侄儿的话只是摇摇头又坐下了,只要这宝贝文曲星侄儿欢喜,没钱有没钱的办法。祝文远一切以大哥做主,也坐下起来。祝振国心中其实知道大伯心中的事情,但是实在不忍兄妹分离,这样做事,也算是积德行善了,也免得买回个每日以泪洗面的丫鬟,看着也闹心。

    片刻功夫,余掌柜带着一个男孩就出来了,男孩略显消瘦,但也是生得周正,只是略显得黑了些,却是高了祝振国半头,应该也大祝振国两岁。面目表情也是显得还有些大方得体。

    祝文广看了也算满意,直接说:“什么价。”

    “大爷,这男娃儿就算您十三两,算是送的。”余掌柜脸上满是讨好的笑意,身形微躬显得满是尊敬。

    “唉。。。把契约也拿来吧。”十三两买个男仆还是不贵的,毕竟对一般人家来说也是个一辈子的劳力。

    余掌柜忙拿出卖身契,祝文广接过来直接叠起来放在怀里道:“今日钱没带够,明日你差人去我那里取。”语气中带有不容置疑的读书人傲气。

    余掌柜也知道祝家秀才大爷不会赖自己这十几两银子,忙堆笑:“大爷说了就是。”

    一行人匆匆出了牙行回了街面家中。的,、、,,、、

第十七章 童子应试() 
第十七章童子应试

    回到院中,祝文广支使小厮安排云家兄妹一间厢房,几人进得厅中,厅内坐着六七人,正是祝强等军汉子。众人见到大爷回来了,忙起身见礼。祝文广压压说示意不需多礼道:“伤势如何?”

    那个背上中刀的汉子笑道:“多谢大爷挂念了,伤没大事,只是麻沸散厉害,现在才恢复过来,还有些无力。”

    祝强才放心下来道:“无事就好,晚些时候备桌酒菜,今夜我们多饮几杯压压惊。”

    祝强他们叫祝文广是大爷或者大老爷,叫祝文仲叫大哥。也是各交各的,有功名的人是必须要尊敬的,这是刻在这个世界人骨子里的事情,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怠慢,包括祝文远谁见了都要叫一声四爷,就算族中外系的老者也是不例外的。

    本来厅中几个军汉聊天正在回忆过去峥嵘岁月,鄙视湖匪不堪一击,现在祝文广兄弟回来了,简单寒暄几句竟找不到共同话题,不到一刻钟就显得有些沉闷了,祝文广也识趣,知道自己来了他们说话都不自在,便回房间看书去了,祝文远也交代了一下回了厢房读书。

    厅里就剩下一帮子军汉与祝振国,放在以前祝文远肯定是也要带着祝振国去读书的,只是路上见识了一番侄儿文才,却不像之前得那么严格了。

    祝振国见两个长辈离开了,说道:“强叔,我要学武,该怎么办?”

    祝强听了一哂道:“小公子还要学武?学武可是辛苦啊。”

    “辛苦不怕,读书太容易了,总要找些事情做,也强身健体,遇事也有个自保。每日久坐读书怕是以后变成一个臃肿夫子了。”祝振国感觉自己说得有理有据的。

    “学武不难,我等武艺不精,小公子回去找你二伯。大哥武艺精湛,当初在边镇那也是响当当的高手,江湖中人想来也是鲜有他几合之敌。”祝强略带钦佩道。

    “二伯不愿我学武,也不知是为何,任我怎样劝说都不愿我学武。再说二伯腿疾也有些不便。强叔愿不愿教我,我一定认真学习,不怕辛苦。”祝振国现在的想法是先忽悠哥师傅再说,何况这师傅的武艺自己也是亲眼看见,绝对也是高手哦,二伯的想法再徐徐图之。

    “大哥不愿教小公子,我等就更不能教了,大哥发起怒来我等可吃不消,别看大哥脚疾,操起长刀几合之内斩我等于头颅也是话下。”看来祝文仲也是积威已久,祝强听到祝文仲不教,自己也不敢随意做主。

    听到这话祝振国悻悻然,看来还是得回去从二伯入手了,既然他武艺如此厉害,不把他这手武艺继承下来也是浪费这么好的。

    晚上几个大人吃酒聊天,两个伤员却是不能喝酒,与祝振国小桌子坐下吃饭,小桌子上还有云家两兄妹。菜色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也算大鱼大肉乡间盛宴,兄妹俩一开始还有些拘束,待得祝振国往兄妹俩碗中夹了几次菜后,两人也是放开了手脚,狼吞虎咽起来。

