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颂音辞(清穿空间)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风颂音辞(清穿空间) 完结-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妃察觉到注视着她的目光,循着望过去后,心神莫名跳了一下,那直视她的目光未曾躲闪,反是变得似笑非笑而略带嘲弄,再看时那目光溜到了十四家的身上,她猛地生出恼怒,却不得不十分不甘愿地开口:“你们三个也坐吧,生儿育女的都不容易啊!”

宁楚格和李氏惊讶之色一闪而逝,想来这么快能坐下,确实出乎她们的意料了。

徽音毫不客气地抱着穿戴整齐的默默坐下,随后淡淡含笑道:“谢娘娘赐坐,本以为十四阿哥家的不懂尊卑嫡侧,刚刚还担心会带累了娘娘呢,没想到却不是如此。”

十四阿哥与十三阿哥一处长大读书的,可前年封爵时却没他的份,至今还是个光头阿哥,即使再得“圣宠”,也比不过亲王之尊,更何况徽音比谁都清楚那份圣宠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该说的时候当然不会忍着。

听到这话,气氛马上微妙起来。乌喇那拉氏敛目坐着,宁楚格和李氏眼中皆是流光闪烁,十四阿哥的嫡侧两妻脸色骤变,有些坐立不安,反应最大的莫过于主位上的德妃。当年那场明着处处为她考虑、暗地里句句定她罪名的难堪,她一直视为耻辱,眼下重新提起,她只觉得脸上被狠狠掌掴了几下,还是当众被打的那种。

除徽音之外,雍亲王府这边的女人、嬷嬷没有不佩服她的,虽然,她们中很多人都不晓得当年那件事的□,可就凭着敢在新年时暗指皇妃婆婆没规矩这一点,整个大清就是独一份的。

“嫡额娘,额娘,让女儿带弟弟妹妹出去玩会儿吧!”颜颜打破了一殿的沉寂,笑着起身道,她自幼得皇上太后宠爱,没有先问德妃也无人敢说什么不是,而且前些年她常在宫中时,德妃对她做的那些事……也不是无人发现,德妃心虚之下,自然不会当众指责她没有礼数。

颜颜手里牵着的是六阿哥弘晷和四格格璎珞,另一边的弘时牵着的是四阿哥弘晡和五阿哥弘晤,最大的琦玙站在自家额娘后面,弘昈被徽音抱着,今儿只有还是婴儿的八阿哥弘暕和六格格没来,弘昀跟在胤禛身边,而且以他的年龄,也不适合跟着女眷了。

“去吧,照顾好弟弟妹妹。”乌喇那拉氏问询似的看向德妃,得到那僵硬的一点头后开了口,内里却快意地笑了,能看到这个以婆婆身份没少给整个雍亲王府没脸的女人吃暗亏,她可是高兴得很!

琦玙低声叮嘱了弘时两句,没有跟着弟弟妹妹出去,她已经到婚龄了,像这种场面是必然要参加的,所以不能像年幼时那样躲出去了。弘昈太小也没有出去,他安静地坐在徽音腿上,一双眼睛看着殿里的人和物,小脸上没有什么大的表情,却也不会显得笨拙,反而让人觉得乖巧非常。

“这是老四家的小八吧?听说至今没开过口?”德妃半晌压下心头涌上来的怒火和憎恶,继而皮笑肉不笑地道。

徽音意味深长地牵牵嘴角,只觉得德妃就是个欠抽的,典型的上杆子找不自在。

坐在徽音旁边的李氏背后不禁生出一阵寒意,赶忙低头遮掩了神色,宁楚格则不着痕迹地皱了下眉头,她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徽音,自她们能进宫过年后,徽音就不再进宫参加年宴了,一年到头见的次数不多,能出现这种表情的场合就更少了。此刻,她们才意识到,往日里小看了这位地位相同的女子,试想一下,能和一介皇妃对上,还无有退却的,又岂会是单单得皇上、太后恩宠那么简单?

“娘娘听谁说弘昈没开过口的?”徽音语气温婉道,特别点出了是德妃“主动听”而不是“谁嚼舌根”,紧接着她似强忍委屈地道,“这孩子生性安静,娘娘自是喜欢活泼的了,早知如此,今儿就不带他进宫了,累娘娘费神了!”

