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富年代-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人抱得美人归(2)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梅舒和何家全闪电结婚,给了孙洋当头一棒。 
眼睁睁看着梅舒投入了何家全的怀抱,痛失所爱的孙洋心如刀绞。 
孙洋以前的恋爱都是无疾而终。 
一个个花骨朵般的女孩在他生命中匆匆而过,他从没有放在心上,就像是小孩子手中的玩具,过了新鲜劲之后,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了。他甚至千方百计躲避女孩子的纠缠。 
只有失去的东西,才会显得珍贵,何况孙洋对梅舒一往情深。 
一个美好的女性是男人提前实现的天堂,梅舒是人生为孙洋准备的最丰美的盛宴,可还未来得及品尝,就成了他人盘中餐。 
不管孙洋有过多少次浪漫的经历,他还是难以吞下被人横刀夺爱的苦果。 
梅舒和何家全结婚的那天晚上,孙洋踅进了一家冷冷清清的酒吧。 
他一个人要了瓶烈性白兰地,一杯接一杯倒进嘴里,那苦涩辛辣的味道浸入他的唇舌嗓,让他的心头之火越烧越旺。他一个人喝得烂醉。 
现在只有不省人事,才能减轻他心中的痛苦。   
繁华事散逐香尘(1)   
世上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 
日复一日的狱中生活已把何家全磨得心平气和。 
起初,何家全还抱有一分幻想:贝铃集团家大业大,自己会很快被保释出去。日子一长,何家全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 
只有在狱中,人与人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不管你是高官,还是显贵;也不管你是贪赃枉法,还是杀人越货;更不论你是罪有应得,还是觉得自己是千古奇冤……在这里都是一名囚犯。人的社会属性已经没有了,画皮已被剥去。你只是一个赤裸裸地需要改造的犯人。入狱第一天,看着那粗糙的饭食,何家全没有一点食欲,整整一天粒米未进。 
同监舍的犯人问他:“怎么,还想着外边的山珍海味呀。” 
有人打趣:“他是肚里的肠油还没有刮干净呢。” 
果然,经过一夜的饥肠辘辘,何家全胃口大开,捧着一大碗糙米饭吃得津津有味,细嚼慢咽,又像小时候一样能嚼出白饭的香味了。 
何家全是个有点洁癖的人,在外面衬衣每天要洗,还要熨平整才穿。 
一进牢里,灰头土脸,哪还有这份讲究? 
狱中人说的最多的一句口头禅是:“别忘了,这是在坐牢。” 
当何家全被拉出去剃头的时候,早已没有了“讨回眼镜时”的理直气壮。 
看着自己一头黑发被一绺绺的剃掉,悄无声息的落在地上,何家全仿佛看到了自己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一部分,已经随风委地无人收。 
剃光头和穿囚衣只不过是给囚犯增加一个外在的统一标记。但这不是受戒而是受罚,没有一丝一毫的神圣感。 
监狱里最日常的工作是手工做塑料花,就是在“申星号”海轮上孙洋送给梅舒那种塑料花。再一次在狱中看到色彩艳丽十分逼真的塑料花,何家全差点晕了过去。 
他一下子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手一步步牵引着他走向这座监牢。 
那船上的塑料花是不是前生已经做好,单等着他来上钩? 
这狱中的花朵是不是再过几十年都还会有人做下去,而那时的何家全又会身在何方? 
一束塑料花看上去平平常常,做起来却十分繁琐,从拆叶、做花到上枝插花……每束花都要数百道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何家全对做花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再加上心不在焉,手指动不动就被包在塑料布花枝里尖锐的铁丝扎得鲜血直流,血珠滴在花上,愈增添了花朵的鲜艳。 
其实,让囚犯做花是一个天才的创意,无论江洋大盗还是混世魔王都得安安静静坐下来,一枝一叶细细安插。任凭你有一言不和拔刀相向的火气,也会被层层叠叠没有一丝生息的塑料花叶化解得无影无踪。 
何家全不抽烟,难以享受到狱中囚徒们的乐趣。 
为了能抽上一口烟,没有烟的囚徒会低三下四对别人赔笑脸。 
只是为讨那么一口烟抽,会眼巴巴地望着别人手里的烟屁股,待别人扔在地上余火未熄的那一瞬间,马上捡起来狠狠吸上一口,然后把那最后一口烟全部吸入肺中,慢慢闭上眼,让烟在肚里打个转,再缓缓吐出来,一进一出,回味无穷,赛过活神仙。 
每天上午和下午,有一个小时的抽烟时间。 
但这里最珍贵的是火而不是烟,“易过借火”在牢里是不适用的,牢房里不能留火种,要等管教来开火,有时候管教因学习或开会不能准时来开火,瘾君子们会等得抓耳挠腮,呵欠连连。 
浮沉商海这么多年,何家全只知道一味经营生意追求财富。 
俗话说无商不奸,在狱中,何家全才开始反省自己,但究竟是哪一次商场争斗中的出招踩着了地雷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何家全晚上睡得很浅,纷纷攘攘的梦境扰得他心绪难宁。苦闷之余只有在梦里回味昔日的荣光。 
翻来覆去都是外边的繁华世界,衣香鬓影,香车美人……隐隐约约之中,何家全浮起一阵生理上的冲动,来势凶猛,不可阻挡,一发不可收……过度的商场奔波,已使年过三旬的何家全睡梦中很少有这种生命力的喷发了,没想到在狱中又恢复到生命原始的状态。 
狱中最难熬的是百无聊赖的时光,没有活干,没有人睬你,只有静静地蹲在监牢里一分一秒地数时间,而时间仿佛凝固了,一动不动。 
何家全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度日如年。 
