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杏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开杏林-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怎么这样说大想哥哥?他比你可好多了,这么好的事情都不告诉人家”肖凌零反问了一句,“人家当然说早知道了,就猜哥哥想给我一个惊喜。”

  

“是啊。”韩端点头含糊道,“你丫头可别乱说。”

  

“真是人家的好哥哥,跟你住一块儿凌零好开心呢,我想她一定会表现得很乖。”肖凌零只顾高兴,可不会想那么多。

  

韩端悄悄松一口气,还好没穿帮,事已至此,当然还是趁机谈好条件:“凌零,搬过来跟哥哥住可有要求的。”

  

“你说。”肖凌零难得显得很乖巧的点头,尤其语言和行为上都如此表现。

  

“跟我住在一起,第一不许恶作剧。”这是首要条件,也是韩端最担心的。

  

肖凌零用力点头。

  

“第二,干家务活不能偷懒。”

  

肖凌零仍然点头,嘴里却道:“哼,你不定有人家勤快呢,到时把家里搞得跟猪窝似的还不得人家打扫。”

  

韩端板着脸不答:“第三,不许太好奇,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问。”

  

这个也要说在前面。

  

肖凌零微微点头,已经露出了点不以为然,哪有这么多秘密可言:“哥哥,那我只有一个要求,你要能做到,我什么都答应。”

  

“噢,你还有条件,说来听听。”韩端剑眉一挑。

  

“不许哥哥带女朋友们回来住,要不就没人家就没地方了。”肖凌零盯着韩端,看他愣神,又小声加了句,“当然,得到零儿的许可是允许的。”

  

韩端一听大笑,这丫头,还这么多鬼心思,揪了一把凌零的小鼻子:“死丫头,还女朋友们,你当我是搞收藏的。好,答应你,反正哥哥甭说女朋友们,连一个也没有。”

  

“啊―――?”肖凌零夸张地张大了嘴,“不会吧,中洲大学的女生不会这么没眼光吧,哥哥这样的人材居然会没人追?”

  

“去,别捣乱,乖乖听话,搬家时你才能一起过来,否则就住宿舍。”韩端被说中短处,老脸上过不去,只好仗势压人。

  

“好吧,哥哥,不如我也出钱,咱们租个大点的房子吧,住起来也舒服,省得别别扭扭。”肖凌零的小脑袋又有想法。

  

“不行,想过来就得听我的,你是来学习的,又不是来享受的。让你出来是为了好好学习。钱的问题,哥哥当然能解决”韩端大声反对。

  

“好吧,听你的就是了。真小气。”肖凌零无奈地低下头小声嘟囔着,“啰啰嗦嗦快赶上老肖了。”

  

“什么?”见凌零表现很弱势,韩端追问一句,他平生第一次感到,这个小妹妹不再像记忆那么可怕。

  

“没什么,人家说哥哥真好。”

  

韩端知她撒谎,见那好看的小鼻子两边皱出了几道细纹,忍不住又在上面按了一下。

  

“哥哥讨厌死了,跟你说过多少遍,不要捏人家鼻子,会变丑的。”事情谈妥,肖凌零没了顾忌,大声反抗叫出声来。

  

…………………………………………

  

钱的事没落实,倒是想拿来应付刘想的话变成了现实,唉,还想落个清静呢,没想到把这个惹事精给弄来了。

  

筹钱租房,为生活开销,这是当哥哥的份内事情,肖叔叔虽然对自己视同己出,但自己也是堂堂男儿,花他的钱会觉不爽,即使他确实有钱,不在乎这么一星半点。

  

韩端也想过上富足的生活,好让辛苦了半生的父母下辈子能轻松些,过上舒适的生活。

  

就目前而言,肖叔叔就是他超越的一个榜样,如果花他的钱那还有什么意思。这正是他一力承担的主要原因,可如此一来,负担想必更要重了。

  

还不知道写的那本书有没有机会出,就算侥幸在何老的帮助下过了,未到手的钱就是未知数,如果太少就成了杯水车薪,派不上多大用场。

  

从那天拿走了自己的草稿,后面几个早上老人家都只字未再提起,韩端虽然着急,也不好再问。

  

……………………………………………………………………

  

几天过去了,肖凌零开始了为期一月军训,往医学院这边跑的机会少了。学校也在这个时候下了通知,要求准备不住宿舍的学生到管理处签合同。

  

韩端很高兴没有被“拒签”,拿到合同心里挺美。合同上无非是什么不住校期间,发生问题所有后果自负之类的话,如果不是自己闹的那事,说不定别的同学也不用费这等周折。

  

没什么说的,韩端赶紧签下不平等条约出去租房子,晚了可就没合适的了。

  

现在搬出去住,趁凌零军训没结束,他还可以过上几天个人天地。

  

韩端填表时,发现刘想的名字紧跟着登记在后头,原来他也提出了校外居住的申请。

  

韩端急火火地找房子,刘想跟着他在后面跑,却不关心自己也要租房。

  

韩端心里纳闷,这小子还是跟没事人一样,问他也不答,既然要出去住,怎么不急着找房呢,不赶紧下手,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好房就没了。