乌喇那拉氏、宁楚格、李氏,包括十四夫人完颜氏都忍不住瞧了眼上座的德妃。她们都是内宅争斗中过来的,这话里的意思听得清清楚楚,也明白一个“听谁说”和“谁嚼舌根”那是完全不同的含义,前者是主动打听,后者是被动入耳,德妃若是主动打听关于嫡亲孙子有残的传言,那就说明她不慈,还心怀歪念,有期待嫡亲孙子残疾的嫌疑。

除此之外,后面一句“自是喜欢活泼的”,更是说德妃不喜欢这个孙子,再配上徽音强忍委屈的模样,那所有的错就全部成了德妃的,可真真是一个左右不是人了!

德妃呼吸粗重,一双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她本还想着借那个哑疾的传言下下这贱人的气焰,谁知反而被将了一军,早知道就不该让这贱人进宫,也省得大过年的让她不痛快。

正在德妃缓过劲来要反击的时候,乾清宫那边派人来传话,说是时辰到了。德妃一股气堵在胸口,差点憋出内伤来,她不由得怀疑,这个贱人是不是算好了时候就想让她憋着火发不出来的?

可不管德妃怎么想,家宴还是不受影响地开始了。

让众人奇怪的是,雍亲王府家的八阿哥,一岁多点却得了皇上青眼,被抱到了御座之上,莫非又要出一个玲珑格格一样的皇孙不成?

不管下面的人怀着什么想法,康熙内里却分外郁闷,是他命人将默默特意抱上来的,所以明明这小子不太搭理他,也只得生生忍着,而且还要摆出很喜欢、很亲近的样子,要不是为了徽音手里捏的东西,他一介帝王之尊,何至于如此憋屈?

没错,康熙一直记恨着四十七年徽音的逼迫威胁,不过他懂得忍耐、等待时机,虽然知道默默粘着徽音,但是除了这个有爱新觉罗家血统的孩子,再没有更好的人选能够触碰到徽音掌握的那些势力。玲珑早年太天真,只卖了亲额娘这一点,徽音就断不可能交给她什么势力,康熙能够感觉得出来,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还有希望摸到徽音的老底,如果是别人……恐怕她宁可全部毁了也不会留下半点。

所以四十七年底,康熙考虑良久,叫来了胤禛,嘱咐他要一个徽音的孩子,不拘男女,若是女孩更好掌控,若是儿子也无妨。不管这个孩子是怎样的,康熙在还未生下来的时候就打定主意要亲自教导,教成一个倾向于爱新觉罗家的孩子。如今默默又是个亲近额娘的,康熙的这个想法就越发坚定了。

反正老四府上的孩子都是两岁离开额娘身边,康熙想着到时候他接到身边抚养便是。

默默左右看看,都是些笑得假假的陌生人,见不到自家额娘,小家伙没精神地垂着脑袋,再看到旁边自称是他皇玛法的人拿着点心之类的逗他,起初还能静静看过去,时间一长就不行了。默默忍不住的时候扁了扁小嘴,一副将哭未哭的可怜模样:“我要额娘,额娘在哪儿?”

吐字清晰,嗓音好听,说话间那小小的孩子已经自己从康熙身边站了起来,一双漂亮的眼睛四处寻找,却不曾嚎啕大哭,只是努力地找着。

人人都注意着御座这边的情形,这一幕自然看到了,离得近一些的甚至将那一声听得真真的,不由得在心里嘀咕起来:谁说四爷家的八阿哥不会说话的?这消息也太不可信了!

康熙面上含笑吩咐奶嬷嬷抱了默默下去,暗中却深思不已,心头莫名多了几分不安,这样亲近徽音的孩子,真的能收拢到他这边吗?