其实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样的,情绪不同对时间的感觉也不同。 
梦里乾坤大,牢中日月长。 
何家全记得原句是酒徒的感慨:“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稍加改动,用来描述囚徒的心境再恰当不过了。 
人的意志力是有极限的。何家全被折磨得心乱如麻,又仿佛有万箭穿心,让他烦躁不安。何家全终于伸出了自己的手: 
“请让我抽口烟。” 
往事在烟雾中袅袅飘散。 
恍惚之中有一首旋律在何家全的心头浮起。 
菩提虽不是树啊 
明镜亦非那个台 
谁说由来无一物 
怎的你就染上了尘埃 
洗完了还要洗 
拜完了还得拜 
额头磕开花 
把心掏出来 
跳进黄河里   
繁华事散逐香尘(2)   
龙门前面摆 
杜鹃啼血到天明 
精卫衔石填沧海 
菩提虽不是树呀 
明镜亦非那个台 
谁说由来无一物 
怎的你就染上了尘埃 
何家全第一次感到音乐的魅力时还是个少年。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还在上海的大学里读书。一个雨后的黄昏,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栀子花的香气。他独自一人穿过校园礼堂前那一片绿茵茵的草坪,准备去图书馆自修。忽然听到一阵低回抒情如怨如诉的歌声: 
春天的花开, 
秋天的风, 
以及冬日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 
年少的我, 
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 
这是何家全第一次听到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 
他收住脚步,举目望去,一位长发的校园歌手正在冬青树下抱着吉他自弹自唱。 
歌者的声音穿透力很强,在寂静的黄昏,那略带沙哑的歌声直抵人心。 
以前一直沉浸在书海里的何家全,有什么隐秘的角落被强烈地触动了,丝丝缕缕缠绕心头,挥之不去。 
从那以后,仿佛被人从沉睡中唤醒,生活一下了变得斑斓起来。而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 
负笈上海滩五年间,何家全最奢华的举止要算有一次逃课到城里去听柏林交响乐团的访华演出,音乐可以使人心潮澎湃,而何家全的人生也开始澎湃。为了强抑心中的波澜,何家全决定去海边散散心。 
上海虽然号称濒临海上,但没有一处像样的海滨。 
瑟瑟秋风里,何家全一个人坐了三个小时的长途车去金山看海,那里的大海波涛汹涌,惊涛拍岸。 
海岸边的防波堤是嶙峋的水泥石桩石柱,密密麻麻,挤成一堆,宛若洪峰前手臂相挽众志成城的勇士人墙,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抵挡得了大海的反扑。近海观潮,何家全的心中仿佛掀起了万丈波涛。 
何家全是在风浪稍息后出海的,渔民的小船荡向大海的波心,船渐渐驶离上海,驶向一座叫嵊泗的渔岛。 
在那座小岛上,何家全遇到了自以为是世上最美丽的海滩,也度过了人生最宁静的一段时光。 
每天的黄昏,何家全都去海边散步,暮色四合时,何家全的耳畔总是响起小夜曲的旋律。 
海上归来,何家全便南下广东打工,沉溺商海,日夜搏击。 
一晃十年,何家全竟然没有去听过一场音乐会。只有出门远行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时候,才把音乐开得震天响,过一过耳瘾。 
虽然买了一套价格不菲的音响,何家全却很少能在家里安安静静完整地听完一张CD。那套摆在书房里的音响长时间没人摆弄,竟哑然失声。   
醉翁之意不在酒(1)   
何家全是创造名牌的高手。 
他认为所谓名牌就是比别人卖得贵,比别人卖得好,且比别人卖得久的产品。 
名牌是人创造出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天讯随身听是何家全创名牌的第一步,他把商业信誉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家用电器与进口货最大的区别就是产品质量不稳定,这与工业整体配套能力和整个社会的质量意识有关。 
何家全一再责令生产主管欧阳成加强质量控制,但依然有千分之三的返修率,出货的数量一大,这千分之三也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何家全要求所有的经销商都承担起售后服务的责任,在每个城市中心都建立了天讯产品维修中心。为了不给消费者造成天讯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印象,后来全部改名为天讯产品售后服务中心,对产品质量的小问题要当场予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就包退包换。维修网络的支出费用大部分由天讯总公司承担。经销商把产品卖出去后,利润就实现了,最怕消费者来找后账。何家全此举,彻底解除了经销商的后顾之忧,等于在经销体系中加入了润滑剂,每一级经销商卖天讯产品都很起劲。同时,也使天讯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与余世杰的关系营销不同,何家全走的是品牌营销的路线,他很善于建立属于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这以后成为他的一大财富。 
天讯一步步走向辉煌,渐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势。 
天讯的成功引起了日本索尼公司的极大不安。 