    吃得肚皮饱胀,祝振国才问清楚这男孩子叫做云书桓,细问之下还知道云书桓今年已经八岁,还着实读了几本书,看这云书桓的名字也不是一般人家取得出来的。

    祝振国也想打听清楚这兄妹两人的底细,循序渐进慢慢问话,也搞清楚了这兄妹两人原来是京隶府一个盐商家庭公子小姐,算是大富之家,只因得官场倾轧,上头的保护伞倒台了,云家也跟着倒霉了,贩卖私盐是大罪,一家人抄家灭族,兄妹二人被人辗转贩卖了一年多才被卖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想来也是有人后面操作,把兄妹二人卖得远远的。这其中黑暗事情也只能分析一二,肯定是有各种龌龊在其中。

    第二天一早起来祝振国翻了几本书,倒是认真看了一下,明天就要考试了,熟悉熟悉也是有必要的。待到下午,带着两兄妹与一个小厮,拿了几辆银子上街为这兄妹两买几身合身衣服,不能总是这脏兮兮的样子。

    到了傍晚,祝文远把祝振国叫到跟前,慢慢交代考试要注意的事项,先是说答题技巧,童生考试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背诵默写填空题。主要技巧就是会做的先做,记不起来的先放过,等其他都做完了再来思考之前没有做的。

    至于答题之外的事物倒是交代了一大堆,比如磨墨时候要少放水,免得字迹写完在纸上扩展得太大,显得字迹丑陋,又避免字干了显得太淡,造成没有苍劲有力之感。

    又比如砚台要放远一点,小心打翻脏了卷纸,那麻烦就大了。毛笔蘸了墨水一定要多刷一下,免得墨水太多滴脏了卷纸。一定要想好再写,涂涂改改一定是要不得的,阅卷先生最是不喜欢涂涂改改的试卷。

    祝振国之前还真没有想到这些,这四叔提醒了,也是默默记在心中,不能大意。不要因为这种事情导致自己失分,那就得不偿失了。

    转过天来,文广文远兄弟加上祝强几人一起送考,感觉上相当重视,童子试一般就考一场帖经,时间也就在两个时辰。到了秀才,那就要先考帖经,再考墨义。秋闱考举人,那就要考帖经、墨义、策问。

    墨义就是要对四书中的圣人之言进行自己的理解阐述,既要辞藻华丽,也要理解准确,还要求格式严格,含义就在“代圣人立言”,必须要按照圣人的思想来写,不可离经叛道。所以出题就是随意摘选一段四书里面的圣人之言,然后答题。

    策问就是类似于现代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大概考的就是对国家各类政事的见解以及对策。出题大多是当时朝廷的一些时事问题。

    考场就在县衙旁边,祝振国一行算是到得慢的,考场门口早已经聚起了很多人,大多几个长辈围着一个半大小子。当然也有年纪大一点独自来的,一般上了年纪一点的读书人还在考童生,也是会被人耻笑的。到了秀才考试,更是有胡子花白的还在应考,老童生便是形容这种人的。

    祝文远仔细检查了祝振国篮子里带的笔墨砚,纸是不能带的,祝文远把几支上等的毛笔一一拿出来在手背上刷了几下,感觉笔头没有什么问题点头又放进了篮子。

    祝振国对这场景一点也陌生,上辈子高考比这场面是大多了,提起祝文远准备妥当的小篮子,往前站了站。一会儿考场中门大开,走出两个衙役,接着鼓声响起,进场的时间到了。祝振国是头也不回跟着走了进去。

    进得大门是一个大院子,院子对面坐着几个穿着官服的人,为首坐在中间的就是知县杨仁甫,也就是文广文远的座师,不出意外将来也是祝振国的座师。

    人列队等着唱名。叫到名字的往前走几步,然后衙役的检查与搜身。大华对于科举考试是极其严格的,要是作弊被当成抓住,轻的削除一切功名一辈子不准再考,重的打入大牢苦役或者充军。若是上下合谋的舞弊大案被查出来,那便是人头滚滚,大华四百年左右时候就出过大案子,上至一郡学政大人,下至知县,砍得是血流成河。

    等到祝振国上前检查,全场焦点立马被吸引了过来,一时间安静的院子突然发出许多低语,嗡嗡一片,知道知县大人喊了一句肃静才停下来。

    检查完毕一人领一个木牌子,穿过侧门便是一排排的平房,每间房子都只有两张桌子大小,三面是墙,一面开口,刚刚够一个考生坐在里面,旁边在放些东西。

    房间统一开口一面便是小道,会有衙役来回巡查以防舞弊。、;;,,!!