大人间的相互算计,重回自家额娘身边的默默是不知道的,他一看到徽音便绽放出笑颜,暴露出四颗小牙表达着内心的欢喜。

总体来说,这个年宴过的还是凑和的。

……

康熙五十年正月底,康熙点了三至十七的所有皇子,以及满汉重臣浩浩荡荡去渤海湾阅兵了,由于地方不远,政务什么的送过去也行,所以除了加强些京城的守卫,旁的倒没什么了。

这次阅兵,被大清帝国称之为“海东青”仪式,在后来的历史上,成为了大清帝国军事崛起的标志,被无数满人引以为豪。据说,这次阅兵中,康熙皇帝站在大清第一艘旗舰上用双筒的军事望远镜观看了全程,随行的皇子大臣亦是掩不住的震惊,由于那艘旗舰名为“海东青号”,因此这次阅兵便以此为名,载入了史册。

本来看到特意设置于海面上充当战略目标的渔船,被旗舰周围的护卫舰上的大炮轰炸粉碎时,康熙是喜形于色的,谁知负责指挥的将领在演习之后复命时,却单膝跪地请起了罪,说是轰炸失误,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请皇上降罪处罚。

这下所有人面色都惊异了,敢情这还不是最佳水平?结果康熙细问一番才知道,今日的演练比平常失了些准头,时间也拖得久了点,按他们定下的军规,是要加重训练的。

不过这个规模不大的海军给众人的刺激还不算最大,下了旗舰上岸后,他们竟然见到了三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直亲王、理亲王和十三贝子,于是,除了康熙以外,大家都懵了!

胤禛同他的兄弟们一样,震惊、迷惑、惊疑、深思……完全不足以描述出内心的万一,不过他还有一些惊喜,本以为十三弟还在受罪,谁知这小子居然在这里,随即他又多了些忧虑,皇阿玛藏得如此严实,是不是有意让十三弟……?

阅兵仅仅占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圣驾就返京了,随同的还有一些年轻的面孔,均是这一次脱颖而出的军事人才,有海军,也有陆军。而胤禛,却被康熙留了下来,对外说是有些天津的差事,可实际上是胤祥私下求了,才得的恩典。

二月下旬,胤禛告别十三阿哥,从天津踏上了返京之路,而京城的莫璃却因事离了京。

京城之地,乃是大清最重要的城市,道路也是四通八达,可这样的大城市周边,总有些地方是荒芜人烟的,就比如胤禛回京必经的一处官道,也比如莫璃慢悠悠晃过来正巧路过的地方。

“四爷?”莫璃表现出了惊讶,她要去办徽音交待的事,明明到京城的路那么多,他们居然还会遇上,要不要这么巧合啊?

胤禛眸光微顿,眼神沉了沉,淡淡开口道:“这条路返京最快。”若非十三弟说了,他还一点都想不到,这个出身低微、气势不弱的神秘女子,拥有极高的军事能力,那练兵的手段、陆陆续续说出来的战策,无不让人心惊佩服。今年的阅兵真是给了他莫大的喜悦,十三弟直言衷心,又在这支海军中有一定地位,如果大哥和二哥真的如徽音所说的那样被“流放”,即使皇阿玛再派谁到海军中,他也无须担心了。

“四爷说的是。”莫璃只带了一个随同办事的人,笑着应了一句就打马准备离开。巧遇而已,没必要放着事情不做,上赶着凑上去,虽然徽音要她做的事不急,但是头先年氏那档子事她还没忘,若非这男人,徽音也不至于那么危险。

胤禛目送莫璃策马与他擦身而过,什么也没有说。他现在不清楚皇阿玛和徽音所做的事,但是莫璃一人造成的影响,他却是从十三弟口中听到了,不同于十三弟,他除了觉得震惊还有怀疑,甚至还有猜忌,假如没有徽音,他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了莫璃。

一旦涉及兵权,这就成为了帝王大忌,毕竟……没有一个掌权之人希望出现下一个宋太祖!

马蹄声渐渐弱下去,胤禛闭了闭眼,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真糟,可偏偏他还不能去查去问,刨除感情因素,他现在最庆幸的就是,徽音嫁给了他,而且不会伤害他,否则那才是最糟糕的局面!