但日本商人对中国的市场并不熟悉,他们不知道是谁以何种方式在卖自己的产品,货从哪里来的,消费者的构成如何。他们总觉得中国市场是个巨大的黑箱。 
负责中国市场的索尼亚太区总裁佐滕被从香港紧急召回日本。 
正是日本列岛风光最美的春季,佐滕却无心观赏盛开的樱花,心事重重回公司总部述职。总裁小林美治亲自召见了他。佐滕心怀愧疚深深地向老板鞠了个躬。 
“我对不起社长的栽培,愿接受公司的处罚。” 
佐滕坐镇香港,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自从天讯随身听问世以来,索尼的销售额直线下降。 
“召你回来,不是向你问罪,而是想搞清楚中国大陆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天讯公司抢占了我们绝大部分市场。” 
“我看过你呈送的报告,但天讯成立还不到两年,是鹿港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小企业。天讯随身听完全是索尼的翻版,怎么会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天讯给渠道留的利润非常丰厚,对终端的掌控能力很强。” 
“看来,这种威胁一时还难以解除。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 
小林美治似乎想起了什么,他按了一下呼唤按钮,对行政秘书吩咐道: 
“我下个月访问中国,请知会中国贸促会,我想调整一下行程,增加访问鹿港市的内容。同时向新闻界放个风出去:索尼有意在鹿港市投资。” 
“佐滕,届时你从香港赶到鹿港市加入我们的代表团。现在,你可以回去了。” 
看着佐腾唯唯诺诺退了出去,小林美治立即唤来中国情报课课长麻晃下达指令: 
“麻晃君,请你就鹿港天讯电子公司做专题情报搜集。举凡产品市场、企业核心人员等所有情报都需要,越详细越好。” 
小林美治率领的访华团阵容十分强大,他特意邀请了自民党一位元老级的国会议员随团出访,更加重了代表团的分量。 
在北京,他们广泛会见各界人士,照片频频见诸报端。 
鹿港是小林美治访华的最后一站,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 
周子强书记亲自在鹿港大酒店设宴为小林美治接风。 
“这是我第十四次访问中国。我非常喜欢美丽的鹿港,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日建交之前,我们株式会社就开始和中国做贸易。这次访问鹿港,我希望既能开花又能结果,推进中日友好。” 
小林美治的答辩耐人寻味,含金量很高。 
周子强书记非常希望能吸引日本的跨国公司在鹿港投资,这也将是自己的一项政绩。他满面春风把余世杰介绍给小林美治,小林美治发现周子强书记和余世杰关系非常默契,极力推崇余世杰,称他是鹿港的经济能人。 
小林美治对天讯随身听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第二天余世杰邀请小林美治参观天讯电子工业公司,由何家全详细介绍了公司概况。 
政客隐退之后,商人就直截了当多了,小林美治提出了合资意向。 
余世杰则大讲他的政治经济学和公关营销,听得日本人云山雾罩。 
余世杰话锋一转:“这些招儿你们学不来,学了也没有用。我不理解,你们推销大人们看的电视机,为什么也要用小孩子来做广告。简直是对牛弹琴。以这种方式销售索尼的产品很难像天讯电子一样卖得好。” 
小美林治从容应答:“孩子迟早会长大的,我们将会拥有未来。目前我们索尼营业额是天讯的五百倍。”   
醉翁之意不在酒(2)   
何家全插话道:“五百倍要算上索尼全球的销售额,但在中国大陆,如今索尼远没有天讯的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这正是我们需要合作的理由。” 
“合资之后,我们用什么品牌呢?”何家全很关心这个问题。 
“当然是索尼,不过我们也可以出资购买天讯的商标。” 
谈判的间隙,何家全悄悄问余老板:“余总,您准备卖掉天讯吗?” 
“这要看他们出什么条件了。” 
“日本人的目的是要吃掉天讯。” 
“恐怕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如今的生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太拘泥。跟日本人谈判的事我就全权交给你了。” 
余世杰的经商之道是唯利是图,在一买一卖之间会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再者说,这是周书记亲自牵线搭的桥,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一定要尽力促成此事。 
何家全则不同,他把天讯视若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听说余老板准备把天讯卖给日本人,他是一百个不愿意。但这是余老板亲自交代的任务,他又不得不和日本人应付周旋。 
日本人不愧是天生的谈判高手,他们很有耐心,派出一个又一个代表团来鹿港坚忍不拔地和何家全讨价还价,商讨合资的细节,经过一轮又一轮地商业谈判,日本人在彻底摸清了天讯的底牌之后,渐渐放慢了节奏。 
麻晃参加了后来的谈判,在综合了中国情报课全部有关天讯的情报之后,他向董事局提供了一份报告。 
结论是天讯的产品没有优势,只有营销网络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天讯遍及全国的营销网络都掌握在何家全一个人手里。要想让索尼的产品占领中国大陆的市场,与其和天讯合作,不如和何家全合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