  

想到以后不能住在一起,韩端还真是挺遗憾的,但为了自己练功方便是没法的事儿,也就不好问刘想怎么打算的。

  

最终相中了一处离学校近,价格又相对便宜的房子,交上了押金和三个月的房费,韩端口袋里的流动资金就所剩无几了。如果再没有新的资金“注入”,以后的吃穿就成问题了。

  

虽然每晨见面,何老从拿走稿子却只字未再提。韩端忧心如焚,却不好赶着问。

  

唉,钱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到了紧要关头不想都不行啊。

  

终于,在苦苦等了数天之后,何老总算在这天晨练之后给了回话,却又不说究竟,只要求周末到家里去一趟,好好谈谈他的作品。

  

行就不行,不行还得赶紧另想办法弄钱度日呢,等来这样结果,韩端颇为郁闷。
第十八章 心难自抑
    韩端心中略有忐忑,那天起得很早,也没吃东西就去了何老家。教授就住在学校旁边的家属区,路途并不远,但距离对他来说略微显有点漫长了。

  

给何老的稿子,写的关于杜老前辈的生平,韩端在图书馆里见过几本关于介绍杜龙事迹和医术的书,但大都以讹传讹,与事实有很大差距。

  

如今的影视剧,关于古代人的题材不知道演绎了多少遍,几乎有点声望的都被搞了数遍,近年已很少有新鲜的东西出炉。各方正在极力挖掘更有的素材,先师的这些事迹应该还是有些卖点的,想到要把杜龙的生平公之于世,韩端也说不清什么滋味。

  

据了解,也只有自己对先师的生平才是最有发言权的。写这本书的好处,一个是有可能得到急需的钞票,也可以让世人能够多了解真正的杜龙。如此一举二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在暑假里根据自己亲眼所见,又综合了各书上的评论,写下了这份手稿。

  

与何老的谈话中,知道他对杜龙这位几百年前的师长非常推崇,所以韩端斗胆才请他老人家过目,可能的话通过这位中医界的元老,把老前辈的事迹传扬出去,也完成自己隔数代弟子的心愿。

  

以前的韩端思想单纯,万万想不出这种近乎功利的念头,虽然出发点是好的。这个“暗渡陈仓”的策略,事实上也是“师父”灌输给自己的,正好拿来回报于他。

  

承认已经无形中受到了杜龙的影响,开始接受他行事的方式了,韩端暗中已经很坦然地将老人家叫做师父了,他私下里给杜龙的评论是聪明绝顶,但有一个不太敬的字眼会更形象,那就是“贼”。

  

“礼多人不怪”,师父是这么传给他的。上医学预科时,跟刘想到关系不错的辅导员家吃过一次饭,两人当时就是空手去的,压根也没想过应该带什么礼物。

  

这次,韩端思考再三,把师父的一幅书法带了来,准备送给何老,毕竟老人也给了自己很大帮助。

  

薄薄的一张布帛就装在自己身后的书包里,韩端多少明白些这幅书法的价值,师父的传世之作,也只有躺在博物馆里的那一纸处方。

  

时间还早,不如拿出去请人装裱一下,一来显得好看,另外也是对师父遗作的尊重。

  

想到这里,韩端到了市区里。

  

装裱师父没看出这幅字的价值,对韩端要采用最好的方式却也没反对,反正有钱赚就行。

  

事情办的很顺利,韩端花出去了几百块钱,但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师父的心血所在,可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小心地把裱好的字插在书包里,韩端沿着街旁的小石路快步往回走,还想着自己写的书到底会不会被承认呢。

  

一个转弯,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叫起来,前面围了一大群人,韩端不明就里,也走了过去。

  

只见一位老太太卧到在路边,想是突发了什么急症。有好心人在忙着打急救电话,还有几个围过去要把老人扶起来。

  

韩端看老人正在张着大口呼吸,出的气多进的少。负责心让他快速分开人群挤了进去:“住手,不要搬动病人。”

  

韩端不知道怎么就又大声叫了出来:“我是医生。”

  

正要动手的人们看见说话的是个年轻人,都愣住了。但看到他胸前医大的校徽,人群还是自觉让开让他到了近前。

  

韩端来不及想自己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是医生没错,但不是现在,因为他虽上了几年学,其实还没真正接触过临床呢。

  

管不了这么多了,韩端把书包扔到一旁,在病人身前蹲了下去。他这时的脑子里根本没有课本学到的急救知识,冒出来的都是中医的那套“望、闻、问、切。”

  

师父杜龙的思维方式占据了内心,谁要他老人家把那些东西一下子灌输给自己呢。唉,新时代的新青年,紧要关头只能想到这些“老套”的东西了。

  

老人呼吸急促,韩端不由自主伸手去扒开眼皮看了看,瞳孔有些散大,又掰开青紫的嘴唇看了看舌苔,伸手切了切脉,脉搏十分微弱,所有的征象都说明老人的问题来自心脉。

  

“快看看她身上有没有带药!”韩端无暇细想,大声命令道。

  