“走吧!”胤禛吩咐一声,踢踢马肚子让周围的侍卫继续赶路。

意外,也许从来就是突然地、不可预测地出现的。

胤禛此行带了三十个侍卫,又因为天津离京城近,差事不是很危险的那种,所以护卫上不似往日那样严密,不知是不是这个情况漏了出去,才引得有心人钻了空子。

刺客从隐蔽的地方冲出来,将胤禛一行人围了个结实,也不说什么话就提刀砍,目标正是被侍卫们护着的胤禛,更危险的是,刺客外围还有伏击之人瞄准放箭,不过几息已有四五个侍卫断了气息。

“尔等何人?”胤禛放声质问,眸子、脸色冰冷得可怕,平日里内敛的气势也尽数外放,心里却已闪过了几种念头,圈出了几个有可能下手之人。

暗箭加刺客,分明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不,是要将胤禛赶尽杀绝,所以根本没有人会回答他的问题,即使因他的气势动作稍有停顿,却并未退却罢手。

这边厢打斗激烈,情势也万分危急,而走远不久的莫璃,凭着敏锐的感官,捕捉到了这异常的动静。

“沂尘,你听到什么了吗?”莫璃皱眉问道,同时侧耳仔细倾听着。

“是打斗声,想是遇袭了吧!”十六七岁的少年,笑眯眯地答话,那年轻的眉眼间掩藏的是让人防不胜防的奸滑。他是徽音她们亲自教导的最后一批孩子中的一个,如今经营的是直隶境内的一家中型粮店,外表看着和善,实则却是粮食贩卖一行中的少年奸商。

“走,过去看看!”莫璃面色一变,调转马头驱使它小跑回去。刚刚过去的只有那位大爷一行,看来是被刺杀了,不晓得是哪个干出来的事。

沂尘紧跟其后,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莫老师会去救那个像是贵族子弟的“四爷”,不过恩师都过去了,他自然也是要跟着的,凭他的拳脚功夫,虽然救不了人,但是当累赘却不大可能。

还未靠近就看到了稀疏散着的兵器箭矢,莫璃换了左手拉住缰绳,右手已经探向了小腿,策马直冲过去,抬手就是“砰砰”几声枪响,沂尘坠在后面难以置信地望向朝黑衣人的包围圈而去的恩师,他没看错吧?莫老师居然随身带着火铳,还是可连发的、小巧到可藏入袖中的那种?

眼看着马上要杀掉最后护着胤禛的侍卫,刺客却被突然策马而来的女子弄得一乱,再加上那无迹可寻、威力强大的暗器,立时有点乱了,不过没多久,其中两个镇定的刺客挥刀砍向马腿,只听得马儿高声悲鸣,前腿已被削飞了一半。

莫璃随着马身向前倒去,她当机立断脱出马蹬,就地几个翻滚,单膝着地爬起来就放枪射杀刺客,近处的一解决,马上站起身靠向几步外的胤禛。

“没事吧?”莫璃枪法极准,一枪一个扭转着眼下被动的情况。

胤禛喘息几下,握着刀的手紧了又紧,自发地移到了来人身边:“嗯。”

刺客眼见近身不得,那暗器他们也躲不过,悄然向后方伏击之地打个手势,暗箭顿时密集了起来,剩下不多的几个侍卫又有几个倒下了。

沂尘拳脚上还行,但是挡箭就不在行了,捡了把刀手忙脚乱地自救着,好在他离刺客的目标尚远,飞过来的也多是流箭,否则早被射成刺猬了。

“我靠,真他妈的无耻!”莫璃同样只擅长近身格斗和热武器,像这种看不到弓箭手的情况,她也是无计可施,时间一久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胤禛听到这粗口,不由得瞥了眼旁边一脸恼怒的女子,手下却半分未停,挥刀挡去了四面八方射过来的暗箭,但是他毕竟是皇子,骑射虽是必修课,到底不是专精专练的,更何况是这般情况,如今不过是暂缓之计罢了,若没有救兵,恐怕……

“小心!”莫璃忽地惊呼一声,闪身挡到了胤禛身前,她唇角一掀看着砍落背后箭矢后转身的胤禛道,脸上的表情糅和着英气和痞气,“你可不能死呢!”语罢之际,她的身子像是受力一样向前倾了一下,面色已是刷白如纸。

胤禛墨眸中光芒闪烁,视线下移几分就看到了两支染血的箭矢,从莫璃的腰腹和胸口透体而出,那长度足有两三寸之长。他眼神震动深沉,未握刀的左手无意识地伸出去想要扶住面前似要倒下的女子。

突然,几道白中含着蓝紫的光芒极快地飞掠而来,比刀剑更锋利地横贯四周,那股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