第十八章 童生第一() 
第十八章童生第一

    待众考生坐定,又有差人检查木牌与身份,看是否对入座,防止代考。再有鼓声之后开始发放试卷。

    祝振国拿起试卷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七八页大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蝇头小楷,所以答题也要是蝇头小楷,既要答得对,也要答得工整。

    祝振国先放下试卷,从小篮子里拿出砚台,又拿出石墨,加了些清水,慢慢研磨,古代考试,磨墨都要耗费不少考试时间。

    待得墨水研磨完毕,拿出一支细小毛笔舔了舔墨汁,开始答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两个时辰,四个小时,笔不停蹄,直写得人晕晕乎乎。之前祝振国还想着这小儿科,一会儿做完还能提前交卷,哪想到祝振国太小看这时代的科举了,即便是对书经滚瓜乱熟,但这要答的题量也实在是有些多,也是避免有人蒙混过关,更是考察学子彻底的学识。也难怪当初祝文斌童子试没有考过。

    途中有人如厕也只能是挂一个小牌子等候差人带领,真是如厕都是跟着进去看着。考试到了后半段已经是人抓耳挠腮的时间了,做得出的就是做得出,做不出来的想破头脑也难以想起来,还有人默念入神背出声来,立马就有差人过来警告。

    祝振国一直埋头苦写,墨完了又赶紧磨墨,一手小楷也是颇为漂亮,整齐端正,当写完试卷,刚刚休息一下子,准备回头检查一番,铜锣声已经响起。

    人全部站起来停笔不动,有人还想多写,早有差役上前阻拦呵斥。待得差人把试卷都收了上去,才有人来安排考生有序退出考场。

    试卷收去之后直接就有人把试卷用针线缝起来,然后用厚纸张把写有名字与码的地方糊起来,还有人专门检查试卷上有没有什么特殊记。一切都是防止有人舞弊,阅卷的人也看不出来哪份试卷是哪个考生的。

    祝振国出得考试院的大门,抬头看看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一阵头晕眼花,文广文远二人也马上迎了上来问道:“国儿考得如何?”

    祝振国真真是累坏了,言语简单道:“侄儿应该是必中了。”祝振国虽然考得辛苦,但是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必中就好,咱们回家。”祝文广一把抱起祝振国道。旁边祝文远也是接过祝振国手中的小篮子。众人簇拥着祝振国便是往家中行去,一路上是欢声笑语,只是祝振国没有说话,趴在祝文广的肩上,实在是有些累了。毕竟还是一个六岁孩童的身躯。

    穿过店铺进得内院厅里,酒菜已经准备好了,热气已经比较少了,显然是早就备好了,都有些凉了,不过还是高秋季节,天气还比较热,也勉强可以吃。祝振国自己先入主座再安排众人做好,提起已经满上的酒杯道:“今日国儿考试顺利,预祝国儿考得童生,齐干这杯!”

    众人叫好,满饮了杯中酒,祝振国显然是不能喝酒,等到众人喝完坐下道:“多些叔叔伯伯们的祝愿,孩儿定不教人失望。

    场面话说了几句就开席了,众人吃吃喝喝,也是夸赞一番,接着就没有祝振国什么事了,祝振国下了桌子端着碗筷到旁边矮几小椅子上坐下,矮几上吃饭的是云家兄妹,自己跟这兄妹两人已经稍微熟络了起来,坐下便道:“今日我去考试,定然是考中了,这童生考试真是简单。”

    今日小怜吃饭倒是与刚来不同,显得优雅客气,听到祝振国说话便道:“公子真是厉害,这次考试肯定话下。”

    小怜心善,虽然不知道祝振国读书水平到底怎样,但是听到祝振国这样子说,也就附和一下,也让祝振国开心。旁边云书桓却是直率说道:“公子信心十足,但是也不能小看了其他学子。”

    祝振国也不与小孩子计较道:“过三日便知晓了本公子大才了,不说第一,前五名是有的。”

    云书桓自己也是读过书的,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信,但是毕竟现在是下人了,能过多与主人不高兴,免得主人不开心。说道:“那公子平日里肯定是用了苦功,以后我也随公子多读书。”

    祝振国也不是小气之人道:“也好,以后书桓就做个书童,以后读得好公子也送你去考试。”

    听到这话云书桓心里一黯,表情也暗淡了起来,祝振国不明所以,看到云书桓这样表情也不说话,端起自己的碗扒了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