真就有一位中年妇女伸手去老人身上摸索,过了一会儿,大声喊道:“没找到。”

  

眼看老人呼吸越来越困难,脑子一热,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打开书包就把随身携带的银针了出来。也不管周围人的目光,伸手去解老人的衣服,这时似乎有一个大妈上来帮忙解衣服,韩端已经来不及看是什么人了。

  

一切行动全凭感觉,从来没在人体上实验过,但如果不动手一试,老人怕是没有机会等到急救车来了。

  

头部的“百会”,腰腹部的“肾俞”、“气海”,“紫宫”、“巨阙”、“布廊”位于胸前,膝下的“足三里”,韩端不假思索,运针如飞,飞快地在这几处穴位上把银针扎了下去。

  

凭直觉这种情况下,为了缓解症状,应该取这些穴位,虽然无数遍看过了穴位图,人体的常用穴位已经熟记于胸,但具体位置是否会有偏差,韩端根本来不及考虑。

  

下针完毕,韩端心情比刚才还要紧张,双眼紧紧盯着躺在地上的老太太。

  

几分钟的等待,对于他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渐渐地,老人急促的呼吸慢慢平缓,抽搐的四肢似乎也慢慢放松。

  

症状缓解了,韩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抬头一看,一群老老少少的女性已经自发地把这个地方围了起来,不让太多的目光看到老人裸露的身体。

  

韩端心里感动,这才是人性的光辉。又低下头看,青紫的嘴唇颜色渐渐有了一丝红润,轻轻地翕动。一只手也似乎想用力抬起来了。

  

“太好了,没那么危险了。”一位女性似乎看出了些端倪,围着的众人不那么紧张了,交头接耳起来,还有人拿手帕替韩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韩端不知道自己已经满头是汗,但看到地上的老人四肢已经都可以水平的移动,心里的激动却可想而知。

  

警笛声远远地传过来,有人大声叫道:“救护车来了!”

  

一会儿功夫,几个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冲了过来。韩端迅速把银针收回来,装到手边的小包里。

  

老太太还没有彻底脱离危险,需要送往医院治疗。而自己这些东西,是不想让医生发现的。

  

看着救护车拉上病人迅速地开走了,韩端才真正的放松下来。一阵风吹过,发觉身上凉凉的,原来全身已经汗湿透了。

  

参与救助的人又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向韩端问话。韩端看看时间,呀,想不到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可别误了去何老家,第一次就迟到,太没有礼貌了。

  

想到这里,赶紧说道:“对不起,我赶时间。”奋力挤出了人群。

  

后面一位大妈叫道:“小伙子,你的书包。”

  

刚刚救了人的自己,竟然会有种惊惶失措的感觉。韩端回身接过书包,道声“谢谢”,看看那幅宝贝画仍在,才急急地向前跑去。

  

在赶往何老家的途中,韩端为自己的大胆感到后怕,一个不慎,也许就将抱憾终生了。
第十九章 初次登门
    总算在午前赶到了何老家,韩端庆幸到的还不算太晚,还没等他停在门铃上的手放下,何秉书已经兴冲冲把门打了开来,脸上堆着真诚的笑。

  

“小端,怎么现在才来,老头子等你半天了。”

  

韩端羞赧的一笑:“对不起,何老,路上碰到点事儿,耽误了。”

  

“噢,没什么,快进来坐吧。”何秉书继续堆着宽厚的笑容,把他引进了书房。

  

韩端注意到自己的草稿入在书桌上,不由伸手去拿了起来,这可是自己的“钱途”,几个月的口粮也许就指望它了呢。

  

何秉书饶有兴趣地年头他:“小端,老头子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是学西医的,怎么会对中医这么感兴趣,对杜医圣还不是一般的了解?”

  

韩端摸摸脑袋,继续先前想好的理由:“老人家,事情是这样的,学生从小就对杜前辈不平凡的一生很感兴趣,他的事迹也早就写好,一直想找机会表达对老前辈的高山仰止之情。这次碰到了您,就斗胆拿了出来。”

  

“好,好,不过好多东西从来没见过有记载,不会是你杜撰出来的吧。你这写的可是传记,容不得太多虚构。”

  

“当然不是。”韩端事先准备充分,从书包里拿出一些整理的散碎资料,“你看,这些都是学生一直以来收集的资料。”

  

得自洞府中的东西确实存在,加上后期搜罗到的资料,一切有根有据,并无虚言,原因既然不可说,韩端只能说这是搜集、整理得来。

  

何老戴上眼镜,拿过去仔细阅读。反复把资料翻了几遍,口里连声叫“好”。

  

“不错、不错,翔实、充分,有根有据,小端真是个有心人。老头子好久没碰到这么认真的学生了。”

  

韩端不好意思地一笑:“让您老见笑了。”

  

何老爽朗一笑:“哪里,是你让老头子长了见识才对。不少细节我可都是闻所未闻。”

  

韩端静静听着,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差不多相当于师父的自传了,世人又怎会知晓,想到杜龙的各种传说,心中很有一份满足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